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 :北京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3-12-11 15:15

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原籍闽侯县,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

1910年,林庚诞生于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两年后转入中文系,开始涉足诗歌创作,期间创办了中文系的刊物《文学月刊》。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参与了南京请愿团,呼吁出兵抗日未果。返校后决心致力于自由诗创作。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林庚与同期的吴组缃李长之季献林一同被誉为“清华四剑客”。毕业后林庚留校任教,后因战争,南下任职于厦门大学。1947年,回到北京的燕京大学任教。1952年燕京大学被撤销,林庚改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先后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诗歌中心主任等。其晚年与吴组、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2006年10月4日,林庚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林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俞平伯在为《夜》所作的序言中称之为“异军突起”。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野与窗》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

林庚也是古典文学的研究专家,他在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有突出的贡献,先后出版了《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等十一部文集。他的著作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以及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此外,林庚在楚辞、唐诗研究、明清小说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有《西游记漫话》等作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0年,林庚生于北京,并一直在京求学,先后毕业于北京师大附小、师大附中。

1928年,林庚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两年后转入中文系,开始诗歌写作,曾创办中文系刊物《文学月刊》,九一八事变后参与南京请愿团,要求出兵抗日,曾绝食于南京,无果。返校后决心改写自由诗。在清华大学上学期间,林庚就与晚他两班的吴组缃李长之季献林被并称为“清华四剑客”。

1933年秋,林庚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闻一多为之作封面,俞平伯为之作序,这也是他的毕业论文。同年,林庚毕业留校,担任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的助教。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负责新诗方面组稿工作。

笔耕不辍

1934年春,林庚辞职去上海市专业写诗。发现单靠写诗的稿费不能维持生活,于四个月后的秋季回到北京,在北京民国学院任中国文学史课兼任讲师。次年又兼任北平中华女子学院文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讲师。他一边教书,一边写诗,同年出版自由体诗《春野与窗》。而后探索格律诗,于1935年秋出版了《北平情歌》,次年出版《冬眠曲及其他》,并为此写了为格律诗答辩的文章《质与文》。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后,林庚前往厦门大学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次年随学校迁到闽西长汀,并任副教授,两年后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原地区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他在校期间虽然专注于研究古典文学,但依然没有停止对格律诗的探索和创作,并在厦门大学开过两次“自由诗习作”的选修课。十年任教期间对于楚辞的研究也有助于他加深对格律诗民族形式方面的认识,在此期间,林庚共开设了中国文学史、历代诗歌选、楚辞、庾信李商隐文学批评、新诗习作等课程。

归京执教

1947年,林庚返回北京,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开始在各报刊上发表新诗和与其有关的文章,同年,《中国文学史》出版。两年后,林庚参加了历届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担任北京市文联理事、《文学遗产》编委。此后十余年间,林庚在报刊上发表过几十首以九言诗为中心的格律诗和《九言诗的五四体》《再谈新诗的建行问题》等近十篇关于新诗格律的文章。

1952年,燕京大学在中国高等学校院系大调整中被撤销,林庚改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1954年,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1956年,林庚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次年,出版了《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1984年,林庚出版诗与诗论合集《问路集》;次年出版《林庚诗选》。1986年,林庚退休,仍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1992年,出版了《中国文学简史》,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有一套独特而又系统的认识。该作品是他对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总结。

2004年,林庚任北京大学诗歌中心主任。两年后,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学术研究

现代派诗人

林庚在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设计封面、俞平伯先生写序。此后,他还创作出了《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他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2004年,他还牵头组建了北大诗歌中心,并担任主任。

林庚是从写自由诗开始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他曾在30年代前期出版过《春野与窗》的自由诗集,其中《破晓》等诗篇得到好评,废名(冯文炳)甚至在《谈新诗》中认为:“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要重些。”但林庚与诸多新诗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认为自由诗是尖锐、偏激的,“若一直走下去必有陷于‘狭’的趋势”(《诗的韵律》1935年)。因此,他提出了新诗的“再解放”,并认为“诗不同于散文”“使诗歌语言利于摆脱散文中与生俱来的逻辑习性”。

