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 :外力作用导致的水土资源侵蚀现象

更新时间:2023-11-03 11:11

水土流失(海水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根据外营力的不同,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混合侵蚀和冻融侵蚀等不同类型。水土流失现象遍及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中国、美国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地质因素、土壤因素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森林经营技术不合理等。在自然环境方面,水土流失会加剧沟壑发展、破坏土地资源和水环境、造成山体滑坡等灾害;在人类社会方面,水土流失会影响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生活。针对水土流失的措施手段可分为预防和治理两方面,预防主要包括全民植树造林、种草、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和增加植被;治理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林措施。

世界上对水土流失有不同判断标准,部分国家也出台了防治土壤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美国,最早制定的法律规范为1935年颁布的《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在中国,2023年1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并对水土流失的预防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定义

水土流失(海水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1981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电词典》提出,水土流失指“地表土壤及母质、岩石受到水力、风力、重力和冻融等外力的作用,使之受到各种破坏和移动、堆积过程以及水本身的损失现象。这是广义的水土流失。狭义的水土流失是特指水力侵蚀现象。”

标准

中国

为明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指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2018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世界各地

ISO

除法律法规外,标准是支撑国际和欧美发达国家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与水土保持领域较为相关的有土壤质量技术委员会(ISO/TC190),下辖3个分技术委员会和3个工作小组,制定土壤质量研究考察方面的国际标准及其他文件。截至2021年12月底,ISO已有土壤质量标准194项,尚有20项标准在研究制定中,大部分标准已被世界各国采用。与IS0/TC190相联络的分技术委员会有9个,可能涉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包括肥料、土壤改良剂和有益物质技术委员会,水质技术委员会,污泥回收、循环利用、处理和处置技术委员会,水回用技术委员会。

美国

针对水土保持的管理,美国设立了健全的法制和技术标准体系,为国家标准和州(地方性)标准2个层次。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作为美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发布约160项涉及水、土、空气、动植物等方面的保护标准。单从水土保持角度看,相关标准约有84项但是NRCS明确表示这些标准为指导性、推荐性标准,各项保护措施的具体实施也须依据项目所在州或者地区的当地标准。

欧洲

根据调研和收集结果,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发布的涉及水土保持的标准基本都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与土壤质量有关,一类与水质、水污染等相关。以英国为例,英国标准学会(BS)发布的相关标准20余项。这些标准按其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来分,其中与土壤质量等相关的10余项、与水质和水污染相关的10余项。德国标准化委员会(DIN)发布的相关标准20余项,其中与土壤质量等相关的17项、与管道排水和底层土壤改良相关的3项、与水质和水污染相关的4项。

日本

日本的水土保持有近百年历史,相关的法律法规、行政许可和标准建设均较为完善。例如,先后发布了《砂防法》《滑坡防治法》《陡坡崩塌防治法》《治山治水紧急措置法》《土地改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项目组目前主要调研了日本在土地改良方面的标准情况,主要由规划设计、计算、施工、设施管理4类标准构成,数十项标准自成体系,涵盖了灌排渠系、水源工程、农用道路设施建设以及土地整理合并、灾后修复、围海围湖造田等内容。20世纪末,受日本国际协办机构(JICA)项目支持,中原地区引进吸收了日本土壤改良中涉及灌溉、排水的规划设计标准共14项,为中国灌排技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有两种:一是自然因素,即气候、地质、土壤、地形、植被等;二是人为因素,即人类加剧土壤侵蚀活动,人类控制土壤侵蚀活动等。前者是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的潜在因素,后者是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和保持水土的主导因素。

自然因素

一般情况下,气候、土体(包括一部分基岩)和地形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的因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但若气候、土体和地形条件同时具备,是否形成水土流失还取决于植被因素。

气候因素

所有的气候因子都从不同方面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土流失,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的,如降雨4级风土壤侵蚀的促进作用。暴雨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和主要气候因子。另一种是间接的,如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植被类型、岩石风化速度、成土过程和土壤性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进而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程度。

降水是气候因子中与土壤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因子,是地表径流和下渗水分的主要来源。在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降水是水力侵蚀的基础。降水包括降雨、降雪、冰雹等多种形式,在中国分布的土壤侵蚀类型及形式中,降雨的影响最为明显。

降雨的影响

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降雨强度;二是降雨量。降雨量影响地面径流,从而影响水土流失。降雨量越大,水土流失情况越严重。

降雨强度主要是通过影响雨滴对地面的冲击来影响水土流失状况的。强度越大的雨滴对地面的冲击越强烈,土壤侵蚀就越严重。在同一地区,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要比降雨量的影响大。并非所有的降雨都会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只有降雨强度较大的暴雨才会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因为只有当降雨强度达到一定值后,降雨量超过土壤渗透量时,才会产生地表径流,而径流又是水力侵蚀的动力;同时,暴雨雨滴大,击溅侵蚀作用也强,因而较大强度的降雨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降雪的影响

在北方和高山冬季积雪较多的地方,由融雪水形成的地表径流的大小取决于积雪和融雪的过程与性质。在冬季较长的多雪地区,降雪后常不能全部融解而形成积雪。积雪受到风力和地形的影响进行再分配,在背风斜坡和凹地堆积较厚。融雪时产生不同的融雪速度和不等量的地表径流,在表层已融解而底层仍在冻结的情况下,融雪水不能下渗,就会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常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风的影响

