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吉阿米 :1997年创办于西藏拉萨的餐厅

更新时间:2024-09-20 22:08

玛吉阿米(makye ame),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街的东南角,是以尼泊尔印度、西藏风味为主的餐厅,经改良趋于西化。

玛吉阿米在北京和昆明市有分店。餐厅带有浓郁的藏式风格,二楼有藏族歌手在吧台旁献演节目,客人以外国游客为多,所以价格较贵。餐厅有着浓郁的西藏风情,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写满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玛吉阿米楼顶的平台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地点,八廓东街和八廓南街一览无余。

来历

玛吉阿米——个发生在古老西藏的美丽遗梦。

大约在三百年前的某个星空月色下,座落在古城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馆里,来了一位神秘人物。他看似普通,却是一个不寻常的人。恰巧,这时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也不期而至,她那美丽的容颜和神情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位神秘人物的心里和梦里。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着与这位月亮少女的重逢。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

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

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

就冉冉浮现在我心田

这首在西藏自治区可谓人人都能吟诵的诗句,据说是那位神秘人物为追忆月亮少女而抒发的情怀。

那神秘人物,原来是西藏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仓央嘉措,不仅是西藏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宗教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常装扮成平民百姓,走出深宫寺庙,到民间直接体验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层面。同时,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观世音菩萨曾托梦给他,让他在凡间寻访至尊救世度母女神,以助众生之利。因为救世度母女神常以绝美女性的形象出没于尘世俗间,故在西藏自治区很多地方都曾留有仓央嘉措寻访救世度母女神的“神迹”。

仓央嘉措诗中的藏文“玛吉阿米”的意思是:“玛吉”为未生或未染,可理解为圣洁、无瑕、纯真;“阿米”是“阿妈”的介词形式,原意为母亲。在藏族的审美观中,母亲是女性美的化身,母亲身上浓缩了女人内外在所有的美。因此“玛吉阿米”的含义可解读为:圣洁的母亲、纯洁的少女、未嫁的姑娘,或可引申为美丽的遗梦……

当年仓央嘉措与那位月亮少女(她或许就是至尊救世二十一度母的现身)相遇的那座藏式酒馆,如今仍座落在拉萨八廓街的东南角上。它现在是一家叫做“玛吉阿米”的餐吧(即北京、昆明玛吉阿米的总店),借以纪念仓央嘉措和他那浪漫的传说。

“玛吉阿米”传奇的历史典故就是这样发生和演绎的。它将在每一位过客的心里,烙上久久的“美丽遗梦”……

企业发展历程

“玛吉阿米”品牌的创始人泽郎王清先生生于安多藏区,祖籍为康巴藏区。1997年,他从家乡来到圣地拉萨寻找他的创业梦想。在古老的八廓街东南角看中了一座有了几百年历史的黄房子,并被这个普通的二层建筑背后动人的故事所吸引。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创办“玛吉阿米餐吧”。泽郎王清自己亲自设计了店里的所有装饰,使其按照他的意愿成为古朴、温馨而又充满藏族文化氛围的地方。玛吉阿米拉萨店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其客源的多元性,融入了现代的经营理念以及在藏餐的基础上加强了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形成了既有藏族特色又不乏多元饮食特色的餐饮业模式。再加上拉萨八廓街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玛吉阿米本身浓郁的文化特色很快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随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的频繁往来,“玛吉阿米”这个名字也随之游走各方。

玛吉阿米拉萨店的成功对于泽郎王清来说只是他创业里程中的第一步。随着自己经营理念的慢慢成熟,他开始注意到了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市场前景。2001年春天,泽郎王清在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的秀水南街找到了满意的地点。作为藏族的他凭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深理解又一次设计和指导了玛吉阿米北京店的室内外的装饰,为了使这些装饰尽显原汁原味,泽郎王清特意从西藏请来了几位工艺技术娴熟、绘画造诣较高的木匠和画师对室内进行了细致的装潢。在其中融入了藏族的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以及传统的绘画艺术、色彩文化等诸多文化元素。更让人很多顾客赞不绝口的是摆设在玛吉阿米各个角落的藏式家具、古董和各种装饰品。其中很多物品是年代久远的古物,只是这些物品收自民间所以就无法考证了。这些让玛吉阿米的空间更显温馨与亲切的东西是泽郎王清用一辆卡车从藏区收集运来的。另外,身在北京的玛吉阿米在其饭菜的口味上不仅要体现藏餐的特色,同时也要考虑到内地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对此,泽郎王清同厨师们一起考察并收集了藏区各地的美味佳肴,并在保持藏族传统食品的基础上推出了适合当地人口味的色、香、味俱全的新派藏餐。更为了让身处藏区之外的人们深深体会原汁原味的藏族歌舞艺术,玛吉阿米北京店从三大藏区请来了民间文艺人才,组建了以藏族民间传统乐器为主的“玛吉阿米乐队”,并大量收集了全藏区的民歌、民间小调以及各种曲艺表演形式,把藏族原生态的表演艺术展现给世界各地的顾客。这一切都促使了玛吉阿米北京店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在短短时间内受到了国内外朋友以及文艺界、商界、政界人士的青睐,渐渐成了北京各界名流经常光顾的地方。再加上北京优越的文化氛围和发达的媒体网络,玛吉阿米的声誉顿时传开,无形中“玛吉阿米”这个品牌形象立足北京,并被更多人所关注。

