李煜 :南唐末代君主、诗人

更新时间:2022-11-29 21:09

李煜(公元937年8月15日—公元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徐州(今属江苏)人,原名从嘉,号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南唐元宗李璟和钟皇后的第六个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国君,世称南唐后主。

李煜生来奇特,被长兄文献太子李弘冀猜忌。为躲避祸事,李煜年少时沉迷于诗书,远离政事。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李弘冀病逝后,李煜被册封为太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煜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登基为帝。在位期间,李煜一直以宋廷为尊。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宋开宝五年(972年)正月,李煜下令自贬仪制,改变官名和部门,以此规避宋廷。同时,李煜非常信奉佛法,他下朝后常造访寺庙,换装拜佛,因而也荒废了许多政务。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宋兵攻克金陵。次年,李煜被俘送到了京师,宋太祖赵匡胤赦免了他,封其为违命侯。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逝世,享年四十二岁。李煜死后被追赠为太师,追封为吴王,葬于洛阳北邙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北)。李煜在位期间,以宋为尊,广建寺院、普度僧尼,浪费了大量资财。又在战前杀名将,进行土地改革却以失败告终。他推行货币改革,反而加剧了农民的负担,使社会矛盾激化。

李煜为人仁孝,擅长写文章,精通书画音律。在政治上,陆游曾评价李煜道,他的仁爱虽足以感动那些亡国的百姓,但最终不能保住国家。在文学上,李煜的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伤亡国忆往事,哀婉凄绝,意境深远,也因其在词上的造诣,被称为千古词帝。其词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后人将其词与李璟的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人物生平

年少时期

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个孩子,生母钟氏,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黄昏时分,原名李从嘉。李煜年少时便较为聪颖,喜爱读书,擅长诗画音律。同时,李煜生来额头宽广方正、面颊丰满,有重叠的牙齿,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而因奇特的长相,他被长兄李弘冀猜忌。为躲避祸事,李煜从不过问政事,一心沉醉于诗书之中。为此,李煜还曾写下《秋莺》等诗句来表达自己渴望摆脱尘世纷扰、隐居山林的愿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李煜迎娶了南唐老臣周宗的长女娥皇。婚后,二人情投意合,而缠绵的爱恋更是激发了李煜浓厚的创作欲。在与娥皇相伴期间,李煜佳作频传,《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便描绘他与娥皇之间深厚的爱意。婚后不过五年,李煜与娥皇的长子李仲寓出生。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李弘冀李弘冀病逝,李煜被封为吴王,居住在东宫钟谟上表说李煜轻率放肆,请求册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元宗李璟大怒,将钟谟贬为国子司业,并册立李煜为太子。

继承君位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将都城迁往南都(今江西省南昌市),留李煜监国。同年六月,李璟逝世,李煜在金陵登基为帝,尊称母亲为圣尊后,册立后妃周氏为国后,册封诸弟,大赦天下。这一年,李煜的次子李仲宣降生。即位后,李煜立即派户部尚书冯延鲁向宋廷献贡,同时奉表陈述,表示要继续尊宋朝为正统,而赵匡胤也顺势答应了南唐请求。即位后,李煜所做之词多为抒发自己的闲愁,如《采桑子》《谢新恩》等。同时,也有不少词作展现了李煜的奢靡生活,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便描绘了当时春殿歌舞的盛况。

痛失亲人

宋建隆三年(962年)六月,李煜派遣客省使翟如璧进京师朝贡,宋太祖赵匡胤将南唐投降的人放回。十一月,李煜又派遣水部郎中顾彝进京师朝贡。故而,在宋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宋太祖便派遣使者来赏赐羊马。三月,赵匡胤出师平荆湖,李煜又派遣了使者来犒劳军队。同年十二月,李煜便上表请求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仪,但未得到应允。

干德二年(964年)九月,李煜分别封长子和次子为清源郡公和宣城郡公。十月二十六日,长子李仲寓去世(一说是次子李仲宣去世)。此时,皇后娥皇已经病重,而在听闻儿子死讯后,更是因悲痛而导致病情恶化,不久也离世了。娥皇死后,李煜十分悲痛,写下长达两千字的悼亡之词《昭惠周后诔》来追忆他与娥皇之前的爱情生活。十一月,赵匡胤派遣作坊副使魏丕前来吊唁。次年五月,司空平章事严续被罢为镇海军节度使。九月,圣尊后钟氏逝世,而后宋太祖便又派遣染院使李光图前来吊唁。

