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城 :清末民初著名学者

更新时间:2023-11-09 17:19

吉城(1867—1928),江苏东台人(祖籍镇江丹阳),字凤池、凤,别字经、更婴,号曾甫、曾父,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吉城是我曾祖父,他研究学问,以“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为骨架,研经宗齐鲁之学,读史通班马之书,旁及辞赋、金石之学,撝张古义,多前人所未发;他勤奋写作,著书立说,撰国学研究论著三十一种,作咏怀言志诗歌五百馀首,写生平经历日记二十三册。

人物生平

清同治六年八月二十日(1867年9月17日),吉城出生於东台市。其曾祖吉宗(字盈科)是清中期“京江诗派”诗人,曾与镇江余江干等合组“竹深诗社”,著有《竹深吟诗集》存世。咸丰年间,吉城伯祖父吉森和祖父吉棣因避“洪杨战乱”,率全家自镇江市迁徙苏北,侨居东台县城。为谋生计,吉城祖辈和父辈在东台经营南北货,商号“吉泰和”。到了吉城这一辈,同胞兄弟三人、叔伯兄弟六人,他排行“老四”。吉城孩提时,父亲吉煌与伯父吉焕商议,将来“吉泰和”商号经营不需所有子侄都参加,为继承先祖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公学问,可“以商养学”,两家均应挑选一子,培养其读书举业。於是,吉煌次子吉城自小即被家长选为“要读书”之人,由此而步入求学之路。

吉城六岁时拜镇江侨居东台的宿儒孙大生(字仰吾)、丁少农(字笙甫)为师,从起蒙识字起,到研读“四书五经”。光绪六年吉城十三岁,他参加县试中秀才,但其後的举业之路蹉坎坷,屡试不第。直到光绪二十二年,因捐银山东省赈灾,清廷户部颁发给他一张贡生证书,授文林郎候选训导。此後,吉城即以“做学问”和“教学生”为业,他淡泊明志,勤厉学;博览群书,著作等身;研讨学术,诗文会友;讲学苏皖,培植多士,终於成为一位教学相长的著名学者。

光绪二十三年,吉城受山东沂州府知府丁立钧(字叔衡)聘请,遥领“沂州府书院”阅卷,历时三年。其後,丁立钧辞官出任江苏江阴“南菁书院”(後改为“南菁高等学堂”)山长,再次聘请吉城遥领“南菁书院”阅卷,直至光绪二十八年丁立钧病逝止。光绪二十五年,吉城在东台市发起组织“青冰文会”,二十九年又发起组织“能群书会”,东台及周边学者争相加入文会和书会。

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吉城与丁立钧堂弟丁立棠(字禾生)联手创办东台“能群学堂”。“能群学堂”废除书院“八股式”教学法,采用“国语、国文、经学、历史学、修身、算学、美学、音乐、外文”等新式教学科目,众多学子乃踊跃入学。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吉城受蒯光典(字礼卿)和张文运(字子开)聘请,赴南京市合肥市,先後担任南京“上江公学堂”和合肥“庐州府中学堂”教习三年。

为“研究国文、弘扬国学”,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吉城与合肥光典(字礼卿)、江阴缪荃孙(字炎之)、苏州市朱孔彰(字仲我)、东台市陈汝玉(字白石)、松江张锡恭(字闻远)、兴化李详(字审言)、淮安吴(字温叟)、江都梁公约(字慕韩)、丹徒陈祺寿(字星南)、江甯程先甲(字鼎丞)、合肥殷孟乔等著名学者一起,在南京创建“国文研究会”。斯时,南京“国文研究会”和上海市“国学保存会”宗旨一致,在“宣传国学,提倡国粹,反对全盘西化”等方面都作出了较大贡献。

为“交流学术、以文会友”,清末之时,吉城与丁立钧、丁立棠、丁立瀛、丁立淦、丁传恕、陈祺寿、陈培寿、夏寅官、杨葆寅、陈汝玉、蔡庆昌、蔡庆生、蔡子贞、戈铭、杨世沅、杨缉、杨祚职、周应芹、周应昌、李步青、汪济、鲍焘、徐齐仲、徐谦袁承业、程、吉、吴春炎、毕俊民、刘蔚如、鲍振玉、鲍原、卢楚卿、吕不韦恂、潘树华、陈臧、陈康、卢榕、武曾任、冯抱一、叶子实、张仙、周仲飞杨冰、王稷堂等一大批东台市学者(含祖籍外地而侨居东台学者)成了学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研讨学术,诗文唱和,活跃了当时地方文化氛围。吉城与“国文研究会”诸同仁及张謇刘启琳马其昶吴昌硕沙元炳、傅春官、陈独秀、柳诒徴易顺鼎、项承明、沈曾植、崔聘臣、邓实、张文运、李国松、李国芝、刘泽源、姚王正功、姚叔节、张敬文、李药房、马荫庭、徐天玉、丁立?amp;#93;等外地著名学者亦为学友,他们互通信札,交流诗文和治学心得,广结“翰墨缘”。

