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觉寺 :四川成都的唐代佛寺

更新时间:2023-07-12 15:29

昭觉寺是四川成都的一座重点佛教寺院,素有“川西第一丛林”和“川西第一禅林”之称,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昭青路333号,与文殊院宝光寺、大慈寺合称为川西四大佛教寺院,是中国重点佛教活动场所。1998年6月10日,昭觉寺被列为成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昭觉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初名建元寺,晚唐干符五年(878年)改名为“昭觉寺”,北宋时,曾改名为“六祖寺”,而后宋徽宗崇宁年间又复寺名为“昭觉寺”,并沿用至今。北宋时休梦了觉禅师的第五世法嗣延美禅师重修寺庙。明末时期,昭觉寺毁于战乱,至清康熙才得以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昭觉寺又因人为因素再次濒临毁灭。直至1983年,昭觉寺重新修建。

昭觉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128亩,呈典型十方丛林建筑布局,分左、中、右三路。主要建筑有山门、八角亭、天王殿、先觉堂、圆觉堂、御书楼、观音阁、涅盘堂、藏经楼、圆悟禅师墓、圆通宝殿、达摩殿和地藏殿等。寺内殿堂巍峨庄严,佛像精美,寺藏匾额、名人墨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特殊的历史价值。“应世人间”匾额、《万水千山》书法作品则记录了中国国家重要领导人朱德元帅与昭觉寺的深厚渊源。在日本和东南亚一带,至今仍有一些寺庙把昭觉寺视为祖庭,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名称由来

民间传说昭觉寺为司马相如故宅,据中和五年(885)萧遘所撰写的《昭觉寺记》,昭觉寺在汉朝是眉山市司马董常的故宅,宅号"建元"。唐朝贞观年间,被改建为佛土,名为建元寺。干符五年(878年),寺庙兴工构殿,剑南节度使崔安潜奏请更名为“昭觉寺,其意为“以其昭昭使人昭,以其先觉觉后觉”。于是,李儇取其意,赐名“昭觉寺”。而后在北宋时和南宋初,该寺曾先后改名为“六祖寺”和“昭觉禅林”,但清代时又复名为“昭觉寺”,并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唐代始建

昭觉寺的起始年代在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昭觉寺的前身是司马曜太元七年(383年)所建造的法王寺。李世民贞观九年(636年)时,将其扩建为“建元寺”(昭觉寺的初名)。另一种说法是昭觉寺的前身是汉朝眉山市司马董常宅,在唐朝贞观年间,改建为佛寺,名为建元寺。之后禅宗思想曹洞的创始人“洞山良价”的法嗣弟子——休梦禅师领住剑南“建元寺”,从此该寺庙声名鹊起。唐朝末年,建元寺主持了觉奉李儇的旨意整建建元寺。干符五年(878年),唐僖宗同意剑南节度使崔安潜奏请更名的事宜,赐寺名为“昭觉寺”,意谓“以其昭昭使人昭,以其先觉觉后觉”。增修昭觉并钦命撰写《建寺碑》,赐休梦“了觉”禅师号,昭觉寺名由此确定。

宋元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昭觉寺因战乱,毁坏严重,仅存房舍五间。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休梦了觉禅师的第五代法孙延美禅师住持昭觉寺,亲自带领僧众全面修复寺庙,使得殿堂房舍增至300余间,建有大雄宝殿、六祖堂、唱梵堂、轮藏阁、罗汉堂、善堂、大悲堂、列宿堂等主体建筑,塑像、画像、寺额、碑记等恢复旧貌。而且,寺院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昭觉寺因此成为成都市地区的著名寺院。

赵顼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昭觉寺被改为十方丛林。纯白禅师成为该寺改制后的第一任主持,推动昭觉寺的发展。纯白禅师圆寂后,昭觉寺曾被继任方丈改名为“六祖寺”。但后来,克勤禅师主持该寺,恢复该寺旧名“昭觉寺”,弘扬阐宗。昭觉寺正式确立了禅宗思想临济宗祖庭的崇高地位,名扬四海,信众四方汇集于此。昭觉寺被誉为“川西第一丛林”。

