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岛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历史文化建筑街区

更新时间:2023-08-04 14:29

沙面岛,又称沙面、拾翠洲等,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与六二三路相隔沙基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漫长湿热、降水丰沛、光热充足,冬季温暖短暂的特点。其东西长约862米,南北宽约287米,面积约为330亩,是一处以历史文化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类景区。

沙面在中国古代为国际通商要津和游览地,曾为广州市重要商埠,后为英法租界,自1859年起被殖民主义者长期占据,直至解放后才回归中国。沙面岛的重要景点包括海关馆舍、广东外事博物馆、英国雪厂、露德圣母堂、英国领事馆、汇丰银行、沙面堂、苏联领事馆等,整体上保留着19世纪英法租界的欧式设计风貌,并以其建筑艺术及历史文化底蕴为街区特色。

沙面建筑群曾于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沙面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22年1月,沙面·西堤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命名

沙面岛,英文名为Shamian Island,又称沙面、中流沙、拾翠洲,因是珠江冲积成的沙洲,故名。其位于珠江白鹅潭北畔,清代称“中流沙”,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运石填海,修筑石堤形成岛状,故称“沙面岛”。在广州市,不少地名以“沙”作通名,指的是在江心堆积的小岛,或是沿海濒江淤泥层积成的平坦陆地,而非供人休闲嬉戏的沙滩。

历史沿革

文化背景

沙面原是珠江冲积起来的翠绿沙洲,名为中流沙或拾翠洲,明代沙面岛上设有“华节亭”,管理外商货物进出,是古代广州城对外通商的“津亭”(码头);清代中叶后,将沿岸浅水部分作为娱乐区域,北岸和东岸与大陆沙基相连,后在此建西固炮台,拱卫广州城池。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闭关锁国的封建壁垒被打破。1845年,英国在上海设立第一块租界,随之西方列强与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辟了近三十个被称之“国中之国”的居留、贸易区域——租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存续100多年的租界被彻底取消,但这些区域仍拥有近一个世纪的独特发展历史,并逐渐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

沙面岛成为英法租界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两国借口恢复被焚烧的十三行商馆,选定沙面为租界并大兴土木。在沙面岛结束租界历史后,广州市市政府对其进行“去殖民化”改造及街区建设,包括对道路进行重新命名、原租界建筑产权性质由私有转为公有、维护花园苗圃等绿化、对基础设施进行重建修缮、对沙面岛整体进行重新规划、建造现代化小学及活动中心等。沙面岛整体上保留着19世纪的英法租界的欧陆风情风貌,以较为完整的片状建筑群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其旅游特色为不同于周边环境的欧陆风情建筑风格,以及其曾作为英法租界的历史背景。对于沙面建筑群的研究以肯定历史、艺术及文化价值为主,同时亦强调对于西方建筑的保护的重要性,探索具有针对性的开发模式,兼备保护历史文化底蕴和融入现代新元素两大方面。

发展历程

从1859年7月开始,英法两国通过胁迫施压,使沙面岛在清政府的注资下正式开展租界建设工程,迁徙岛上民,并拆除炮台。环绕沙面岛四周筑起堤围,在北面挖建人工河(今沙基涌),划洲成岛,建桥独住,英法各占一方,并拍卖、经营租界地块。沙面岛自此与六二三路一河相隔,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地方,并有了现今沙面岛的雏形。

英租界分区出售后,其业主大兴土木,至1865年,英租界房宇环境已初具规模。同年英国领事馆迁入沙面,美国葡萄牙德国日本等国领事馆则随后陆续迁入。另外,许多原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广州市开设的银行、洋行,都在沙面开设分行或迁于沙面开业,如汇丰银行等。

法租界的开发则稍迟,1888年之前,法国人集中力量经营建设在今一德路石室一带的租地。自1888年石室天主教堂及其附近的育婴堂和其他房舍竣工之后,法国人才开始在沙面租界内建造法驻华领事馆、天主教堂、东方汇理银行广州分行等楼宇。1889年11月6日,法国政府再将其余的租界土地进行拍卖。1890年法领事馆搬进沙面,此后,法租界才逐渐与英租界一同成为建筑林立的租界区。

