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以进出口为主的公司

更新时间:2023-11-11 14:54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处美丽的厦门市海沧区排头片区,注册资金25,000万元,占地50多万平方米,拥有深水岸线长1.5公里。公司主营:各类船舶、海洋石油工业装备、金属结构及其构件的制造、安装;船舶修理;电子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与咨询服务;物流服务;自营进出口。

发展历程

公司概况

公司在发展进程中,由于抓住了1996年的易地搬迁改造和2002年的股份制改造两次重要机遇,使企业规模档次和管理水平迅速提升。公司厂区布局由国内外资深造船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方案优化,严格按照现代造船模式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在作业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壳、、涂一体化的造船思路,物流顺畅,设备先进。自1997年以来,先后承造过10500吨集装箱船、30000吨多用途集装箱船、53800吨双壳散货船、4900Car汽车运输船。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质量得到德国GL、英国LR、美国ABS、法国BV、挪威DNV、日本NK、中国CCS等世界著名船级社及香港海事局的资格认证。产品之一30000吨多用途集装箱系列船获中船总科技进步奖,被评定为“世界十佳船型”、“国际先进水平”;4900PCTC是国内迄今建造过的同类型船中载车量最多、技术难度最大的船型。公司坚持“效益为上、制度立业、科技领先、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坚持通过体制创新促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先后被授予“省级技术中心”、“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技术进步先进工业企业”、“福建省百强工业企业”和“国家劳动技能鉴定站”等称号。企业还被作为案例收录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写的《2003至2004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报告》中。

企业的发展目标为:通过实施资本扩张、总装造船、信息化、人才强企等软硬件战略,实现外延式和内涵式生产同步扩张,尽快形成“一坞、二船台、三码头”的生产布局,形成年产船舶60-80万吨、产值30-40亿元的生产规模,将企业打造成集造船、修船、钢构、涂装、船舶设计、船舶机械制造等为一体的机制先进、管理科学、效益明显,人文和谐的一流现代化大型船舶修造企业集团。

历史变革

公司的前身是1858年由英资创办的厦门船坞有限公司,她拥有我国第一座1000吨级花岗石干船坞,是我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英国作家马丁曾称它为“中国机器工业的第一株幼苗”。1919年的“五四”运动过后由民国福建省政府赎为省有,1924年民国海军部将其收编为直属海军厦门造船所,日伪时期称建泰造船公司,抗战胜利后复称海军厦门造船厂。解放后列编为解放军海军一0三工厂,1958年与位于鼓浪屿的福州军区后勤部第二修船厂、位于厦门港的地方国营厦门修造船厂合并,改称厦门造船厂。1976年划为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归口厂,生产过“213”武装侦察渔轮、“079”中型登陆舰、“917”捞雷艇、1000吨成品油轮军品

1983年划属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率先从军品市场走向国际船舶市场,生产了出口香港、秘鲁的多种民用船舶。1996年,配合厦门市旧城改造,企业离开相守了一百多年的厦禾路,整体异地搬迁到海沧现址,开始生产出口德国的820TEU集装箱、三万吨多用途重吊集装箱货船,成为完全出口型造船企业,所造三万吨多用途重吊集装箱货船被英国《经济师》杂志评为2000年世界十大优秀船型,并荣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2002年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厦门造船厂的优质资产联合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明舜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股东,发起设立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期间主要生产出口英国的53800吨散货船,并于2004年着手研制4900卡汽车滚装船,所造的4900卡汽车滚装船线形流畅、质量上乘,被业界誉为“厦门型”,已批量建造近二十艘。

公司理念与历史使命

公司坚持“效益为上、制度立业、科技领先、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坚持“通过体制创新促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道路,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先后被授予“省级技术中心”、“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技术进步先进工业企业”、“厦门优质品牌企业”“福建省百强工业企业”和“厦门市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厦船重工XSI”品牌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及“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贡献力品牌”。

公司以“让更多厦门型船舶航行于四海”为使命,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者的行列,正稳步推行“一主多元、总装造船、数字管理、人才强企、资本扩张”五大战略?。争取在2010?年前完成“一坞、二船台、三码头”的生产布局,达到年产船舶70-100万载重吨、产值50-60亿元的生产规模,将企业打造成“机制先进、管理科学、效益明显,人文和谐”的现代化企业。