在玛吉阿米北京店开业一周年之际,人们开始注意到玛吉阿米不仅立足北京,而且更像一个传播藏族文化的窗口在北京乃至在国外有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潜在的品牌价值被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领导慧眼识破,他们邀请泽郎王清前往昆明,商议并在昆明开办了玛吉阿米· 香格里拉藏族风情宫。迪庆州领导试图通过玛吉阿米这个特殊的文化品牌向外界展示香格里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以此促进迪庆州的旅游业发展。这一举动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玛吉阿米未来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同时也预示着玛吉阿米这个品牌的无限可能。

玛吉阿米在北京发展的短短四年中,熟悉和喜爱她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许多人把这里当成了一种情结。很多知名企业常常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一些时尚界的人在这里举办生日派对、婚礼宴请;还有各种发布会、明星见面会、文化书籍的签售活动等等都会选择玛吉阿米。面对如此庞大的顾客流量,相对较小的玛吉阿米建国门店的空间已经不能容纳每天某名而来的所有顾客。每晚的座位基本上需要在两天之前预定,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不得不使玛吉阿米在北京开第二家。2005年9月,北京第二家玛吉阿米在朝阳区团结湖公园北岸开业了,从店内面积到室内装饰;从文化底蕴到服务模式玛吉阿米以更加成熟、更加追求高雅的姿态出现在喜爱她的人们的面前,同时为自己迎来了又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

品牌文化

品牌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它凝聚着本民族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企业树立品牌时必须广泛吸收各种文化要素,最重要的方面包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企业中的弘扬、企业自身的文化特征、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企业形象的艺术化等。玛吉阿米西藏风情企业在这方面的应用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它应用了藏族文学史上最著名、在藏族百姓中流传最广泛的《仓央嘉措情歌》中非常独特又能体现整个作品主题的语言符号“玛吉阿米”以及其背后一段动人的故事。在分析“玛吉阿米”品牌文化的历史背景时,我们不得不提起仓洋嘉措这位出生于历史多秋时期的传奇人物以及他的传世之作《仓洋嘉措情歌》。

仓央嘉措,生于西藏自治区南部门域地区纳卧宇松地方的邬坚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才旺拉莫,是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家庭。仓洋嘉措出生时,恰逢五世达赖脱缁不久,西藏地区政治斗争的形式错综复杂,他从小就被当时西藏地方的执政者桑结嘉措指认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仓央嘉措在十五岁以前,一直处于桑结嘉措的严格控制之下,这同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秘不发丧”一样,都是秘密进行的。1697年,仓央嘉措十五岁,在郎卡子县,以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并非自愿成为达赖喇嘛的仓洋嘉措,十五岁以前的生活给他思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怀念家乡的一切。虽高墙深院、戒律森严的宫廷生活、宗教学习频繁,似乎都未能从根本上束缚他的思想。看来正好相反。除了宗教的清规戒律,又加上围绕他的政治角逐,这一切都增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这样,生活迫使他逐渐成为一位独特风行的人物。白天仓央嘉措以密法佛徒出现,夜晚则以宕桑旺波化名游走民间。虽然这样,仓央嘉措坐床后,在桑结嘉措的严格监督下开始了学经活动。自由惯了的他往往为经师及自己这种心紧不安的学经活动凄然泪下,但是,他仍然被迫学了许多经典。更为了督促仓央嘉措学经,博学并精通五明、医药及历算等的第斯桑结嘉措亲自讲授,这对他学好经典极为有利。据此可见,仓洋嘉措纵使所学非所愿,但毕竟从这些学习中获益匪浅。因此在他的有生之年除了《仓央嘉措情歌》以外还写出了不少其他宗教方面的作品,都有一定的价值。《仓央嘉措情歌》更是一部影响极大的书,在西藏自治区民间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虽然经过二百多年时间,仍然余风犹存,凡是在西藏采风的人,只要提起个头,绝大多数人都能唱几首仓央嘉措的情歌。

