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纳博科夫 :俄裔美籍作家、鳞翅目昆虫学家

更新时间:2023-04-07 17:01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纳博科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语: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俄裔美籍诗人、小说家、翻译家、文学教授、批评家、鳞翅目昆虫学家。1889年4月23日,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在圣彼得堡出生。 1919年4月,20岁的纳博科夫随父母举家流亡欧洲。纳博科夫大学就读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俄国文学与法国文学,毕业后先后旅居德国法国,虽然为了生存从事过多种短期工作,如家庭教师、网球教练,但他始终以文学创作为毕生职责。 1955年,迁居美国多年的纳博科夫终以小说《洛丽塔》震惊欧美。纳博科夫晚年离开美国,主要侨居于瑞士。1977年7月2日,纳博科夫因病与世长辞。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一共出版了17部长篇小说,其中有6部是直接用英文写的。其代表作包括《斩首之邀》《普宁》《洛丽塔》《荣耀》等。在创作技巧方面,纳博科夫尤其钟爱在作品中进行戏仿,利用文学典故影射前辈和同辈作家。在语言层面上,他以独出心裁的叙事手法,在文本中设置悬疑,制作语言谜语,巧妙地控制了叙述节奏。他创作的文本语言优美,形式丰富,为读者打开了广阔的阐释空间。同时,通过发明创造性的形式与虚构手段,纳博科夫以写作推进了个人的哲学探索。

在当代美国文学史中,纳博科夫是一位无法忽视的重要作家。尽管对纳博科夫是否过誉一直有所争议,但纳博科夫在文体创新和小说写作上的突破大抵还是得到了以哈罗德·布鲁姆为代表的批评家们的公认。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厄普代克对纳博科夫极为推崇,将之视为美国作家中的“大师”,其作品在机智、愉悦和深度等方面独一无二。而抨击者如美国剧作家乔纳森·拉本则认为纳博科夫的语言陈旧而杂,名不副实。

人物生平

少年生活

1889年4月23日,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在圣彼得堡出生。 尽管其曾祖父曾为沙皇的宫廷重臣,母亲又是百万富翁之女,但他的父亲弗拉基米尔·德米特里耶维奇·纳博科夫,却是一个开明且坚定的自由主义反对派。 豪奢而优雅的家庭环境,友爱而宽仁的父母,使纳博科夫经历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而他对凤蝶总科的研究热情也在少年阶段便开始显现。9岁起,纳博科夫便能运用英、法、俄三国语言撰写诗歌,但他自认直到十四岁才写出第一部重要作品。1915年夏,17岁的纳博科夫真正意义上邂逅了初恋,在自传中,他为这位姑娘赋予了一个“塔玛拉”的假名,而这一少女亦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中“玛丽”的原型。

十月革命后,弗拉基米尔·德·纳博科夫自荐为立宪会议的成员。但为了安全起见,1917年11月,他还是决定将家人们移送至克里米亚半岛,随后也与家人在异乡团聚。1918年4月,因形势紧张,纳博科夫一家最终选择流亡欧洲,纳博科夫自此永远告别故土。

流亡欧洲

1918年5月27日,纳博科夫抵达英国,后又进入剑桥大学就读。 在英国学习期间,纳博科夫少量创作了一些英语诗歌,但仍把主要的创作精力投诸俄语诗歌。 在早期创作期间,纳博科夫长期以“西林”为笔名,在柏林杂志《舵》上发表文学作品。 1922年3月28日,他的父亲在一场演讲中,被数几名俄罗斯在德极右分子谋杀。 同年6月,纳博科夫获得剑桥大学学位,随后便动身前往柏林

1922年夏,仍沉湎于丧父痛苦中的纳博科夫向斯薇特兰娜·西沃特求婚,并获得恋人的应允。同年11月至1923年3月间,纳博科夫以“西林”为笔名的四部作品先后出版,四部作品分别包括两部译作《尼科尔卡·佩尔西克》《阿尼亚奇境漫游记》(《爱丽丝奇境漫游记》);以及两部诗集《星团》《天路》。《星团》中的一部分诗歌本是纳博科夫献给婚约者的作品,但在1923年1月9日,二人的婚约终因种种因素解除。6月,纳博科夫借助诗歌向他素未谋面的薇拉·斯洛尼姆表白,二人开始通信。 薇拉后成为纳博科夫的妻子,二人相识的经历最终成为《天赋》《瞧,这些小丑》等多部作品的材料。 在之后的一段时期,纳博科夫开始由抒情体裁转向叙事作品,创作了大量的戏剧,薇拉成为帮助他打印和翻译作品的助手。