风是土壤风蚀和风沙流动的动力。风蚀活动范围大,一般不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在平原也能发生,且终年均可发生。在有些地方风蚀所造成的土壤流失量比水蚀还要大。在中国,风蚀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等地区的干旱、半干旱地带,最严重的为长城两侧地区。此外,有些地方水蚀和风蚀现象同时存在。在比较干旱、缺乏植被的条件下,当地表风速大于4~5米/秒时就会发生风蚀。土壤流失量大体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风速越大,流失量越大。

地质因素

岩性的影响

岩性就是岩石的基本性质,对风化过程、风化产物、土壤类型及土壤的抗蚀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由容易风化的岩石发育形成的土壤,如岩浆岩中的侵入岩,结晶颗粒大,晶形完好,风化强烈,往往容易遭受较为强烈的土壤侵蚀沉积岩抗风化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胶结物的种类、岩石的节理和层理状况。当胶结物为硅质时,则不易风化,如硅质岩等;以铁质、钙质黏土质物质为胶结物时,则易风化。节理发达、层理较薄的岩石也易风化,形成较厚的风化层,为土壤侵蚀奠定了基础。变质岩的风化性与变质过程密切相关,既可使难风化的岩石通过变质作用成为易风化的岩石,又可使易风化的岩石变成难风化的岩石。

不同种类岩石的风化产物和特征及遗留给土壤的特征(如质地、矿物养分的组成及含量)也不相同,这些都对水土流失有影响。紫色页岩等软质岩层容易风化,风化产物富含矿物营养,多开垦为耕地,一般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岩石的透水性对降水的渗透、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水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浅薄层下为透水差的下伏岩层时,土层含水量迅速饱和,多余降水极易形成地表径流,冲蚀土壤。若透水快的上层较厚,则再难透水的土层上也能形成暂时潜水,使上部土层和下伏基岩间的摩擦变小,导致滑坡的发生。相反,当地面为疏松透水性强的物质或下伏基岩的层理和节理较发育,且层理方向垂直向下或地层倾斜时,下渗的水分就会沿着岩石的层理、节理或断层间隙迅速下渗,不至于引起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块状坚硬的岩石能抵抗较大的冲刷,阻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和沟壁扩张。岩体松软的黄土和红土,沟床下切很深,沟壁扩张和沟头前进很快,全部集流区被分割得支离破碎。黄土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当沟床下切、沟壁扩张时,常以崩塌为主。红土由于比较黏重、坚实,沟床的下切较黄土慢,沟壁扩张以泻溜、滑坡为主。

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是指在第四纪发生的地壳运动,通常也包括第三纪末期的地壳运动。它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各纪的构造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振荡性、节奏性和继承性的特点。新构造运动是导致侵蚀基准面变化的根本原因。在水土流失区,如果上升运动显著,就会导致该区冲刷作用加剧,促使一些古老的侵蚀沟再度发生水土流失,下降地区则表现为接受沉积。

土壤因素

土壤透水性

径流对土壤的侵蚀能力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量,透水性强的土壤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表径流量。土壤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土壤机械组成、土壤结构、土壤持水量等因素。

土壤的机械组成

一般沙性土壤的颗粒较粗,土壤孔隙大,因而其透水性好,不易产生地表径流。黏质土壤的透水性较沙性土壤差。

土壤结构性

土壤结构越好,透水性和持水量越大,土壤侵蚀的程度越轻。

土壤持水量

土壤持水量的大小对地表径流的形成和大小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持水量很低,渗透强度又不大,那么在大暴雨时,就会形成大量的地表径流。

土壤抗蚀性

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雨滴击打和径流悬浮的能力,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粒对水的亲和力。亲和力越大,土壤越易分散悬浮,土壤团聚体越易受到破坏而解体。土壤抗蚀性的大小可用水稳性指数表示。

土壤抗冲性

土壤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4级风等侵蚀力的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紧实的土壤往往具有较强的抗冲性。另外,植物根系网络和固结土壤,可增强土壤的抗冲性。

地形因素

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面坡度、坡长、坡形和坡向等地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土流失。

坡度

地表径流所具有的冲刷能力随径流速度增大而增加,而径流速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径流深度和地面坡度。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地面坡度越大,径流流速越大,径流冲刷能力越大,土壤侵蚀量也越大。在5°~40°的坡耕地或荒坡上,土壤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细沟侵蚀是坡面侵蚀的主要形式,其侵蚀量占坡面总侵蚀量的70%以上。

坡形

自然界中坡形虽复杂多样,但一般有凹形坡、凸形坡、直线形坡和阶梯形坡四种。坡形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坡度、坡长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直线形斜坡在自然界中所占比例很小,该类斜坡只要坡度较大,距分水岭越远,汇集的地表径流水就越多,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凸形斜坡上部缓,下部陡而长,随着径流路线的加长,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下部的流失量较直线坡更大。在凹形断面斜坡上,随着径流路线的加长,坡度减小,如果下部平缓,常使水土流失停止,甚至发生沉积现象。在阶梯形断面的斜坡上,各陡坡地段易发生水土流失,距分水岭最远的陡坡是侵蚀最严重的地段,而在较低洼的台阶部位,水土流失很轻微。

坡向

一般阳坡较阴坡接受更多的光照,土壤水分散失较快,土体空气充足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土壤的发生层次较薄且偏干旱,植被生长较差,易发生水土流失,阴坡则相反。

