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 :列宁提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

更新时间:2023-05-11 20:02

帝国主义(lmperialism),亦称‘‘垄断资本主义”或”现代资本主义“,名称最初源于拉丁语imperium,意为至高无上的权力或统治。帝国主义有多种定义,第一个定义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第二个定义则更详细地列举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包括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等,第三个定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此外,帝国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学说、政治战略、实践、国家政策或主张,其目的在于通过获取领土或向外扩大对其他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控制来扩大权力。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也迅速扩大,国内和原有殖民地商品原料市场日益显得狭小不堪,难以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法、德、日、美等国家不断通过暴力手段对外进行殖民活动,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转向私人垄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帝国主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列宁(俄文: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称其为帝国主义。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这让资本主义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产生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满足生产集中产生垄断、银行和金融资本充分发展、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等条件,资本主义才成为帝国主义。有着垄断性、寄生性、矛盾性的特点。学界对于帝国主义成因和价值一直有着争论,代表学者包括约翰·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希法亭德语:Rudolf Hilferding)、卢森堡(德文:Rosa Luxemburg)、卡尔·考茨基(德文:Karl Johann Kautsky)。

帝国主义的发展会导致对殖民地的争夺,引发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阻碍技术进步,形成技术霸权;同时会加大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但在客观上它也推动了社会变革,让生产力不断提高。

基本信息

词源

帝国主义一词最初源自拉丁语imperium,意为至高无上的权力或统治。它最早用于谴责拿破仑·波拿巴的专制军国主义,并在19世纪70年代英国开始普遍使用,带有负面含义。到19世纪末,这个词在更大范围中用来描述任何时间和地点的帝国行为。学者们对帝国主义的确切含义仍存在争议。一些作家更广泛地使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围绕帝国核心和外围组织的任何统治和从属制度。帝国主义一词主要适用于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和日本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和经济统治地位。它包括名义上的帝国和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负面含义使得它常被用来指代西方在非洲和亚洲的霸权,以及美国遍及全球的文化影响力和扩张。此外,还可以在文化帝国主义、媒体帝国主义和经济帝国主义等更广泛的背景下使用,帝国主义通常具有负面含义。帝国主义(Imperialism)一词在1890年代逐渐成为政治和新闻词汇,并且一直被沿用下来,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在19世纪中叶之后才形成的词。

定义

帝国主义有多种定义。第一个定义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在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将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个定义主要涵盖了金融资本垄断和向未被殖民的国家推行殖民政策过渡到垄断地占有已经被瓜分完的世界领土这两个方面。第二个定义则更详细地列举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经济特征,包括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等。列宁认为这些定义只是帝国主义现象的经济方面,而忽略了帝国主义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中所占的历史地位以及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因此,他给帝国主义下了第三个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这个定义强调了发达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在质上的独特性,并为国际工人运动阐述了斗争实践的历史空间。在1914年9月底写成的《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中,列宁首次将帝国主义视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随后在《\u003c欧洲大战和欧洲社会主义\u003e一书提纲》中进一步将帝国主义界定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此外,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的时候曾提出过社会帝国主义,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帝国主义。列宁认为他们是“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即机会主义变成了帝国主义。”在中苏交恶时期,曾用它特指苏联

此外,帝国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学说、政治战略、实践、国家政策或主张,其目的在于通过获取领土或向外扩大对其他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控制来扩大权力。帝国主义经常涉及使用军事和经济力量,并且总是以更大的扩张和集体或个人统治为目标。它一方面可以指一种政治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帝国中心基于经济或其他原因对殖民地进行统治。另一方面,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经济体系,其中包含对外投资和对市场、原料来源的掌控。

虽然定义的角度方式不同,但帝国主义至少应该符合:在军事上,强占别国的土地;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的统治;在经济上,进行超经济的剥削。

发展历程

背景

19世纪中叶后,随着西方列强和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们开始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这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以及倾销商品。同时,这也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工人阶级对恶劣工作环境和政治权利的要求。在这种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大力宣扬其益处,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经济利益。受到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宣传的影响,资本主义国家被剥削的工人阶级逐渐沉浸在国家的威望中,忽视了自己真实的社会地位,并相信他们在殖民扩张中也能获得一些经济利益。

