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 :中国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县

更新时间:2023-08-10 16:09

绥阳县,是中国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县,地处贵州省东北地区部的大娄山脉中段,居于遵义市域中部、遵义市区东北,县域总面积2566平方米。截至2023年3月,绥阳县下辖1街道、12镇和2乡。绥阳县户籍人口为57.01万人(2022年底),常住人口为37.97万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绥阳县属云贵高原东北喀斯特山区县,境内西北高、东北低,东南高、中南低,呈“E”字形状,受上述地形影响,其气候型虽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但较为适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绥阳县自隋朝大业七年(611年)置县,已有1400余年的建制史,并多次成为今黔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也历经多次撤销、恢复建制,到清代时期其行政区建制才保持稳定。

绥阳县属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和遵义市都市圈核心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为贵州省主要产粮基地,素有“黔北粮仓”之称,也被称为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辣椒之乡。绥阳县经济以第一、三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确立了绿色食品工业、医药大健康、装备制造、基础材料、文旅康养等主导产业,2022年其三次产业比为37.33:17.16:45.51。

绥阳县文化和生态各具特色,其有“中国诗乡”的美誉,曾出现“诗人多、作品发表多、文艺著作出版多”的现象;县域溶洞显露,集聚“洞林山水泉”资源,奇峰异洞众多,有亚洲第一长洞和地球纬度仅存的原始森林,因此享有“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之美誉。

名称

绥阳县一名始于隋朝大业七年(611年)设置绥阳县,其名称来源为境内的绥阳山,系因山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绥阳县在远古遐荒时代,即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末期即有人类活动。白泥台地上发现的新时期时代黄色石斧,表明十万年前绥阳县土地上的人类已开始运用较进步的磨制技术,从而进入了原始的耕作阶段。

绥阳县进入奴隶制社会后一直到隋朝初年,均为他州/县辖地。如夏朝时期属梁州地,殷商时期属楚地,春秋时期则归入牂柯郡,战国时期属夜郎领地,秦朝时期被划入巴蜀德外之地,汉朝至晋朝时期均属鳖县地(鳖县于南梁时期更名邑县)。

隋唐时期

隋朝大业七年(611年)设置绥阳县,属明阳郡,绥阳县开始作为行政区划出现在中国版图里,但县治位于今凤冈县境内。唐朝时期,绥阳县县治迁至今县境内,贞观十一年(637年)绥阳县已成为夷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由明阳郡改制而来)州治。

宋元时期

宋朝时期,绥阳县仍旧为州治所在地,初为珍州州治,咸淳末年珍州并入播州区,并废除绥阳县建制,原绥阳县地区为播州州治。元朝时期,绥阳县属播州宣慰司属地,中途由湖广行省改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洪武七年(1374年)改属贵州省,后于1402年重属四川省,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重新设置绥阳县,县域为宋朝绥阳县旧地;1601年绥阳县城开始修筑,由于实行“改土归流”政策,绥阳县引来江西省移民,随之手工业和商业开始发展。进入清代后,绥阳县行政建制保持稳定,雍正元年(1722年)绥阳县诞生科举制实行以来第一名进士(陈中荣),1727年由四川省改属贵州省;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兴起,1855年绥阳县境内发生起义运动响应,后太平军于1864年攻破县城。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绥阳县属黔中道辖县,后于1918年直隶贵州省,1923-1925年间绥阳县发生匪乱、旱灾导致社会动荡,1935年取消直隶贵州省改为遵义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21日绥阳县解放,8天后(11月29日)成立绥阳县人民政府,至12月2日开始接管国民党绥阳县政府政权工作。1950年1月13日绥阳县发生反动事件,共有2000余匪兵进攻县城。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2018年6月中共遵义市委同意申报撤销绥阳县,设立遵义市辖绥阳区,绥阳县开始启动“撤县设区”工作。

地理

位置境域

绥阳县地处大娄山脉中段、遵义市中部(市区东北部),东连湄潭县,西接桐梓县,南临红花岗区,北靠正安县;绥阳县介于东经106°57′22″~107°31′31″、北纬27°49′22″~28°29′34″,南北长75千米,东西宽56千米,县域面积2566平方千米。