地面破碎程度

地面破碎程度对水土流失有明显的影响。地面越破碎,便越起伏不平斜坡越多,地表物质的稳定性降低,同时地表径流容易形成,由此加剧了水土流失。例如,中原地区西北陕北高原丘陵区地面破碎程度相当高,水土流失情况也相当严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水土流失量与地面破碎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植被因素

植被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土流失的程度。植被可以减少或防止雨滴直接冲击地面,减少地面径流量,并对径流速度起控制作用;植物凋落的枯叶覆盖地面,形成保护层,在它们腐烂分化的过程中,可以改善土壤的孔隙状况,有利于水流的分散和入渗,从而减少坡面径流量;植被的根系纵横交错,可加强土体的固结力。

植被在保持水土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几乎在任何条件下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能够覆盖地面,截留降雨,减缓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固结土壤和改良土壤,减少或防治水土流失。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就会产生和发展。

人为因素

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是外营力的侵蚀作用大于土体抗蚀力的结果。人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营力,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和水土保持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一方面,人类可以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土地,通过适宜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的发展,变荒沟为良田;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频度的增加,人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破坏自身的生存环境,致使水土流失加剧。人类加剧水土流失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随着人口的剧增,平原地区的人口的开始迁居山区,加大了山区的压力。为了生存,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导致坡耕地比重过大,林业、牧业用地比例不断减小,水土流失日益加剧,最终使不少人工林地区长期步入了“人口增加一过度开发一水土流失加剧-环境恶化和土地退化-地区贫困化”的恶性循环。

森林经营技术不合理

人们在重利用轻保护观念的指导下,无计划地乱砍滥伐、烧山炼山、樵采灌丛和大面积皆伐以及不合理地造林整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无计划、无节制地砍伐,使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失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另一方面,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采用大面积“剃光头”式的皆伐作业,会使采伐迹地失去森林植被的覆盖导致地面暴露出来,直接受到雨滴的打击、破坏以及流水4级风的侵蚀。此外,不少林区历来有“炼山”的习惯,即将山坡上的林、灌、草全部砍光挖松后整地,或者烧光后整地。这可能使林地肥力在短期内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幼林生长,但种树后,幼树难以起到覆盖作用,导致地面裸露,雨水直接打击土壤,水土流失严重。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使山坡和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和退化,难以得到恢复,种群结构趋于单一,长势衰退,地表覆盖度降低,甚至出现裸露荒坡,易遭受水蚀和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铲草皮不但会降低地表植被覆盖状况,而且会使土壤失去植物根系的固持作用,遇暴雨或大风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工矿、交通及基本建设工程

开矿、冶炼、建厂、采石、挖沟、修路、伐木、挖渠、建库等活动会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同时,排弃的表土、岩石、尾沙、废渣如果不做妥善处理,冲进沟道和江河,也会加剧水土流失。

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

城市水土流失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城市水土流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大规模土地开发或基本建设发生负面效应所致,是一个新的地貌灾害问题。与乡村山野的水土流失情况不一样,城市水土流失已不完全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是以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主,其发生原因复杂,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旅游活动

众多游客在旅游风景区的密集活动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土壤板结、树木损坏、根状茎暴露、水质污染、动植物种群成分改变以及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虽然不同形式或种类的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不同,但它们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旅游区和(或)邻区的土壤、植被、野生动物和水体。土壤和植被是构成风景区生态环境的最基本要素,植被可通过改变地面粗糙度、地表水径流条件和其他各种动力场的时空变化来减弱水土流失的动力强度,从而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但在旅游风景区,土壤和植被承受着旅游活动带来的主要压力,旅游活动对土壤和植被造成的干扰和破坏改变了土壤结构,降低了植被的蓄水保土作用,进而引发了水土流失。

流失类型

根据形成水土流失外营力的不同,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混合侵蚀和冻融侵蚀等类型。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简称水蚀,指在降雨、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作用下,土壤、土体等地表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沉积的全过程。水力侵蚀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危害最为普遍的一种水土流失类型。水力侵蚀主要包括雨滴击溅侵蚀、面蚀、沟蚀、山洪和库岸波浪冲淘侵蚀等类型。

雨滴击溅侵蚀

裸露地表受到较大雨滴的猛烈打击时,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颗粒发生位移并溅起的现象,称为雨滴的击溅侵蚀,简称溅蚀,也称降雨侵蚀。溅蚀是一次降雨过程中最初发生的侵蚀形式。

击溅侵蚀分散土壤颗粒,破坏表层土壤结构,堵塞土壤孔隙,阻止雨水下渗,降低土壤肥力,为地表径流的形成和面蚀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同时,溅蚀受坡度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搬运土壤过程中,造成坡面顶部侵蚀量最大。

面蚀

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表层土壤颗粒的现象称为面蚀。面蚀涉及面广,被侵蚀的是肥沃的表土和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层变薄,几乎所有的农地、没有植被及植被稀疏的条件下,每逢暴雨面蚀会普遍存在,面蚀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现状和面蚀形态特征差异,可将面蚀分为片蚀、沙砾化面蚀、细沟状面蚀和鳞片状面蚀等类型。