19世纪末,沙面公共设施基本完成,与一河相隔的广州城区风貌不同,折衷主义、拱券廊式、新古典主义等风格等建筑充斥着整个沙面租界。英法两国还将沿江一侧的公共区域改造为沿岸花园。

1941年末,美英两国对日本宣战,而后日伪军接管沙面租界。次年,为标榜“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将沙面的管理权转交给当时的汪伪政府,妄图以此收买人心。而当时的汪伪政府为表示亲日友好,将租界内尚未进行命名的道路以“亲日”主题进行命名,并一直沿用到解放后初期。

195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去殖民化”,并取缔这些带有殖民色彩、美化侵华行径的路名,而对原道路进行重新命名,以简单的“沙面+数字序号”作为基本结构。除此之外,正式收回广州沙面岛后,广州政府着力维护建设沙面岛内的道路、房屋建筑、绿化、体育馆等公共设施,将租界时期的建筑经过整改后将其产权性质转换成公有性质、教会产权等,促进了沙面岛定居人口的大量增长。

沙面回归中国后,政府致力于改善环境,维修道路花圃,整饰房宇,改造下水道。1959年,周恩来总理造访参观沙面岛街区,并在视察沙面时指出“要保护沙面原貌和环境”。在1980年后的十年改革开放时期,广州政府对沙面作了全面规划,新建了街心花园,以及许多草地、花圃、花坛,修建了网球场、游泳池。1987年中共荔湾区委、区人民政府在沙面翠洲园建立了老干部活动中心;1990年,集资400多万元,改建了沙面小学,使它成为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学校;1979年6月通过引进外资,霍英东先生投资兴建了位于沙面南街的东边的五星级宾馆白天鹅宾馆。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沙面岛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与六二三路以沙基涌相隔,东西长约862米,南北宽约287米,面积约为330亩,其所处经纬位置约为纬度:23°6′18′′W~23°6′29′′W,经度:113°14′23′′E~113°14′57′′E。

气候

沙面岛所属广州市为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7月平均气温约为28.7℃,1月份平均气温约为16℃,年均降雨量约为1720毫米,平均相对湿度约为77%。

地形地貌

沙面岛位于白鹅潭北畔,为河流阶地和白云山丘陵山地,地形较为平缓。

水文

沙面岛毗邻白鹅潭,而白鹅潭是珠江西航道(白鹅潭―老鸦岗)、前航道(白鹅潭―黄埔)、后航道(白鹅潭经新造至黄埔)交汇的节点。它上接流溪河,西北汇聚北江左岸芦苞涌、西南涌、白坭河、石井河诸水。同时,该河段为感潮河段,涨潮流由广州市市前航道和后航道同时并涨时,白鹅潭为汇潮的低压区,是涨潮流的汇合段,同时它也是落潮流的“分泄点”或“分流点”。故白鹅潭占据了水路交通的咽喉,对商贸流通大有裨益。

生态

沙面岛植被种类属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生境多样、种类繁多。沙面是广州古树名木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共137棵。其中,三百年以上的占了2棵,均为樟树;两百年以上的有40棵;百年以上的有95棵。在这批名木里,古樟树共有68棵,其他为榕树等树种。沙面有两棵300年以上的二级古树,均为樟树,一棵位于沙面网球场旁,另一棵位于胜利宾馆旁,后者足有339岁。

方位布局

沙面岛东西长约862米,南北宽约287米,大致呈长方形。其中轴线为东西走向的沙面大街,岛的北端和南端则分别为沙面北街和沙面南街,南北走向的街道自东向西依次按数字顺序为沙面一至五街,街道纵横交错、井然有序。重要景点自东向西依次为沙面东红楼(海关馆舍)、广东外事博物馆、香港牛奶冰厂(英国雪厂)、露德圣母堂、英国领事馆、汇丰银行、沙面堂、西红楼(苏联领事馆)等。