气候

绥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由于地处高原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286天),春季多阴雨低温,盛夏多伏旱和洪涝,秋季多连绵阴雨天气,冬季以阴天为主。绥阳县多年平均气温处于11.5~17.5℃区间,1月最冷、7月最热,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特征,青杠塘镇野生茶的沿江、清江村夏季最长,终年无雪凝,而海拔1500米以上的宽阔水几乎常年无夏季。绥阳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250毫米区间,但季度分配不均,有较明显的雨季、旱季之分,每年4月中旬进入雨季,10月下旬雨季结束,雨季的降雨总量一般在900~1000毫米之间,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0%以上。

地质

绥阳县地层处于川黔南北构造带和新华夏构造带的交汇处,以及东西向构造的“黔中隆起”的北缘,由于地应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一幅骨架清晰、交接关系较为复杂的构造应变图象,县域内最显著的构造形迹是北东向的褶皱轴面断裂带和南北向的褶皱轴面及断裂带。从地层来看,绥阳县除缺失泥盆纪、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外外,其余地质时期的地层均有露出,面积最大的为寒武系(32.28%),其次为奥陶系(26.16%)、志留系(15.80%)、二叠系(14.43%),其余地层占比均不足10%。从岩性来看,绥阳县地层岩性多样,其中主要为沉积类型的碳酸盐岩碎屑岩,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则倾覆于上述地层之上,主要山体由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白云岩,中志留统石牛栏组灰岩、泥灰岩等地层交错组成。

地形地貌

绥阳县地表形态丰富,最低点为清溪河口黄渡(540米)、最高点为天门山(1802米),县域南部以残丘坡立谷、溶丘洼地、溶蚀谷地和岩溶低中山沟谷为主,西北部以溶蚀浸蚀、剥蚀低中山峡谷为主,东南部则以溶蚀洼地、溶蚀谷地、残丘坡立谷和缓丘谷地为主。从各地貌面积占比来看,山地最多(35.71%),其次则为山原(21.49%)、丘陵(20.35%)、台地(9.37%)、高原(7.52%)和盆地(5.56%)。值得一提的是,绥阳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其喀斯特地貌显露,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缓丘谷地、喀斯特盆地、喀斯特洼地、溶洞、嶂谷、溶沟、暗河、漏斗、落水洞、岩溶潭、暗天窗、天生桥等,呈串珠状,星罗棋布于洼地、谷地之中。

水文

绥阳县主要属两大流域,分别为芙蓉江和湘江流域,主要包括65条河流,总长度达936.9千米,其中长度在20千米以上的有32条;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影响,绥阳县各河流洪枯量变化大,属雨源性山溪河流。绥阳县境内岩溶发育,地下水比较丰富,地下水天然储量每日为125.81万立方米,流量在5~10升/秒的泉水有148处;地下水多由北向南运动,以泉水或暗河形式排泄于芙蓉江、清溪河、湘江及其支流,并产生了多条暗河(39条,总长度为162.2千米),受降雨量影响水位变幅一般为5~10米之间,最大可超过20米。

土壤

绥阳县土壤类型以黄壤土、石灰土和水稻土为主,其中黄壤土占县域面积36.3%,主要分布在山地黄棕壤下层地带,是主要的地带性土壤,多由石灰岩类、砂页岩及四系黏土等风化而成;石灰土占县域面积47.6%,在石灰岩和白云岩出露的地方都有发育,由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石灰岩和泥灰岩风化残积、坡积物发育而成;水稻土占县域面积8.97%,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浸蚀沟旁地区,以县域东南部和南部最为集中。

自然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绥阳县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为林地,面积高达165678.90公顷,其中乔木林地110477.22公顷占66.68%、灌木林地54288.39公顷占占32.77%,其余类型则较小,空间分布上旺草镇青杠塘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县域林地面积的21.34%。耕地面积次之,为56225.05公顷,其中水田13274.33公顷占23.61%、旱地42950.43公顷占76.39%,均位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又以旺草镇和郑场镇耕地面积较大,占县域耕地面积的19.73%。其余土地类型则包括草地585.18公顷、湿地2.00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649.11公顷(建制镇用地1568.3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544.3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194.71公顷(河流水面1421.42公顷、水库水面370.52公顷)。