片蚀

片蚀,又称层状面蚀。当降雨在坡面上形成薄层分散的地表径流时,将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悬浮状的细微土壤颗粒或滚动的微凝聚体带走,使整个坡地土层减薄、肥力下降的侵蚀形式。5°以下的缓坡地以层状面蚀为主。

沙砾化面蚀

在土石山区由于土层浅薄而且粗骨物质含量高,经反复面蚀将土壤中的细小颗粒冲蚀后,粗大沙砾的含量越来越高,最终导致弃耕,即沙砾化面蚀。

细沟状面蚀

地表径流形成后避高就低汇集成无数小股水流,冲刷出许许多多的小沟,造成面蚀的不均匀性,即细沟状面蚀。其主要特征为:细沟沿坡面平行分布,细沟之间珠连串通;细沟的深、宽小于20厘米,经耕翻后又恢复平整,因此仍属面蚀的范畴。细沟状面蚀的形成表明面蚀已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

鳞片状面蚀

在非耕地的坡面上,由于不合理的采樵和放牧,使植被状况恶化植被种类减少,覆盖稀疏,造成有植被和无植被处面蚀分布的不均匀,如鱼鳞状。

此外,降水受重力作用沿土壤孔隙向土层深处垂直运动,将溶解的物质和未溶解的细小土壤颗粒携带至深层土体,造成土壤养分的损失,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恶化,这种侵蚀称为溶侵蚀。如土层薄的沙质壤土,易溶性盐分含量较高时,淋溶侵蚀较严重,淋溶侵蚀也是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以水的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所造成的侵蚀,如表现为喀斯特发育和土壤中盐分及有机质的流失,这种侵蚀称为化学侵蚀。土壤的化学侵蚀通过淋溶造成土体中孔隙增多,促进水分运动和机械潜蚀,导致土壤养分大量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从侵蚀的效果看与面蚀类似。

沟蚀

地表径流汇集后形成了集中股流。集中股流冲刷破坏土壤、母质及破碎的基岩,形成切入地表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称为沟蚀。沟蚀形成的沟壑称为侵蚀沟。在侵蚀沟形成的过程中,由于集中水流的冲刷所造成的沟头不断向前延伸的侵蚀称为潮源侵蚀,水流冲刷造成沟底不断加深的侵蚀为纵向侵蚀,因水流的淘蚀导致沟岸塌沟壑不断加宽的侵蚀称为横向侵蚀。

浅沟侵蚀

在沟蚀反复进行的过程中,沟壑的形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沟壑形成的初期,地表径流由小股径流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冲刷底土,形成沟壑的宽度大于深度的沟蚀过程,即浅沟侵蚀。浅沟侵蚀是侵蚀沟发育的初期阶段,浅沟纵断面与斜坡的坡面大致平行。在西北黄土地区,初期浅沟侵蚀深度多为0.5~1米,沟宽超过沟深,以后沟壑继续加宽加深。其主要特点是没有形成明显的沟头跌水,若为耕地这时正常的耕翻已不能复平。

切沟侵蚀

随着浅沟的继续发展,纵向冲刷力增大,沟壑的深度切入母质层,出现了明显的沟头并形成一定高度的沟头跌水,这时的沟蚀称为切沟侵蚀。切沟侵蚀的特点是沟谷的横断面呈窄“V”字形,沟床比降比坡面比降大,侵蚀速度快,侵蚀量剧增,达到侵蚀沟发育的盛期阶段。该阶段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展都甚为强烈,切沟侵蚀阶段主沟道两侧产生多条支沟,形成一个庞大的侵蚀沟系。切沟侵蚀对坡面的破坏明显而强烈,土地将失去作为农耕地的使用价值。

冲沟侵蚀

切沟不断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越来越大,沟岸向两侧扩展,沟道的横断面呈“U"字形,沟道横断面上部的坡度较陡,下部的坡度已逐渐变得较为平缓,这种侵蚀称冲沟侵蚀。此时的冲沟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侵蚀沟系统,在中国南方花岗石地区和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通常可见到较为典型的冲沟,其规模相当庞大,如黄土高原的冲沟深度可达数十米甚至可达百米以上。

沟蚀较面蚀涉及的范围小,但沟蚀侵蚀量大,蚕食农田,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以及毁坏各类基础设施,同时沟蚀也是造成河道泥沙淤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洪

山洪是山区暴雨径流所形成的洪水及其对固体物质的携带、移动和堆积过程的总称。由于山洪具有流速高、冲刷力强和暴涨暴落的特点,因而破坏力大。如冲毁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淹没农田和居民点等,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加剧。

库岸波浪冲淘侵蚀

水库库面受到风力的影响,形成的浪波对岸坡会产生冲刷、淘蚀作用,使岸坡土体涮洗、坍塌逐渐后退,导致库岸被吞蚀,这种侵蚀也属于水力侵蚀。库岸波浪冲淘侵蚀是水库泥沙淤积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风力侵蚀

在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被剥离破坏、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叫做风力侵蚀,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吹蚀力引起细小土粒被剥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继之进行搬运和最终发生沉积。风蚀是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和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缺乏的条件下,尤其是干旱的风沙区及沙漠地区若遇强风粒径1毫米以上的较大沙粒也可被吹蚀,形成所谓的“飞沙走石"现象。根据风速的强弱、风力搬运土沙粒粒径大小的不同以及搬运形式的不同,风力侵蚀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悬移