重要景点

海关馆舍

海关馆舍又称“红楼”“东红楼”,建筑名称为“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清帝国皇家海关),位于沙面岛东端沙面大街2、4、6号,是两座独立的相连的3层楼房。

海关馆舍主楼位于南边,坐北向南,红楼长度为48.835米,宽度为29.68米,占地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建筑檐口高度15.10米,东、西两塔高度(至塔尖)为27.9米。建筑屋顶为坡顶,面材为整块镀锌铁皮,设有两个法国风格的圆锥形塔楼和高低错落、大小不一、涂抹黄底白线的烟囱群。建筑地上3层,地下半层(层高1.90米)。

全楼大小房间共41间,各层平面划分为3个独立套间,套间之间通过外廊相连。建筑各层南、北设殖民式外廊:宽度为3~2.3米,东、西面设悬挑板式阳台:宽度约为0.8~0.6米。建筑正立面是“横三段,竖五段”的古典构图。“横三段”:指下段石基座架空,柱脚放大,砖柱上绘白色横向饰线;中段3层铸铁栏杆外廊,使雅致轻巧与粗重的柱梁形成对比,砖柱角部雕饰白色竖向饰线;上段是镀锌铁皮陡峭屋顶和高低错落的塔楼、烟囱群。“竖五段”:指重点强调水平外廊的左中右3个带拱券和外挑弧形露台的开间,装饰丰富;东、西两端开间顶上以锥形塔楼终止,正中开间顶上以希腊式三角形山墙和巴洛克式弧形山花收口。正立面外廊均设置有东中西3个清水红砖拱券廊入口,各入口上悬挑弧形板式阳台、铸铁通花栏杆。由入口经廊道入室内可达宽敞的楼梯间,各楼梯间顶部开敞,设计为大型采光透气玻璃天窗。主楼原结构为砖、木、钢,局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各层北外廊有台阶、铸铁天桥与副楼相连。主楼北面为副楼,建筑面积约为750平方米。副楼占地面积不及前排的五分之一,建筑较为简陋,间隔较小,配以铁梯,一般用作厨房及佣工住房。

其属法租界内建筑,曾用作海关馆舍。解放前曾是粤海关俱乐部,只有中、高级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入住,解放后被用作海关员工宿舍。该建筑是由治平洋行——来自澳大利亚的建筑师帕内设计及建造。该建筑坐北朝南,位于沙面大街东端,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建筑独特的造型、鲜明的色调使其成为了沙面的标志性建筑。因主色调为红色,人们称之为“红楼”。又因沙面岛西端的苏联领事馆的主色调也为红色,故又将其称为“东红楼”。

广东外事博物馆

广东外事博物馆位于沙面南街20号,原为民国时期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建于1890年,是沙面建筑群当中的A类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前身为法国驻广州领事馆,整体建筑按照欧洲巴洛克风格建造,为二层柱廊式,欧式廊柱展现在外立面之上,配以淡黄色外墙,体现了设计者的小资风情。外墙顶部和廊柱上装饰的雕花,以及木制梦窗边沿的花纹,都使用了欧洲传统流行的纹路与样式。建筑内部还保留着100多年前使用的木地板,楼梯边沿采用木制扶手,窗户顶部的半圆拱顶窗花设计,体现了当时西方建筑风格的流行主题。

广东外事博物馆通过陈列珍贵的外事礼品和外事图片,展示了广东对外开放的辉煌成果,是全国首家地方公益性外事专题博物馆。

英国雪厂

英国雪厂,又称HK牛奶公司制冰厂,位于沙面北街29号、31号,建于20世纪初,为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现存沙面近代建筑中唯一的一座厂房。

英国雪厂坐南朝北,前部结构为外砖承重墙,内钢筋混凝土框架,后座为纲筋混凝土框架,本栋建筑地上4层,前部有半地下层,即半地下室。其建筑可大致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为办公住宅,后部为厂房。厂房地面分东西两个车间,中间隔一个天井。东车间现加建多层,吊车牛腿还作为遗址保存。东车间后部有一钢筋混凝土螺旋楼梯,可直上车间天台。下部楼梯已拆,但上部旋梯仍在,车间天台仍保存有天台房子和屋顶水池。