1925年4月25日,纳博科夫与薇拉结婚。 在欧期间,纳博科夫的经济收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家教工作。他的学生数量很多,收入似乎尚可,既能养家,也能偶尔接济母亲。大约是于1925年春天开始,纳博科夫动笔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玛丽》。10月,小说初稿完成。 1928年6月,小说《王,后,杰克》完稿,出版社为该作支付了较为充裕的稿费,使纳博科夫得以清偿家庭的债务。

1929年10月,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防守》开始在巴黎的《当代纪事》上刊载,该作引发了俄罗斯流亡文学界的强烈震动。1930年2月底,小说《眼睛》完稿。 10月23日,纳博科夫完成了《荣耀》。 1931年5月,新作品《暗箱》诞生。该作也是纳博科夫第一部被译为英语的小说。但因对1935年的译作不满,纳博科夫后亲自翻译了这部作品,并将其更名为《黑暗中的笑声》 1932年9月,在德国的萧条、阿道夫·希特勒即将上台的骚动,以及个人的经济危机之中,纳博科夫完成了小说《绝望》的初稿。

1934年5月10日,纳博科夫和薇拉的儿子德米特里·弗拉基米洛维奇·纳博科夫出生。 1934年6月,纳博科夫仅用两周时间就完成了小说《斩首之邀》的初稿,小说于一年后出版。 1936年,刺杀纳博科夫父亲的凶手被选拔为希特勒移民事务部负责人的副手,德国的社会形式已经使纳博科夫和他的犹太妻子薇拉难以容身,于是纳博科夫更加积极地寻求离开德国的机会。1937年1月18日,纳博科夫离开柏林前往比利时,纳博科夫再度开始流亡。

1937年2月,在法国周转的期间,纳博科夫与俄罗斯流民伊丽娜·瓜瓜达尼短暂相恋。这桩婚外出轨使纳博科夫倍感紧张。 5月,他与妻儿、母亲在布拉格重聚。 纳博科夫的婚外恋终于暴露,在几个月的犹豫后,纳博科夫单方面与伊丽娜分手,婚外情终结。1938年1月,在历经数年的构思、撰写后,小说《天资》终于完稿。该作是纳博科夫最后一部俄语小说 1939年1月底,纳博科夫写完了《赛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本作是纳博科夫第一个英语长篇,但他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这部作品。 1939年5月2日,纳博科夫的母亲于布拉格去世。因护照问题,纳博科夫甚至无法参加母亲的葬礼。

1939年9月1日,波兰战役。在友人的援助下,纳博科夫一家终于获得了赴美需要的资金和证件。1940年5月27日。纳博科夫一家乘坐“尚普兰号”抵达纽约。但纳博科夫的弟弟谢尔盖则没能成功离开欧洲,并最终于死于集中营。

客居美国

1940年10月,纳博科夫与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结识,后者为纳博科夫做了不少宣传,推动他走进了美国出版界,二人成为相交多年的好友。1941年6月,纳博科夫前往斯坦福大学任教,教授《俄罗斯现代文学》与《写作艺术》。 9月,纳博科夫开始在威尔斯利担任“比较文学住校讲师”,为期一年。学院为纳博科夫安排的工作不多,但薪酬很高,使他有充分的时间从事写作。 1942年6月,纳博科夫被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委任为42-43年学术年度的昆虫学研究员,薪水1000美元。这份微薄的工资却成为了纳博科夫暂时离开威尔斯利时,唯一稳定的收入来源。纳博科夫在哈佛博物馆的研究员资格一直持续到1948年。 当年年末,纳博科夫完成了自己的文学研究著作《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该作风格独特,对英语世界的果戈里研究贡献良多。

1944年6月,纳博科夫与《纽约客》签约,与该刊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合作。 几年间,纳博科夫一直在没有稳定教职的情况下在威尔斯利学院断续授课,1945年,在妻子薇拉的帮助下,纳博科夫开始准备开设俄罗斯文学课程。授课讲稿后来被部分集结出版,但很多文本其实均出自veras之手。尽管此时已小有声名,但纳博科夫依旧意识到,自己迫切需要获得一个稳定教职,但却总不能成功。1945年6月,小说《庶出的标志》完稿。1947年6月,小说终于付梓,但评价不佳,销量极差。 1948年,纳博科夫被任命为康奈尔大学的俄国文学教授。 尽管纳博科夫对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的工作感情颇深,但由于不能在威尔斯利学院谋求一份终身教席,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该校。

