椹川县 :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古代县治

更新时间:2024-09-21 05:52

椹川县为广东省雷州半岛的一个古代县治,原县治范围今属遂溪县

梁时遂地设扇沙县区、椹县(一说是南齐时置),属南合州。隋开皇十八年改椹县为椹川县。大业初改越州合浦郡,并椹川县入扇沙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椹川县,属南合州。贞观二年(628年)省东海岛、扇沙入铁杷县,属东合州。天宝二年(743年)改铁杷县为遂溪县(一说唐武德初省扇沙,复置椹川县,天宝元年并椹川、铁杷二县,改置遂溪县),属海康郡,县址设今麻章区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南汉乾亨元年(917年),遂溪县属古合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省遂溪入海康县,属雷州军。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复置遂溪县,县治设今遂城。

简介

今遂溪县乌塘镇(圩)形成于公元1723年(清雍正年间),因其土质大部分为黑色,且境内大小池塘星罗棋布,故命名为乌泥塘。公元589年(隋开皇十八年)该镇设县治,名为椹川县,县址设在乌塘镇所辖的椹川(亦称湛川)村,县治长达30余年。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本地为百越南境。

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后,归属象郡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交趾部徐闻县

司马炎太康二年,又称为越州南梁宁设置越州,遂溪县属越州合浦郡徐闻县。到了萧赜永明中,改徐闻郡齐康县

萧衍晋通四年(公元523年)分越州为合州,后为南合州,遂溪属南合州齐康县。后来遂溪设置扇沙县及椹县,仍属南合州。

杨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称为合州,撤合浦郡。

隋开皇十年设置铁杷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椹县为椹川县。铁杷、扇沙和东海岛三县(皆属今遂溪县),属合州。大业初改合州为合浦郡,椹川县并入扇沙县。

唐武德年间又再设为椹川县,改越州为南合州。

李世民贞观元年(627年)更名为东合州,将椹川、扇沙并入铁杷县,归属东合州。

贞观八年(634年),雷州市刺史陈文玉奏请朝廷批准,把东合州更名为雷州。

天宝(742年)改雷州为海康郡。

天宝二年(743年)改铁杷县为遂溪县县,属海康郡,县治设今湛江市郊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据《雷州府志》记载, “遂溪"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

李亨乾元元年(758年)恢复海康郡为雷州。

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改雷州为雷州军(军,古时行政区划),将遂溪并入海康县(今雷州市)。五年,又恢复雷州。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又再设置遂溪县,县治设在现今遂城。乾道七年(1171年)又改雷州市为雷州军。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雷州路(路,古代行政区划)。

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雷州府(府,古代行政区划)。

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今湛江市郊旧县村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清承袭明代的体制,仍为雷州府,遂溪县属雷州府。

清末,雷州府遂溪县属地还包含今湛江市赤坎区霞山区麻章区,东海岛等地。

民国2年(1913年),遂溪属高雷道,15年属南路行政委员会,21年属南区绥靖公署,25年属第八行政区督察专员分署,38年属第十四区公署。县治于1948年10月迁往城月,1950年3月迁回遂城。

解放后,遂溪先后属南路地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公署、湛江专区管辖,从1983年起,正式由湛江市管辖。

名字渊源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9月21日从日本侵略军和法国殖民者手中接收湛江市,以原范围设市治,定名“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东海岛县(古“椹川”亦称“湛川”),境内东海岛曾设椹川巡检司,因而得名。

参考资料

遂溪县.中国县域.2024-04-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