以宋为尊

开宝元年(968年),李煜迎娶周氏,并立其为皇后(即小周后)。往后两年,李煜在境内广修佛寺,普度僧尼,还亲自去礼佛诵经。开宝四年(971年)十月,李煜听说太祖消灭了南汉,驻扎在汉阳(今湖北武汉),心中恐惧,便派遣太尉中书令李从善李从善前去朝贡,自称为江南国主,请求罢除诏书直呼姓名的礼仪,赵匡胤答应了他,却扣留了韩王李从善。李煜亲自写奏疏请求让李从善回国,没有得到允许。

当时宋军已经做着过江的准备,有一个商人来上报,宋军在南平(今湖北江陵县)制造千艘战船,请求秘密地去烧了。但李煜心中畏惧,不敢答应。次年正月,李煜又下令贬损仪制,改“诏”为“教”,改中书门下为左、右内史府,改尚书省为司会府,改御史台为司宪府,改翰林院为文馆,改枢密院为光政院,改大理寺为详刑院,改客省为延礼宾院。同时,李煜将官号也进行了改变,以此来规避朝廷,表示臣服。闰九月十四日,赵匡胤任命进奉使楚国公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留在京城,并在汴阳坊赏赐了住宅,表达了想要李煜入朝的想法。于是李煜便派遣户部尚书冯延鲁前去感谢,而冯延鲁到京城后,因为生病,还未朝见宋太祖便又回去了。

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派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来要江南各州的地图。李煜听说太祖打算兴兵,便上表请求宋太祖赏封他个爵号,正式列为宋的臣属,宋太祖没有答应。同年十月,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上书极言劝谏封户部侍郎李平尚书令,潘佑与李平一向交好,加上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以为此事是李平引起,便遣人将其下狱,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也在狱中自缢。

即位后,李煜始终以恭敬的态度侍奉中原,以宋廷为尊。期间,李煜曾经写了《即位上宋太祖表》来表示自己无意与宋廷争权的心意。虽一味推让,卑躬屈膝,李煜也依旧无法摆脱对国灭的恐惧。但即使如此,李煜仍创作出了《九月十日偶书》《乌夜啼》等佳作。

金陵城破

宋开宝七年(974年),为取得南伐的借口,宋太祖先派人请李煜北上前往宋廷参加天子的祭祀大典。李煜感到凶多吉少,便推说有病不能前往。当时宋太祖已经派遣颖州团练使曹翰率领军队从江陵县(今湖北荆州市)出发,又令宣徽南院使曹彬、侍卫马军都虞候李汉琼贺州市刺史田钦祚率领舟师从水路出发。李煜称病后,宋太祖便又命令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侍卫步军都虞候刘遇东、上阁门使梁迥率领军队,从水路和陆路同时进攻。十月,李煜筑城聚粮,增大防守力度。闰十月,曹彬的水师从荆南顺流而下,攻克了池州市(今安徽池州)。于是李煜便下令戒严,停止使用开宝纪年。甲戌年辛末日,宋廷军队进军攻克芜湖市及雄远军,吴越也大举出兵侵犯常润。李煜派遣使臣来质问吴越王,吴越王转头便将李煜的书信送往宋廷。之后,宋军又架成了横跨大江的浮桥,渡过长江来到金陵,将军队驻扎在距离城南十里的地方,此时李煜闭门守城,并不知情。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军开始向金陵进攻,很快便夺取了金陵外围的重镇和据点。不久,宋朝的十万大军便渡过秦淮河,完成了对金陵的包围。经过激战,宋军烧毁了江南水寨,并攻破了金陵的外城。但金陵城防甚为牢固,宋军一时难以攻下。同年秋季,受李煜之命从南都洪州(今江西南昌)赶来解围的十几万水军火速进攻宋军,但因遇逆风惨遭失败,金陵因此更加危急。当时金陵城内粮食价格疯涨,很多人都被饿死了。于是李煜两次派大臣徐铉开封市请求宋军撤军,均遭到赵匡胤的拒绝。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被宋军攻陷,当时,李煜还在同小周后赋诗填词,刚写下《临江仙》的首句:樱桃落尽春归去。见金陵城破,李煜便率领那些不愿殉国的臣子前去投降。在离开金陵、流亡北迁之时,李煜百感交集,写下了《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用今夕国破与往昔国存相比较,抒发了自己无限的悔恨。