当风速达4~5米/秒时,表层干燥细小的沙粒被吹蚀脱离地表后,由于上层的风速大,而沙粒的自身质量很轻,这样在较长的时间内悬浮于空气中,并以与风速相同的速度搬运至远方。悬移运动的沙粒称为悬移质,悬移质的粒径大多小于0.1毫米甚至小于0.05毫米。由于体积小、质量轻,加之在搬运过程中涡流的形成使沙粒被浮托上升到高空进行远距离搬运,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风静以后或遇到降雨时悬移质才能到达地面,此时已远远离开原地。气象学上的“降尘"现象即是悬移质的降落。悬移的固体物质量约占风蚀总量的5%以下。

跃动

当风速继续加大时,滚动前进加速,沙粒的运动能量增加,可以腾空到离地面约30厘米的高度,之后以抛物线的路径斜向落回地面冲击地面沙粒,促使更多的沙粒发生移动。粒径0.1~0.15毫米的沙粒主要以跃移方式移动。空气层中混有大量跃动颗粒的气流即称为风沙流,这表明风蚀已非常严重。

蠕移

沙粒在地表滑动或滚动称为蠕移,呈蠕移运动的沙粒其粒径多为0.5~2.0毫米的粗沙粒。蠕移运动的沙粒称为蠕移质,蠕移质的量可以占到风蚀物总量的20%~25%。当风速大于起沙风速时,地表较大的沙粒开始随风移动,除少数沿地面滑动外,大部分沙粒受地表摩擦力的影响而滚动。

土壤颗粒被风力搬运的距离取决于风速大小、土壤颗粒或团聚物的粒径和重量,以及地表状况。当气流中所携带的土沙颗粒随风速的减小逐渐堆积时称为沉降堆积,沉降堆积时最先停止运动的是滚动的沙粒,其次是跃动的沙粒,最后才是悬移的沙粒。若地表具有障碍物,气流在运动时受到阻滞(如遇到植物或地表发生微小起伏)而发生涡旋减速从而削弱了气流搬运沙粒的能量,使沙粒在障碍物附近大量堆积下来,这种堆积称为遇阻堆积。因此,采取生物固沙和增加地面机械阻力等措施具有促使风蚀搬运物堆积的重要作用。

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是在其他营力特别是在下渗水分、地下潜水或地下径流的作用下,以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造成的地面物质的移动形式。重力侵蚀多发生在大于25°的山地和丘陵坡地、沟坡、河谷的陡岸、人工开挖形成的陡坡地、修建渠道和各级道路等形成的陡坡段。重力侵蚀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泻溜

泻溜又叫撒落。疏松的表土,在陡峭的山坡或沟坡上,由于冷热干湿交替变化,促进了表层物质的严重风化,造成土体、岩体表面松散和内聚力降低,形成了与下层母体接触不稳定的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时断时续地向坡下撒落,这种侵蚀即泻溜。春季北方地区泻溜侵蚀最为强烈,特别是黄土地区的黏重红土坡面,泻溜侵蚀尤为严重。在土石山区和石质山区岩石易风化的坡地,泻溜也是主要的产沙形式。

崩塌

在陡峭的斜坡上,整个山体或一部分岩体、块石、土体及岩石碎屑突然向坡下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山崩雪崩、塌岸及坠石均为崩塌的表现形式。如塌岸,常常破坏、蚕食良田和毁坏村镇。特别是在洪水期,因水流的严重冲淘,致使河岸不时坍塌,往往几小时内可将大面积良田塌落吞食,使土地资源遭到彻底破坏。

洞穴侵蚀

由于地表径流下渗引起的溶蚀、潜蚀、冲淘、塌陷以及土体自身重力等作用在地表形成各种洞穴的过程称为洞穴侵蚀。包括管状洞穴、陷穴和跌穴等。

管状洞穴侵蚀是地表水分下渗过程中,将带有钾、钠等离子的土壤胶粒分散后使其呈悬移质状态随水分一起下渗的侵蚀过程,如碱土区的渠边、堤岸,管状洞穴侵蚀较为常见。

陷穴是在黄土或黄土状堆积物较厚地区,地表发生近于圆柱形土体垂直向下塌落的现象,其形状呈竖井状、漏斗状、下部连通的串珠状等形状。陷穴侵蚀是由于地表水分下渗引起土体内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并被淋溶至深层,土体内形成空洞而造成的地面塌陷。黄土地区的梁坡地、沟坡地、面、沟头和小冲沟的底部常常会出现陷穴侵蚀,陷穴破坏耕地,跌伤人畜,也为径流的进一步集中汇集和侵蚀沟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跌穴是地表径流在斜坡变陡、冲刷能力增大时,地面直接穿凿成洞穴的现象。多见于沟壁、陡坡和切沟沟底部分,黄土地区较常见。

滑坡

雨水渗透到土层深处,若有不透水层或岩石存在,其交界面上便会有水分聚积,由于水分减小了土体的内摩擦阻力,在重力作用下土体沿不透水层下滑,即形成滑坡。滑坡又称“地移”“垮山"和“泄山”。

滑坡侵蚀的主要特点为:①具有明显的滑动面。即弱透水或不透水的结构面;②滑坡体基本保持原来的相对位置。如出现“马刀树"现象;③滑坡造成的灾害尤为严重。一旦发生常常没村庄,毁坏工厂、矿山,中断交通,堵寒江河,破坏良田和森林等。