自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英、法、美、德、俄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也迅速扩大,国内和原有殖民地商品原料市场日益显得狭小不堪,难以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法、德、日、美等国家不断通过暴力手段对外进行殖民活动,抢占更广阔的商品市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帝国主义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称这一时期为“帝国的年代”,指出大约四分之一的陆地被分配或再分配给六七个国家,成为殖民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在欧洲内部,而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竞争打破了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的联盟关系。许多政客学者都认为帝国主义扩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Asquith,Herbert Henry)和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德语:Maximilian Karl Emil "Max" Weber)等,韦伯认为,权力可以决定每个民族在全球的经济份额。他预测一个工人们只能在他们国家的资本与权力所能到达的地方求生存的节点即将到来。总之,欧洲政学两界都隐约感到,一场遍及全球的、越来越激烈的霸权争夺是无法避免的。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以电气革命为特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显著提高,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私人垄断阶段。在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竞争加剧,开启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并相继催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运用其债权国身份确立了以金融霸权为核心的绝对霸权地位。随着1970年代中期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1990年代美苏冷战的结束,帝国主义又相继进入了“广义垄断资本主义”和“晚期帝国主义”的新阶段。事实上,从帝国主义阶段到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经济体系一直处于帝国主义霸权的支配下。

产生

帝国主义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转向私人垄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列宁称其为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提高了社会产出能力,金融资本也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推动了企业兼并,形成了垄断组织如康采恩、托拉斯和卡特尔。垄断加剧了阶级压迫和剥削,寡头垄断资本进一步剥夺利益。为了满足资本增殖的需求,工业化先进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和俄罗斯扩大了自己的经济版图,并加快了争夺殖民地的步伐。当殖民地遭到反抗或被瓜分完毕时,帝国主义国家会通过战争来争夺利益。可以说,垄断问题是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根源。传统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和军事入侵来掠夺世界和消化剩余。发达国家的政府、企业或银行进行海外投资,形成垄断同盟来维持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的运转。战争成为强行打开他国大门的手段。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例,19世纪末,中原地区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慈禧又准备废黜光绪帝,这两件事引来了洋人的干涉,1900年,5 月,英、俄、日、美、法、德、意、奥八国派遣的军队组成联军决定出兵镇压义和团,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7月14日,占领天津。8 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西狩。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中国人每人摊银一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将近10亿两。北京使馆区由各国驻兵保护,从北京到山海关区铁路沿线要地允许各国列强派兵驻扎。该条约意味着中原地区已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大部分地区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将以军事冲突或世界大战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势力扩张与利益冲突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建立了战时经济管理机构,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经济危机使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重新兴起。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则走上了军事法西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和国有企业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保证私人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不再仅仅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而是可以直接干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然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反而导致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终陷入了滞胀危机。于是新自由主义兴起,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进入新帝国主义阶段。

新帝国主义阶段

新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表现,是全球化金融化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广泛应用、新自由主义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有关。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掠夺得到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重要技术支撑,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提供了重要制度依据,国际货币金融系统的重塑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提供了重要杠杆平台。这三件大事共同推动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进入了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对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霸权统治局面。

在以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控制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霸权统治之下,新帝国主义的资本积累模式逐渐建立在高负债、虚拟经济和透支消费的基础之上,致使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异常尖锐,积累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也持续累积,最终在2008年爆发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这也是新帝国主义由盛转衰的开始。以美国为首的新帝国主义虽然经济实力有所衰落,但在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数字帝国主义阶段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出现了新的帝国主义阶段,即数字帝国主义。与以往的帝国主义相比,数字帝国主义在两个方面有重要变化。首先,数字技术成为帝国主义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和军事领域控制的关键工具。数字资本逐渐成为主导力量,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网络文化和自动化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其次,数字帝国主义开辟了虚拟数字空间,通过网络权力进行软殖民。数字帝国主义利用对操作系统和互联网平台的控制权,在数字殖民地上对他国用户进行数字化统治。人们在数字空间中接受平台提供的观念、使用消费市场,并为平台创造内容,不断接受数字帝国主义的影响。

