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沿镇 :上海市崇明区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1 13:43

港沿镇是上海市崇明区下辖镇,位于崇明区中部偏东。

截至2009年,港沿镇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53400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壮族蒙古族白族等。2014年,港沿镇实现生产总值(GDP)增加值9.12亿元,较2013年增长7.08%。

2020年5月,入选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历史沿革

清代隶属于沪海道。

民国时期,先后隶属南通市松江区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隶属于上海特别市。

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

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

1984年2月,原合兴乡、原港沿乡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行使政府职能;3月,实行政社分设,重新分别成立合兴乡人民政府、港沿乡人民政府,人民公社作为经济组织保留(1987年撤消)。

1995年2月,撤销港沿乡建港沿镇。

2000年12月11日,撤销港沿镇、合兴乡,设立新的港沿镇。原合兴乡有14个行政村,原港沿镇有23个行政村。

2002年4月19日,将原合兴乡14个行政村和原港沿乡23个行政村合并为21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截至2009年,港沿镇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镇政府驻港沿公路1177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港沿镇位于崇明区中部偏东,中心位置坐标为东径121.5°,北纬31.4°,东濒向化镇,南毗堡镇镇,西邻竖新镇,北接上海警备区富民副食品基地,距崇明区城中心30公里,总面积74.9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港沿镇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平均海拔2.8米。

气候特征

港沿镇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全年的日照数2094.2小时,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9天。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靠海,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截至2010年,港沿镇植物共83科157属229种植物,果树类有桃、李、杏、梅、梨、苹果、核桃、柿子无花果等;树木类有杨、柳、松、水杉、榆、槐、黄杨桑树、桂花、合欢树等;花卉类有凤仙、月季、紫薇、菊花、杜鹃、茶花等;薯类有番薯、马铃薯、芋艿等;食用菌类有蘑菇、香菇、金针菇平菇、木耳等;土特产类有芦粟、米白酒、老毛蟹、雪羊香芋等;其它类包含竹子、芦苇、芦竹、竹笋、萝笋、山药、莳菇、药材等。

动物资源

截至2010年,港沿镇动物共43目96科160多种,犬哺乳纲有牛、羊、狗、猪、兔、黄鼬、老鼠、刺猬亚科等;鸟纲有鸡、鸭、鹅、鸽、麻雀、乌鸦、珠颈斑鸠喜鹊、等;水产类有鲫鱼、鱼、白鱼、鲤鱼、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09年,港沿镇总户数21524户,人口53400人,其中农业人口48385人,占90.6%。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壮族蒙古族白族等。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49703人。

交通

港沿镇内交通便捷,草港公路与北沿公路穿越镇区,并有多条县级公路贯通全镇,并与市级公路陈海公路相接。

经济

综述

2014年,港沿镇实现生产总值(GDP)增加值9.12亿元,较2013年增长7.08%;实现税收1.532亿元,较2013年减少4.2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3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0.98%。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08元,较2013年增长11.7%。

第一产业

2014年,港沿镇完成秋播绿肥面积1.2万亩,机插秧面积6883亩,发放水稻种子95575公斤,各类农药补贴累计225.3万元。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8期,受训人员达600多人次。全年共培育家庭农场42家,其中31家为水稻种植型家庭农场,面积达3100多亩。

第二产业

2007年至2011年,港沿镇累计产业结构调整16家企业,期间利用存量资产引进企业12家,累计投资6884万元,新增产值8000万元。2007年至2011年有16家企业办理了技术改造项目备案,合计投入资金9394万元。2010年,港沿镇完成万元产值能耗较2009年下降12%。5年中,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4.9亿元,到2011年达到8亿元,比2006年预计增长64%;工业企业入库税收从2006年的1691万元,到2011年达到2675万元,比2006年预计增长59%。

2014年,港沿镇完成工业总产值近10亿元,完成实体型企业税收2800万元。稳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关闭3家高能耗重污染企业。投资4296万元实施3项技改项目,2家规模以下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与辖区内各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81份,特种设备管理责任书51份,排查事故隐患200余条。节能减排有序开展,完成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任务10台。万元产值能耗较2013年下降64.32%。

第三产业

2011年,港沿镇上半年共接待游客37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234万元,其中门票收入403万元。全年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70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670万元。

