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民 :革命先驱

更新时间:2024-09-21 04:55

杨宝民(1879~1933),名尚懿,字伯纯,四川省潼南区双江镇人,清末监生。曾任云南省江川区知县、法审局提调、讲武堂监督、粮饷局总办、白盐井提举司等职。因目睹清室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国家民族危在旦夕,孕育了反清思潮,萌发了变革意识,1906年毅然参加中国同盟会,剪去发辫,参加革命活动。

人物生平

杨宝民是潼南参加辛亥革命活动的先驱。

1911年3月(农历辛亥年),杨宝民被推选为云南省同盟会代表,挂冠弃家,率领讲武堂学生段蓬山、高复亨、李白催三人,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清廷闻之大震,削其官职,通令缉捕,并派兵监视其在滇的妻室子女,查封其故里潼南双江镇的祖业遗产。广州起义失败后,杨逃往香港特别行政区。同盟会总部负责人黄兴等决定,派其赴长江中部组织革命活动。杨到沪后,商得同盟会中部总会负责人宋教仁同意,潜往长沙筹组同盟分会,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秋,杨宝民与王镇雅、詹大悲焦达峰陈作新邹永成、刘文锦等二百余党人,在长沙府东街作民译社商讨发难,旋即起义。

长沙光复独立后,杨又只身前往广西宁(今南宁市)。因杨原在云南任粮饷局总办、讲武堂监督、白盐井提举司时,与布政使沈秉堃(号幼岚,湖南长沙人),有金兰之交,私谊至笃。时沈已升调广西巡抚,故往说服,晓以大义。沈立即响应,宣布独立,并同意组织湘桂联军总司令部,沈任总司令,杨任总指挥,王镇雅、程潜分任师旅长。杨复返湖南省,将湘桂两省新军组成义师,攻克荆州市沙市区襄阳市樊城区等地。义军首抵荆州军事重镇,清室守城兵将闻风丧胆,不战而降。义师遍贴安民布告,发出“三杀令”:“阴谋复辟私藏武器者斩!造谣生事扰乱治安者斩!奸淫妇女抢劫财物者斩!”杨与师旅长亲率士兵昼夜巡查,全城遍悬白旗,民众欢欣鼓舞,人人情绪高涨,家家欢腾如过节日。

因荆州和平光复,义军进城后,始终未杀一人,并资遣旗军回籍就业,文武官吏一律发给旅费,连将军及其眷属护送出境。声誉传出,故襄樊等地大都传檄而定。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职,担任全国实业督办。沈、杨遂资遣义军,解除军职。受孙中山任命筹组洞庭制革厂,杨任总办,程潜任会办。沈秉堃任浦口商务总办,后被袁世凯毒死于北京市

1913年袁世凯阴谋称帝,杨宝民愤然参加二次革命(即癸丑之役)进行反袁斗争,在赣督李烈钧组织的苏、鄂、皖、粤、赣五省联军总司令部任总参议。湖口县失败后,杨宝民潜居上海法租界嵩山路,与程潜家毗邻,悬壶行医作掩护,联络党人进行反袁活动。1915年与熊克武、但辛等出席黄兴新加坡召开的国民党南洋会议,会后奉命同方声涛(黄花岗烈士方声洞之兄)赴云南省策动反袁。同年12月蔡锷昆明保卫战,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杨宝民参加了护国军,在总司令部工作并任省民政厅长兼财政厅长等职。1916年,蔡义军入川,全国响应,各省纷纷反袁,宣布独立,民国得以再造。蔡锷、罗佩金先后任四川省督军兼省长,杨宝民联任四川省财政厅长,兼任四川省国民党支部长,主办了《至公报》。1917年又与熊克武、夏之时等奉孙中山命,筹组护法运动,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撕毁“临时约法”解散国会。杨在潼南县高举义旗组织靖国军川北总司令部,任总司令。当时熊克武是四川靖国联军总司令。驱走了北洋军阀在四川的走卒——督军刘存厚后,熊克武任四川督军,杨宝民任四川第三路汉军统领。旋被选为四川省议会议员。

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杨宝民任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四川党部驻武汉国民政府代表,与吴玉章、林伯渠等交好,坚决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7年中国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杨宝民秘密离开武汉市,潜往东北沈阳,后绕海道南返,匿居上海市五年,与国民党左派人士密谋倒蒋,后潜回四川省。1933年与郑经武等联络组织义军,准备迎接红军入川,不幸于是年秋病逝于潼南双江故里,终年54岁。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