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带 :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

更新时间:2023-05-02 17:21

地震带(Seismic Belts)是较强的地震,特别是破坏性地震在地理上呈带状分布的地带。

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板块间的相互移动是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岛弧、山脉、火山活动、深海槽和洋脊通常是地震带的形成的主要特征。全球地震带主要集中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火环)、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地震带的形成

地震带命名

英国地质学家英国地质学家约翰·米尔恩(John·Milne)于1900年研制成水平摆地震仪,同时,首次绘出全世界地震分布图,勾画出世界12个主要地震活动区,并开始组建地震台网监测地震活动,在地震台站多年对震中位置的大量统计下,逐渐形成了板块边缘的震中带。

地震带形成原因

地震带的形成主要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新构造运动是构造运动根据发生时间划分的一种,构造运动是地球内力引起的地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也称作地壳运动或构造作用。构造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是形成地质作用的原因,也是划分地质年代的依据之一。新构造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火山、地震、断裂、褶皱、温泉和地热异常等,其中地震是现代构造活动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与活动断裂体系的水平位移或垂直位移有密切关系。20世纪中期形成的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 地球岩石圈板块沿着中央脊向两边生长,板块之间沿着水平方向相对移动,板块边缘地区形成的扩张断裂、互相错动、挤压褶皱是地震活动和构造活动的主要源地,最终形成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岛弧、地槽和褶皱山区等地形地貌特征。

地震带的划分

地震带研究机制

地震带研究是地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了解地震活动的分布规律和机制,为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地震带的划分是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主要通过对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地震带的分布范围和特征,包括地震带的长度、宽度和深度;通过对地震带周围地质构造、板块运动等因素的研究来探讨地震带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地震带划分的必要条件

地震带的划分方式

全球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太平洋地震带被称作为火环(Ring of Fire),又称环太平洋火山带或火环带,是沿太平洋的一条以火山和频繁地震为特征的路径,总长度约为40000公里,呈马蹄形。

主要地区

环太平洋地震带包含了太平洋板块、胡安·德福卡板块、科科斯板块、澳洲板块、印度板块、纳斯卡板块、北美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包含了诸如中国日本美国智利加拿大危地马拉俄罗斯秘鲁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等诸多国家。环太平洋地震带大体包含南美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向南经南美洲南端,经马尔维纳斯到至南乔治亚岛,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北部经墨西哥沿北美洲西岸至阿留申群岛,向西沿太平洋板块边缘阿留申岛弧西进经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至千岛群岛日本群岛;从日本群岛向南分为两支,一支向东南经马里亚纳群岛、关岛至雅浦岛;一支向西南经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汇合后,向东南经罗门群岛、斐济岛至新西兰

地震带特点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和地震带,地球上75%以上的火山和90%以上的地震以及81%的强烈地震都在这里发生,全世界 80%以上的浅源地震 、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均在该地震带中,也以“火环”的名字而闻名。

形成原因

环太平洋地震带主要由板块的构造运动形成的,在板块的汇聚边界相互碰撞,较重的板块在较轻的板块下方滑动形成俯冲带。岩石受到俯冲带形成的高温高压影响融化并变成岩浆,岩浆的上升形成火山,板块间地壳张力建立与释放则形成大量的地震。

典型地震代表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欧亚地震带)

欧亚地震带也称作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或高山带(Alpine-Himalayan seismic zone),该地震带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总长度约为20000公里,大致呈东西方向。

主要地区

欧亚地震带涉及亚欧板块、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等,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经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至帕米尔高原北部,沿喜马拉雅山麓经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延伸至印度尼西亚,最终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

地震带特点

欧亚地震带是世界上第二大地震活跃区,主要涉及了欧亚板块、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交界地带和主要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该地震带集中了全球15%的地震总数,主要为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

形成原因

欧亚地震带主要是由造山运动形成的,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形成的造山运动,如典型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山运动形成的板块撕裂,断层引发地震和火山运动。

典型地震代表

大洋中脊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大洋中脊地震带(mid-ocean 山脊 seismic zone)又称为海岭地震带,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脉,从太平洋延伸到大西洋,总长度约65000公里,涉及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三个地带。

主要地区

大西洋中脊地震带:自斯匹次卑尔根岛经冰岛向南沿大西洋中脊向南经亚速尔群岛、圣保罗岛、至南桑德韦奇群岛、色维尔岛,向东与印度洋南部分叉的海岭地震带相连。

印度洋海岭地震带:起于亚丁湾,沿阿拉伯印度海岭向南延至中印度洋海岭,向北至地中海与地中海-南亚地震带相连,向南分为两支,东支向东南延伸经澳大利亚南部在新西兰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延伸绕过非洲南部与大西洋中脊地震带相接。

东太平洋中隆地震带:从中美科隆群岛起向南延伸至复活节岛一带,分为东西两支,东支向东南至智利南部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西支向西南延伸至新西兰以南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印度洋海岭地震带相接。

地震带特点

大洋中脊地震带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大体与板块分界线一致,该地震带集中了全球5%的地震总数,多为浅源地震,地震一般不超过7级。

形成原因

大洋中脊地震带形成主要受海底扩张影响,海底扩张导致新洋壳的产生,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形成海岭或者断裂带,北美和欧亚板块、南美和非洲板块相互远离导致大西洋中脊扩张形成深沟或裂谷,太平洋板块与北美、科科斯群岛纳斯卡板块之间海底扩张形成东太平洋隆起,海底熔浆上升喷发形成 海底火山和地震。

其他

全球地震带分布除三大地震带之外还有一部分分布在区域性断裂带或地堑构造带上,称之为大陆断裂谷地震带,主要有东非大裂谷断裂带、红海地堑、亚丁湾及四海、贝加尔湖以及太平洋夏威夷群岛等,此地震带多为浅源地震

中国地震带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形成多个地震断裂带活动区,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主要地震带呈4个地区23个地震带分布(也有7条带状地震带的划分)。1949年至2007年,我国发生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四,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千米,房屋倒塌达700万间,地震灾害的损失触目惊心。

华北地震带

包括郯城-庐江地震带、燕山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山西汾河地震带、渭河平原地震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

包括东南沿海地震带、台湾西部地震带、台湾东部地震带。

西北地震带

板块活动在陆地内的影响区,包括银川地震带、六盘山地震带、天水-兰州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塔里木南缘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北天山地震带。

西南地震带

断裂活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高发地区,时常有大型地震发生,多集中在高山和盆地的交界线上。包括武都-马边地震带、康定-甘孜地震带、安宁河谷地震带、滇东地震带、滇西地震带、腾冲-澜沧地震带、西藏察隅地震带、西藏中部地震带。

西南地震带多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交界地带,以大区域构造活动为背景,形成了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带,是全球大陆内地震的主要地区,地震强度大、频次高、活动规律性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