崩岗侵蚀

山坡土(石)体受水力和重力的作用,被破坏发生崩坍和造成冲刷的侵蚀现象,称为崩岗侵蚀。崩岗侵蚀与气候、土壤、地质和人为活动关系密切,在雨量充沛、日照强、气温高、温差大、岩石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强烈的地区容易发生。崩岗多从山麓或山腰开始,进而发展到山坡以上,深度和宽度多在5米以上,有的深达数十米,面积达数公顷。崩岗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淤埋农田、淤塞河道,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混合侵蚀

混合侵蚀是指在水流冲力和土(岩)体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殊侵蚀类型,其典型的表现形式为泥石流。泥石流是固体物质达到超饱和状态的急流

泥石流暴发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

开发建设活动引起水土流失

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是以人类生产建设活动为主要外营力形成的水土流失类型。其特点是在人类生产建设活动过程中由于扰动地表和地下岩土层、堆置废弃物构筑人工边坡以及排放各类有毒有害物质而造成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与损失。由于开发建设项目类型多样,如交通、水利水电、矿产开采、城镇建设、管线工程和农林开发等类型,不同类型项目在人为生产建设活动过程中形成水土流失形式的特殊性,使得水土流失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

相关危害

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和地面的完整性有严重不利影响,表现为外营力对土壤和土壤母质的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土壤是植被和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肥沃良好的土壤可以不断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表土裸露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随着暴雨的冲刷而流失,农作物因土壤肥力降低而减产。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土壤肥力下降,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近50年,中原地区水土流失损失的的耕地共266万平方米,因水土流失造成退化、沙化、碱化草地约100万平方千米。

加剧沟壑发展

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呈现出沟壑纵深的现象。沟谷约占流域面积的10%,个别可达40%~50%,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

淤积水库、阻塞河道、抬高河床

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流入河中,浑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时,泥沙逐渐堆积,降低行洪能力,一旦上游来洪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此外可使水库因淤泥堆积而库容减小,河道因堵塞而缩短,进而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海上运输业的发展。1949年以来,中国共建成水库8.6万余座,总库容达4000多亿立方米,淤泥堵塞损失约为库容的1/10,有22座重点水库因淤塞而废弃。中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地表土壤超过50亿立方米,黄河下游的河床上平均每年积累约4亿立方米的淤泥,水土流失导致水库和堤坝泥沙淤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西部黄土高原土地面积约6.4x105平方米,土壤侵蚀面积约为4.5x105平方米,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70%,大量水土流失导致上游植被反向演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破坏水环境

山丘区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致使土壤表层涵养水源能力低。另外,大部分地区缺乏拦蒂降雨和蓄水保水措施,无法阻止地表径流增大和流速加快。因此,造成了土壤中的水分渗人量减少,地下水无法有效补给,水位必然下降。而流失的土壤进入水体,使水体中含沙量增加、浊度加大,并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无机化合物废料等,使面源污染加剧,自我净化能力下降,水环境质量下降。

同时,土壤中残留物质流入水体中,尤其是农药残留物等具有严重污染的物质流入水土,严重污染当地水体破坏水环境

山体滑坡、洪涝等灾害

水土流失的发生,植被被破坏,山体稳固性下降,在暴雨天气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此外,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的体积量锐减,从而土壤的蓄水量减少,在枯水季节没有足够的水量补给造成土壤和植物缺水。除此之外由于土壤的蓄水能力降低,洪水期间易形成更多的积水,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再者,水土流失的土体流入河流或是渠道,降低了河道和渠道的排水能力,周边的整体系统的泄水能力被削弱,雨洪时期极易发生涝灾。

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影响经济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资源过度开采造成的资源枯竭,不利于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工业发展产生的空气、水污染等,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平衡,特别是水污染严重,导致某些地区水资源紧缺。有些地区干旱少雨,大部分植被破坏,以及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地微生物比例变化,土壤结构破坏造成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现象,制约着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污染排放、不可再生能源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农田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是由陡坡开荒、破坏植被造成的,且逐渐形成了“越恳越穷,越穷越恳"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威胁社会生活

水土资源污染对人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水土流失引发的自然灾害,威胁到某些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某些地区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中,这些河水一般都用于农业灌溉,而水中所带的污染并未完全清除,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城市地区土地资源的污染也越发严重。某些工业废区,未经检测或者工业污染物处理直接填补建楼,赚取房价高涨带来的利益,而某些废弃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会产生辐射。

地区影响

中国

特点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其中西北黄土区、东北地区黑土区和南方花岗石“崩岗”地区土壤侵蚀最为严重。中国山丘区面积广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放牧垦殖历史久远加之城市化和开发建设项目扩展,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成为中国主要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主要特点表现在:

分布范围广、面积大

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千米,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占90%以上,尤其集中分布在大江大河上中游及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

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

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侵蚀形式相互交错,成因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地区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蚀为主,局部伴随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北风沙区和草原区以风蚀为主;西北半干早的农牧交错带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冬春两季以风蚀为主,夏秋两季以水蚀为主。

土壤流失严重

据统计,中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至河津市区间的7万多平方千米范围内,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万吨/平方千米,严重的高达3~5万吨/平方千米,该区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输沙量的一半以上。