被俘身死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初四,李煜被俘送到了开封。当时李煜身着白衣纱帽,跪在了明德楼下。于是宋太祖便赦免了李煜,并未杀他,而是封他为光禄大夫,给予检校太傅及上将军的官衔,列于上品。但由于之前李煜未主动投降,赵匡胤便又给了李煜一个“违命侯”的辱称。同年,宋太祖去世,赵光义赵匡义继位后,便免去了这一辱称,加封李煜为陇西郡公。

从帝王变为囚徒,李煜的生活十分愁苦,只能依靠饮酒作诗来宣泄情绪。在归降后的春日,李煜从自然界的花草凋零和季节更迭联想到自己坎坷的命运,在感伤年华易逝时写下了《乌夜啼》来表达自己国灭的满腔悲愤。在被俘的第三年,回想起往日在金陵的肆意繁荣,李煜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名垂词史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句抒发了自己怀念故国的悲痛之情。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农历七夕,李煜逝世,享年四十二。李煜死后被追赠为太师,追封为吴王,并葬在了洛阳北邙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北)。

为政举措

政治

以宋为尊

李煜推行消极的守业政策,以宋廷为尊,用大量财物向宋廷献贡。同时,李煜还下令贬损仪制,改“诏”为“教”,对官号和部门名都进行了改变,以此来规避宋廷,表示臣服。这种政策的推行在短期内保障了边境的安定。

设置澄心堂

李煜在皇宫内苑设置澄心堂,招纳擅长文学的读书人居住在里边,圣旨也从这里发出。此举完全架空了中书密院的权力,给政务和军务的实行造成了诸多不便。同时,此举也有力的分散了相权,彻底解决了李璟时期朋党干政,权臣把持朝政的现象,朝政得以稳固,加强了中央集权。

光政殿值班

在位期间,李煜曾创设了光政殿值班的制度。李煜曾令两省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在光政殿值班,夜谈召对,要求他们回答咨询。光政殿值班的政策便于皇帝及时了解与处理政务和突发事件,也便于皇帝去采纳建议。

官员任免

李煜在位期间,对于南唐的官员任免也有一些变动。宋开宝二年(969)三月,李煜任命游简言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同年,他又将右仆射、同平章事殷从崇义县罢为润州节度使、同平章事。

军事

李煜虽然表面上服从宋廷,修藩臣的礼节,但实际上武装招募士兵,暗中做好战斗准备。李煜曾私下设立了龙翔军,训练水战技巧。但在大战前,李煜杀了被北宋忌惮的名将,并在北来大军猛攻长江防线时却又无所作为,加速了南唐国灭。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发动灭南唐之战,李煜一边筑城聚粮,增大防守力度,一边命大将朱令赟率十五万军队沿长江布防。金陵防守牢固,宋军一时难以攻克,战争僵持一年有余。最终因援军遭遇逆风,不敌宋军,加上金陵城内粮食匮乏,金陵沦陷,南唐灭国,李煜也被俘虏。

经济

罢屯田使

继位初期,正值元宗李璟征集财物大举用兵之后,国力被削,国库空虚。李煜将养护百姓作为紧急之务,免除了百姓的赋税和劳役,促使人民富裕,社会安定。同时,李煜还罢除了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在个政策之下,屯田佃民没了公吏的阻挠,得以安全生产。而李煜这种打击贪官、减免赋税的政策则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秩序,稳定南唐的政治形势。后期因为李煜崇佛,耗资巨大,加上长期向北宋纳贡而使国库空虚,他又下令加征赋税,向百姓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南唐经济面临崩溃。

土地改革

元宗李璟在位时,征伐不断,留下大量民生经济问题。李煜继位后,礼部侍郎多次进言,李煜便下令实行土地改革。他任用潘佑、李平,改革土地制度,想要从根源上解决土地兼并。但是潘佑、李平在土地改革时过于激进,企图恢复井田制度,限制土地流通,引起了利益阶层的强烈反对,官吏百姓阻挠祸乱,最终土地改革失败。

行铁钱

为使货币流通良性循环,李煜在即位初期便开始铸铁钱。但到了后期,民间多隐藏铜钱,铜钱越来越少,商人常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境,出现了劣币驱逐好币的现象 ,但官府也无法禁止。这也就导致南唐末年通货膨胀,钱荒严重,私铸泛滥。