元代时期,战乱纷飞,但由于当时崇奉密教的风气,使得昭觉寺依旧以著名的禅宗寺院而存在,成就了众多高僧。

明清时期

明朝洪武二十三年,朱椿朱椿管辖成都市时,重修昭觉寺。明朝洪武二十七年,智润禅师担任昭觉寺主持,再次扩建寺庙,拓墙七百余丈,并重加修饰,使得殿宇廊庑华丽高敞。

清顺治三年,昭觉寺被毁于战火之中,仅遗留下一尊龙神像。清康熙二年,丈雪通醉禅师力图复兴昭觉盛况,先后修建了圆觉殿(现今地藏殿)、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楼、金刚殿、法堂、说法堂、禅堂时这些殿宇,重塑佛像,迎请佛教经典,恢复伽蓝大观。康熙帝二十三年,佛冤禅师担任昭觉寺住持,重修寺院,先后修建了禅堂、僧人房、钟楼、鼓楼、客堂和先觉堂,此外还补建了大雄殿和藏经楼。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御赐昭觉寺《金刚经》《药师经》及御书描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各一部,“法界精严”匾额一方和律诗一首。佛缘禅师的后继者竹峰禅师担任昭觉寺主持,在康熙五十年开始,相继补建了天王殿和圆通殿。

雍正帝十二年,雍正帝加封克勤禅师为“明宗真觉禅师”。雍正十三年,和硕果亲王受雍正皇帝钦命,在昭觉寺内修建修真祠,供奉明宗真觉禅师,并题写了“真实不虚”和“从这里入”两道匾额,以及书法作品,置于昭觉寺内。昭觉寺因此登峰造极。但是由于昭觉寺的土地被招租承佃,部分承佃大户从中渔利,导致寺院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几近颓废。乾隆十六年,守仁方丈主持该寺,力挽颓势,但成果甚微。直到乾隆三十七年,道魁方丈主持该寺,修建了御书楼和潜修、守仁的塔院,该寺才再度出现新的繁荣。但道魁方丈圆寂后,昭觉寺再次出现衰落。

民国时期

“民国”建立,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昭觉寺危难迭兴,寺内混乱不堪。1947年,慈青法师被迫担任方丈,自感独力难支,极力拒绝上任。而后他的披剃恩师戒明和尚虽已退院,但仍需暂时代理监管。后来,慈云和尚出任方丈,但不久又患癌圆寂。昭觉寺群龙无首,只好由第十四代方丈定慧法师再度出任主持,苦力撑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昭觉寺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被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次拨款进行维修。在土地改革期间,昭觉寺分得田地,开始了农禅生活,粮食亩产达千斤以上,为当地粮食亩产的最高产量。监院广隆法师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1956年,昭觉寺成立农业生产队和淀粉加工坊。解放后,慈青法师担任第一任方丈,成立佛教徒学习小组,弘扬佛教,最终促成成都市佛教协会的成立。慈青法师任四川省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并当选为人大代表。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昭觉寺受到严重破坏,寺内佛像、法器无一幸存,大雄宝殿说法堂被毁,仅残存山门、天王殿、八角亭、先觉堂、御书楼、圆觉堂、藏经楼、观音阁、湿堂以及圆悟禅师墓园等建筑。1975年,成都动物园进驻昭觉寺,对该寺残存的建筑进行重新规划和改建。

1983年,昭觉寺被确定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维修,历时8年,按清代原貌全面修复。

建筑布局

昭觉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128亩,其建筑采用典型的十方丛林建筑格局,呈左、右、中三路分布格局。其中,左路有法鼓、达摩殿、上师塔、观音殿、佛学院;右路为金钟、碑林、五观堂、圆通宝殿、药师殿、三圣殿、塔林、大师殿、思德堂;中路依次为山门、虔心亭、天王殿、地藏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殿、先觉堂。