露德圣母堂

露德圣母堂,即天主教露德圣母堂,位于沙面大街十四号,是法国驻穗领事馆教友为便于宗教生活,于1890年所建,占地面积逾800平方米,为典型法国哥特式建筑式建筑,外观简洁。哥特式教堂的主貌,同时具备宏伟壮观和亲近平和的特点。

教堂主体结构按哥特教堂结构体系建造,但实际采用了简化后的砖石结构木楼板。其结构体系条理分明,各个构件的荷载传递关系清晰,无太多装饰部件,天面为钢筋混凝土反梁梁板结构,其垂直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柱及砖墙砖柱。

教堂平面成一字形,总体为一层。教堂按法国哥特式教堂的传统范式设计,有礼拜堂、神父休息室和钟塔。

礼拜堂由长方形的中厅组成,能同时容纳两千人听弥撒。礼拜堂的长边为东西朝向,并开有大面积长窗,以玫瑰窗为装饰。窗户的通花使教堂内光线柔和,让人清凉舒适。圣坛布置在教堂北端,其前方为祭坛,祭坛一侧为布道台,均用栏杆和合阶与教徒席分开。圣坛两侧为神父室,东面的神父室向北开有侧门,与教堂的附属建筑相连。在礼拜堂的西南端,有一通向二层夹层的木梯。礼拜室的墙面有统一的尖券窗与扶壁,檐口饰以连续尖券构件,女儿墙则饰以精致花饰。外观风格统一、形态一致。墙垛以竖向线条为主导,层层内收,构成轻灵外观。教堂东北角的附属建筑为三层,左右对称,入口设台阶直通一层,二层皆开尖券门洞,女儿墙建筑方法与教堂一致,墙面材料为原色水刷石,后在东面加建平房及设施,才形成现有规模。

门厅地面铺大理石地,礼拜堂地面铺马赛克砖,中间通道为黄色,两边则为蓝色,铺砌年代并不久远。内墙面为米黄色,墙裙、柱基涂成鲜艳的蓝色,踢脚则饰以栗色,给人以庄严感。教堂内高大的窗户装饰较为炫丽,窗间墙在开窗的一端向内收成斜面,加强了采光效果。露德圣母堂的装修简朴明朗,体现了教会的清欲神韵。

英国领事馆

英国领事馆位于沙面南街44、46号,始建于1865年,重建于1923年,是一座具有典型折衷主义装饰风格的建筑,也是沙面最早的领事馆建筑,曾隶属英国外交部的工程部。

英国领事馆包括一座2层主楼,两座2层副楼,西副楼基本保持了1923年重建时的原貌。该建筑装饰既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特征,又具有安德烈亚·帕拉第奥风格特征,属于折衷主义装饰风格建筑。其主要立面主入口(东立面)有三个开间,底层开间为券廊,二层为凹阳台,栏杆墩柱上立两组双柱式,属于帕拉第奥装饰风格。装饰材料和建筑结构都是现代的,外墙面用水刷石饰面,内部墙体结构为红砖墙,远看像是石头的肌理。每一堵实墙的端部都设水刷石饰面的壁柱,壁柱上间隔留缝。

英国领事馆的入口立面采用横向三段式构图,平台栏杆和拱券柱廊则仿文艺复兴风格。西立面设上下两层外廊,外廊的拱券内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外墙面则采用水刷石饰面。背立面悬挑小阳台具有的光影和体积感,与厚实的墙面形成对比,使其具有类似雕塑的气质和有力的立体感,这种风格与帕拉第奥和文艺复兴的严谨又形成对比。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位于沙面大街与沙面四街交界的东北转角处,初建于1865年,重建于1920年,是以新古典主义风格为主的4层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140平方米。