文化

信奉佛教

李煜非常信奉佛教,推崇兴建寺塔,他为僧尼发放的度牒不可胜数。李煜甚至在宫中聚集僧尼,常常是聚众数百人,而他退朝后便戴着僧伽帽,穿着僧衣,诵读佛书,跪拜叩头。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这样过度地崇尚佛教使其荒废政务,并不利于国家的运行。同时,李煜对佛教的推崇也影响到了百官士民,建康城中寺院僧众也逐渐变多。

推行儒学

李煜继位后,提倡学风,致力于推行儒学教育。他鼓励群臣闲暇之时,为学为文,当时的文臣武将,如徐锴、王崇文等人都喜文弄墨,好儒学。南唐的教育也主要以儒学为主,李煜以才取士,坚持贡举,他还大力支持并资助庐山国学,拨调官田租税来充当庐山国学的经费,用实际行动推广儒学教育。统治者的推动加上教育制度的配合,儒学在南唐达到盛况。

收藏文献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最重要的艺术收藏家,收藏的文献类型涵盖多样。他与元宗李璟博收古书,图籍多达万卷,其中以钟繇王羲之的墨迹最多。李煜除了收藏书籍,还会花费重金求购书画真品,搜求古今各类名家曲谱。这些珍贵的文献被收集后,李煜着力于修整和编秩,使所藏文献完备。南唐末年,金陵馆藏书籍多达十余万卷,被称为“文献之地”,三代国主对文献的收藏与整理做出了卓越贡献。

倡导文学

李煜雅好文学,擅长诗词,精通音律,他对文艺的爱好影响,推动了南唐文学艺术的发展。李煜在位时期,南唐科举的进士科考是以诗赋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倡导了崇儒尚文之风,有利于诗歌创作良好氛围的营造,推动了南唐诗坛的繁荣和诗文教育的发展。他与臣子之间不拘场合,相互诗词唱和,他在绘画与音乐上皆有所成就,统治者的喜好,引领南唐绘画与音乐的发展繁盛。其中以李煜和周娥皇一同修复的《霓裳羽衣》,最能代表当时的音乐水平。

重视科举

李煜统治时期,尤为注重科举取士。他进一步完善了南唐的科举制度,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压境,李煜仍未中断科举,而是命人主持贡举,这也是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李煜一朝的科举虽没有进行过几次,却也选拔出了如舒雅丘旭这样的人才。有才者就能得到赏识,南唐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打破了门第之见,让下层士人能够参与政治,也带动了南唐的教育发展。

外交

对待宋朝,李煜采取的是外修贡赋,内整军备的举措。他一面示弱,在上位之初,就向赵匡胤称自己无意王位,又向宋朝连年纳贡,沿用北宋年号,并在宋朝的使臣来临时,都行藩臣之礼。为了更好的麻痹宋朝,李煜还曾向宋朝重臣贿以重金,希望通过其在宋朝的政治影响,维护南唐的利益。开宝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另一方面,李煜实行备战策略,如设置龙翔军,训练水战,随时作好与宋对战的准备。

主要作品

李煜死后,南唐旧臣徐奉命为其写作墓志铭,墓志铭记载,李煜的作品有文集三十卷,杂说百篇。目前其作品多已散失,在《郡斋读书志》有记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也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全部失佚。《直斋书录解题》中有记载《南唐二主词》一卷,在《全唐诗》中仅存李煜全诗十八首,断句十六句。李煜本有作品集,但已失传,目前可以确定是他的词作的,仅有三十八首。

创作特点

结合李煜的人生经历,其词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李煜前期的词多写帝王的享乐生活及男女爱情,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展现了艳丽的词风,与花间词派的风格保持一致,如《菩萨蛮》中的“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等句便足见李煜笔调之细腻,感情之真挚。而李煜后期的词则多表现亡国之痛以及从帝王变为囚徒的感受,语言自然朴素,意境宽大开阔,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句便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愁苦。

词作特点

李煜作为唐五代词的代表,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就李煜的词作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李煜的词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着重于抒写内心的思想感情,主张直接抒情言志,多用感叹句、疑问句直抒胸臆,具有较大的感染力,如他在《相见欢》中用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便直接抒发了自己深刻的亡国之恨。其次,李煜善用白描的手法描绘景物和感受,少用修饰成分,少堆金叠玉一类的描写,语言十分简易,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句。最后,李煜善于用日常事物来进行比喻,不避俗字俗句,且常使用虚字入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用形象的比喻将万千愁绪展现了出来。