数字帝国主义是当代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跨国数字科技巨头的平台垄断:这些巨头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平台垄断,掌握了海量数据信息资源。它们通过监控用户的习惯、兴趣、购物和社交行为等信息,向目标群体推送广告和文化传递。此外,它们还通过收购初创公司获取人才、专利、数据和知识,从而巩固了自己在数据和算法领域的垄断地位。意识形态霸权:跨国数字科技巨头的平台垄断为数字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霸权提供了渠道。它们通过媒体传播和文化输出,推广西方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消费方式,并在一些地方通过操控舆论干涉其他国家内政,威胁着其他国家的主权安全。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支持: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多维政策支持跨国科技巨头的垄断平台。这些国家通过产业政策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推动技术革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数字帝国主义的资本积累逻辑主要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导。数字平台企业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导致市场竞争秩序混乱,损害劳动者、小型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同时,股东至上的金融化倾向还抑制了数字平台企业的生产性投资,对制造业复兴和产业政策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还借助国际货币金融系统进行财富掠夺,影响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并削弱它们在宏观经济、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政策方面的能力。这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危机,并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影响。

产生条件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认为,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生长起来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了资本帝国主义。可见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某些特性的时候,资本主义才成为帝国主义。具体包括:

生产集中产生垄断

自由竞争会引起生产集中,也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这是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生产集中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激烈的竞争形成的。在自由竞争中,少数大企业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优势挤垮和吞并中小企业,使得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集中在自己手中。特别是19世纪末30年代,电力的使用和内燃机的发明所实现的工业革命,使大企业能够采用新技术,从而在经济危机中更迅速地发展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即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大企业联合利用联合的优势独霸生产和市场。生产集中发展必然导致垄断的结果,因为生产集中的发展会导致一个部门的生产大部分集中在一些大企业中。这样,大企业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共同操纵该部门的生产和销售的协议。它们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便谋求暂时妥协,从而形成垄断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银行业和金融资本

在任何情况下,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无论银行法规如何不同,银行都会显著加强和加速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过程。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集中,银行从普通的中介人角色逐渐演变成了具有巨大势力的垄断者。它们掌控着几乎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的货币资本,以及本国和其他国家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和原料产地。这种由众多普通中介人转变为极少数垄断者的情况,是资本主义发展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的基本过程之一。小银行被大银行排挤,形成了掌控巨大资本的集团。一家银行领导着这个集团,并与其他稍小规模的银行达成协议,处理特别巨大、特别有利的金融业务,如公债等。因此,这家银行已经不仅仅是充当"中介人",而是成为极少数垄断者的同盟。换句话说,随着资本集中和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银行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分散的资本家形成了一个集体的资本家。银行为某些资本家办理往来账户等业务,看似只是一种纯技术性、完全辅助性的活动。但当这种业务范围扩展到一定规模时,极少数垄断者就能通过银行与各个资本家建立联系,准确了解他们的业务状况,并通过影响信贷、监督资本家来决定他们的收入和命运。银行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就是垄断,在与工业的密切联系方面,银行的新作用尤其明显。银行给企业主贴现票据、开设往来账户等业务,从单独来看,并没有削弱企业主的独立性,银行也没有超出普通中介人的范围。但是,如果这些业务变得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庞大,银行在自己手中积聚大量资本,那么银行就可以通过处理某个企业的往来账户能够更加详细和充分地了解该企业客户的经济状况。结果就是工业资本家不得不越来越完全地依赖于银行,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不断结合在一起,成为金融资本。

在20世纪,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断融合。同时,银行也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广泛职能的机构。1900年的经济危机大大加速了工业和银行业的集中过程,巩固了这一趋势,使得大银行首次真正垄断了与工业的关系,并加强了这种联系。总之,20世纪是从旧资本主义向新资本主义、从一般资本统治向金融资本统治的转折点。生产的集中、由此产生的垄断、银行和工业资本的日益融合,这导致金融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享有实际的垄断权力。通过创办企业、发行有价证券、办理公债等方式,金融资本获得了巨额利润,金融寡头的统治地位不断巩固,并向整个社会征收“贡赋”。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小规模的高利贷资本开始,最终演变为大规模的高利贷资本。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是资本所有权与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与工业资本分离,依靠货币资本收入为生的食利者与企业家及直接参与资本运用的人分离。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这种分离达到了极致。金融资本对其他形式的资本具有优势,意味着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据统治地位,也决定了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处于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经济地位。