现状

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首次实现全国卫星遥感监测的全覆盖(不含港、澳、台地区),结果显示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平方千米,占监测范围的28.61%,其中,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面积分别为115.09万平方千米、158.60万平方千米,分别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2.05%、57.95%。按侵蚀强度分,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侵蚀面积分别为168.25万平方千米、46.99万平方千米、21.03万平方千米、16.74万平方千米、20.68万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1.48%、17.17%、7.68%、6.11%、7.56%。全国水土流失呈现出以轻度和中度侵蚀为主体、面积大分布广、风力侵蚀面积大于水力侵蚀面积的总体特征。

水利部组织完成的2023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下降到262.76万平方千米,较2022年减少2.58万平方千米,减幅0.97%,减少量和减幅较上年度有所扩大,强烈及以上侵蚀面积占比由2022年的18.74%下降到18.43%,水土保持率由72.26%提高到72.56%。与2011年相比,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超过十分之一。

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原地区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黄土高原的多沙粗沙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一般侵蚀模数为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10000吨,少数地区高达20000~30000吨。该地区土地面蚀和沟蚀均十分严重,面蚀以坡耕地为主,每年每公顷土壤流失75~100吨;沟蚀主要发生在沟壑区,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十分剧烈,崩塌、塌陷等重力侵蚀也十分普遍。

经过多年的实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有效减少了人黄泥沙。通过现状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平均每年减少人黄泥沙4亿吨左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速度;二是初步改善了流域的生态环境,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得到了遏制;三是改善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条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据初步分析,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累计增产粮食约670亿公斤,解决了约1000万人的温饱问题。

黑土地耕地面积和年粮食总产量分别占中原地区的1/4,而商品粮调出量却占中国的1/3,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然而,由于高强度掠夺式经营以及夏季集中降雨、冬春冻融等自然因素,开垦只有百余年的黑土坡耕地侵蚀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富含有机质的黑土层变薄,表层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容重增加,部分严重区域母质裸露,形成沟道,损毁耕地。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显示,黑土地为108.75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为21.41万平方千米,占区域国土面积的19.68%,其中水力和风力侵蚀面积分别为13.64、7.77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发生的严重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70%发生于耕地上,70%发生于低山丘陵区。在区域方面,黑土地西部以风蚀为主,漫川漫岗典型黑土区和低山丘陵区以水蚀为主。

2022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以黑土地保护法施行为契机,已经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0平方公里,占计划治理面积的89%;已经治理侵蚀沟1675条,占计划的81%;已经治理的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平均下降90%,有效保护了耕地资源;4省区落实地方财政资金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9.8亿元,治理侵蚀沟9143条,可保护耕地260多万亩。

世界各地

水土流失现象已遍及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水土流失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6。耕地水土流失现象更加严重,受到不同程度侵蚀的耕地占1/4以上。仅就美国而言,据美国农业部估计全国1.8x108平方米耕地中的一半以上有严重水土流失。此外,森林、草地与牧场中水土流失面积也与此相当。因此,美国水土流失面积共有1.8x108平方米,土壤侵蚀总量每年达1X109吨。

北美的土地退化类型以水土流失为主,占67%,其次是风沙侵蚀,占25%。南美的水土流失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化学退化类型占29%,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12%。亚洲的四种土地退化类型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相接近。欧洲的水土流失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物理退化类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4%),达17%,欧洲的物理、化学退化类型约占退化总面积的30%,与北美、亚洲和非洲有很大的不同。

监测

分类

水土流失监测有多种类型,根据空间范围和监测重点的不同主要区分为坡面监测、小流域监测及大中流域和区域监测三类。

坡面监测

坡面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监测通常主要针对水蚀而言。坡面监测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观测分析次降暴雨径流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量与各种侵蚀因子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地块尺度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

坡面监测主要观测内容包括次降雨量及其过程,次降雨过程中每个坡面小区的径流量径流含沙量、侵蚀量及其过程,次降雨过程中每个坡面小区主要土壤营养元素(氮、磷钾)流失的量及其过程,次降雨过程中典型小区土壤水分含量及其过程,每个坡面小区土壤水分,作物管理信息(包括作物高度、作物叶面积指数、地面粗糙度),土壤基本物理化学性状(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和团粒结构等)。

小流域监测

小流域监测指小流域把口站观测和小流域内每个地块土壤侵蚀及其防治的观测。小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观测分析次降暴雨径流过程中(或者统计分析某时段)水土流失的量与各种侵蚀因子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布设格局下的蓄水保土效益,三是为区域性遥感调查提供背景数据支持。

小流域监测的主要观测内容包括次降暴雨量及降雨过程,次降雨把口站水位、径流、径流含沙量、侵蚀和输沙量及其过程,次降雨过程中主要土地利用下土壤含水量过程(TDR仪),每日或每周大气温度、湿度、蒸发量、逐年小流域土壤侵蚀(营力类型和强度类型),小流域土壤和地面组成物质组成分布、小流域数字高程、小流域植被类型、小流域地面组成物质等。

大中流域和区域监测

大中流域和区域监测是在大中流域或区域尺度范围内的监测,其目的是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土壤侵蚀及治理信息,为水土保持宏观规划和决策、全球变化研究提供支持。

国际上常用方法主要有:常规地理制图,坡面土壤侵蚀模型与CIS技术结合的评价制图,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方法和抽样调查方法等。