书法特点

李煜书法的风格特点是落笔瘦硬,风神溢出。李煜继承和发展了唐朝陆希声的 “拨镫法 ”,在 “拔镫法 ”五字诀 (撅 、押 、钩 、格 、抵 )的基础上 ,增加 “导 、送 ”二字 ,使 “笔法”的境界大为开阔 ,是对“笔法”的巨大贡献 。在此基础上,李煜推陈出新,利用手腕的抖动来颤笔,使下笔的线条曲而颤动,创造出一种作颤笔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的书法。这种李煜独有的笔法,被称为“金错刀”。同时,李煜对历代著名书法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创造一种被世人称为撮襟书的书写方法。这种书法具有以狂草闻名的书法家张旭的特点,矫如游龙,翩若惊鸿,令当时许多书法家都称赞不已。欧阳修黄庭坚徐铉等都充分肯定了李煜在文艺方面的才能。

诗歌特点

李煜的诗歌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以小见大,短语长情。如他的悼亡诗《书灵筵手巾》,从小处入手,通过亡妻的手巾,睹物思人,倾注自己的思念之情。第二,情景相融,虚实相生。以《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为例,李煜采用写“轻舸”“乱山”“烟江”等实景,表达了无限的思念怀想之情。第三,一叠三叹,由数见意。在李煜的诗歌中,使用叠词、叠字十分常见,如《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就使用了“迟迟”“凄凄”两个叠音词。而诗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中,多处用到数词,“三十年来一场”,“兄弟四人三百口”,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思想主张

集儒、佛、道于一身

李煜的思想受到儒教、佛教、道教三大宗教的影响与支配。李煜广涉儒家经典,曾著作《杂说》百篇,其中一篇文章《演乐记》,属于乐理著作,主旨是用音乐来规范人的言行,这是典型的儒家音乐观。李煜追求树立德政,为人仁慧,废除重刑,这种“仁”正是儒家思想在他身上的体现。然而儒家崇尚进取,李煜所在的南唐面对北宋接连受挫,他的进取之心不足,儒家思想日益淡薄,这时李煜开始转向佛教。在面对北宋的压力时,李煜开始崇尚佛教,寻求心灵慰藉。他广修佛寺,普渡郡僧,此举给南唐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道教主张清净无为,李煜在继位之前受道教影响很大,不参与时政,一心归隐避世。纵观李煜一生,儒、佛、道三种思想集于一体,复杂的思想,导致了他性格的多重性。

避世思想

李煜的作品中,流露出其消极避世的思想,而这与他不同的人生际遇分不开。少年时期,李煜所处的外部环境政治斗争激烈,因其重瞳具有帝王之相,受到太子李弘冀的猜疑,此时李煜有意识的避世,远离政治斗争,其所作《渔父词》,以渔翁形象表现了他追求自由、隐逸遁世的思想。为帝时期,李煜遭遇各种政治变故、至亲离世,尤其是儿子和周宗离世,对他打击颇大。李煜所作《九月十日偶书》中,直言自己想要离开现在的处境,却又无法摆脱。在诗歌《病起题山舍壁》中,李煜连续列举四位隐者形象,可见内心对归隐避世的向往。最后的囚徒时期,也是李煜文学创作的高峰期,这段时期李煜的地位发生重大转变,他的作品主题大多是写泪、写愁、写梦等,如《望江南·闲梦远》,因为思念故国与向往自由,李煜此时的厌世避世思想极其鲜明。李煜的一生,避世思想都贯穿始终,一方面是为了逃避现实,一方面也是为了追求本心自由。