建筑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东南部与西南部作削角处理,作为入口。建筑的临街面中运用古典主义风格中的横向三段式构图,首层的出入口采用西方灰白色花岗石古典山花门,山花门上方勾出放射状饰线。为了左右对称,有3个窗也做成山花门状,其他长方形窗上部都采用大圆窗设计。墙角采用灰白色花岗石,窗间墙则用仿花岗石的水刷石护面,并勾出横线条仿古典叠砌巨石。二至三层用贯通两层的巨柱为外廊,采用圆柱与方柱结合形式,圆柱采用罗马式多立克柱式,在柱身有多条竖向凹槽,做工精细,挺拔有力,重现古罗马多立克式的男性美。第四层和屋顶形式简洁,突出西南转角的巴罗克塔楼。屋顶塔楼采用古典复兴式风格,半球壳的穹顶加在圆筒鼓座上构成塔顶,穹顶上竖立着6.2米高的旗杆。塔身的四条结构方柱由立在栏杆上用于装饰的帕拉迪奥式柱左右伴着。

该建筑为汇丰银行旧址。汇丰银行于1864年8月6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总行位于香港的皇后大道1号,是第一个总行设在中国的西方银行,是典型的殖民地银行。汇丰银行在19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当时中国通用货币虽以银元为本位,但都被英国的汇丰银行所控制,汇丰银行所发行的港币流通全中国。1996年,包括汇丰银行旧址在内的沙面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面堂

沙面会堂,史上曾称为广州外国人教堂、圣公会基督堂、沙面基督堂、基督教沙面堂,现为广东省基督教沙面会堂,简称“沙面堂”。位于沙面南街五十八号之一,建于1865年。

沙面基督堂为新巴洛克式风格建筑,即折衷主义建筑。新巴洛克建筑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一排排矮背条椅面向圣坛,圣坛两侧柱顶饰以券叶,堂顶并不采用穹窿设计,以长方形天花板取而代之,堂内以白色为设计主旋律,墙脚则采用深色,两种颜色的搭配在柔洁温情中蕴含着庄重之风。

该堂原为广州通商口岸西方国家船员崇拜之用,逐步发展为公共崇拜教堂。1949年以后被政府部门占用,1989年由省基督教两会收回,1992年经修缮后恢复宗教活动,称为沙面会堂。1996年11月,包括沙面堂在内的沙面建筑群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沙面堂主堂可容纳约300人,2018年改造的副堂可容纳约200人。沙面堂主日设早堂崇拜(普通话/广州话)、午堂崇拜(中英文)及晚堂崇拜(普通话),并开设有查经班、祷告会、慕道班、福音咨询等周间信徒牧养关怀事工及婚礼、书刊等服务。

苏联领事馆

苏联领事馆位于沙面大街68号,建于20世纪初,由伯捷洋行设计,立面样式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风格。

该建筑楼高三层,采用砖、钢筋混凝土结构,坐北朝南,主楼包括小院和围墙。正立面和东西侧立面各层都设有外廊,后立面第二层设悬挑通阳台,并有混凝土天桥通向副楼。整栋建筑的外立面除了挑檐、栏杆女儿墙外,都使用高质量清水粘土实心砖装饰,不加油漆,用水泥生石灰勾缝,与位于沙面岛东端的“红楼”海关馆舍遥相呼应,故有沙面“西红楼”之称。

沙面公园

沙面公园位于沙面岛南部,面积约为2.14万平方米,原是英法租界内的前堤花园、皇后花园。1953年规划为公园,1960年建成公园后开放。1980年建设白天鹅宾馆时,同时填江扩建。公园内分布有诸多雕像及遗留建筑,整体设计具有欧式风格,是一美丽祥和的休闲公园。河边石台上架有两门铁炮,长逾3米,其上有褐色锈迹及缺损斑口,在其一旁的石刻上写有:“这清代城防古炮是广州市人民在第一次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遗物;爱新觉罗·旻宁二年‘一八四二’在佛山铸造,重六千斤;公元一九六三年九月七日在沙面复兴路出土。公元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立。”时刻提醒人们沙面所承载的屈辱历史。

沙面公园是广州人在一河之隔的繁华闹市区外的避暑胜地和休闲乐园,是欧式建筑林立、充满异域情调的一方“飞地”,同时也是刻写着民族耻辱、唤起鸦片战争硝烟沉重记忆的一处历史遗迹。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时指示要保护沙面原貌和环境,为沙面的保护开发工作划定了标准。