玛吉阿米西藏风情餐吧的创始人泽郎王清先生将这一传世之作与其作者仓央嘉措本人的传奇故事作为企业文化的背景,打造了“玛吉阿米”这一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文化品牌,为这一古老的文学词汇融入了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使这个品牌既有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又有时代的气息和时尚的味道。开创了藏族文化品牌的先河。

玛吉阿米文化符号

玛吉阿米已经成为了藏族餐饮业最著名的品牌;也是率先进入内地市场的藏餐连锁企业,某种意义上她已经成为藏餐文化的象征和表率。这样的成绩不仅来源于玛吉阿米餐饮本身的魅力,更多的来源于融于其中的文化魅力。下面让我们来解析玛吉阿米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效应。

一首情歌 一段故事

玛吉阿米用一首情歌和一段与情歌紧密相连的动人故事为企业打造了品牌。故事说:大约在几百年前的某个星月之下,坐落在古城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幢藏式酒馆里,来了一位神秘人。他看似普通,却是一个不寻常的人。恰巧这时一位月亮般纯美的少女也不期而至,她那美丽的容颜和深情深深地印在了这位神秘人的心里和梦里。从此,他常常光顾这家酒馆,期待着与这位月亮姑娘的重逢。遗憾的是,这位月亮少女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为神秘人物为追忆月亮少女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在那东方高高的山尖

每当升起那明月皎颜

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

会冉冉浮现在我心田

这首诗或者情歌就出自六世达赖喇嘛的传世之作《仓央嘉措情歌》,是其中最经典的一段,在三大藏区都有不同版本的传唱,是所有作家文学中,最具有民间亲和力的一首。而歌词中的“玛吉阿米”这个文学词汇属于作者本人的独创,是藏族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文学词汇。之所以是一个独创性的概念,对这个词汇的解释有很多的版本,从宗教角度、从政治角度、从文学角度都有人对她作出过解释。然而,结合作者本人的历史和情歌所表现的直观内容上,以及玛吉阿米本身的企业文化根源上,我们将她解释为以美好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为背景的文学词汇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所以在玛吉阿米餐饮连锁企业精心制作的《玛吉阿米的故事》中这样写道:仓洋嘉措诗中的藏文“玛吉阿米”的意思是:“玛吉”为未生或未染,可解读为圣洁、无暇、纯真;

“阿米”是“阿妈”的介词形式,愿意为母亲。在藏族的审美观中,母亲是女性美的化身,母亲身上浓缩了女人内外在所有的美。因此“玛吉阿米”的全意是:圣洁的母亲、纯洁的少女、未嫁的姑娘或可引申为美丽的遗梦。这种解释紧紧扣住了情歌本身的主题,也凝聚了整个《仓央嘉措情歌》的主题思想,不仅如此,这段情歌还引出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容———八廓街上的黄房子。据说当年仓央嘉措与那位月亮少女相遇的那座藏式酒馆,如今仍旧坐落在拉萨八郭街的东南角上。这就是玛吉阿米拉萨店所在的地方,也是玛吉阿米这个文化品牌的历史渊源。自2001年以后她带着这段美好而浪漫的情歌和故事来到北京、来到昆明市,她将在每一位过客的心里,烙上久久的“美丽遗梦”。