成就影响

文艺方面

晚唐五代十国词坛上 ,南唐后主李煜是后世公认的成就最高的词人。他扩大了词的题材和意境,加强了词的抒情性特征,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法,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煜对词抒情性特征的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叙述主体变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在李煜的词作当中,除前期的个别作品还采用这种叙述视角外,大部分作品尤其是后期的作品,均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其二,表达方式上变客观的描写为主观的抒情。李煜大大拓展了词的情感空间,他的词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都倾泻到笔端 ,直抒胸臆,倾露肺腑。李煜对词的这种抒情性特征的推进,是他在词史上的一大贡献。其三,语言上变绮词丽句为纯白描,提高了词的语言表现力。他的词还具有独创性的风格,兼具婉约与豪放,刚柔并济。李煜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此外,李煜的书法博览研习众家之长,其所领悟的 “拨镫法 ”和独创的“金错刀”,推陈出新,使 “笔法”的境界大为开阔。他的诗歌以悼亡诗及咏史怀古诗为主,推动了南唐诗坛的繁荣和诗文教育的发展,在五代十国诗坛中堪称佳品。李煜还擅长绘画,其作画题材很广泛,人物、山水、花鸟都有涉猎,而尤以墨竹功力最深。他于绘画一道也有自己独特的绘法,后人称为“铁钩锁”法。其画风在当时就有很大的影响。如南唐名画家周文矩与宋代画家唐希雅,二人作品都深得李煜笔法之妙。李煜在音乐方面,风格独特,自成一家,他的音乐作品在唐末五代时期有独步之势,其与周娥皇共同修复的失传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是南唐音乐水平的代表作。

政治方面

李煜在位期间,继承了先主李昪的文化政策,他重视文教,奖励文风,又推行儒学教育,设置贡举选拔人才,还大力搜集、收藏和整理图籍文献。加上李煜本身极高的文化素养,对待文人礼遇有加,使得南唐文人政治迅速发展,民间也兴起向学之风。李煜统治期间,还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南唐各地都大规模兴建学校,对南唐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惠及北宋及其以后的社会。北宋重视文人、扩大科举、兴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南唐的影响。李煜与前两代南唐国主大量征集书籍文献,最终使得金陵官藏书籍达到10余万卷之多,被称为“文献之地”。统治者的重视,让南唐的文化氛围极其浓厚,最终使南唐成为文化繁盛,文人荟萃之地。成为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的一个文化史上的奇迹。正如任爽先生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的过程中,“南唐承上启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重要争议

死因争议

史学界对李煜的死因各有其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李煜是被毒死的,这在《默记》中就有详细的描述。据《默记》记载,赵光义徐铉拜见李煜时,李煜突然感叹说,当时后悔杀了潘佑、李平。徐不敢隐瞒此事,于是便有了宋太宗赐给李煜牵机药的事。七夕,李煜又命令奏乐,宋太宗听后非常生气,又传出“小楼昨夜又东风”,“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诗句,数罪并罚,李煜最后被赐死。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记载于《南唐拾遗记》中,是说李煜在到宋廷后,郁郁寡欢,经常写诗聊表愁苦,情思凄切,不久之后便去世了。

焚书争议

关于李煜是否焚书,历史上存在争议:

据《江南别录》记载,北宋灭唐之战,金陵即将失陷时,李煜命宝仪黄氏将自己所收藏的书全部焚毁。城陷之后,黄氏果然将藏书全部焚尽。

现代学者施沁在《李煜与南唐文献》一文中,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认为李煜被幽囚在开封市时,赵光义赵光义招其一同去崇文院观书,还称此简策多李煜旧物。可见南唐的藏书并未被焚毁尽,而是被掠夺到了北宋。

人物评价

陆游曾在《南唐书》中评价李煜道:李煜天性孝顺,侍奉元宗时尽到了做儿子的本分。即位之初,李煜也把养护百姓作为紧急之务,免除百姓的赋税和劳役,来使民众富裕。同时,李煜也用恭敬的态度侍奉中原,不怕卑躬屈膝,境内依赖他稍稍安定有十五年之久。李煜驾崩的消息传到江南,有百姓在里巷哭泣。然而,李煜非常信奉佛教,荒废了很多政务。他的所作所为大多都这样。所以,他的仁爱虽然足以感动那些亡国的百姓,但最终不能保住国家。

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评价道:李煜为人仁孝,擅长写文章,精通书画音律,而额头宽广方正,有重叠的牙齿,一只眼睛有两个瞳孔,但他性格骄傲奢侈,喜好声色,又喜好佛教,为人高谈阔论,不问政事。

北宋文人龙衮也在《江南野史》中评价道:李煜年轻的时候英俊豪迈,喜欢学习儒学,擅长作诗和写文章,精通音律,姿态礼仪风雅,举止儒雅,就好像读书人一样,但他酷信佛教。

清代谭献在《谭评词辨》卷二中说,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足以比拟李白的诗篇,非常高深。

