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枟 :明朝时期官员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2

李,字长孺,浙江县人。曾祖父李循义,任衡州府知府。祖父李生威,任凤阳县推官。李枟登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御史。例转广东盐法事,历山东省参议、陕西省提学副使、山东参政、按察使。

基本介绍

人物生平

万历四十七年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省。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者,宣慰使尧臣族子。尧臣死,子位幼,其母奢社辉代领其事。社辉,永宁宣抚奢崇明女弟也,邦彦遂专兵柄。会朝议征西南兵援辽,邦彦素桀,欲乘以起事,诣枟请行,枟谕止之。邦彦归,益为反谋。枟累疏请增兵益饷,中朝方急辽事,置不问。

会枟被劾,乃六疏乞休。天启元年始得请,以王三善代。而奢崇明已反重庆市,陷遵义市,贵阳大震,枟遂留视事。时城中兵不及三千,仓库空虚。枟与巡按御史史永安云南省、湖广银四万有奇,募兵四千,储米二万石,治战守具,而急遣总兵官张彦方,都司许成名黄运清,监军副使朱芹,提学佥事刘锡元等援四川。屡捷,遂复遵义、绥阳县湄潭县、真安、桐梓县

天启二年二月,或传崇明区成都市,邦彦遂挟安位反,自称罗甸王。四十八支及他部头目安邦俊、陈其愚等蜂起相应,乌撒土目安效良亦与通。邦彦首袭毕节市,都司杨明廷固守,击斩数百人。效良助邦彦陷其城,明廷败殁。贼遂分兵陷安顺平坝,效良亦西陷沾益,而邦彦自统水西军及罗鬼、苗仲数万,东渡陆广河,直趋贵阳,别遣王伦等下安,袭偏桥,以断援兵。洪边土司宋万化纠苗仲九股陷龙里县

枟、永安闻变,亟议城守。会、守令咸入觐,而彦方镇铜仁,运清驻遵义市。城中文武无几人,乃分兵为五,令锡元及参议邵应祯、都司刘嘉言、故副总兵刘岳分御四门,枟自当北门之冲。永安居谯楼,团街市兵,防内变。学官及诸生亦督地方武装分守。贼至,尽锐攻北城,枟迎战,败之。转攻东门,为锡元所却。乃日夕分番驰突,以疲官兵。为三丈楼临城,用妇人、鸡犬厌胜术。?云、永安烹杂斗米饭投饲鸡犬,而张虎豹皮于城楼以祓之,乃得施炮石,夜死士烧其楼。贼又作竹笼万余,土垒之,高逾睨。永安急撤大寺钟楼建城上,贼弃笼去,官军出烧之。数出城邀贼粮,贼怒,尽发城外冢,遍烧村。又先后攻陷广州市、普定、威清、普安、安南诸卫。贵阳威腾电子千里,尽为贼据。

初被围,彦方、运清来救,败贼于新添。贼诱入龙里,二将皆败,乃纵之入城曰“使耗汝粮”,城中果大困。川贵总督张我续巡抚王三善拥兵不进,枟、永安连疏告急,诏旨督责之。会彦方等出战频得利,贼退保泽溪,乃遣裨将商士杰等率九千人分控威清、新添二卫,且乞援兵。贼谓城必拔,沿山列营栅隔内外,间旬日一来攻,辄败去。副总兵徐时逢、参将范仲仁赴援,遇贼甕城河。仲仁战不利,时逢拥兵不救,遂大败,诸将马一龙、白自强等歼焉,援遂绝。贼闻三善将进兵,益日夜攻击,长梯蚁附,城几陷者数矣。枟奋臂一呼,士卒虽委顿,皆强起贼,贼皆颠死城下。王三善屡被严旨,乃率师破重围而进。十二月七日,抵贵阳城下,围始解。枟乃辞兵事,解官去。三善既破贼,我续无寸功,乾没军资六十万,言官交劾,解职候勘。