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

20世纪之前,垄断主要表现为少数资本家的垄断。但到了20世纪,出现了另一种垄断,即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发达国家中,少数积累了巨额资本的国家处于垄断地位,出现了大量“过剩资本”。资本的逐利性决定这些过剩资本不会用来提高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而是输出到落后国家以提高利润。金融资本的密网遍布全球,导致对世界的直接瓜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首先会在国内市场进行瓜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互联系,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这些垄断同盟逐渐形成了国际卡特尔。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争夺世界。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所写:“资本家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各个政治同盟、各个国家之间在领土瓜分、争夺殖民地和经济领土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关系。”

金融资本密切联系的世界殖民政策的特殊时代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时期。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在此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夺取殖民地、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19世纪末以来,各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殖民地,寻找原料产地和新的经济领土。金融资本为扩大经济领土,甚至一般领土,必然力图投入大量资本,勘探矿藏、加工和利用各种原料的新方法等等。在殖民地市场上,资本更容易用垄断的手段排除竞争者,保证由自己的原料和劳动力供应,因此资本输出的利益会不断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去夺取殖民地。总之,“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即向金融资本的过渡,是同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尖锐化联系着的。”

特征

垄断性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这决定了垄断性是帝国主义基本特征。1900年至190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垄断在美、德、英、法、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迅速发展,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基础,与此同时形成了包括康采恩、托拉斯、卡特尔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垄断组织。康采恩是德语konzern的音译,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之一。它是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这些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商业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和运输公司等等,其中,最大的企业或银行是康采恩的核心。辛迪加一词源于法语“Syndicate”,原义“组合”,它是一种企业联合形式。辛迪加是指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设立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是指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大企业为了垄断某些商品的产销,以取得高额利润而组织成的垄断组织。1900-1907年,美国的托拉斯由一百八十五家增加到二百五十家。各主要工业生产部门都被垄断组织托拉斯所掌握,控制了全国煤油生产的95%,化学工业的81%,钢铁工业的66%,制糖和制烟的80-85%。卡特尔是由一些独立生产商组成的组织,其目的是提高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一旦形成卡特尔,市场在事实上就相当于是由一个垄断者提供商品。1905-1911年,德国的卡特尔从三百八十五个增加到五百五十至六百个,支配着全国工业生产的80%。此外,银行资本也在迅速集中,一些财团和财阀依仗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了本国的经济命脉,成为这些国家实际上的统治者。

垄断资本家把巨额“过剩”资本输往落后的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以攫取最大限度利润。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和金融资本国际联系的扩大,国际垄断组织也逐渐增加。各垄断集团间为了瓜分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签订协定,出现了瓜分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国际垄断组织。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对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进行争夺,开始瓜分世界领土和抢占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国家会通过垄断殖民地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来排除其他国家的竞争,这就是殖民地垄断。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垄断,包括对别国领土、政治和经济的垄断。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列强开始争夺殖民地。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至1914年,英国、俄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6个强国占领的殖民地面积达到65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它们本国领土面积总和的3.9倍。英国占领的殖民地最多,达到3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它本国领土面积的112倍。除了殖民地外,帝国主义还控制着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些国家在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和支配。经过几十年的霸占和争夺,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殖民地分配的不平衡让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不断提出重新瓜分世界领土的要求,这就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

寄生性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形态,具有寄生性和腐朽性。具体表现在:

(1)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受到阻碍。为了维护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常常阻碍新技术和发明的应用。例如,煤气公司阻挠电灯照明的推广,铁路公司阻碍铁路电气化。这导致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尽管竞争仍然存在,但垄断带来的停滞和腐朽趋势仍然存在。

(2)形成庞大的食利者阶层和少数食利国。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形成了不从事生产、依靠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英、法、荷、瑞等国成为依靠殖民地剥削生活的食利国。资产阶级和地主将越来越多的人变成服务职员,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比例下降,而殖民地和工业不发达国家的人民则承担了艰苦的体力劳动。

