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社 :1925年成立于北京的文学团体

更新时间:2023-09-25 17:10

未名社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市。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后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

“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 ,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 ,专收社员创作。

简介

现代文学团体。1925年 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后王菁士、李何林曾一度参加过该社工作。

取名缘起

“未名”,是“还未想定名目”(鲁迅语)的意思。其时鲁迅正为北京北新书局编辑专收译文的《未名丛刊》,

遂以“未名”为社名,丛刊改归该社发行。后该社又编辑出版《未名新集》,专收社员创作。

周刊

未名社主办的《莽原》周刊,1925年 4月24日创刊,由鲁迅主编,附载于北京市京报》,出至第32期休刊。1926年 1月10日,改为半月刊出版,由该社发行,先后由鲁迅、韦素园主编,出至第48期停刊。

1928年1月10日《未名》半月刊创刊,李霁野等编辑,北京未名社出版社发行。1930年4月30日出至第 2卷第9至第12期合刊号后停刊。

活动

未名社活动以译介外国文学为主,兼及文学创作。翻译的作品起先以俄罗斯、北欧、英国文学居多,后来又努力介绍苏联文学。1928年 4月,曾被北洋政府以“中国共产党机关”罪名一度查封。

鲁迅评价未名社“是一个实地劳作,不尚叫嚣的小团体”(《且介亭杂文末编·曹靖华译〈苏联作家七人集〉序》),“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介绍了果戈里(N.Gogol),陀思妥也夫斯基(E.Dostoevsky),安特列夫(L.Andreev),

介绍了望·蔼覃(F.Van Eeden),介绍了伊利亚·爱伦堡(I.Ehrenburg)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B.Lavrenev)的《第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台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花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1931年春,未名社因经济困难和思想分歧,有结束之议,鲁迅遂声明退出。1933年春,该社在京、沪报纸刊登启事宣布“将未名社及未名社出版部名义取消”。

成立

未名社于1925年成立,由鲁迅发起和领导。其成员主要有韦素园台静农、曹靖华、李霁野韦丛芜等。

这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和苏联文学的团体,有专收翻译作品的《未名丛书》和专收创作的《未名新集》。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涌现原因

大量文学社团和文学刊物的涌现是“五四”后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究其原因,不外乎有这样三个方面:

革命影响

“五四”文学革命对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和警醒作用。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觉醒之后希望拿起笔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并且亲身参加这一以文艺为手段的思想启蒙运动。

文学职业

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广大市民对文学作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加之科举制度废除以后,仕途已不再是中国知识分子唯一的出路、因而不少人开始把文学研究和创作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

思想观点

“五四”以后,西方近代各种政治、伦理、哲学学说和艺术思潮纷纷涌入中国,不同程度地为从事文学事业的知识分子所接受。因此,他们的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也就有同有异。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比较接近的自然要结为团体,开辟自己的园地,以便与思想观点和审美趣味相异的同行们竞争。

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五四”以后便出现了一个文学结社和创办文学刊物的高潮。在这一高潮的促进下,作者队伍迅速扩大,作品数量显著增加,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创作风格也在合作与竞争中迅速形成并得到发展。

主要贡献

五四时期社团蜂起,百家争鸣,不仅有新文学激进派与保守派、中间派之争,而且新文学阵营内部也存在着种种矛盾冲突。但无论社会发展观、文学观及审美取向有着怎样的歧异,对待文学翻译却都充满热情,文学翻译是五四时期众多流派的共同行动。众多社团、流派、译者对翻译对象的选择见仁见智,各有侧重,总体上对从古至今的东西方文学都有涉猎,视野十分广阔。从时段来看,以18世纪以来的文学为主,最近延伸到与五四时期同步的俄苏红色文学;远则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阿利吉耶里莎士比亚莫里哀等,更远还有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从国家、民族来看,既有被损害的弱小者,也有强势者。五四之前,东西方文学的翻译失衡,除了有限的日本文学翻译之外,译坛几乎是西方文学的天下。后来,东方文学的分量逐渐加重,日本文学的翻译剧增。从创作方法来看,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与颓废主义等,以及多种创作方法交织融会、色彩斑驳的众多作家。文体形式丰富多样,雅俗兼备;艺术风格姹紫嫣红,千姿百态。

在翻译文学的启迪之下,中国现代文学的表现空间与艺术形式得到极大的拓展。农民这一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走上文学舞台,女性世界得到本色的表现,个性与人性得以自由的伸展,心理世界得到深而细致的发掘,景物描写成为小说富于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审美打破中和之美至上的传统理想,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多样风格。自由体诗、散文诗、絮语散文、报告文学、心理小说、话剧、电影剧本等新颖的文体形式,在中国文坛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翻译还为中国文坛打开了一个新奇绚丽的儿童文学天地,儿童乃至成人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品味审美怡悦自不必说,作家也从中获得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范型和艺术灵感产生的媒质。可以说没有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就没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著作的翻译,为现代文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翻译推动白话作为新文学的语言载体迅速走向成熟,实现了胡适所设定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其重要意义不可低估,它不仅有利于全民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而且为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同胞的中华民族认同,提供了巨大的凝聚力。翻译文学与在其影响下茁壮成长的新文学一道向世界表明:中国现代文学正在追赶世界文学潮流,成为世界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文学不仅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范型,而且为整个社会不断提供有生命力的话题,推动了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如此丰富、如此重要的翻译文学,理当展开深入的研究,以恢复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主要人物

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鲁迅,号豫山,后改名为鲁迅,号豫才。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是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母亲是鲁瑞,父亲是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市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从此弃医习文。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东北大学(仙台)。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1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1年用文言写了第一篇小说《怀旧》,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都与后来小说相同,捷克学者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认为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1912年2月应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教育部迁往北京市。1918年5月开始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发表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南腔北调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被收录在各类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辟了白话小说之何家槐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市,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市,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中国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鲁迅逝世于上海市。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发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沈钧儒手书)三个字。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鲁迅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 《鲁迅译文集》(十卷), 《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八卷)。北京市上海市绍兴市广州市厦门市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台静农

台静农(1902-1990),安徽霍丘(今霍邱县)人,原名台静农,字伯简,晚年号静者,笔名台静农台静农、释耒、台静农等,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肄业。1922年1月,台静农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发表处女作——新诗《宝刀》,从此开始他多姿多彩的文学生涯。他是二十年代新文学社团“明天社”和“未名社”成员,与鲁迅关系密切。

他的小说创作成就很高,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地之子》(1928年11月未名社社版)和(建塔者)(1930年8月未名社社版),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经描写故乡安徽省一带的风俗人情见长,兼具犀利批判和悲悯情怀,被文学史家誉为乡土写实派的杰出代表。台静农还编有《关于鲁迅及其著作》(1926年7月未名社社版),为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部评论鲁迅的专集。

相关词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