1950年,纳博科夫的回忆录《说吧,记忆》完稿。他将自己的这部作品献给了妻子薇拉,回忆录于1951年出版,其美国版本被命名为《终极见证》,英国版本则改名为《说吧,记忆》。纳博科夫及其妻子希望能借本作补贴家用,尽管评论界对该作品持赞赏态度,但作品销量依旧平平。 此时,纳博科夫开始断断续续地进行《洛丽塔》的创作,由于压力和自我怀疑,纳博科夫曾几次计划将自己的手稿付之一炬,有赖薇拉才保全了该部作品。 1953年12月16日,历经五年的创作,稿件终于完成。 纳博科夫对自己作品的争议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将作品呈交给《纽约客》编辑之时,纳博科夫甚至向她咨询,自己能否在作品发表后保持匿名。 而因《洛丽塔》在美国处处碰壁,无由出版,纳博科夫最终将作品交由法国的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社长吉罗迪亚斯为了商业利益和名声,愿意大量出版色情小说,接受这本小说对他而言不足为奇。但纳博科夫对于这些情况则近乎一无所知。 1955年,小说在巴黎出版。 经过数个月的时间,由于格雷厄姆在英国对《洛丽塔》的称赞,该作逐渐成为了欧洲文化界的争论焦点,而法国政府为响应英国要求,以荒唐手段封禁《洛丽塔》的尝试不仅失效,更反而促进了该作的流传,《洛丽塔》也因此事件名噪一时。

1957年3月,纳博科夫的《普宁》在美出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赞誉。(该作的部分章节已在53-55年于《纽约客》连载) 次年8月,小说《洛丽塔》在美国终获出版,销量火爆,热评甚多。纳博科夫的经济境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1959年1月,纳博科夫申请停薪留职。在几个月的美国漫游后,9月,纳博科夫正式提出从康奈尔大学辞职。几天后,他时隔十余年后重返欧洲

侨居瑞士

1961年8月,纳博科夫一家前往瑞士,在日瓦湖畔的蒙特勒宫酒店侨居。夫妇二人对环境极为满意,纳博科夫的写作效率大为提高,而侨居瑞士对避税似乎更为有益,纳博科夫夫妇开始考虑在此地定居。1962年4月,《微暗的火》出版。同年,库布里克执导的电影《洛丽塔》上映,纳博科夫夫妇成为被媒体追逐的名流。 1968年10月,小说《阿达》完稿。好莱坞的代理人们在小说未完成时便匆匆赶往瑞士,为作品展开竞争。 1970年,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他亦在1972年向纳博科夫致信,称赞对方更有资格获此殊荣。1972年4月1日,纳博科夫的小说《透明》完稿。 1974年2月底,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瞧,这些小丑》完成。 小说于同年出版后,评论界对该作反应不一,小说销量也并不十分可观。

1975年12月,纳博科夫开始创作新小说《逝去的时尚》,后又将小说改名为《劳拉的原型》。1976年,他的最后一部作品《黄昏小景》出版,该作是纳博科夫对自己一些早期俄文作品的翻译,依旧没有得到公众的过多关注。 自1975年6月由于捕捉蝴蝶而摔伤后,纳博科夫的身体状况便一直不佳。 1976年4月,纳博科夫再度摔伤,因脑震荡被迫住院。他康复得很慢,时常发烧。1977年7月2日,纳博科夫过世,他的骨灰被安葬于沃伦的克拉伦斯公墓。葬礼仪式简单,宾客很少。墓碑上简洁明了地刻着几个字:“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作家 1899-1977”。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纳博科夫一生创作了17部长篇小说,一部自传性的回忆作品以及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以及诗歌作品,其文学书写囊括了英法俄三国的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纳博科夫作品的影响力则基本可以小说《洛丽塔》的出版为界,在因《洛丽塔》声名鹊起前,纳博科夫的创作虽在小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评价,但却少受读者及各国的主流文学界关注。

书籍作品

作品改编

创作特点

作品主题

对“怀乡”主题的精致阐释

因饱尝流离之苦,纳博科夫的俄语写作往往将“离乡”与“怀乡”作为小说的重要主题。地理上的流亡常常与时间上的分割呼应,故乡成为故乡,记忆成为记忆,主人公和读者则在似断非断中艰难求索。《光荣》中,流亡者马丁全无理性地闯回苏联边境,发起一场不可能实现,亦无法被人知晓的远征。归乡的冲动既是慰藉乡愁的童话,又是需要时间和理智疗愈的症结。即使作者在英语写作时期逐渐摆脱了乡愁母题的缠绕,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技法,流亡依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紧紧粘贴在纳博科夫的众多作品之上。