(3)收买“工人贵族”。垄断资产阶级从超额利润中收买工人上层,形成了一个工人贵族阶层,成为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政治上走向全面反动。垄断资产阶级控制整个国家政权,各党派都成为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表。资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对内压迫人民,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加强殖民掠夺。资产阶级的文化也日益颓废。

此外,经济危机频繁发生,生产增长速度下降,军国主义都表明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仍有发展,但其停滞和腐朽的特性无法根本消除。

矛盾性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高度社会化,生产管理逐渐社会化。此外,在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加深。垄断资本的统治导致贫富差距加剧,工人阶级受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与垄断资本的矛盾加深。同时,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的斗争也日益激化。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加剧了社会生产力的破坏,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由于垄断资产阶级加紧向外掠夺,使得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后国家之间掠夺与反掠夺、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加剧了,这种侵略活动必然引发民族解放运动浪潮。

影响

积极影响

推动社会变革

帝国主义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垄断组织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良的过程社会化了。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调节生产”的作用,使生产适应市场的变化。垄断组织以调节生产为目的,规定产品的总产量,在各垄断组织之间加以分配,并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价格。有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企业效率。新帝国主义所推动的全球化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生态、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使资本和市场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急剧扩张和强化。

消极影响

引发战争

帝国主义推动了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垄断迅速发展起来,资本主义内部的各个部门和银行系统被金融垄断资本所统治,垄断资本不但要求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也要求扩大资本输出市场,在短时间内使整个世界几乎都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更加的尖锐化,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这导致战争在帝国主义国家间此起彼伏,例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与德、美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各国竞相扩军备战,建立军事联盟或集团,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技术霸权

数字帝国主义以数字技术为依托,衍生了技术霸权,技术霸权是数字帝国主义垄断本质的必然结果。数字帝国主义技术霸权增强了数字资本的支配能力,使资本垄断更加隐蔽高效。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局面的形成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出现某种暂时的停滞趋势。在垄断资本的控制下,时常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和新发明创造的应用,借以维持原有商品的垄断价格。此外垄断资本的形成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不利于公平竞争。

加大剥削程度

帝国主义的垄断会产生寄生的食利者阶层,他们靠海外投资及向外国放贷,坐享超额利润及高利息收入,过着游手好闲、养尊处优的寄生生活。垄断组织垄断市场、垄断价格,获取更高利润,势必加强对劳动者的剥削,从而降低其生活水平。这给帝国主义本国劳动者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学界观点

主要观点

关于帝国主义成因和价值的争论,大致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组论点包含经济因素。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J.A.霍布森等人认为,帝国主义只会惠及一小部分群体,而不是整个国家。马克思主义者将帝国主义解释为资本主义的晚期阶段,其中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已成为主导,并被迫在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征服其生产过剩和剩余资本的出路。例如,弗拉基米尔·列宁和N.I.就持这种观点。尼古拉·布哈林认为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是相同的,但这种观点的历史证据不足。

第二组论点将帝国主义与人类和人类群体(例如国家)的本质联系起来。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弗朗西斯·培根爵士和路德维希·冈普洛维奇等人,尽管有不同的理论,但得出了相似的结论——阿道夫·希特勒贝尼托·墨索里尼也赞同这一点,尽管他们的观点不是基于理性原因。他们认为帝国主义是生存斗争的自然组成部分,认为具有卓越品质的人注定能够统治其他人。

第三组论点与战略和安全有关。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为了维护安全,防止其他国家获得军事优势,各国应该争取控制军事基地战略物资、缓冲国家、"自然"边界和通讯线路。然而,反帝国主义者认为,扩大对境外领土和人民的控制,并不能真正实现安全。事实上,一个国家扩张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与竞争国家的冲突,因为在扩张过程中,势力范围会发生重叠。与此看法相似的一个论点认为,国家在追求影响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帝国主义倾向。