主要建筑

山门

昭觉寺山门的屋脊上雕塑众神仙,阿罗汉降龙和伏狮雕塑在山门两边。山门上挂着一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第一禅林”的牌匾。山门殿内供奉镇守寺院平安的各护法,殿内两侧分别雕塑着神像伽蓝土地和水火金刚。山门内侧供奉了头戴关东大帽、大红结顶、身穿金色袍服福康安塑像。此外,山门两边还有两个侧门,分别书写着“法轮常转:乐念弥陀庄严万行因华,安心净土圆满三身果德”和“佛日增辉:显密总持教证正法永久住世,以戒为师深入定慧解脱自他”的对联,围墙两边则分别书写着“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由清定法师重新修建而成的,殿内供奉着三尊高8米的汉白佛熙像,中间的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左边的是药法师佛,右边的是接引佛。在这三尊佛像的两旁,站立着阿雄和迦叶尊者的立像。此外,殿内还陈列着一些精美的佛像、法器和碑碣。大殿两侧则是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大殿门前有一棵号称“天府树王”的菩提树,树冠直径约20米,冠盖如屋,生机勃勃,映衬出佛门圣地的慧远、静定的氛围。

圆通宝殿

圆通宝殿是昭觉寺的主要殿宇之一,始建于1993至1994年,建筑面积为3030平方米,造型独特,外方内圆,殿塔结合。殿楼飞檐高24.2米,共七层,重檐七十二翼角,整体建筑用柱156根。殿堂坐北向南,四门对称相通。殿内供奉着一尊高12.2米的千手观音菩萨菩萨叠座像,四周上下供奉着一万尊大小不同的铜佛。大殿圆顶篆书“法轮常转”,梵语“六字大明咒”,四周有42幅观音手印和8名飞天献供仙女的彩画。殿内南壁镶观音菩萨神像,北墙嵌普陀山胜境两幅瓷砖壁画。此外,南门殿外影壁两侧各嵌一幅双龙戏珠琉璃浮雕。该殿在成都地区的佛教建筑中独具特色。

达摩殿

达摩殿位于大雄宝殿左后侧,殿门正中匾额书写着“西来意”三个大字,两旁二匾分别书写着“拈花微笑”和“祖道流芳”。殿内供奉着禅宗思想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禅师像。达摩禅师一苇渡江,开启了中国禅宗之先河。

藏经楼

藏经楼是重檐庑殿顶,正脊上雕龙饰风,楼内供奉玉佛像,珍藏众多年代久远具有历史和文物价值的经书。该楼不对外开放。

先觉堂

先觉堂供奉着昭觉寺的开山祖师破山、圆悟克勤、丈雪法师塑像

观音阁

观音阁的阁内塑有三大士、四祖师及壁塑十八罗汉漂海像,阁前挂着朱德元帅所赠的“应世人间”的牌匾。

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菩萨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木雕接引佛像。天王殿前的石桥最为古老,是所存不多的历史遗迹。

八角亭

八角亭又称虔心亭。匾额两侧柱子上有楹联“路直心善怡修福,月明亭静乐参禅”,再进一些,则有“池流八德:遥望亭高分八角,仰望路直绕双溪”之联。

地藏殿

地藏殿,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左侧是闵公的儿子道明和尚,右侧侍立闵公。

重要文物

汉画像砖墓

汉画像砖墓是1966年在昭觉寺发现的,共有13座,整体毗邻相连,墓向一致,结构相同,排列有序。全墓长8.52米,过道长0.80米。墓砖每块长38厘米,宽23厘米,厚0.5厘米。砖侧浮雕花纹分别有回字纹间缀成的斜方格纹、田字纹间缀成的斜方格纹、联璧纹、卷云纹、卷云纹的两端加长方形纹饰。全墓共用了23个画像砖均嵌置于墓室周壁,其中,墓道至前室右壁的画像砖图案为出行车马,仪仗队伍,左壁的为宾主见礼、宴饮、伎乐及弋射、收获、盐井等,而墓室后壁则为神话故事题材。墓内有陶釜,陶罐,陶灶,庖厨女俑,说唱俑,俑头,铜筷,残铜镜 等葬具及随葬器物。

“应世人间”匾额

朱德元帅曾在昭觉寺避难,为感谢昭觉寺,特请书法家颜楷题书“应世人间”4个大字,并制作成牌匾,赠予昭觉寺。然而该匾额在1966年时因人为因素不知所终。1986年,昭觉寺请书法家洪志存补书,但是落款处与原来的匾额有所不同。后来在2004年四川博物院杨诗云先生在1936年版的《良友画报》上找到了“应世人间”的原匾额照。昭觉寺因此根据图片复制了一块“应世人间”的匾额,也就是现在寺内所看到的匾额。