对“彼岸世界”的关涉

纳博科夫在1944年写作《尼古拉·果戈理》时就提到了“彼岸世界”:“在这拆尘绝俗的艺术层面,文学当然不关心同情弱者或者谴责强者之类的事,它诉诸人类灵魂的隐秘深处,彼岸世界的影子仿佛无名又有声的航船的影子一样从那里驶过。”从他早期作品中直接出现的变形,鬼魂和不死生物复现,一直到晚期作品中更为谨慎含蓄的思维与再生的处理方式,“彼岸世界”始终是纳博科夫的重要主题。

对“边缘化”知识分子的刻画

纳博科夫常常在小说中描写处于边缘状态的知识分子,尤其是自俄罗斯帝国而来的流亡者,如《玛丽》中的波亚特金,《微暗的火》中的金波特,以及《普宁》中的“我”和普宁。依据创作时间以及作品背景的不同,纳博科夫笔下的知识分子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面相。他们中的一些是在异国异乡中,被迫面对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崩毁的流亡者,一些是意识和尊严濒临解体的分裂者,一些如塞巴斯蒂安·奈特,在无希望的疏离中遁入艺术世界,一些又像亨伯特,将罪恶的欲望粉饰成精致的艺术。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与纳博科夫四处漂泊的异国经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亡者们由现实生活中被边缘化与放逐的经验出发,以个人的方式和欲求,主动或被动地向精神内部倾斜,试图迈入看似无限深广、无限超越的彼岸世界。这些人物的形象与纳博科夫的生存方式、哲学探索相互连接,一同推驱动了作者的精神探索。

艺术风格

“戏拟”色彩

纳博科夫擅长使用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技法,将戏拟与讽刺刻意区分开,以小说写作进行技术的游戏。在形式上,纳博科夫打破了种种文体之间的界限,将诗歌、戏剧、日记甚至评注掺入小说的主干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日常生活与艺术写作之间的分界线。《微暗的火》可谓是这种技术实验的一个极端,小说的框架依附于一个虚构主人公约翰·德的999行诗作,但真正的主干却是对这些诗句的注释和评论。在这场富有创造性的文本游戏中,探索作者“本意”往往只会导致迷失,小说的阅读乐趣正来与戏仿本身以及读者的创造。 在内容方面,纳博科夫常常借作品对他所反感的一些主流作家、理论给予毫不留情的反讽。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便常常遭受纳博科夫的指摘,在《洛丽塔》和《绝望》中,对前述二者了解较深的读者很容易看出,作者在情节设计和描写中是如何模拟了弗洛伊德的理论逻辑与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情节框架,对他们进行了尖锐的反讽。在晚年的小说中,纳博科夫还将反讽之笔指向自身,以毫不留情的自我解构,推动着艺术和思考向前驱进。

狂欢性

纳博科夫的作品中不存在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权威,也没有明确的道德趋向。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形象、主张,都能得到他近乎一视同仁的戏谑、嘲讽乃至理解,从而构建了一种巴赫金所描述的众声喧哗的“平等”状态。在小说《斩首之邀》中,富有狂欢色彩的怪诞仪式充斥着小说世界,连死刑都成为一种娱乐性质的表演,日常行为的规范被打破,现实和梦幻相互混淆,不断被重建的逻辑既疯狂,又一本正经,使小说更富有了一种舒张自由的诗学气质。

唯美主义

纳博科夫尤其关注语言、结构、文体等文学形式的价值。他继承了西方唯美主义的艺术传统,弘扬艺术的自由与无功利性,他在小说层面的文体创新,更是与后现代主义美学精神相呼应,打破了形式与内容的二分,甚至使形式本身成为最重要的内容。其作品《微暗的火》不于一场激进的文体实验。该小说由前言、长诗、评论和索引构成,而对虚构作者诗词的研究注释甚至成为了文章的主干。作者谋篇布局的新招迭出,语言运用的灵活舒展,使赏析文本本身的艺术性成为了读者最关注的,乃至唯一的阅读追求。