林庚认识到自由诗的问题之后,从1934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诗歌的节奏与形式的试验。他1936年出版的《北平情歌》,曾得到很高的评价,周煦良在《新诗音律的新局面》中认为:“这是万水千程后的归真返朴。”并认为这是“新诗音律的胜利,而且也是诗的胜利。”

在林庚的古典文学研究体系中,“语言诗化”是古典文学被向前推动的核心动力,“诗化”的本体物质是“语言”,通过某种转化,化普通的语言为诗的语言。林庚指出,“诗化”是诗歌语言“突破生活语言的逻辑性和概念的过程”。

在林庚的研究中,古典诗歌“语言诗化”具体的表现在诗歌从一般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它自己的特殊语言”,他认为将一般语言(散文语言)中不可或缺的虚字去掉,打破语言的逻辑性,却仍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这是“语言诗化”一个重要的跨步,除此之外,在诗行、语法、词汇上,“语言诗化”分别有不同的要求,林庚每每根据古典诗歌在这几个维度的“诗化”经验,来提示自由诗语言相关维度的“诗化”需求。

林庚还从节奏、形式的观察与试验中发现了诗歌建构诗行的两条规律:一是“五字组”(“凡是念得上口的诗行,其中多含有五个字为基础的节奏单位。”);二是“半逗律”(“每个诗行的半中腰都具有一个近于‘逗’的作用,我们姑且称这个为‘半逗律’,这样自然就把每一个诗行分为近于均匀的两半;不论诗行长短如何,这上下两半相差总不出一字,或者完全相等。”)

林庚为中国诗歌提供的独特借鉴意义。一方面,他始终坚持诗之为诗的基本前提,他认为“‘诗’原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诗如果没有形式,就是散文、哲学、论说,或其他什么,反正不是诗”。并对诗与诗意的界限作了清明节的划分(“诗意”代表了一切“艺术的意境”,并不等于诗)。另一方面,他的自由诗理论来源于他对表现媒介深刻认识,提出了形式不是由“内容”来决定,而是由语言来决定的著名观点,从而启示人们汉语诗歌必须根据汉语的特点建构自己的诗歌形式;语言在发展变化,必须面对这种变化探寻新的形式建构的规律。

文学研究

林庚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他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十分深刻。他的学术道路是“以教学为业而心在创作”的,这种趣向构成了他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品格基础,由此也形成了一位诗人学者所独有的学术特色。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特别注重最富于文学创造性的时代、作家和作品。

20世纪40年代以来,林庚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他认为:“文学要是没有创造性,严格地说,就不是文学,就没有价值了。”“在有创造性的地方多讲,没创造性的地方少讲,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史起伏的地方,看出它发展的脉络。”而从20世纪50年代初院系调整后,他一直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任教。任继愈吴小如袁行霈(pèi)等学者均由他教导。

除此之外,林庚对楚辞和唐诗也有独到的见解,并出版了《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等书籍,并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概括,均被学界接受。他还挖掘了贺知章的名诗《咏柳》,并最终入选小学课本,进入大众视野。

林庚关于唐诗的研究,有着“盛唐气象”的精彩论述,他对于唐诗浪漫主义抒情传统的总结,体现了他对文学创造性精神实质的深刻认识。直到《唐诗综论》结集为止,林庚构筑了自己独特的唐诗学体系,对唐诗的各个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体现了同时代唐诗研究的前沿水平。

林先生的楚辞研究主要体现于《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这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主要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的考释,兼及屈原人格、作品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论述。其中《从楚辞的断句说到涉江》发表于1941年,是林庚最早的一篇学术论文。在楚辞研究方面,林庚从4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天问》的解读,直到1981年写成全部笺释、今译及四篇综合论文,合为《天问论笺》一书(于1983年出版)。这是他对《天问》这一学术研究难题进行全面整理、系统阐释和科学论述的一部综合性学术著作,也是自1949年后楚辞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林庚还擅于考察历史上文学语言和形式的演变,他通过对古代文学语言的审美内核的切入,揭示了诗歌语言不同于一般生活语言的特质,同时也论证了唐诗能繁荣发展并保持长久艺术生命力的关键。又分析了《诗经四言诗“二字节奏”和楚辞“三字节奏”的差别,他指出五、七言诗的诗行基础都是“三字节奏”,而四言诗则是以“二字节奏”为诗行基础的。