“思德堂”匾额

20世纪8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恢复和重建朱德曾避难的八仙堂后,亲自取名并亲笔题写了“思德堂”匾额,以此来纪念朱德。

书法作品《万水千山》

书法作品《万水千山》是朱德在观看完纪念长征胜利40周年的话剧《万水千山》演出后亲笔题写的。后来,朱德的孙女婿李瑛在朱德逝世百日后,将其赠予赵朴初。赵朴初在该作品的卷尾写下了题跋和一首词,并在1988年,将其赠予昭觉寺。现在,该幅书法作品悬挂在思德堂朱德像的旁边。

文化活动

千僧斋祈福法会

2014年5月8日,昭觉寺举行千僧斋祈福法会,共有1500余人来应供。众法师合掌称诵“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圣号,而后用斋。千僧斋又称千僧会、千僧供养,指供养千僧的斋会。此处的“千僧”泛指众多僧侣。自南北朝以来,王侯贵族多次举办。《大智度论》卷三载:“忆王舍城中,频婆娑罗王约敕常设千比丘食,频婆娑罗王虽死,此法不断。”同书卷二亦载及佛灭后,摩诃迦叶选千人结集经藏,以王舍城常设饭食供给千人,因此选取千人。

慈青老和尚诞辰110周年纪念会

2023年1月14日,昭觉寺举行慈青老和尚诞辰110周年纪念会。成都市民宗局领导等人及昭觉寺广惠法师等人在会上致辞,缅怀慈青老和尚守护禅林、续佛慧命、复兴佛教的历史贡献,希望大家继续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传承佛教先贤的崇高品质,将佛教事业融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佛诞节浴佛法会

2023年5月26日,昭觉寺举行佛诞节浴佛法会,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2567年。佛法会中,方丈普华大和尚在“南無本师番荔枝牟尼佛”的圣号声中率众至法堂恭请释迦太子像,诸师焚香诵经礼佛,僧众、信众持勺舀起香汤灌沐释迦太子像,以此感恩佛恩,祈增福慧。

“茶禅一味”止语茶会

2023年9月17日,昭觉寺承办了2023凤凰网佛教文化·十愿通讯员成都市交流营走进“川西第一禅林”——昭觉寺活动。该场活动集梵呗器乐、香道、花道为一体,要求大家全程止语,避免语言的干扰,收摄眼耳鼻舌身,体会“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的禅境。此次止语茶会中“茶禅一味”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圆悟克勤禅师在他的著作《碧岩录》所写的:“亦不可执著,但随时自在,遇茶吃茶,遇饭吃饭。”

开发与保护

1983年,昭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随后,昭觉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先后维修了八角亭、大山门、天王殿观音阁、地藏殿、御书楼、藏经楼、韦驮殿、普同塔、五观堂、盘山万佛寺、先觉堂等殿堂楼亭,而且在观音阁、天王殿、韦驮殿等殿堂中,新雕塑了四祖师、十八罗汉漂海像、弥勒菩萨等神像,供奉了开山祖师破山、圆悟克勤等禅师塑像,珍藏了经典和文物。历时8年,昭觉寺按清代原貌全面修复。

1989年,清定禅师重建大雄宝殿、圆通殿、钟鼓楼和念佛堂,使得昭觉寺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规模最为宏大、壮观的寺院之一。

1998年6月10日,昭觉寺被列为成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昭觉寺重修藏经楼,并举行上梁仪式。

历代高僧

休梦了觉

休梦(827-907),俗姓韩,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干符四年(公元877年)休梦担任昭觉寺的主持,奉李儇的旨意兴土木,修殿宇,扩建大寺,建寺面积达三百余亩。两年后,黄巢起义,唐僖宗避乱入蜀,诏请休梦禅师为其说法。黄巢之乱平息后,唐僖宗返回长安,对休梦眷念弥深,敕赐“了觉”禅师尊号,还赏赐了紫磨衲衣、佛牙给休梦。李晔大胜元年(890年)王建以利州刺史而兼并全川时,礼尊休梦叔父礼,因此休梦禅师被奉为“昭觉寺开山祖师”。