思想主张

“文学非道德”理念

纳博科夫在作品中大量书写扭曲的爱、乱伦、堕落和对他人的残害。《洛丽塔》中的亨伯特,如捕捉蝴蝶一般精细且自满地尝试通过各种卑劣手段占有女主人公,病态的情欲与看似理智、“有尊严”的自省交织,作品的道德立场隐晦幽深,一经发表便引起了评论界的轩然大波。 纳博科夫不止一次的强调过,自己只是喜欢制定“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对于专制式、咄咄逼人的道德说教兴致不高,对于“道德讽刺家”的称号敬而远之,拒绝接受。 纳博科夫将伟大的文学称之为“童话”,推崇幻想性与象征主义,对他而言艺术活动必须具有魔术般的吸引力,是一场读者与作者在知性、智慧层面的较量。但这并不意味着纳博科夫的作品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或者“反道德”的。纳博科夫最反对的,乃是俄罗斯帝国文学中被他指认为“强暴小说”的刻意道德化倾向。他拒绝为文学施加功利主义色彩,坚定地捍卫虚构、幻想世界的自由与美。在他的艺术世界中,道德并非被逐放了,但这个世界必是一个不被上帝主宰的彼岸存在。

文学创造“现实”

纳博科夫反对“文学反映现实”的传统主张。在他眼中,所谓的现实必然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借文学反映现实的理念不仅把文学贬为二流模仿,更是在追求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纳博科夫坚信,伟大的作家应在文学作品中创造自己的艺术现实,制造一种基于记忆、体验和想象的美妙幻象。“虚拟性”是艺术魅力的真正来源。但纳博科夫也并未否认文学之外世界的真实性,他只是在写作中悬置了外部世界,但没有,亦不能抹消它。

细节大于“概括”

纳博科夫认为,为了真正地欣赏作品之美,读者与评论家必须打破个人的偏见,放弃有限的、庸俗的伦理主张或情感倾向,认真地贴近文本,关注细节,领略文本本身的美学特质,而非沉湎于文本之外,脱离作品本身“分析文本”;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延展个人的想象,在开解谜题的过程中发现他人难以察觉的美的细节,以对文本和作者做出超越性的回应。这种观念也体现在纳博科夫的创作中,他对小说细致之处的推敲、刻画用力艰深,功夫独到。其描摹时而如手术一般精准,时而又像广告特写一样引人凝视。

注重文本

纳博科夫曾多次表示过自己对作品的思想主旨,道德说教等文本之外内容的不屑。他大力支持艺术本体论,将结构、风格等“艺术的本体”视为作品艺术性,亦即文学最重要特性的最主要来源。《洛丽塔》即是纳博科夫以禁忌题材挑战读者,证明文本本身价值的一场挑战。对纳博科夫而言,创作的重点始终应是作家处理材料的手段,而非材料本身。在文学研究方面,纳博科夫同样倾向于立足文本,崇尚细读的内部研究,对关注主题、背景或作者的外部研究则多有否定。

影响与荣誉

文学成就

《洛丽塔》的声名鹊起震惊了美国。在围绕作品主题内容的猛烈争议声中,纳博科夫一跃成为名扬美国甚至世界的作家之一。 纳博科夫以一个外来美国客的身份,饶有兴味地把玩着美国的语言、文化、社会环境,却没有让他对美国的复杂感情流于或被解读为单纯的讽刺。他以敏锐的感知力应对美国的文学传统,将之融入自己的创作。 作为一个跨语言的文学大师,纳博科夫在小说形式以及文学语言层面的突破令人惊叹,而他在文体创新上的成就更是非同凡响。 纳博科夫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重要前驱,是托马斯·品钦、巴斯、巴尔塞姆等作家的创作先导。

荣誉

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1955)位列现代图书馆(THE MODERN LIBRARY)于1998年评选的“20世纪100部最佳小说”榜单第四名。回忆录《说吧,记忆》在现代图书馆评选的另一榜单——“20世纪100部最佳纪实小说”中位列第八。

1962年,《洛丽塔》电影剧本荣获奥斯卡改编剧本提名。但导演库布里克几乎彻底弃置了纳博科夫亲自改编的电影剧本。

世界影响

纳博科夫先后于俄罗斯欧洲美国三地生活,在不同时期,以不同语言笔耕不辍,为世界各国留下了可供典藏、对话的文学遗产。纳博科夫不仅展现了跨语言写作的可能性,也通过其作品的广泛传播,成为了一座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以哈罗德·布鲁姆为代表的当代批评家,也对纳博科夫在文体创新上的独到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他的创作丰富了美国的文学传统,推进美国文学在形式和内容的扩张中,打破民族意识的偏狭。