第四组论点基于道德因素。有的政客和学者将帝国主义看作将落后地区人民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或为他们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例如环境决定论者。这显然是帝国主义掩饰侵略性的借口。帝国主义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经济压力、人类的侵略性和贪婪、对安全的追求、对权力和威望的追求、民族主义情绪、人道主义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作用。

代表学者

霍布森

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通过干预可以制定较好的分配和社会福利制度,从而解决商品实现问题。他指出,收入的分配如果能够满足国内各个阶级的需求,就不会有生产过剩、资本和劳动的使用不足,也不需要争夺国外市场。然而,霍布森错误地将资本过剩归咎于不合理的分配,而没有认识到其真正根源在于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所导致的大规模垄断。

霍布森还认为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他批判英国的和平宣传是虚伪的,并指出帝国主义的真正政治性质是与通常宣传的“和平、经济、改良和人民自治”相反的。他比较正确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具体历史特点,包括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竞争和金融控制商人。约翰·霍布森最早发现了驱动帝国主义向外侵略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投资利益超过了商业利益。他还指出,发达国家不断增加国际投资,其投资收益超过了对外贸易的利润,食利资本主义成为帝国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霍布森分析了军事-工业综合体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寄生性”。他指出,帝国主义的政治特点就是对外实行军国主义,诱使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对内建立寡头政治和专制统治,把国家变成为少数金融资本家服务的工具。他还揭露了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实质,即通过对外投资和对广大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剥削与压迫来获取收益。此外,约翰·霍布森还最早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寄生性”,指出发达国家不断增加对外投资,其投资收益超过了对外贸易的利润,食利资本主义成为帝国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还指出,帝国主义具有一种趋势,即在工人队伍中造成一些特权阶层,使他们脱离广大无产阶级群众。总的来说,霍布森的帝国主义理论存在一些明显的缺失和错误。他错误地从消费来寻找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主张用改革分配制度来消除帝国主义的根源,并排除了联邦帝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这两种消除帝国主义危险的可能性。最终,作为小布尔乔亚民主主义者,约翰·霍布森只能寄望于类似“民主和平论”的幻想。

希法亭

希法亭(Hilferding,Rudolf)在1910年出版了《金融资本》一书,希法亭是在他的著作第五篇《金融资本的经济政策》中研究帝国主义的。他认为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输出资本所采取的政策,即通过资本输出来扩大经济领土、建立保护关税壁垒、进行剥削。他将资本输出定义为在国外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但剩余价值仍由国内资本处理。金融资本是指由银行家拥有但由工业家使用的货币资本。他认为随着垄断的发展,可能出现一个总卡特尔囊括全部国民经济的局面,但纯粹垄断资本主义论是错误的。希法亭提出了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论,即资本主义经济已从自由竞争时代过渡到有组织的经济。他认为通过国家领导的有组织经济,资本主义可以转变为社会主义。希法亭的观点也受到了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影响。他认为实现社会主义只需在流通领域实行社会化,即将最大的银行社会化,而其他领域可以保持不变。这就是流通社会化社会主义论的初步构想。

卢森堡

卢森堡(Rosa Luxemburg)在其代表性著作《资本积累论》中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她认为,帝国主义是为了争夺用来进行资本积累的经济领地而进行的政策。资本主义需要非资本主义的环境来进行资本积累,帝国主义是为了争夺这样的环境而进行的资本积累。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些非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最终会变成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因此失去了积累的场所,最终会崩溃。因此,帝国主义既延长了资本主义的寿命,又加速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其资本积累理论的逻辑结论。在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中,帝国主义是一个政治名词,是用来表达在争夺尚未被侵占的非资本主义环境的竞争中所进行的资本积累。当资本主义可以独自自由地得到这样的环境时,如一国在国内进行资本积累或英国一国在世界上进行资本积累而没有其他国家同它进行竞争时,帝国主义是不必要的。帝国主义的产生是由于争夺、竞争而引起的。