三大藏区各显风采

如今许许多多的藏餐和藏吧在国内各大城市以遍地开花的趋势普及,而且都在尝试着走文化餐吧的道路,试图用独特的藏族文化元素来吸引顾客,然而真正成功或做得好的是极少数。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些生存不长久的文化藏餐吧,往往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更不注重普通员工在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而玛吉阿米恰恰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众。首先,百分之九十的员工都是藏族。这是她作为文化餐吧最主要的文化符号,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当她离开了创造她的人的经营和呵护,她就会没有生机、失去光彩,渐渐地会消失尽。其次,玛吉阿米的员工都来自三大藏区安多康巴藏区、卫藏),这是她作为藏餐吧最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使她的藏餐、歌舞、服饰、语言等文化元素都具有三大藏区的特色,这样的完整结构,使玛吉阿米成为名符其实的藏餐吧。同时这一优势还打破了过去内地人只认藏族当藏族的错误认识,给藏地之外的人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藏族。第三,玛吉阿米在歌舞演出等方面保持传统的特色。这是她面对都市文明的最佳方式。目前很多藏式餐吧追求创新,推崇所谓的藏族流行音乐的今天,玛吉阿米将来自三大藏区的各种传统乐器和音乐、民歌藏戏片断、民间舞蹈等表演作为自己的特色,再将一些传统的经典音乐作品用现代的乐器重新演绎,让都市里的人们感受来自传统音乐的震撼。这是现代化大都市(尤其北京)里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有文化品味的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东西,玛吉阿米将这种奢望变成现实,让那些古老的艺术找到了新的生命。有时她又像一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学者,这也是文化界和文艺界的人们喜欢她的原因。第四,淳朴、亲切的服务模式,让都市的人们找到了心灵的归宿。都市里的人们经常为工作的压力和人情的淡漠而精神空虚,虽然在很多的休闲场所工作人员会毕恭毕敬,可是那是很机械的热情,所以人们在选择休闲场所时渴望真实的、亲切、自然的归宿。而玛吉阿米的员工相对之下,比较亲切、自然。藏族本身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所以他们的骨子就有一种对客人很真诚的本能,他们的服务质量并不是来自于他们很专业的服务语言、也不是他们规范的服务模式。而正是他们对客人的那种本能的热情和淳朴的语言交流。这也是都市人所渴望的,为此玛吉阿米拥有了很多把她当成家的老顾客、老朋友。

传统符号现代理念

玛吉阿米所有店内的装修和摆设以及其他的文化符号都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但并不是原原本本地照搬传统。而是用现代和时尚的经营理念将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再现了新的光彩。

色彩文化

当笔者问起大量应用这种色彩的其他原因时,玛吉阿米北京店的总经理牟向晖女士告诉我说,这种颜色在应用方面除了考虑到它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以外,还考虑到它还是一种暖色,这对于藏餐吧的环境很重要,客人到这里不仅要享受藏文化气息带来的新奇和愉悦,还要从整个室内的色调和感觉上要享受一种像家一样的温馨,所以他们注重灯光和墙面的暖色调,恰好这种考虑与玛吉阿米本身的色彩文化相吻合,可谓是恰倒好处。

传统工艺文化

玛吉阿米在店内外的装修风格上十分讲究体现藏民族的传统工艺。如今很多藏族餐吧或酒店也在讲究传统工艺的应用,但大多数情况下过于靠近寺院建筑的风格,使得整个建筑的感觉很神圣,与普通人的生活还有一点距离。而玛吉阿米在这方面把握得比较折中一些,在传统工艺的应用上各取所长,在民居建筑和寺院建筑之间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甚至应用一定的空间来再现民居建筑的风格(以北京团结湖店为例),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视觉享受,很容易找到家的感觉。

饮食文化

藏族是一个非常讲究饮食文化的民族,由于三大藏区所覆盖的地域十分辽阔,生活在各地的藏民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饮食文化。玛吉阿米的站在三大藏区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力求做到既继承传统又发展创新,打造藏族餐饮文化的新品牌。

玛吉阿米的菜单具有可以代表整个藏区饮食文化的资历,尤其是玛吉阿米北京店开业以来,面对国内外顾客的饮食要求,玛吉阿米在保持一部分经典藏餐的厨艺和口味不变的基础上,改造创新甚至与中西餐的结合中原创性地发展了很多的新派藏餐。从饭菜的营养搭配到色香味的讲究再到饭菜的名称,玛吉阿米一贯保持突出藏族饮食文化的特色,这些努力和所获得的成绩,使玛吉阿米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占据了藏族餐饮业的主要地位,几乎成为了现代藏族餐饮业的代表。

举手投足传播文化

一个现代化的、高品位的休闲场所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时候,不仅要追求顾客至上的优质服务,同时也要用企业自身的文化和服务去教育和引导顾客,让消费者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让其身心得到净化,在优质的服务中学会很多可贵的品质,这才是服务行业最高的境界之一。玛吉阿米的管理者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求员工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要向客人热情介绍藏族文化,从自身的行为上向顾客表现出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和充满“为他之爱”的民族独有的服务个性,让所有顾客在玛吉阿米感受与众不同的亲切和温馨。