中国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词到了李后主,便变得眼界开阔,感慨也变得更加有深度,从伶工的词变成了士大夫的词。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认奸为佛

李煜酷信佛法,经常在宫中聚集僧尼,他退朝后就戴着僧伽帽,穿着僧衣,诵读佛书,跪拜叩头。宋廷听闻李煜信奉佛法,私下选出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前去蛊惑李煜。李煜信以为真,以为真佛出世,与这人畅谈佛法,早晚都和他谈论六根四谛、天堂、地狱、循环、果报。这人又劝说他到处建造佛寺和塔像,聚集众人谈论佛教经典,吃穿用度极为奢侈。因此,南唐的军事防御日渐松弛,国库日渐空虚,财富日益枯竭。等到大军攻克池州市、搭建浮桥并包围南唐时,李煜便召来此人讨论防守,此人说,他可以使宋兵动摇后退。于是他登上城墙大声呼喊,而周围的军队果然稍稍退却。后主很高兴,让僧侣士兵都来喊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城里十分喧闹。但不久,四面都射来剑,士兵死伤很多。后主又派人去请此人,他却称病不起。等到皇甫继勋死后,李煜才发觉自己被骗,于是用毒酒赐死了此人。

迎娶妻妹

李煜的两任皇后都是周氏司徒家族的女儿。因为是亲戚,大周后的妹妹年轻时经常去宫中。李煜看她容貌美丽就娶了她。大周后痛心到想要将其诛杀,忽然看见妹妹进来,于是便问妹妹是什么时候到宫里来的,。小周后当时年幼不懂事,就将实情告知,说自己已经来了好几天了。大周后越发愤怒,就面对墙壁躺着,至死都不肯回头。大周后去世后,小周后就经常进入宫中,直到被册封为皇后。快要纳彩时,后主便命令御书用彩色缯帛交换黄鹅被,用品奢侈。等到迎亲的时候,想要观看的百姓都登上了房屋,有的甚至从瓦上摔了下来。那天晚上,李煜宴请群臣,连韩熙载作诗讽刺都并未谴责。等到李煜被封为违命侯,小周后也被贬为了后妃。李煜在太平兴国三年去世,不久之后,小周后也跟着逝世。

纸醉金迷

据《五国故事》记载,李煜性好奢侈,他曾经在宫里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装饰宫壁,用白银钉玳瑁来将其固定,又用绿宝石镶嵌窗格,用红罗朱纱当做窗纱糊在窗上。宫殿外则种植梅花,李煜还在梅花包围处设置彩画小木亭子,里面只有两个座位,他和爱姬周氏坐在里面,赏花对饮。宋人陶谷的《清异录》也有记载,称李煜每到春盛之时,就会作隔筒在里面密密的插上花朵,放置在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榜曰:“锦洞天。”

后世纪念

据史料记载,李煜被葬在洛阳北邙山(今河南省洛阳市北)。目前的李煜墓葬究竟在何处,并未确定,2013年7月1日上午,洛阳市文物局官网有发布消息,称在孟津县朝阳镇后李村发现残缺的唐宋时期阮翁仲、石羊、望柱等墓前石刻及疑似南唐后主李煜墓葬。但是很快他们又否认了此说法,表示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李煜疑冢长、宽均为20米,墓室距地面约6米,长4.5米,宽4米,有3道过洞和3眼渗水井。该地之所以会被误认为是李煜墓,一是根据孟津县朝阳镇后李村的坐标分析,与《李煜墓志铭》所说的“三川东注”“瞻上阳之宫阙”相吻合,加上在此发现了石羊像和石人像;二来后李村村名或取自“南唐后主李煜”。但因为缺乏有力的史料支撑,此说法无法佐证。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戏曲形象

李煜的戏曲形象,在现代戏曲《天上人间 李后主》和音乐剧《南唐后主》都有所塑造。《天上人间 李后主》跳出了历史,以李煜服毒身亡开始艺术创作,写其化作一缕怨灵重游故国,在重迭交错的情境里凝眸回顾自己的人生,弥补生前遗憾。而2019年上演的戏曲《南唐后主》,将李煜“词人”与“君王”的双重身份串联,深挖其生平,用更具艺术展现力的方式塑造了一个与历史上不同的李煜。

影视形象

(仅收录部分以李煜为主角的影视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