绥阳县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铅、锌、钾、硫铁、瓷土、石膏碳酸钙等,其中煤炭储藏总量为8327万吨,是已探明的矿产中较丰富的矿藏,煤层由西向东逐渐变薄,主产区平均厚度在1米左右,最厚约2.7米;硫铁矿储藏总量为5194万吨,其开采史有数百年之久,多为中小型矿床,主产区位于枧坝镇红光坝至野猪坝向斜的二叠系龙潭组、梁山组地层,矿层平均厚度达到或超过国家开采指标。

绥阳县南部洋川街道郑场镇、蒲场、风华、小关等5个乡镇(街道)多为中山丘陵区,地势开阔平缓,河网密度大,河道纵坡小,无大落差,水能蕴藏量仅为0.69万千瓦;北部坝、茅垭镇旺草镇、温泉、宽阔、黄杨、太白、青杠塘、坪乐等9个乡镇属山区,地形高差大,山高水低,河流迁回狭窄,河谷深切,落差大,水能蕴藏量高达14.43万千瓦,可开发量6.8万千瓦。

生物多样性

绥阳县境内野生植物属中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主要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植物,可分为针叶、阔叶、灌丛、疏林灌丛、草丛5个植被类型;从生物地理分区来看,绥阳县可分为西北部低中山狭谷针阔叶混交林区,中南部丘陵平坝常绿针叶林区,东南部低中山疏林灌丛、草丛区,中北部中山针阔叶、竹木混交林区。绥阳县境内分布有以县名命名的“绥阳耳蕨”,该蕨类植物门于2018年6月在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山地沟谷中发现。

绥阳县境内的陆栖、水栖两栖动物有8类,即兽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纲昆虫纲、鱼类、虾蟹类、贝蚌螺类,大、中型兽类有虎、云豹、金钱豹、林麝毛冠鹿大灵猫黑叶猴等,药用的野生动物有麝、鳖盖子鳞甲目地鳖、猴结、斑麻、蟾蜍等。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绥阳县北部大娄山山脉东部斜坡地带,总面积为26231公顷,涉及宽阔、黄杨镇、青杠塘、茅垭镇、枧坝、旺草镇等6个乡镇。保护区是乌江一级支流芙蓉江的主要发源地,其森林覆盖率85.42%,是地球纬度仅存的一片原始森林,被称为“贵州省绿肺,绿色宝石”,有湖泊、瀑布、涌泉等景观。此外,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种类丰富,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黑叶猴云豹、豹、白颈长尾雉等9种,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红豆杉伯乐树等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鸟类达30种;其中鸟类资源丰富且极具特色,可达44科111属204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鸟类30种,因此被动物保护国际组织列为国际重要鸟区、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列为中国主要观鸟点。

自然灾害

绥阳县受气候条件影响,主要灾害包括旱灾、秋风和洪灾。旱灾常会造成农业减产、人畜饮水困难,最终导致经济损失,包括春旱、洗手干、夏旱和秋旱,以夏旱影响最为严重;秋风是绥阳县影响第二大的灾害,秋风天气时正值夏季稻抽穗扬花期,此时的大风低温天气会造成农业减产,严重时绝收;绥阳县洪灾是第三大灾害,主要是因暴雨或大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水量猛增,洼地积水成涝,特别是芙蓉江上游一带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加上山高坡陡、河床浅,一遇暴雨就会导致洪灾和泥石流发生。

2000年6月24日,绥阳县出现暴雨天气,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8.29万人受灾,粮食绝收2800公顷,房屋倒塌166间,1150米公路受损,2700米电线损坏,农业经济损失2596万元、直接经济损失3115万元,当时成为绥阳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洪灾。

2006年6月14日至9月7日,绥阳县发生特重级旱灾,表现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多项气象数据创下历史记录(如干旱时段降水仅65.7毫米,比历史同期少377.2毫米),是当时绥阳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灾,造成水稻枯死2400公顷、其余作物枯死1900公顷,20.42万人饮水困难。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8月,绥阳县辖1街道、2乡、12镇,县人民政府驻洋川街道晨光路93号,具体区划信息如下表所示。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绥阳县共有常住人口379677人(洋川街道超10万人,达138637人),占遵义市比重为5.75%;从性别比来看,男性占比50.81%,女性占比49.29,性别比为103.30,高于遵义市平均值;从年龄结构来看,0~14岁人口占比23.33%,15~59岁人口占比57.46%,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9.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87%,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从城乡人口结构来看,城镇人口总数为172541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5.44%。