圆悟克勤

圆悟克勤(1063-1136),俗姓骆,字无着,号碧岩。他自幼出家,遍学四川省境内佛学经论,徒步出川,与玉泉浩、金銮信、黄龙心等高僧学习,最后投于五祖山法演禅师门下。宋徽宗崇宁间,圆悟克勤被成都府帅迎住在昭觉寺,后复出峡南游,偶见罢相的张商英,被请到灵泉院暂住,写出《碧岩录》一书,使禅风得到了重大发展。宋元祐年间,圆悟禅师担任昭觉寺住持,令该寺名扬天下,四方参学信徒自远而至。他著述的《碧岩录》和《圆悟心要》不仅是中国禅宗临济宗的重要著作,而且远传日本,对日本禅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列入日本的《大正藏》。圆悟克勤在圆寂后,赵构赐谥“真觉”禅师称号,其墓园置于寺内。

丈雪通醉

丈雪通醉(1610—1695),俗姓李,内江苏家桥人。6 岁入寺,得法名“通醉”,是禅师破山海明的得道弟子。师徒俩曾同游梁平蟠龙洞,破山见瀑布逾丈,色白如雪,为通醉取法号“丈雪”。在康熙帝二年,他从浙江省成都市,祭拜圆悟克勤禅师,看到昭觉寺一片狼藉后,下定决心重建昭觉寺。他花费了20年的时间,逐步恢复并扩建昭觉寺。因此,爱新觉罗·弘历御赐“法界精研”匾额和《药师经》《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经文给丈雪通醉禅师。此外,丈雪通醉还著述了《语录》《锦江传灯录》等在中国佛学史上有较高研究价值的书籍。

了元道魁和尚

了元道魁和尚(1726-1798),汉阳府黄陂县(今湖北武汉市黄陂区)人,俗姓童,乾隆17年来到昭觉寺,在守仁方丈座下受具足戒。乾隆37年,担任昭觉寺方丈。他扩建寺院规模,重建御书楼和祖师塔院,主张禅净双修,规定昭觉寺每年开春期、冬期放戒的规约,推动昭觉寺的发展。他任昭觉寺方丈期间,全寺常住修学僧人达500余众,而且还曾兼任成都草堂寺的方丈。

慈青法师

慈青法师(1912-1978),俗名杜兆其,别名杜白,四川成都人,自幼与佛门结缘,与僧人交善。十六岁时,因至亲相继辞世而萌生出家念头,后依昭觉寺主持淳清和尚(觉照)座下受具足戒。1929年,他来到昭觉寺佛学院潜心佛学研习。慈青法师在汉藏佛教教理教义上造诣精深,成立了四川省佛教协会、成都市佛教协会,曾历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会长,成都市佛教协会会长、成都市人大代表、昭觉寺主持等职位。

清定法师

清定大法师(1902-1999),俗名郑全山,浙江三门人。年轻时曾任中国国民党高级军官,因不满意国民党腐化无能的现实,遁入空门,弘扬佛法。1941年,清定大法师来到昭觉寺,在依定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受戒后,他钻研佛学、佛理,造诣极深,被誉为“遍习经律论唐三藏”,且随高僧能海法师到全国各地讲授佛教经典。1986年,他担任昭觉寺方丈,任职期间,重修昭觉寺,将其建成成都市最大的寺庙,成为成都第一禅林。1989年8月,他还随中国佛教协会赴美国传播佛法,全世界共二十多万人随其皈依受戒,灌顶传法。

相关文化

历史人物

果亲王允礼

和硕果亲王爱新觉罗·胤礼雍正帝的旨意,从北京赶往泰宁县,为噶桑嘉措饯行。他在去的途中也游览了昭觉寺。后来,他在返回北京的途中,又途经成都,奉雍正皇帝的旨意亲临昭觉寺,主持修建修真祠,以供奉“明宗真觉禅师”。果亲王允礼还分别在先觉堂和说法堂题写了“真实不虚”和“从这里入”两道匾额,同时也题写了“处一座而十方俱现,演一音而沙界全闻”和“谈玄显妙,不坏凡伦。千变万离真迹,实大道源,是真宗法”碑碣,竖于御书楼下。