林庚对《西游记》也有深刻见解,他在1990年出版的专著《西游记漫话》中指出了孙悟空的人物性格来自于闯荡江湖的英雄好汉的市井文学原型。又结合对时代社会思潮的深入考察和对文学描写的敏锐分析,阐发了《西游记》中所蕴含的“童话精神”。

个人著作

学术论文

诗集

人物评价

葛晓音教授:“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象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

张鸣教授称林庚所著的文学史为:“语言鲜活灵动富于诗意,勃勃生气扑面而来,犹如一部长诗,一部记叙文学创造精神和心灵历程的长诗。”

林庚的学生袁行霈说:“凡是聆听过他教诲的人,凡是读过他的著作的人,凡是见过他的人,凡是知道他的人,都会为这样一位诗人、学者和教育家的离去而感到悲痛。这样纯真的、诚挚的、一片冰心的、无须别人设防的人,今后恐怕是越来越少了。”

相关事件

漫画转系与清华四剑客

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转到了厦门大学中文系。而这件事竟是丰子恺的漫画引起的,林庚自述:“到清华后,我常在图书馆乱翻乱看,看到了《子恺漫画》,像‘无言独上高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几人相忆在江楼’等等。看了他的画,我就找诗词看去了,结果一看就入了迷。”加上他读了郑振铎为《子恺漫画》写的序,因此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走上了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

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后,林庚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献林三位先生常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被称为“清华四剑客”。林庚的作品,也得到了教词选课和诗选课的俞平伯朱自清的赏识。1933年,林庚毕业留校,担任时任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的助教,并为闻一多的国文课批改学生作业。

晚年的林庚又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

古籍整理

1958年2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大会,这是中原地区首个古籍出版方面的管理机构,林宰平加入古籍小组时,年龄是80周岁,而林庚则是48周岁。根据他们父子二人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林宰平被分配到哲学组,而林庚被分配到文学组。

林庚对中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他与游国恩一起组织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和1956级的学生,对陶渊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整理了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并编辑出版了《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他们还整理了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及相关的研究评论,并编辑出版了《陶渊明诗文汇评》。这两本书在1961年8月和1962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在1964年重印时,两本书合并为一册,并列入“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丛书,书名改为《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上下)。

1961年,林庚与陈贻焮(yí xìn)、袁行霈共同主编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并很快完成了编工作。他还为该书撰写了前言。这本书在1962年3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署名为“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

最后一课

林庚平时讲课时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在他退休之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林庚已经执教许久,但他的讲课题目“什么是诗”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

讲课那天,他精心整理了仪容仪表,钱理群说:“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然后,他在课上滔滔不绝。但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便倒下,而后大病一场。

联名批判

1958年,中国各高等院校发生双反运动,林庚曾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主要批判对象之一,被他的学生所批判。在当时,他在学术界较为活跃,另外,林庚在他的文学史中很推崇中原地区古代“士”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个思想实际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肯定,但这种价值与当时改造知识分子的主流相悖。

批判林庚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古典文学组,用9天的时间完成了一本《林庚文艺思想批判》,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本由集体署名的专书系统批判了林庚的古代文学研究,使用的方法是当时普遍流行的苏式文艺理论,否定了他对于中国文学史和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

另外,当时林庚的学生如袁行霈程毅中廖士翘等人也参与了对他的批判,但师生并没有因为批判的原因发生完全决裂。

人物关系

林宰平,林庚父亲,字宰平,闽侯县人,早年游学日本,曾在清华国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等地讲学。

林容,林庚女儿

林音,林庚女儿

袁行,林庚学生

吴小如,林庚学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