截至2021年底,绥阳县常住人口为37.87万人,同比下降0.11万人。截至2022年底,绥阳县总户数160849户,总户籍人口570103人,户均人口3.5人;按户籍人口类型分,乡村人口348771人、城镇人口221332人;按户籍人口性别分,男性301375人、女性268728人,男女性别比为112.1∶100;当年出生人口4748人,死亡人口3230人,人口出生率为8.31‰,人口死亡率5.65‰,人口自然增长率2.66‰。

民族

绥阳县是贵州省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小的县,截至2007年有29个少数民族,共3021人,又以苗族居多,占少数民族总数的50%,分布在绥阳县境内的所有乡镇街道的64个村;其余28种少数民族均系从外县到绥阳工作的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的家属子女,或是外地人士与绥阳县汉族结婚迁来,生活习俗基本上和汉族相似。

语言

绥阳县方言情况大致为:县城及其周边区域基本上属于一种口音,是绥阳方言的代表;温泉、太白等乡镇由于离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两县较近,受两地方言影响较大,与绥阳话有一定差别;但总的说来,各乡镇方言在词汇、语法上的差别都比较小,语音上的差别也不太大。绥阳话发音一大特点是儿化韵比较多,用卷舌元音[α]取代音节中的韵腹韵尾,如娃娃儿、盘盘儿(盘子)、拐弯儿(拐弯)。

宗教信仰

绥阳县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佛教寺庙有26座(2023年9月数据),建成年代最早的为郑场镇的卧龙寺,建于唐朝永泰年间(765-766年),重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道教属原正一派,道士均无度牒、符,主要是家族世传和拜其他师传的道士,开展的主要活动是做度亡斋醮科仪;天主教于1887年传入,信徒较少,绥阳天主教堂位于县城,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并在洋川街道城关、保林,蒲场镇高坊子,视坝镇黄鱼,黄杨镇槐庄建立了5个堂口;基督教新教传入最晚(1980年),直到1986年才有正式教徒,仅在蒲场镇高坊子有活动场所。

经济

综述

2022年绥阳县GDP总量为127.82亿元,人均GDP33771元,三次产业比为37.33 : 17.16 ∶ 45.51,其支柱性产业主要包括金银花产业、旅游业等;从居民收入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8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65元,且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从财政情况来看,实现财政总收入7.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亿元,税收收入6.01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33亿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且存在财政赤字现象。

第一产业

绥阳县因其境内有4个万亩大坝(主要分布在洋川街道、旺草镇、蒲场镇风华镇),粮食作物产量高,而被誉为“黔北粮仓”。第一产业是绥阳县最为重要的产业(2022年增加值为47.71亿元),素有“中国金银花之乡”和“中国辣椒之乡”的美誉,其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已产生了辣椒、金银花、山银花、烤烟种植等支柱型经济作物产业。2022年绥阳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07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1.64亿元,占比高达76.98%;从作物种植面积来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8.0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41.01万亩,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1.51万亩,上述作物种植面积位居前三;从作物产量来看,粮食总产量25.59万吨,其中夏粮产量50090吨,秋粮产量205778吨。

第二产业

绥阳县第二产业规模较小(2022年增加值仅为21.93亿元,但增速最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值得一提的是“三线建设”时期三线兵工企业在绥阳县有几十年的工业历史,为中国航天、导弹等军工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形成了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电器、建材等传统产业。2022年绥阳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同比增加4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2亿元,但同比下降21.5%;从工业产品来看,主要生产陶质砖、白酒、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熟料,产量分别为757.58万吨、175.53万吨、59.29万吨和49.06万吨,其中陶质砖产业呈现出集聚壮大的现象,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均有优势。绥阳县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4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1%。

第三产业

绥阳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化,是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2022年绥阳县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8.18亿元,是三大产业里规模最大的产业;全县共接待游客386.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9.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亿元,邮政收入4513万元,快递收寄量3280万件;与其余行业相比,金融业表现较佳,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9.51亿元,同比增长7.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9.4亿元,同比增长12.7%。