方官之告竭也,米升直二十金。食糠核草木败革皆尽,食死人肉,后乃生食人,至亲属相。彦方、运清部卒公屠人市肆,斤易银一两。枟尽焚书籍冠服,预戒家人,急则自尽,皆授以刀。城中户十万,围困三百日,仅存者千余人。孤城卒定,皆枟及永安、锡元功。朱由校都御史邹元标言,进枟兵部右侍郎,永安市太仆少卿,锡元右参政。及围解,当再叙功,御史蒋允仪言安位袭职时,枟索其金盆,致启衅。章下贵州省巡按侯恂核,未报,御史张应辰力颂枟功。恂核上,亦白其诬。帝责允仪。

崇祯九年冬,叙守城功,进一秩,银币。久之,卒于家。

李枟与贵阳保卫战

(作者:贵阳市第五中学庞思纯)

贵州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叛军围攻贵阳长达10月之久,以至城内百姓“人相食”。本文讲述了这一事件,可谓触目惊心。

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七日,黔西市(辖鸭池河以西地区)土同知安邦彦率十万大军进围黔中首府贵阳。在围困的十个月中,贵阳犹如一座孤岛,外无援军,内缺粮食,落入“人相食”的可悲境地。然而在贵州省巡抚李枟及巡按御使史永安的领导下,贵阳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保卫战,最终使这座历史名城得以保存。在这场城市保卫战中,贵阳军民不畏强敌,以死相搏,演出了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李枟面对危局,处乱不惊,以坚强的意志及超凡的聚合力,领导贵阳军民殊死奋战,如同“安史之乱”中的张巡守阳那样,彪炳史册,千古传诵。

李枟,字长孺,官宦人家出身,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李枟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进入仕途后,历官行人、御史广东省盐法佥事、山东省参议、陕西省提学使及山东参政。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李枟擢升右都佥御史,巡抚贵州省,是年九月到任,视事贵阳。

贵阳地处黔中腹地,依山傍水,夹河建城。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被人视为“滇楚的锁钥,蜀粤的屏障”,是复岭四塞的西南要地。自明初以来,随着大批“吴楚优良之族聚于斯土”,经过二百余年的风雨历程,凝聚数代移民的梦想与心血,贵阳人在这块热土建成了中原模式的城市,使其成为全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后金汗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天启元年(1621年),四川永宁(辖叙永县筠连县古蔺县等县地)宣抚使奢崇明趁机起兵反明,据重庆市,攻合江县,破泸州市,陷遵义市……当奢崇明进围成都市、自号“大梁王”的消息传到贵州省时,贵州全境戒严。为了支持奢崇明,实现自己称雄一方的宿愿,贵州水西彝族土同知安邦彦也想借机发难。为此,他特别到巡抚官邸拜见李枟,“诡言与奢氏有仇隙,愿发己兵剿永宁以自效”。李枟知其心怀测,于是谢绝其要求。安邦彦虽然碰了软钉子,但不死心,返回大方后,积极策划反明事宜。

李枟预感到四川省的动乱将波及贵州,而贵阳的城防及存粮更令他忧虑。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多次上疏朝廷,请求增加兵员、军饷。然而明王朝急于征辽,无暇它顾,对李枟的请求置之不理。正当这时,李枟被朝臣攻击,于是六次上疏,乞求退休。朝廷议以王三善出任贵州省巡抚,责令李枟在新任巡抚未到任前坚持职守。时逢奢崇明已陷遵义市,贵阳危在眉睫,即将卸任的李枟就这样承担起了保卫贵阳的使命。

此时贵阳“城中兵不足三千,仓库空虚”。为了改变困境,李枟与巡按御使史永安采取了两项对策:一,扩军备战,以应危局,为此“募兵四千,储米二万石,治战守具”,并向云南省、湖广借贷四万余两白银;二,为了粉碎奢崇明向贵州的进攻和渗透,特派遣总兵张彦芳、都司许成名黄运清等率兵援川。援川黔军屡战屡胜,相继收复遵义、绥阳县湄潭县正安县桐梓县等地。