监测方法

地面观测

地面观测包括传统的地面观测和基于现代方法的地面观测两个方面。

传统方法观测

传统方法观测是最主要的监测方法,包括各种侵蚀类型(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农户等监测点的观测、小流域把口站观测、小流域地面制图等。地面观测是最传统、最基本的水土流失监测数据采集方式,该类方法既有人工的观测,也有比较自动化的观测。

现代方法观测

现代方法观测是指利用现代高精度测量技术,通过对降雨前后地形变化完成的土壤侵蚀监测,如用高精度DEM进行土壤侵蚀监测。

遥感监测

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是指以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图像判读或者解译方法,实现对侵蚀因子、侵蚀类型与强度的多时相制图,达到对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进行监测的一类监测方法。根据这种理解,对于侵蚀因子(土地利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的判读,是最基本的监测,而对于侵蚀类型与强度的判读与制图,则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延伸。

调查统计

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需要一定人力财力投入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社会活动。因此,关于治理方面的很多信息,如投资、治理项目等,须借助社会经济调查统计方法来完成。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陕西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等,都曾经建立这种统计制度。

另外一种调查统计,是指水土保持措施的抽样调查统计、农户经济和水土保持行为的抽样调查、小流域尺度上土壤侵蚀因子和水土保持类型的调查制图及土壤侵蚀突发事件的调查等。同时,由于利用遥感方式获取大范围水土保持措施信息比较难,无法得到关于治理投资等信息,所以需要利用社会经济统计方法来补充。

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是指在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借助简单或者复杂计算,完成监测指标采集的过程。根据其复杂程度可分为三个层次:

防治措施

预防

预防为主主要包括全民植树造林、种草、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和增加植被,包括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草、轮封轮牧、防风固沙、保护植被。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和在陡坡地、干旱地区铲草皮、挖树兜。尤其禁止在25°以上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在5°以上坡地整地造林、抚育幼林、垦复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都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防措施包括:

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农业措施。工程措施是一种通过修建水土保护工程进行拦截水土流失的措施;林草措施是一种通过自然修复及加强手段进行水土保持的措施,比如人工造林方式加强土壤的蓄水和拦水能力;农林措施主要用于农地,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土壤抗性条件,加大土壤对水分的吸收量,促进土壤蓄水能力。

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工程面施用防护工程,增大土体的整体强度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水土保持工程按照防护工程的建设目的和功能分为5大类,分别是坡面防护工程、沟床固定工程、护岸与治滩工程、小型排蓄引水工程和工程治沙工程。

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又称生物措施或是植物措施。林草措施首先应考虑采用的措施是人工再植被过程。人工再植被或植被重建工程首先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生态条件,建立能自我存在和稳定的植被,如根据水分和土壤条件确定以种植乔木为主还是以种植灌木或草本为主;其次要恢复植被的生态环境功能,应考虑因害设防,如防风固沙林带、种草固沙和植被化防止土壤水蚀,即生态环境效益。此外,植被工程还应考虑防止生物入侵的问题、易植易活以及可采用技术的操作性问题等。

林草措施最主要的实施方法是造林,通过水土状况的调查,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慢慢的自然恢复提高土体的蓄水能力和整体强度。总之,水土林草措施就是利用自然生物进行土壤的修复并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农林措施

农林措施也称为耕作措施。按照具体的作用和施用方法可以划分为以改变小地形为主的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以增加植物被覆为主的水土保持农业技术、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的水土保持技术。水土保持农林措施需要注意栽种农作物的种类、轮作方式、施肥方式和施肥量的分配,对于较干旱的地区注意进行抗旱节水技术的使用。总之,水土保持农林措施就是根据土地的具体状况合理的进行耕种,防止水土流失。

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

2023年1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并对水土流失的预防和管理提出具体要求。

美国

美国在《侵蚀与泥沙控制法》中规定:侵蚀与泥沙治理方案中应包括对所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定期维护、检修;检查员应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每两星期、洪水过后48小时内进行检修;检查方案是否执行、安置、运行。方案中的保护设施是否足以达到治理目的,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改进。《农业拨款法》中规定:国家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投资占2/3,其余投资由地方或土地使用者承担。这一规定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保障,而且内容更加具体明确,保障程度高、降低了地方和公众水土保持的经济负担。

日本

日本《砂防法》规定,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或者恶化,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用专门的防砂费用来进行治理水土流失,对居民进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日本的防砂经费理论上讲应该是由国家、各地和受益地区的居民来共同分担的,国家承担防砂经费的50%,地方政府承担30%,剩下的20%由当地的受益居民来承担。但假如发生特殊情况或是紧急情况,国家也可以承担60%以上,剩下的由地方和受益居民承担。日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国家对于被划为保安林的所有者加以适当补偿,同时要求保安林受益团体和个人承担一部分补偿费用。这对于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有指导性的依据。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水土保持中主要采取以州立法为主导,中央政府全面协调指导的方针,由澳大利亚中央颁布的有关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主要为两部:1986年制定的《澳大利亚水土保持法》和《澳大利亚土壤保护法》。《澳大利亚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水土保持应该坚持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澳大利亚土壤保护法》则对政府的财政补贴和贷款予以明确的规定,规定土壤保护行政长官可与土地所有者签订成本分担协议,以保证获批计划的顺利实施;该法还对用于控制土壤侵蚀的贷款作了明确规定,包括贷款申请、审批程序、贷款支付、贷款数额的确定、贷款偿还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