考茨基

考茨基认为,资本主义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失调有时会导致生产过剩,原因是工业品在农业地区的销路不如工业生产增长快,造成工业危机;有时又表现为生产不足,原因是农业提供的粮食和原料不足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导致物价上涨。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一种是自由贸易政策,但随着西欧各国和美国东部各州同英国的工业相对立,它们从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国。它们以保护关税来对抗英国的自由贸易。这些国家之间的竞争使自由贸易政策被另一种政策所取代,即帝国主义政策。由于竞争激烈,资本主义国家就对农业地区加以统治,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者间接地当作势力范围,不让其他国家染指,并阻止当地发展工业,迫使它们只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取代自由贸易政策的政策,就是帝国主义政策。两者都是为了取得农业品和工业品销售市场,但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卡尔·考茨基对帝国主义的定义是: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它体现在每个工业资本主义的要求中:征服和兼并越来越大的农业地区,不管其中居住着哪些民族。

考茨基还谈到资本输出促使帝国主义政策的实现。但资本输出的原因,并非是由于垄断形成使资本发生过剩,而是由于要从农业地区运输粮食和原料,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便要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如铁路,修铁路的资本是工业民族供给的。他认为这就是资本输出。由于要保护这些资本,工业民族的资本家就让自己的国家的政权来管理这些农业民族和地区。这就促成了帝国主义的形成。他认为,帝国主义作为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国家统治和奴役农业地区的政策,只有当这些地区的居民或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无产阶级已经强大到足以粉碎资本主义枷锁的时候,对这地区的奴役才会结束。因此,帝国主义的这一面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被消灭。

代表国家

大英帝国

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合并,成立了大不列颠岛英国)。大不列颠帝国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英国通过殖民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不断扩张,建立了一个经济帝国。19世纪初,工业革命让英国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世界工厂”。英国在海上确立了难以撼动的统治地位,后来被称为“不列颠和平”(Pax Britannica),成为全球霸主并扮演了全球警察的角色,欧洲经过了一段较和平的时期。但在海外仍然进行着不间断的殖民战争,直到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性地削弱了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1947年印度独立和分治,1949年各自治领脱离帝国,并在1950年代建立独立国家。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暴露了英帝国主义的脆弱。随着美国和苏联从二战中崛起,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英国的世界强国地位迅速显著下降。

法兰西帝国

16世纪开始,法国开始对美洲进行殖民统治,并在17世纪扩展到非洲和亚洲。从1534年到1814年,法国拥有了庞大的第一殖民帝国,包括加拿大阿卡迪亚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路易斯安那州等地。1830年开始的第二殖民帝国以占领阿尔及尔为起点,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结束。法国在历史上经常进行战争殖民,且在北非西非、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等地重建了供应全球的根据点,提供原材料、购买制成品。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殖民运动兴起,法国在越南进行了战争并失败。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后,1962年法国同意阿尔及利亚独立。随后几乎所有法国殖民地都相继独立,但法国仍保持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和外交影响力,甚至会直接派遣军队镇压叛乱和政变

德意志帝国

德国的扩张始于12至13世纪,称为“Drang Nach Osten”。这个概念是德国民族主义和纳粹意识形态的核心要素。然而,直到19世纪末,德国对掠夺海外领土的参与都可以忽略不计。普鲁士王国于1871年完成统一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其宰相奥托·冯·俾斯麦长期反对殖民收购,认为获取、维持和保卫这些财产的负担将超过潜在的利益。然而,德国的公众舆论和精英舆论出于国际威望的原因要求建立殖民地奥托·冯·俾斯麦被迫答应了。1883-1884年,德国开始在非洲和南太平洋建立殖民帝国。德意志殖民帝国的建立始于1884年的德属新几内亚岛。德国殖民地包括现在的非洲、大洋洲亚洲领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失去了部分东部领土和几乎全部殖民地。

沙俄帝国

18世纪,俄罗斯帝国通过大量的军事侵略,将控制范围扩展到太平洋,并在几次军事冲突后与大清帝国和大日本帝国划定共同的边界,形成相对稳定的局面。此外还有南方战役和波俄战争等。南方战役是一系列俄波战争,始于1796年远征波斯,最终获得格鲁吉亚作为保护国。波俄战争是在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波兰贵族于1791年5月3日起草宪法之后发生的。这场战争导致波兰东部被俄罗斯帝国征服,成为殖民地,直至1918年。16世纪和17世纪,俄罗斯人通过西伯利亚汗国征服了西伯利亚,屠杀了许多土著部落。在此期间,哥萨克人也被剥削和镇压,并于18世纪末转变为特殊军事领地索斯洛维耶,后来被用于对其他部落的战役中。俄罗斯对中欧、东欧和西伯利亚地区的殖民统治以及对当地土著人民的待遇与欧洲对美洲的殖民统治相比较,对西伯利亚土著人民的负面影响与对美洲土著人民的负面影响相似,西伯利亚土著部落几乎彻底灭绝。