广州市人民政府在1994年发布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定位:“沙面是整体保护的街区,规划控制为外事、旅游、绿化风景区,应保护和恢复原有建筑风貌和绿化环境。一般不得拆建或扩建,外装饰风格应与环境相统一;原有的绿地和活动场所不得侵占。”为广州市对沙面的开发明确了底线。

1998年,荔湾区政府在征集各有关方面专家学者的意见后,把沙面的发展定位为欧陆风情商务旅游区,以便更好的保护和开发沙面。

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政府大力推动沙面岛整饰工作,其内部的建筑物普遍得到修复与提升,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联手,政策支持、多功能融合的开发模式,并为历史文化型街区的复兴与可持续增长模式作出了良好的示范。

保护

1992年1月8日广州市政府发出《关于确定沙面地区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区的通知》,明确沙面街所辖范围为文物保护区,使其在法律上受到认可与保护。

1996年,沙面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01年,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编制了《广州市沙面建筑群保护规划》,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提出了保护规划与整治规划方案,划定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重点对沙面建筑群的分类与管理进行了规划,对建筑外环境整治提出了规划指引。

2020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规划要求延续现状道路宽度不拓宽,街区内部交通原则上以“步行”为主,环岛车行实行“单行、禁停”的政策。

相关文化

建筑风格

英国是沙面的头号宗主国,沙面建筑装饰风格主要受到英国和法国建筑风格的影响。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到1911年,先后有19个国家在广州派驻领事,沙面租界设立后,外国驻广州的领事馆陆续迁入沙面。

沙面早期(19世纪末之前)的建筑装饰风格包括安德烈亚·帕拉第奥风装饰风格、文艺复兴“圆拱式”装饰风格、哥特式建筑复兴装饰风格、安妮女王装饰风格。沙面盛期(19 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装饰风格包括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新艺术运动、巴洛克、折衷主义装饰风格等等。

哥特复兴风格

维多利亚时期的教堂哥特复兴风格有三种尖顶类型:早期英国式、装饰时期和垂直时期的尖顶。建于1889年的沙面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就属于早期英国式的哥特复兴风格。将沙面天主教露德圣母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圣约翰教堂比较,不难发现它们共同的装饰特点:入口处设单塔、外墙立扶壁、尖券门窗造型、四瓣四叶式图案,不同之处在于露德圣母堂用四瓣四叶式镂空图案装饰女儿墙,香港圣约翰教堂采用的是雉女儿墙;露德圣母堂塔顶立尖顶,而香港的圣约翰教堂缺少尖顶。它们的共性特点说明宗主国本土的建筑装饰风格对租界地殖民建筑装饰深厚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风格

沙面的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主要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是沙面盛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主要建筑装饰风格。沙面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特征如下:立面三段式构图、层高三至四层、坡屋顶、巨柱式外廊、底层实墙、强调入口和中轴线、入口设门廊,最显著的特征是巨柱式的外廊与底层开拱窗的实墙形成的虚实对比。这种装饰风格主要用于洋行、银行用以表现企业雄厚的实力。包括沙面的汇丰银行、慎昌洋行、亚细亚火油公司、渣打银行、沙逊洋行台湾银行的立面构图都属于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

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入口装饰包括带山花的入口、威尼斯窗、带山花无台座的爱奥尼式拱廊、科林斯式拱廊,拱券与柱式的组合包括无台座的叠柱式、叠柱式、帕拉第奥式拱廊和台座的叠柱式(帕拉第奥主题)等几种形式。带山花的入口大门的原型是希腊式山花柱廊,它是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的重要元素。台湾银行的大门、新沙逊洋行的大门、汇丰银行的大门、正金银行的大门就是希腊式山花柱廊的形式。