天启二年二月,有人传言奢崇明已攻占成都市安邦彦对此大受鼓舞,于是挟其侄水西宣慰使安位举兵声援奢崇明,并自称“罗甸王”。在水西四十八支及其他部头目安邦俊、陈其愚等的蜂起响应下,以及水东土司宋万化及乌撒(治今威宁县城)土司安效良的配合下,安邦彦首先攻占毕节卫城,接着攻破乌撒卫,随后分兵攻破沾益、安顺、平坝。安邦彦自统水西军数万东渡六广河,直趋贵阳,另遣大军下瓮安,袭偏桥(治今施秉县城),切断增援之明军。宋万化亦率九股苗、仲(布依族)攻陷龙里县。二月初七日,十万水西军兵临城下,将贵阳围个水泄不通。

鉴于当时很多官员赴京述职,而总兵张彦芳驻守铜仁市,都司黄运清亦在遵义市,城中文武官员无几人的严酷现实,李枟将守军分为五支,令提学佥事刘锡元及参议邵应祯、都司刘嘉言、原副总兵刘岳分御四门,自己防守首当其冲的北门——柔远门,史永安则守谯楼,密切注视城外敌人的动向,观察城内街巷的治安状况,以防内外勾结。与此同时,城内的民众也组织动员起来,分片据守,“学官及诸生亦督地方武装分堞守卫”。

城市的防御莫过于城池。贵阳的城池始建于宋代,是时为土城墙。到了明初,由于“城址狭隘,城垣卑薄”,镇远侯顾成与都指挥马烨便将原土城改建为石城,西南两面临河,北门拓宽至黑石头(今喷水池)。改建的城池有城门五座:东武胜,南朝京,次南德化县,西圣泉,北柔远;有城楼五座,小月楼15座,垛口2242个;又有名曰火器的敌楼一座,南北各有水关一座。安邦彦的围攻,对贵阳石城是一次严峻考验。倘若石城被攻破,就意味着贵阳将毁灭,城中百姓的身家性命付之一炬。

在保卫贵阳的日子里,许多士人为此贡献甚大。当时,原四川省参政潘润民正在贵阳家中闲居,面对安邦彦的围城,他“输银千两助饷,佐文武官吏巡守,日率励士民……北城雉堞不修,润民出补之”。明末诗、书、画“三绝”的黔中才人杨文骢,“募士同拒守。围解,又率所募击其一路,克之”,显现其“天下经济救时奇男子”的英雄本色。

贵阳初围时,张彦芳、黄运清率兵驰援,曾在新添(治今贵定县城)大败水西军。然而安邦彦毕竟不是等闲之辈。他授意部属诱敌深入,然后在龙里城全歼;如果不能全歼,就让出一条道路,让那些残兵败将逃入贵阳,去消耗城中有限的存粮。果然不出所料,张、黄二人在龙里县惨败后,按照安邦彦安排好的路线逃入贵阳。