福康安

福康安在调任四川总督兼署成都将军前,与昭觉寺方丈道魁了元祖师有一点小过节。于是,他在调任后,来到昭觉寺想尽办法刁难方丈道魁了元祖师,却被道魁一一化解,两人成为好友,相交甚密。福康安每三日就会到昭觉寺来见道魁祖师,请师开示。福康安病逝后,托梦祖师,希望皈依佛门。于是祖师命其坐镇山门,也就是现在山门大殿里的福康安像,人称福中堂、福大帅。

朱德

朱德在滇军中任旅长,带领部队抵达成都,抵制“强滇弱川”的政策。后来滇军伤亡惨重,负伤的朱德率部拼死突围至北郊昭觉寺附近,遂入寺请求帮助。方丈得知情况后将朱德引至八仙堂内躲藏起来,成功地帮他躲过了川军的搜查。后来,朱德委托好友周官和,请著名书法家颜楷题书“应世人间”4个大字,并制作成牌匾,赠予昭觉寺,以表谢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曾六次回川视察,并先后三次到过昭觉寺。1988年,赵朴老在八仙堂维修竣工后取名并亲笔题写“思德堂”匾额,以纪念朱德委员长。

张大千

1943年,张大千从敦煌市回川,先住在青城山,后受到昭觉寺定慧老和尚的邀请,在御书楼大院居住了四年。张大千喜欢荷花,给佛智画了一幅《荷花图》,并题咏荷花诗:“一办尊承盖一鸢,西风卷起只能掀。花枝力大增狮子,丈六大日如来踏不翻。”佛智将其视之为至宝。此外,张大千还为昭觉寺书写匾额“变华严相”,现已被毁。

相关传说

昭觉寺大雄宝殿的殿前有一棵巨大的黄葛树。该树根深叶茂,树高25米,冠幅盖30米,胸径5.1米,要4个人才能环抱。传说200年前,有一位僧侣在黄树下立了一块刻着昭觉寺的历史背景的碑,后来经过百年,黄桷树不停地生长,树干包裹住石碑,因此被称为“树抱碑”。清代的了元道魁祖师曾在树前有预言: "树包碑,椰瓢飞,柱头落地祖师归"。后来旧殿重修,柱头早已落地,檐瓢也不翼而飞。道魁祖师的语言应验了。

相关著作

碧岩录》是宋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所著,他曾两度住持成都昭觉寺,该书被称为“禅宗思想第一书”。圆悟克勤禅师以禅宗的智慧来品味茶的无穷奥妙,记录了他嗜茶、悟茶、以茶入禅等禅茶公案。他在其中写道:“亦不可执著,但随时自在,遇茶吃茶,遇饭吃饭。”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清楚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不是总流连过去或思虑未来。此外,圆悟克勤禅师在著此书之时,还留下了“茶禅一味”的书法作品。该作品被赠与来中国求学的日本僧人,流传到日本,对日本茶道有深远的影响。

相关美食

锅巴稀饭是昭觉寺斋饭中的一大特色。以前昭觉寺每逢重大佛教节日时,都会有很多人来寺内朝拜和吃斋饭。当时的煮饭师傅煮饭技术很高,用大锅焖煮米饭,焖煮好的米饭下面有一层锅巴。煮饭师傅将锅巴再次放在锅中,加水熬煮,就变成了锅巴稀饭。

重要事件

1991年5月21日上午,成都昭觉寺隆重举行了重建大雄宝殿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

2010年11月22日,首届圆悟克勤禅师暨“茶禅一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昭觉寺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共邀请国内外近百名佛教专家学者,收到论文71篇,开展了4场学术报告会,有70余位专家学者发表演讲。

2019年6月11日,昭觉寺举行“纪念清定上师示寂二十周年传供法会”。

2022年5月6日,成都昭觉寺举行普华法师荣住持升座仪式及典礼活动。

2023年6月18日,成都昭觉寺举办了藏经楼上梁仪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