但沙面的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又有自己的特征,如券柱式与外廊式结合、不遵循严格对称法则、装饰材料少用石材、朝向十字路口的入口立面做斜切角处理等等。汇丰银行、好时洋行、沙逊洋行及粤海关会所的主入口则将带山花的入口大门放大,使其达到多层的高度,保留了山花的造型,柱式分层分段连接,这样的入口造型较为窄长,层数大多不超过三层,与沙面得建筑体量相匹配。

折衷主义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为集仿主义,因其建筑往往在其他风格上加入巴洛克装饰,故也可称为新巴洛克式。折衷主义装饰风格是沙面建设盛期的主流装饰风格,具备一定规模的洋行和银行都大多采用在西方颇为流行的此风格。折衷主义装饰风格是伴随着新型现代化装饰材料的运用而发展的,它仿效各个时期的风格,使各种风格同时出现在一栋建筑上。这种装饰风格的典型建筑为沙面英国领事馆。

商业

作为广州市重要商埠,沙面岛的商业价值较高。到1870年左右,沙面租界已聚集了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台湾银行广州支行等十家银行,以及怡和洋行太古集团、天祥洋行等四十余家洋行。除此之外,沙面租界还大量分布了亚细亚火油公司、维多利亚酒店、HK牛奶冰厂公司、屈臣氏药房等商业公司。

沙面洋行的经营项目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沙面各国银行的正常业务、投资航运业(如英商的太古洋行、怡和洋行、日商的大阪轮船公司等)或建厂(如英商的香港牛奶冰厂公司、屈臣氏汽水厂等,丹麦的大北毛厂等)及燕梳公司业务(“燕梳”为英文“Insure”的音译,意为保险,如英商“迈尔佛素火险燕梳公司” 、德商“鲁麟洋行火险燕梳公司”等)。

沙面洋行对中国华南地区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其勾结封建势力,倾销鸦片、贩卖军火、贩卖人口,贻害社会;倾销商品、垄断市场、掠夺生产原料;垄断金融,操纵贸易,发行货币扰乱中国经济市场;凭借其雄厚资金和经济政治特权等打压刚起步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沙面洋行对华南经济的正面影响则为资金流入广州市市场刺激其经济发展;开拓国际市场;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先进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沙面岛的优越商业地位也吸引了大批包括巴斯商人在内的外国商人进驻,1861年起巴斯商人就在沙面留下了建筑,证明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仍留在广州,主要从事印度棉花运销中国的业务,开设的巴伦治洋行于1794年正式营业,主要售卖丝绸、香料、棉纱等。

重要事件

划为租界

包括《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签署后,英国便蓄意在广州设立租界,曾向两广总督府提出在西口划地租借,当时清廷官吏以此处居民众多,不便迁移,加以推拒。此后英国仍派员多次交涉,在1859年7月,英国官员柏克便以中英《南京条约》及中原地区与英法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为据提出辟沙面之地为租界,两广总督黄宗汉便屈服地答应了。

1859年9月3日,两广总督劳崇光与英国领事D·B·洛巴特逊签订了《沙面租界协定》。其中规定沙面作为租界给予英、法两国,英国占地44 英亩,法国占地11英亩,每亩年缴纳地租1500制钱,而中国政府必须放弃对该地之一切权利。自此沙面便沦为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个据点。

除“发展历程”中提到的租界兴建工程外,英、法两国在沙面还各自设立了租界的“工部局”。工部局实际上是一个“地方政府”,下设有巡捕房,负责租界内的行政事务、区政公共建设、治安保卫、人口税收等工作。巡捕房设有巡警,仅英租界便有30多人。租界内收缴的产业税、商店的牌照税等归工部局管理。1910年兴建的沙面水厂、水塔,亦由工部局牵头。沙面内设立有不少法规,特别是统治压迫华人的规定。如进入沙面的中国人要按规定于晚上9时之前必须离开。在沙面通往沙基的东桥、西桥,设有铁闸,派警员把守,还在桥旁修建堡,架有小钢炮、机关枪;在白鹅潭河面上,停泊军舰。上述种种规定条文使沙面实际上成为了殖民主义者的一个侵略据点。