玛吉阿米的员工因为都是来自三大藏区的藏族,他们从小成长在藏族文化的大环境中,因此他们具备了来自藏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标准,同时也具备了热爱和爱护藏族文化的情感本能,这是玛吉阿米的藏人文化氛围又浓又纯的根本原因。玛吉阿米的普通员工,在具体的工作中很懂得呵护自己的文化,假如一个顾客在店内有不尊重民族文化或信仰的行为或举止(不管顾客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他们会善意地引导顾客,阻止他们为所欲为,让顾客学会尊重一个民族的文化或信仰习俗。这种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和呵护的自尊行为,使得广大的顾客懂得尊重藏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让他们对这种致纯致美的文化氛围充满向往。

玛吉阿米用自己既传统又现代,即古典又时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思维向人们展示着藏族文化的魅力,真诚面对每一为慕名而来的客人,因此更多人会选择玛吉阿米,也会喜欢玛吉阿米,这样的选择和喜欢使得玛吉阿米的发展充满传奇色彩。这就是很多人认为玛吉阿米的发展是商机和财运造就的奇迹的原因。其实,这不是传奇,更不是奇迹,这是玛吉阿米在真诚走过的岁月中积累起来的功德!

创始人

泽郎王清,藏族,1965年生于西藏东部安多地区(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1971至1980年间,分别在红原县瓦切小学、中学和马尔康中学就读。

1981年泽郎王清进入四川广播电视台,先后从事藏语播音、汉语播音和新闻记者工作。1984至1985年间,到四川省藏文学校专修藏族文学和藏传佛教。1985年,泽郎王清重返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从事编辑、记者和播音工作,与此同时在岗修完中国传媒大学播音、新闻专业课程,获北京广播学院播音、新闻大专毕业证书,并取得二级播音员专业职称。在电台工作期间,泽郎王清采访、编辑并主播了许多深受听众欢迎和好评的节目,其中《雪域金桥》栏目在广大藏区深入人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此外,泽郎王清编辑并主播的《太阳和大地赋予的生命》专题节目等曾获国家二等奖和省级二等奖。

泽郎王清是一个不断追寻自己梦想的人。1995年,他辞去电台工作,与好友共同创办了四川达吉广告公司,先后为秦池酒厂等多家知名企业策划并制作电视、广播及户外广告。从1988年至1995年间,泽郎王清还应邀出演了《黄昏的太阳》等多部西藏题材的电视剧和电视广告中的男主角,这为他将来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做了很好的铺垫。

1997年,泽郎王清来到圣地拉萨寻找他的梦想。在古老的八角街东南角,他看中了一座与众不同的黄房子,并被黄房子背后的动人传说所吸引,于是他决定在这里创办“玛吉阿米餐吧”。泽郎王清亲自设计了店堂的装修装饰,为客人营造了古朴的、温馨的、民族的文化气息和家庭氛围。泽郎王清的“玛吉阿米”在继承藏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入了现代的经营理念,形成了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餐饮模式。拉萨市的“玛吉阿米”很快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国内外的各大媒体也纷纷把目光投向这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华族”、“海外中心”栏目对它进行了专题报道;美国的权威旅行指南手册Lonely Planet China 2001年度拉萨地区餐饮业介绍中,“玛吉阿米”名列第一;德国的《世界报》、泰国电视台等也相继对“玛吉阿米”进行了报道;在2000年出版的《西藏风情》杂志中,泽郎王清和他的“玛吉阿米”被评为西藏地区最有发展前途的18位“希望之星”之一;2006年,泽郎王清荣获由中国饭店业协会和中国烹饪协会授予的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同年,玛吉阿米还获得西藏自治区优秀流通企业;2007年玛吉阿米又获得了餐饮业全国优秀企业。