宣统二年,吉城从安徽合肥返家乡,东台县知县何为(字元泰)聘请他担任“东台县中学堂暨师范学堂”教员,执教“经学、文学、修身”三科,每学期薪修一百八十银币。宣统三年夏,安徽省发洪水氾滥成灾,吉城举其历年所得束修,捐银币一千元为赈。民国六年东台市成立修志局,县知事彭世祺又聘任吉城为修志局名誉协修,他根据采访资料编成稿,然而人事变迁,最终未能付梓。吉城晚年讲学於东台“乐学馆”,一时间云景风从,薰陶者众。民国十七年四月一日(1928年5月19日),吉城病逝於东台县城寓所,享年六十一岁。

主要成就

吉城一生以读书著书为乐,勤於笔耕,其成册国学遗著有三十一种,曰:《易象礼徴》、《尚书微子注》、《檀弓壹学》、《夏小正约义》、《左氏诗学》、《左氏许义》、《左氏正义述》、《左传旗考》、《左传兵事用旗考》、《左传小识》、《谷梁范注家法考》、《鲁论语大义述》、《论语问答》、《论语弟子名字古义述》、《论语王充义》、《读经积微》、《论语齐鲁学长篇》、《读史积微》、《读碑积微》、《吉氏谱系考》、《石鼓文考证》、《嘉祥县西汉石壁画记疏证》、《鲁学斋金石跋》、《孙卿赋章句》(光绪三十三年,缪荃、马其昶、李详为此书钞本题记)、《庄子闲》、《墨子经说句指》、《太玄经释文校语》、《楚辞甄微》(1980年陈直为此遗著作引言,1982年中华书局《文史》第十三辑选载此遗著中的十五则)、《亭林诗补注》、《鲁学斋读书杂志》、《鲁学斋诗文钞》。上述吉城遗著钞本中的二十二种现已入藏国家图书馆,待出版。

此外,吉城还撰写了不少研究国学的短文,并为若干名家之著作序,给不少已故名人撰铭等。在光绪三十二年刊《句容金石志》(杨世沅辑)中,序言系吉城所作;在光绪三十三年底刊《政艺通报》(“国学保存会”邓实创办的半月刊)上,发表了吉城所撰《国文研究会序》;在民国六年刊《冰晖阁印掇》(杨祚职辑)中有一页《吉赞》,系吉城集石鼓字撰赞词、西泠印社社长吴昌硕书;在民国十四年刊《殷墟书契考释小笺》(陈邦怀著)中,序言亦吉城所作。

吉城从二十岁开始写日记,自光绪十三年起至宣统三年止,历时二十五年未间断,总字数过百万。吉城将其日记装订成二十三册,并在各册封面上题写了标签,如《将就斋日记》、《台笠人家日记》、《式古训斋日记》、《如不及斋日记》、《晦庵日记》、《遐年砚移日记》、《鲁学居日记》、《鲁学斋日记》等。因吉城将其书斋定名为“鲁学斋”,且其日记的最後数册皆题为《鲁学斋日记》,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整部吉城时以《鲁学斋日记》作为总称。

吉城在日记中记述了他在江苏东台、南京市镇江市丹阳市兴化市和安徽合肥、芜湖市等地学习、工作、生活与交往、旅游的经历,涵盖其“读书求学、参加科举、从事教学、结交学者、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居家生活”等方面。值得重视的是,吉城在日记中记录了当时许多学界人士、社会名流和政治变革、乡土风俗、天气变化、天灾人祸的实况,讲述了他与一批著名学者交往相知、交流学术的经过,这些记录与讲述,对研究晚清时期东台市及南京、合肥市等地“学者动态、社会人文、民俗文化、自然科学”等,均有较高价值。通过查阅吉城日记,证实了“江苏省东台中学”的百年历史(1905~2005),这部分日记的影印件和相关资料、证书即为该校校史馆收藏并展出。在1987年出版的《江苏地震志》中,也如实引用了吉城日记中记载的地震史料。随着整部吉城《鲁学斋日记》的影印出版,必将能为学术界提供许多研究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