经济功能区

贵州绥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于2012年1月批准成立,位于风华镇光明社区,批复规划面积12.79平方千米,下辖风华产业园(9.16平方千米)、煤电锰循环经济产业园(3.63平方千米);自建区以来,共建成水网18千米、路网24.3千米、标准厂房25栋约29万平方米,回购18栋厂房约10万平方米,国防科工系统老旧厂房25万平方米,形成了以煤电锰循环经济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服装产业和食品工业为主导的“一区两园四产业”发展格局。

社会事业

教育

2022年绥阳县共有学校(机构)164所,其中幼儿园70所、小学56所、普通初中23所、完全中学2所、高中2所(绥阳中学儒溪中学)、中等职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7216人,其中幼儿园在园15088人、小学在校生36509人、初中在校生1668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813人、中职在校生10118。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绥阳县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405人、拥有高中(含中等专业学校)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42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35371人,完成义务教育的人口占比达50.36%。

卫生健康

2022年绥阳县由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6家,其中县级医疗保健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家,村卫生室(卫生所、医务室)144家,民营医疗机构13家;实际开放床位数3411张,其中民营机构开放1403张;执业(助理)医师838人,执业注册护士1012人,其他技术人员135人。

文化事业

绥阳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陈列馆1个,档案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其中,绥阳县文化馆现馆址建于1988年,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并被评为国家级三级文化馆、贵州省县级一流规模文化馆;绥阳县图书馆现馆址建于2003年,建筑面积1186平方米,并被评为县级三级馆。

环保

绥阳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1年境内4个出境断面有2个已达到Ⅱ类水质标准,2个达到Ⅰ类水质标准,通过融合河岸景观,种植防护林带,建设水上湿地,打造了城市公园、天台山森林公园、雅泉公园、东门广场等城市绿地;2022年绥阳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8.9%,综合指数为2.46,森林覆盖率61.86%。

社会保障

2022年绥阳县有参保人数503692万人,基金支出43631万元,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支出9364万元,公务员医疗补助基金支出892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支出27080万元,大病保险基金支出3625万元,医疗救助支出267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6981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46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7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998人,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848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培训144人次,统筹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164个。

交通

绥阳县东南部有S81务遵高速公路和G243国道过境,东部有G69银百高速公路,西南部有G7521渝筑高速公路过境,西北部则有G352国道过境。此外,绥阳县还有桐新高速公路在建,并规划了正桐高速公路、渝贵高速铁路、昭黔铁路、绥阳通用机场等交通项目。

2022年绥阳县公路总里程达3934千米,其中国道148千米,省道385千米,县道470千米,30户以上村民组硬化路实现全覆盖,货运量为1002.83万吨,货运周转量达71631.77万吨·千米。

从公共交通来看,2022年绥阳县有一级客运站1个、乡镇客运站5个,城市公交总站1个,客运班线达57条,公交线路为6条,客运量103.19万人,客运周转量6105.25万人·千米。

文化

综述

绥阳县有“中国诗乡”之称,是中国文化先进县。汉三贤之尹珍设帐讲学,萌发了文明新芽;南宋时期绥阳名士冉琎冉璞兄弟于合川区修筑钓鱼城抵御蒙军;清代翰林王作孚,贵州省“新学”创始人之一、教育家雷廷珍等绥阳籍文人续写绥阳文化;新时期廖公弦杜兴成祝焘等当代诗人名家更是创作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饮食

受地域文化影响,饮酒在绥阳县较普遍。一人喝酒称为喝闷酒,有酒无菜称为喝寡酒,请客喝酒菜肴丰厚,四方猜拳喝酒称为抬龙,这是郑场一带的习俗。打边、当桩等流行于绥阳县城、蒲场、旺草镇等地,不会或不喜划拳者估(猜)有无或单双。作为黔北的农业大县,绥阳县居民利用本地物产创造了一些特色饮食,主要原料包括稻谷、辣椒、金银花等,饮食味道以酸、辣为主,产生了蒲场酱爆肉、蒲场牛肉、宽阔洗澡肉、郑场酸汤抄手、洋川张氏空心面、温泉稻香排骨、枧坝手工米皮等特色菜品,以及章水饭店、韩三饭店、黄记牛肉、路河饭庄等“老字号”餐饮店。