贵阳的北门建筑在高坡之上,易守难攻,加之护城河沿城墙脚下流过,河岸城外是外来移民的棚户区,无形中成了缓冲地带。对安邦彦来说,贵阳的东、南、西、次南四门,官军不是以河据守,就是由作战经验丰富的将士把守,唯独坐镇北门的李枟是科举出身,毫无作战经验。安邦彦认定北门是薄弱环节,如果一举拿下,李枟及守军就成了瓮中之鳖。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其所率的前锋部队阵脚还没有立住,突然间城门大开,李枟率领将士杀了出来。若不是逃得快,安邦彦险些成了俘虏。然而安邦彦不肯认输,待其喘过气来时又令部属转攻东门。守将刘锡元借助坚实的城墙和高昂的士气,一次次地粉碎了安邦彦的凶猛进攻。为了迅速攻下贵阳,安邦彦一面派兵不分昼夜轮番进攻,企图以疲劳战来拖垮守军;一面采取了心理战,用鸡鸣狗吠及妇女的哭泣声来瓦解城中军民的斗志。然而城内军民众志成城,严阵以待。安邦彦见其招均无奏效后,又以万余竹笼装土垒成高台,以此窥探城内虚实。史永安见状不妙,“撤大寺钟楼建城上”,挡住对方视线。安邦彦弃笼后,守军冲出将其烧毁。随后,李枟派守军多次袭击对方粮道,致使安邦彦惶恐不安,心有余悸。安邦彦恼怒之余,“尽发城外冢,遍烧村寨”以示报复。当安邦彦静下深思时,意识到李枟凭借坚固的城墙和守军顽强的斗志,尚可维持一段时期。然而如果断其援军及粮道,使其外无援军,内无粮食,长此以往,城中必然会发生动乱,那时李枟就会乖乖出降。想好后,安邦彦派兵扫荡贵阳的周边地区,并扩大战果,占领更多的州县。其军先后攻陷广顺镇(今长顺县)、普定县、威清(治今清镇市)、普安县(治今盘州市县城)、安南(治今普安县江西坡)诸卫,致使贵阳以西千里之地沦于其手。

在安邦彦围城十个月后,贵阳成了一座鬼城:城内粮食匮尽,军民将城内的“糠、核、草、木、败革”吃完后,便吃死人之肉;当死人吃完后,转向吃活人。令人惨不忍睹的是,有的人为了生存,或易子而食,或吃自己的亲人。张彦方、黄运清的部卒竟然公开“屠人于市肆,斤易银一两”。李枟目睹城中的惨状,预感浩劫即将来临,为了不使家人遭此厄运,于是“焚书籍冠服,预戒家人,急则自尽,皆授以刀环”。

由于担心贵阳陷落,朝廷怪罪,王三善便先后移驻贵州镇远、平越。到平越后,王三善惮敌势盛,立即派人到四川省乞求救兵。在援兵未到之前,始终不敢向前推进。导致“声援俱绝,贵阳围益困”。在朝廷的严令督促下,是年十一月,王三善决定以死第一次世界大战。他集合将士,说:失去了城池,我们将死于法,进攻敌人,我们有可能死于敌,同样是死,何不与敌拼死呢!见部属斗志高昂,王三善便于十二月初分兵三路:右路由副使何天麟等统率,由清水江进;左路由佥事杨世赏等统辖,由都匀市进;中路由自己统帅二万精兵,进击敌方主力前锋。王三善率领的中路军到了新安,正好与水西军相遇。副总兵刘超率步卒张良俊勇往直前,斩敌悍将阿成,致使敌军披靡。大军毕至,王三善趁势夺取龙里城。这时诸将都想在龙里静观待变,然而王三善力排众议,一马当先,追击敌军。安邦彦见官军来势凶猛,怀疑对方有数十万之众,便慌忙离军而逃。水西军失掉主帅,余众退往屯龙洞驻守。官军乘胜收复了七里冲,进兵毕节铺,参将孙元模、杨明楷连续挫败敌军,水西军悍将安邦俊中炮身死,安邦彦弟弟阿伦被俘。十二月七日,官军进抵贵阳城下,为时十个月的贵阳之围遂解。鉴于贵阳外围尚有不少叛军,王三善在南门外安营扎寨,以防安邦彦卷土重来。第二天,官军败敌于泽溪,迫使对方逃渡六广河。几天后,左右路大军及湖广、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的援军先后到达……

贵阳解围后,李枟与王三善交接了职务。在围城的十个月里,李枟饱经忧患,历尽艰辛,常常在生死线上挣扎,如今卸任了,顿时如释重负。昔日拥有十万户的贵阳,而现在仅存千余户(一说二百人)。贵阳之围是《明史》上的大事件,亦是贵州省历史上的大事件。李枟受命于危难之时,以其顽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领导贵阳军民殊死奋战,使这座历史名城得以幸存,从而谱写了自己人生的华采乐章。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