公司介绍

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处风光绮丽的厦门市海沧区排头片区,东濒杏林湾与海天港区共扼厦门港主航道,南望海沧大桥与繁华的厦门本岛紧密相连,西沿海沧大道联接海沧保税港,北邻前场火车货运枢纽站。公司占地50万平方米,拥有深水岸线1.5公里,注册资金2.5亿元,年产值30亿元左右。主营:各类船舶建造、船舶修理、海洋石油工业设备、金属结构及构件的制造安装、电子计算机技术软件的开发与咨询服务、物流服务、国际贸易

主营业务:

船舶修造

重型钢构

特种涂装

技术服务

布局设备

公司厂区布局由国内外资深造船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方案优化,严格按照现代造船模式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壳、舾、涂一体化”的造船思路,物流顺畅。公司生产技术实力雄厚,拥有近二千名熟练员工,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30多名。

拥有3.5万吨(兼容7万吨)级和8万吨级船台各一座,拥有235m和190m舾装码头各一座、码头前沿水深-14m公,拥有包括2部300t、1部100t在内的10多部大型室外吊车以及一批先进的造船设备。

创办前身

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858年并拥有我国第一座1000吨级干船坞的英资厦门船坞有限公司,英国作家马丁曾称它为“中国机器工业的第一株幼苗”。1919年由民国福建省政府赎为国有,1924年民国海军部将其收编为海军厦门造船所,日伪时期称建泰造船公司,抗战胜利后复称海军厦门造船厂。

放后列编为解放军海军一0三工厂,1958年与位于鼓浪屿的福州军区后勤部第二修船厂、位于厦门港的地方国营厦门修造船厂合并,改称厦门造船厂。1976年划为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归口厂,生产过“213”武装侦察渔轮、“079”中型登陆舰、“917”捞雷艇、1000吨成品油轮军品解。

创新发展

1983年划属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率先从军品市场走向国际船舶市场,生产了出口香港特别行政区秘鲁的多种民用船舶。1996年,配合厦门市旧城改造,企业离开相守了一百多年的厦禾路,整体异地搬迁到海沧区现址,开始生产出口德国的820TEU集装箱、三万吨多用途重吊集装箱货船,成为完全出口型造船企业,所造三万吨多用途重吊集装箱货船被英国《经济师》杂志评为2000年世界十大优秀船型,并荣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科技进步奖。

2002年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厦门造船厂的优质资产联合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建发股份、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明舜贸易有限公司等五家股东2,发起设立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期间主要生产出口英国的五万吨散货船,并于2004年着手研制4900卡汽车滚装船,所造的4900卡汽车滚装船线形流畅、质量上乘,被业界誉为“厦门市型”。截止2010年,该船型已交船16艘。

2021年11月7日15时,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芬兰维京航运公司承建的2800客邮轮型客滚船历经十天海上远航,顺利完成试航任务。

获得荣誉

公司的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质量得到德国GL、英国LR、美国ABS、法国BV、挪威DNV、日本NK、中国CCS等世界著名船级社及香港海事局的资格认证。

公司于2006年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9年建立ISO9001/OHSAS18001质量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10年11月起在国内造船业界率先推行“QEO”,即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运行的管理体系新模式。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制度立业、科技领先、效益为上”的经营理念,坚持“通过体制创新促进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发展道路,大大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先后被授予“省级技术中心”、“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技术进步先进工业企业”、“福建省百强工业企业”和“厦门市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厦船重工XSI”品牌荣获“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具影响力、贡献力品牌”。

未来愿景

公司以“让更多的‘厦门型’船舶航行于四海”为愿景,以““一主多元、总装造船、数字管理、人才强企、资本扩张”为核心战略,在不断拓展汽车滚装船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兼顾其它船型和钢结构产品制造,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一船坞、二船台、三码头”的生产格局;达到年船舶60-80万载重吨(16-18艘),产值45-50亿人民币,年产钢结构产品5万吨的生产规模。

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向建设“机制先进、管理科学、效益明显,人文和谐”的现代化船舶企业的目标坚定地前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