蒲场酱爆肉选用农家饲养猪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加上特色浓郁酱汁炒制而成,是蒲场镇(蒲场镇旧名)知名度最高的地方特色美食。

绥阳县温泉镇的农民饲养肥猪,习惯在仔猪双月断奶后,开始“拖架子”。拖架子阶段,仔猪常随人出工到野外敞放,或随耕牛放牧,山野的各类小动物,于是成了它们的食物。温泉洗澡肉的主料,就是这种猪的坐墩肉。制作时,将坐墩肉切块冷水下锅,水涨八至十分钟,肉煮过心无血水即捞出,稍冷却,将肉块切片备用。熟油下锅热至六成,放入糟辣椒爆炒,待糟海椒散发香味,加肉片、蒜苗,蒜苗炒焉时,加适量冷水,少量盐,水涨两分钟后,即起锅装盘。温泉洗澡肉香、脆、嫩,酸辣适度,油而不腻,是温泉镇杀过年猪的一道特色菜。

绥阳县茅垭镇是多条河流发源地,境内水域面积较大,因此当地农民世世代代都有捕鱼和吃鱼的传统,长此以来便产生了茅垭酸鲝鱼这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茅垭酸鲝鱼制作步骤为:首先将鱼宰杀后在每条鱼的两面抹上偏重一点的食盐,然后晾干;此后将晾干的鱼用清水再清洗一次,使鱼体保持适度盐分,不至过咸,然后再晾干;最后将晾干的鱼两面抹上生大米面(粉),然后一层一层放入土陶罐内,罐口处用洗干净的玉米壳或棕树叶塞满,并用竹片固定,倒扣在一个盛有一半清水的盆子里,使罐内的鱼自然发酵(发酵时间视天气和季节而定,一般夏天3天即可,冬季4-5天)。关于烹和吃法,一是清蒸,酸鲝鱼放入垫有生菜的盘中,周围放生姜后放入蒸笼,水烧开后蒸40分钟左右即可;二是油炸,取适量酸鲝鱼备用,将锅中菜籽油烧开后转入中火,放入生姜、辣椒,适量葱白和花椒,渐次放入酸鲝鱼,直至炸到鱼体两面金黄后捞出。

特产

辣椒成熟后,采摘放于太阳光下曝晒,或用火烘干,成为干辣椒;将红绿灯鱼大个的辣椒采摘,划去缝缝,缝缝里放上糯米粉又装于缸子里扑上一周后,成为辣椒丸;将鲜红辣椒淘洗干净后放上生姜切成小块,放上食盐拌匀后,放于缸子里,约一周后成糟辣椒;将大个鲜红的辣椒淘洗净后放于缸子里浸泡,则可成为酸辣椒

绥阳空心面,细如发丝,色白如银,因此又名手工银丝面,因空心面含盐,故而又称“盐水面”。相传起源于唐朝末年一个叫赵三妹的人创造了“揉、搓、盘、缠、开、赶”的做面工艺,而偶得空心面面条细白如丝、中空如管,食之绵软有劲、爽滑造口。清代咸丰癸丑年(1853年)绥阳县城北黄家湾一个名叫张昭的人,在北京城附近的宛平街道当县令,回家探亲带了部分空心面返京,分别送给朝中的一些大臣。有一次一位大臣用绥阳银丝面款待咸丰帝,咸丰帝对其赞叹不已并问其来历。事后,张昭为此专程返绥,责成做面户不辞劳苦做了约500千克银丝面送到京城献给咸丰帝。从此,绥阳银丝面名声大振,成为有名的贡面

习俗

绥阳县有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13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传,有一年正月十三晚上,蒲场镇(今蒲场镇)街上突然出现一个浑身像烧着火的怪物,从上街一直跳到下街,从正月十三跳到正月十五,人们就把这个怪物叫“火龙”。自从那年“火龙”出现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蒲场这个地方就格外街市繁荣、人丁兴旺,站在高处看,蒲场老街就像一条龙身。于是,人们便在每年的春节正月十三至十五三天玩火龙过大年。蒲场坐落在螺江河畔,人善水,自古便有玩水龙的习俗。最先是每年农历端午节,濮人中的青年男女跳进螺江河中,嬉戏泼水,后来逐渐演变为从河中泼水到举着水龙在街上泼水。无论是河中泼水,还是街上泼水龙,代表着当地濮人(后为汉人)向往自由生活、美好爱情。于是,每年的春节正月十三至十五日玩火龙,端午节玩水龙的习俗延续、传承至今,以求祈祷消灾祸、人丁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蒲场镇春节玩火龙、端午节玩水龙习俗,一千多年历史,以社会(群体)传承、民间自发组织为主,每年由蒲场镇上街、中街、下街8人至16人龙灯会首轮流负责举办、组织开展玩火龙和水龙活动。