然而,《洛丽塔》的扬名虽使纳博科夫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但因为其俄裔美籍作家的身份,纳博科夫在两国文学史上均处于一种难以被归类、排序的尴尬状态。与现实生活中的流离经历相类,在文学史书写中,纳博科夫也常常置身于一种“局外人”的境遇之中。直到1997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才全面印行了纳博科夫文集,将其纳入美国作家的行列。即使是高度赞誉纳博科夫的著名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也无法简单地将纳博科夫纳入美国传统的文学史谱系中,只能转而称许他为开创美国新文学传统的独特贡献。尽管如此,文学界对纳博科夫的研究状态也绝非冷落。在60年代的纳博科夫的热潮之中,纳博科夫作为由现代迈入后现代的重要作家,其姓名与“后现代文学”这一发展阶段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被锚定成美国文学新传统的滥觞。在美国当代的知名作家中,约翰·厄普代克对纳博科夫推崇最盛,是受其影响的创作者范例之一。

1981年,中国大陆开始译介纳博科夫的作品。此年,梅绍武翻译了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普宁》,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1987年,漓江出版社出版了龚文庠翻译的 《黑暗中的笑声》。10 月份《世界文学》推出“纳博科夫专辑”.梅绍武在《浅论纳博科夫》一文中,介绍了纳博科夫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拉开了中国纳博科夫译介与研究的序幕。自1987年以来,中原地区国内陆续出版了不少纳博科夫作品的中文译本。1989及1999年前后,还出现了两次有关其作品的译介高潮。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纳博科夫传记作家布赖恩·博伊德:“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思想家一个认识论者,一个形而上学论者,一个道德哲学家,一个美学家。”

阿格诺索夫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评价纳博科夫:“正是B.纳博科夫的创作保证了俄罗斯当代文学与20世纪初文学的延续性,而就其对俄罗斯文学以及20世纪后30年世界文学的文体演变的影响程度来看,B.纳博科夫堪称是最现代、最具美学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当代俄罗斯著名小说家安德列·比托夫:“他以《洛丽塔》为自己的全部创作———不论是其后期的,还是其俄语时期的———赢得了饮誉世界的权利:不会被埋没,不会被忘却。我不认为,他教会了讲俄语的人说英语,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善于教讲英语的人说俄语,这一点也是意义不小的功绩。”

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伊凡·蒲宁:“这小子抓起一把枪, 把整个老一辈包括我在内都干掉了。”

纳博科夫研究专家布赖恩·博伊德:“毫无疑问,纳博科夫是自成一家的。像他热爱的亚历山大·普希金一样,他不傍前人,也无可模仿。”

负面评价

美国文学评论界埃德蒙·威尔逊:“除了这种受罪和让人受罪的欲望外——这是他小说中很重要的要素——我们所发现的纳博科夫的唯一特征就是,对于冷僻、陌生词语的癖好。”

后世纪念

纳博科夫博物馆

纳博科夫博物馆前身为纳博科夫的家族故居,位于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莫尔斯卡亚街(Bol'shaia morskaia ulitsa)47号。1917年纳博科夫全家离开圣彼得堡后,该建筑被苏联时期的各种组织使用,宅邸的原貌被逐渐破坏,唯一残存的原始陈设大概唯有宅邸的彩色窗户。宅邸的一楼现被设置为纳博科夫的纪念馆,藏品源于纳博科夫家人即友人的捐赠。

国际纳博科夫学会

1978年,国际纳博科夫学会在美国成立,并开始出版半年刊《纳博科夫研究者》。

论坛及网站

1993年,纳博科夫研究专家巴顿·约翰逊主持的网上论坛“纳博科夫在线”(Nabokov Online Journal)开通,次年他又创办了《纳博科夫研究》学术年刊。

1995年,由爱德蒙斯提议、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赞助的网站“赞巴拉”(Zembla)开通。

同期,由博伊德主持、奥克兰大学赞助的网站“爱达在线”(Ada Online)投入使用。

纪念邮票集

1999年,为纪念纳博科夫诞辰90周年,美国概念艺术家芭芭拉 布鲁姆(Barbara Bloom)为纳博科夫设计了一套展览纪念邮票集。

纳博科夫奖

2000年,由纳博科夫基金会资助,纳博科夫奖成立。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用以鼓励美国内外的优秀英语作家。2009年,纳博科夫奖停办,七年后被重新启动,但美国本土作家被排除于颁奖对象之外。

相关作品

传记作品

研究著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