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栋 :福建省寿宁县诗人

更新时间:2024-09-20 21:09

林栋(1859-1903),又名肇缴,字东木,又字德如,号隆山。四都(福建省寿宁县武曲乡梅洋村)人。官至礼部郎中。

清代的书香门第,林栋一生著述甚丰。因辛亥革命的爆发,无意仕途,归隐后任然传播着革命思想。

林栋为官真正清,家中只有两间,后来赢得“富贵贫穷同等看,平易近人比娘亲“的好口碑。

人物生平

林栋又名肇缴,字东木,又字德如,号隆山。清咸丰九年(1859)八月生于福建省寿宁县武曲镇梅洋村一书香门第,卒于民国十年(1921)10月。

其父林春华于1875年恩贡候选儒学教谕;长兄林琼为同治癸酉(1873)年拔贡;次兄林为生。林栋次女林圣音是原国民党中常委何宜武生母。

为官之路

清咸丰九年(1859)八月生;

1871,林栋年仅15岁参加县试就考取第二名,同年参加福宁府试取得第一名;

1875年以一等成绩预补生;

1891年辛卯科乡试中式第八十三名举人

1898年授泰宁县儒学正堂;

1900年以国子监监丞候选;

1903年中三甲进士,授国子监丞;

1906年升礼部精膳司主事,次年升太常员外郎

1908年升太常司郎中;

1909年监修清西陵有功,钦加三品;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林栋无意仕途,归乡后没有营造府第,仍在故居住了下来,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带头剪辫子,解除妇女缠足,拥护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赢得百姓很好的口碑:“林栋为官真正清,家中只有厝两间;富贵贫穷同等看,平易近人比娘亲。”

1914年由闽海道复选区当选为议员。

1917年,林栋借贷在离村10里的将军山筑“樟湾山”,引进黄金树等树种,营造杉、松、榛、茶林上千亩,安排子女到山寮劳动,还写诗动员在福州市为官的女婿回乡共同劳动,开发林场。樟湾林场至今犹存。

1921年,林栋因病卒于故居。

为官期间,林栋洁身自好,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大事小事躬身亲为,从来徒步入暑办公,回乡省亲,也只坐两人抬的便轿,上坡时便下轿步行,以体恤轿夫辛苦。

主要经历

林栋才思敏捷,进京会试时主考官用他名字出了上联:“双木成林,林栋何时成大厦?”林栋信口答出:“一林皆木,梓材今日遇良工。”对仗工整,寓意深刻。

林栋生活简朴,在礼部任职,常徒步入署,鄙夷那些坐在四轮马车上“奔驰十丈尘漫漫”的权贵。他每次还乡,一进寿宁县境即下轿步行。中华民国福安市民间还上演过林栋为官清廉,为民办事的短剧

宣统二年(1910),林栋为蕉城区林振翰编著的《汉译世界语》作序,预言“万国日相接近,世界将届刘大同”,认为世界语“最为简捷易学”是“合中外而沟通之”的简便语言交通工具,他还提出了“中国语言宜划一”的主张,建议“编简易新字母,一准正音,俾学童先正音读”。在当时有这样的见地,确实难能可贵。

林栋目睹清末政治腐败,外强入侵,清朝对外屈膝,对内压迫,心生不满,希望革新,结识了一批进步人士,常有诗词唱和。

个人作品

林栋一生著述甚丰,重要的有《〈汉译世界语〉序》、《梅湖吟稿》等。

前者提出语言要规范化,文化要进行中外交流等问题。

林栋所著《梅湖吟稿》,收入诗作238首(今尚存)。诗中体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面对当时在中法、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生灵涂炭,他“漆室犹切君国念”,“不愁豺虎贪无厌,会睹貔貅气一扬”,他感到自己年事已高,难以有所作为,便把效法日本维新自强的希望寄托在同乡青年何凤丹、郭公木、周拯九(孝培)等人身上,要他们“东游晤贤达,早共远图规”。他深痛男人留辫子,女人缠足之习,认为是“作茧自缚”,并大声疾呼,卸去这类枷锁。

参考资料

人物传-林栋.福建省情资料库.2016-04-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