绥阳苗族芦笙舞流传于绥阳县枧坝镇尖山山上。尖山苗族从黄河以北渡过黄河南迁到尖山大山中,世代居住、繁衍生息,有着四百多年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苗年节、花山节(踩山)节、游方节、芦笙节、歌绣节、跳花芦笙勾脚舞、芦笙杂技滚地舞、等苗家传统文化。尖山苗族排笙杂技滚地舞是苗家芦笙吹奏的一项高难度的芦笙舞蹈技能展示,体现了苗家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追求和苗族人民不惧艰难险阻,敢于拼搏、创造、创新的精神。尖山苗族人民世代居住大山中,以农耕守猎为生,守猎时常与野兽厮杀滚打,形成舞蹈雏形。后在苗家的祭祀、踩山等活动中,掺和芦笙伴奏、杂技的动作、在地上滚动表演,故而叫“芦笙杂技滚地舞”。

地区象征

2022年8月绥阳县确定“市树”是红豆杉,“市花”是金银花。红豆杉,是红豆杉属的植物的通称,中国有4种1变种;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金银花 ,又名忍冬,“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

诗乡文化

绥阳诗乡文化形成于当代,发展于当代,诗人多、作品发表多、文艺著作出版多的“三多”现象均在当代。20世纪70年代起,绥阳县诗乡文化连续创造了多个第一,如1978年出版中国第一家县级诗歌报《喷泉》,1988年臧克家为绥阳题写“诗乡”二字后绥阳县创办了第一份以“诗乡”为名的《诗乡》文艺铅印报,1997年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县级诗歌艺术节。

风景名胜

综述

绥阳县溶洞尤为显露,集聚“洞林山水泉”于一体,奇峰异洞众多,享有“洞林秘境,翡翠山水,诗画绥阳”之美誉。截至2022年底,绥阳县共有旅游单体693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个,接待游客386.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23亿元。

重要景点

双河洞景区位于温泉镇,是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包括双河谷景区、地下裂缝景区和双河客栈度假村。经中法洞穴专家多年联合考察,探明长度已达257.4千米(截至2021年12月),且尚有部分正在探测,2019年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五长溶洞,也是世界最大的白云岩天青石洞穴。双河洞洞穴结构复杂,水洞旱洞并存,深度超过550米,由上、中、下三层8条主洞,200多条支洞,5条暗河,46个洞口组成,是双河洞

清溪峡景区位于青杠塘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清溪河峡谷漂流、清溪峡百里山水画廊、九道门、五峰岭、万丈岩、金钟山等景点。景区内峰、林、山、石、湖、瀑、泉、潭等自然景观,与字库塔、万寿宫、金钟寺、回龙寺、五峰岭高空铁索等人文景观为一体,贵州省唯一色彩酒店——清溪峡山庄亦座落于此。

双门峡景区位于风华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集山、水、洞、瀑、崖为一峡,汇奇、险、秀、美、幽为一谷,景区内峰崖“千姿百态”,溪潭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皆清澈见底,被评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贵州20个值得拍摄的景区”之一。

红果树景区位于大路槽乡,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有众多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而得名。景区集瀑布、河流、溶洞、森林与奇山怪石为一体,有“贵州地质博物馆”之美誉,其负氧离子含量曾创世界吉尼斯纪录,被称为天然氧吧。景区内有诗人贺敬之题写的“龙桥”巨型碑刻,龙潭山壁下则立有老子著《道德经塑像和《老子喻水》的古代碑刻,传递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家思想,被考古者誉为藏在深山里的国宝。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绥阳县先后评为中原地区诗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辣椒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1年10月)、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中国县级政府政务诚信百强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