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超 :红军长征时期烈士

更新时间:2024-09-21 02:22

洪超(1909~1934),男,中国工农红军烈士,出生在湖北省黄梅县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进入武汉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学习,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地区。1928年1月,他随朱德参加湘南起义,4月到达井冈山市,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风景旅游区做出了贡献。长征前,洪超担任红3军团第4师师长。1928年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并且当过朱德的警卫排长。

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第一仗在江西省信丰百石打响,时任红4师师长洪超在第一线指挥,被敌人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

人物生平

洪超,1909年生,黄梅县人。

6岁那年丧父,9岁时母亲改嫁,从此与祖母相依为命。洪超幼时断断续续读过几年书。为了生存,当过童工,做过学徒,沿门乞讨过,倍尝人间艰辛。

1926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曾任儿童团团长。

1927年进入武汉中国工农红军学校学习。12月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转入朱德、陈毅所率领的部队,任朱德的警卫员。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南起义井冈山风景旅游区的斗争。

1929年转入红5军工作,任红5军第1纵队中队长、大队长,红8军军部参谋,红5军第1师师长,红3军团第6师、第4师长。参加了湘鄂赣边区的游击战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

1930年8月起,洪超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团长、师长等职务,在第一、二次攻打长沙市的激烈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冬至1931年秋,洪超在红三军团前委书记、总指挥彭德怀领导下,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番号被撤销,各师归红三军团部指挥,洪超任第六师师长。

1932年6月负伤致残。

1933年3月在草台岗战斗中,洪超身负重伤失去了左臂。1934年1月在攻占沙县县城战斗中,他担任主攻,率先攻入城内,荣获中革军委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一枚。

1934年8月荣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第一仗在江西省信丰百石打响,时任红4师师长洪超在第一线指挥,不幸被敌人流弹击中,壮烈牺牲,是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

后世纪念

1954春,他的一位同乡和战友回乡带回噩耗,却不知道他牺牲的确切地点,更不知洪超埋骨何处。家人也曾寻找过烈士遗骸,却毫无结果。

洪超牺牲后,由于战事匆忙,他的遗体被当地一位陈姓老乡草草收敛,安葬在村前的山腰上。中国工农红军将洪超生前的一件长大衣留给他作纪念,这件大衣也许是洪超留下的唯一的遗物。每逢清明节,当地村民都要集体为他扫墓,以淳朴的民间方式祭奠英灵。后来政府寻找烈士遗骨,根据这些线索确认了洪超的埋葬地。

1965年3月8日,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委的滕代远从北京致信黄梅县人民委员会,信中说:

洪超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为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光荣的事业,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建设、壮大和发展,为党的伟大的事业而牺牲,尽了他毕生的精力。他具有革命的无产阶级立场,在对敌斗争中,无论在大、小战场上,都是勇敢的。他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他对党无限忠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直到他英勇牺牲尚存有一口气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党的事业。他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伟大事业中和中国工农红军建设中,作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005年3月下旬,当年洪超的部下张爱萍上将的女儿张小艾,建议修建洪超烈士墓,得到当地政府的响应。纪念碑于2006年清明节完工,原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了碑名──“洪超烈士之墓”。

2006年6月初,洪超牺牲近72年之后,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家人才知道洪超牺牲的地点在江西信丰。一个月后,在百石村围栋山腰洪超烈士墓前,洪家人长跪不起,令围观者唏嘘不已。

参考资料

洪超.中华英烈网.2015-06-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