社会

基础设施

2013年,港沿镇投资900万元完成合兴、梅园、同心村三个村的村庄改造项目;投资985万元实施完成27座农村危桥改造工程;投资2000万元完成69公里农村道路建设项目;投资890万元完成2.6公里合五公路延伸段改造工程并通过验收;投资232万元完成镇区老公房平改坡综合改造工程。185户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危旧房改造项目如期完工。投资700万元完成1-6号河港沿公路西侧护岸维护工程。启动实施10家单位餐厨垃圾集中收集工作。新置电动垃圾清运车21辆,添置垃圾桶200多个。

教育

截至2009年,港沿镇内共有4所中小学、1所专修学校。

医疗卫生

截至2009年,港沿镇共有1所卫生中心(港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文体事业

2013年,港沿镇组织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参与上海市首届市民文化节和第二届市民运动会,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29场,累计参与人数达1.8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4年,港沿镇参保人数9027人,缴费金额851.2万元;对13725人发放养老金9521.64万元。全年救助各类对象27679人次,发放各类救助金1099.89万元。为1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有800名残疾人获得了康复上门服务。全年发放优抚对象定补金265.079万元,发放农村60周岁退伍军人老年生活补助、军龄补助108.221万元。

文化

特产

港沿镇主要特产有:崇明糕石刁柏、水仙、甜包瓜、香酥芋、白扁豆、酱包瓜等。

习俗

农村中家家户户砌灶时,为防止烟灰落到灶台上,所以在从灶台到屋顶砌烟柜的同时,砌一垛墙来遮拦,人们称该墙为灶山,旧时灶山的边上砌有灶君殿,内供奉灶君像,灶君殿外贴灶门帘。泥瓦匠为美化灶君殿边的灶山、烟柜及整座灶,于是在灶的各个部位画上各种图案来装饰,崇明区人把这种画在灶头上的画称为灶花,因为灶花是画在供奉灶君的灶上的,所以早期的灶花内容以五谷丰登、年年有余(鱼)等为主,并辅以花草图案及线条装饰,构图比较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陆续出现了六畜兴旺、花鸟鱼虫、神话传说、山川景物等题材的画。并逐渐开始出现彩色的灶花,即从原来在白色的灶壁上以黑线条勾勒为主,发展成为色彩鲜艳的红蓝黄绿黑白相杂,构图也已是雅与俗、粗与细、精与简熔于一炉。饱满的构图、简练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通俗明了的画面,使灶花显得和谐雅致,有很强的装饰性,有独特的欣赏价值。灶花绘画方法独特,是一种湿壁画法,即灶头砌成以后,灶上所粉饰的石灰尚未干燥,泥瓦匠即挥笔在上面作画,以后随着灶火的烘烤和自然挥发,整个灶面渐干,上面的画作就能历经几十年而不变其色。

旅游

大公所教堂

大公所天主教堂是崇明天主堂中心堂口,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由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柏应理创建,其主体建筑是由意籍耶稣会士苗仰山经造,是一座7间13梁的中式建筑。堂前有钟楼1座,高27米,鸣钟时,十里可闻。该堂可容纳1000人,奉“耶稣圣心”为主保。大公所天主教堂的宗教活动在“文化大革命”时被迫停止,教堂建筑受毁坏,改作人民公社礼堂。1981年7月,该堂举行复堂弥撒,随之进行教堂修复,重建钟楼,内外修缮一新,于1983年圣诞节举行复堂典礼。

明珠湖

明珠湖位于崇明岛西南部,占地6500亩,是崇明岛上最大的天然内陆湖,大气环境质量为国家一级,水质为国家二级,鱼类资源丰富。湖面南北长约3500米,东西宽500-700米,最深处负7-9米。

上海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

西沙湿地位于崇明岛西部,总面积为4500亩,是上海市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通过生态引鸟、植物多样性配置、水处理净化等工程,在原有湿地的基础上,修复建成一个集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湿地生态示范区。

代表人物

沈文镐(1690年—?年),清雍正十一年癸丑科陈絯榜进士第三人。

倪介桓(1901—1951),名匡,字锡圭,擅长诗文书画、善弹琵琶,因其琵琶才艺超人,为上海音乐学院魏国乐教授赏识,聘为讲师。

获得荣誉

2020年5月,入选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

2020年8月,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参考资料

港沿镇概况.shcm.gov.cn.2024-02-22

上海美丽乡村:“白墙青瓦坡屋顶,林水相依满庭芳”,崇明园艺村风景如画.上观.2024-02-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