沙面工人罢工

1924年发生了越南爱国志士范鸿刺杀居留在沙面的法越南总督梅林的事件后,英、法侵略者以此迁怒于中国人民,便制订了限制华人出入沙面租界的条例一“新律”。其中规定在沙面的中国人要向“工部局”领取“通行证”才能进出沙面;对中国人有怀疑便肆意搜身;非居住于沙面的华人,于晚上9时前要离开否则拘留等。这激起了中国人民和沙面华人的义愤,所有洋务工人便联合起来,在1924年7月25日至8月19日举行罢工,使整个沙面陷入瘫痪。英、法当局迫于无奈,只得取消这些禁令,中国洋务工人的罢工取得了胜利。

沙基惨案

1925年5月30日的“五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高潮。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香港大罢工,沙面的洋务工人亦加入了这一罢工斗争的行列。1925年6月23日,广州工人和学生等10万人组织了反帝集会和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路经沙基时,被驻扎在沙面的英、法侵略者血腥屠杀,酿成“六二三沙基惨案”。为了千秋万代牢牢记住帝国主义的暴行,中国人民便把沙基马路改名为“六二三路”,并在沙面西桥头,建立“毋忘此日”的纪念碑。解放后,改建在东桥头旁,称为烈士纪念碑,以教育后人永志不忘。

近代变革

1927年12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武装起义中,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又以沙面租界为据点,以停泊在白鹅潭的军舰为后盾,用机枪、大炮参与镇压革命武装起义,再一次暴露侵略者的面目。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当时占领广州的日军实际军事接管了沙面。1942年3月25日,日军名义上将沙面移交汪精卫伪政府接管,并设立“沙面特别区署”,由当时的广州市伪警察局局长郭卫民兼任沙面特别区区长。实际上权力仍操纵在日军手中,沙面一直由日军宪兵驻守,进行殖民地统治。

日本侵略者打着“东亚共荣圈”“中日亲善”的幌子,推行殖民地政策,把沙面大街改名为复兴路,意为中日提携,复兴建国。又把现沙面一街改为同仁路,二街改为敦睦路,三街改为中兴路,四街改为自力路,五街改为博爱路,甚至把沙面北街拟改作昭和路(昭和是日本天皇的年号),后因太露骨才改为肇和路。这些路名直至解放后,才于1957年6月被广州市政府予以取消,并改为现路名。

1945年9月2日,日本战败投降,国民政府收回沙面,设立沙面特别区及警察分局对其进行管治,并于1946年10月颁布《收回沙面租界为本市辖区令》,收回租界,至此沙面才重新成为广州市的一部分。但沙面的殖民地色彩仍未能清除,设在沙面的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美国新闻处仍然拥有优渥地位,外国的政治控制、经济侵略并没有停止。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殖民主义者彻底离开了解放区,经历近百年灾难的沙面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

现代发展

广州解放后,沙面由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进行军事接管,作为特区建制。1950年沙面特区并入太平区,成立了该区的一个行政街道办事处。而原沙面公安分局于1950年6月改为广州市公安局直属分驻所。1952年太平区合并入中区,沙面归中区管辖下的行政街,市公安局沙面分驻所亦改为沙面派出所。1960年6月中区撤销,沙面转属荔湾区,并一度与清平、岭南等行政街同属清平公社。不久后公社撤销,1961年10月6日沙面恢复为街道办事处,直属广州市人民委员会领导。到了1964年4月,沙面街的民政、劳动、居委会等工作转归荔湾区岭南街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沙面街道办事处改称革命委员会,并于1970年9月复归荔湾区管理。“文革”结束后,于1980年10月1日恢复街办事处建制,至今属荔湾区的一个行政街。

解放后,人民政府逐步地清除殖民地残迹。对没有两国关系的帝国主义国家银行等进行登记接收,这些企业的本国人员绝大部分在临近广州解放时便已撒走,留下华人职员代管接管工作进展比较顺利,至1950年初,便告完成。最后人民政府通过协商办法,妥善处理好了华人职员的遣散工作。

所获荣誉

1990年,沙面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

1996年,沙面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3年6月,沙面历史文化街区入选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2022年1月,沙面·西堤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