美国

早期的美国由前殖民地组成,是反对帝国主义的,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对中美洲的干预主义和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让世界对民主变得安全”的使命等政策改变了美国的态度。美国在1812年的战争中试图占领加拿大,但可能没有成功。美国在美墨战争期间从墨西哥获得了大量领土。1898年,反对帝国主义的美国人创建了反帝联盟,反对美国吞并菲律宾和古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一直致力于反对欧洲殖民主义,特别是英国印度的殖民,因为他一方面希望通过清除帝国竞争来改善殖民地人民的生活,以此防止未来的战争;另一方面传统殖民主义的消失可以改善国际局势,增加国际贸易,让美国能够在全世界扩大其商业和战略利益。也就是说反对殖民主义是有利于美国获得最大利益的。

反帝运动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这场战争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持续了14年之久,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队进行了22次会战、200多次重要战役,大小战斗近20万次,击毙、伤害、俘虏日军150多万人。日本战败后,有超过128万名日军向中国投降,这一数字超过了太平洋亚洲其他战场日军投降人数的总和。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日、意法西斯妄图瓜分世界的图谋,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始终把日本法西斯陆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打破了日本“北进”侵苏的计划,遏制和迟滞了其“南进”的侵略步伐,使其深陷在中国的战争泥潭,无法同德军采取战略上的联合军事行动,从而使德日夹击苏联、会师中东的计划彻底破产。中国还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持。中国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军空军对日作战、盟军太平洋战争反攻及进攻日本本土提供了昆明市成都市等10多个空军基地。尽管面临巨大困难,中国仍向盟国提供了桐油、钨等重要战略物资,有力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

1952年7月23日,埃及民族主义的"自由军官运动"纳赛尔(阿拉伯语:جمال عبد الناصر)发动了军事政变,推翻了法鲁克国王,建立了埃及共和国。1956年7月26日,纳塞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随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达成秘密协议,计划用军事手段重夺苏伊士运河。英、法、以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国际谴责和反感,特别是在民族解放浪潮中。美国政府对英、法的行动不满,要求停火撤军,并采取经济手段打击英国。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但英、法使用否决权阻止谴责自己行动的决议。美国敦促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三国停止战争,并撤出埃及。但英、法并未立即停止。1956年11月5日,苏联以参战威胁要求三国停火,并撤回大使。美苏两国甚至讨论联合行动打击英、法、以三国。在国际压力下,英、法被迫接受停火决议。埃及人民的抗争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下,英、法、以三国的侵略以失败告终。这次第二次中东战争虽然给埃及带来严重打击,但也赢得了国际声誉,使埃及在阿拉伯国家对抗以色列中获得领导地位。

古巴革命

在巴蒂斯塔独裁统治下,古巴各地爆发了多次小规模的武装起义。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由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领导的武装起义,发生在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出生于一个甘蔗种植园主兼木材商的家庭。在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52年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发动政变取消了选举,卡斯特罗发表公开信谴责政变,决定采取武装斗争推翻这个政府。他们集结了150多人,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于7月26日发动革命。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最初起义失败,大多数人被杀害,卡斯特罗成立起义军,开始游击战争。从1957年初开始,卡斯特罗等革命者在山区贫苦农民的支持下频繁攻击政府军驻地据点,并取得连续胜利。1958年7月,“七·二六运动”与大多数反对党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签署了《加拉加斯协定》,建立了“革命民主公民阵线”,推举卡斯特罗为起义军总司令,实现了反独裁力量的联合。夏季之后,起义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主动权。1959年1月1日,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逃往国外。起义军胜利进入哈瓦那,推翻了独裁政权,宣告古巴革命胜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