拉萨玛吉阿米的成功,只是泽郎王清创业史的一个起点。很快他就把目光瞄准了北京这个世界各地餐饮文化荟萃的大市场。从1998年底开始,泽郎王清一有空就来到北京,一边考察市场一边寻找机遇。终于在2001年春天,他在北京建国门外秀水南街为“玛吉阿米”找到了合适的场地。泽郎王清根据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亲自主持设计了“玛吉阿米”的装修装饰,把藏族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和装饰艺术巧妙地融入到“玛吉阿米”的环境中去。为此,他特意从西藏自治区请来了几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在店堂内雕梁画栋,还用一辆大卡车将大批的藏式家具、古董、装饰品、粮食等从拉萨市运往北京。可以说,玛吉阿米北京店就象一座微型的西藏博物馆。为使内地人能够品尝到地道而丰富的藏餐,泽郎王清同厨师们一起考察并采了西藏各个地区菜肴的精品,既保留了原始的传统藏餐,又推出了色、香、味俱全的新派藏餐。为更好地展示藏族传统文化特别是歌舞艺术,泽郎王清从不同的藏区请来了风格各异的歌者、舞者、民间艺人,每晚在玛吉阿米的小舞台上向世人展示原生态的藏族传统歌舞艺术,将现场所有的来宾融入藏族歌舞的海洋。北京的玛吉阿米开业之后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凭借其浓郁的西藏文化氛围、正宗可口的藏餐以及原汁原味的歌舞演出、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在北京的消费者中迅速一传十十传百,并很快拥有了一批固定的回头客。玛吉阿米的独特风格特别受到外国人以及文艺界、商界、政界人士的青睐,渐渐成了北京各界名流聚会的地方,也自然成为了各大媒体的抢手素材:《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时尚》、《缤纷》、《ELLE世界时装之苑》、《旅行家》、《好主妇》等著名杂志以及台湾、日本、欧美的各类报刊杂志先后对玛吉阿米做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北京及各省市电视台的许多时尚类节目为玛吉阿米做了特别报道;2002年夏天,中央电视台一频道的《中华民族》栏目播出了以泽郎王清创业史为主线的长达30分钟的专题片;同年,香港凤凰卫视拍摄的专题片《泽郎王清和他的玛吉阿米》也在北美、欧洲及中央电视台四套相继播出。

就在北京玛吉阿米开业一周年之际,泽郎王清又来到了昆明市,他是应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的盛情邀请,在迪庆州驻昆明办事处所在地开办玛吉阿米的又一家连锁店。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精心的装修及筹备工作,昆明店在开业之初就以它气势恢弘的藏式宫殿风格、独具匠心的绘画与雕刻艺术、风格各异的特色包间等,让所有第一次来访的宾客先是为之震惊、继而感叹不已。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玛吉阿米昆明店已成为云南省省内外各种重要接待活动的必选之地,为弘扬藏族文化、展示香格里拉市这片神奇土地的独特风情、促进香格里拉及迪庆藏区的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玛吉阿米的拉萨市、北京、昆明市三家店各有千秋,又互相推动,在整个藏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效应。2004年底至2005年春,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的“家庭”栏目、旅游卫视的“七九吧”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我的太阳”栏目以及2007年东南卫视又相继对泽郎王清夫妇和他们的“玛吉阿米”进行了深度采访与专题报道。

社会上对“玛吉阿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高,泽郎王清就越感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是多么重要,他不能停下脚步让大家失望,所以他稳健而坚定地继续前行。2005年初,泽郎王清在北京东三环附近风景秀丽的团结湖畔为他的玛吉阿米又觅得了一处佳址,并于同年9月开办了玛吉阿米在北京的第二家店—团结湖店。

团结湖店在装饰风格上采撷了前三家店的长处,既保持了藏族家庭的温馨与古朴,又展示了藏式宫殿的气派与华丽。动区热闹非凡,静区静谧舒适,一动一静恰到好处。两个包间一个金碧辉煌一个温馨古朴,可以说无论什么样的来宾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北京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大都市里,有特色有品位的东西是绝对不会被埋没的,泽郎王清再次印证了他的这一判断。团结湖店在刚刚开业两三个月的时候,已经是天天高朋满座、人气十足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的未来将会更加辉煌。

泽郎王清曾有的梦想一个个都变成现实,但他仍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新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永远也不会停下脚步……

文化风情

环境装饰

玛吉阿米所有店内的装修和摆设以及其他的文化符号都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但并不是原原本本地照办传统。而是用现代和时尚的经营理念将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再现了新的光彩。

玛吉阿米最主要的色彩以土黄色为主,这一普通的色彩却有着很深厚的文化根源。这一根源要追朔到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那座二层的黄房子——玛吉阿米总店。这里就是那段与玛吉阿米有关的故事中提到的当年仓央嘉措与月亮少女相遇的地方,虽然周围的所有古建筑的颜色都以白色为主,但是因为这里曾经留下过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足迹,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喇嘛,把这座普通的二层小楼涂成了高于白色的黄色。从此这座小楼被人们称为八廓街上的黄房子,再后来它就成为了现在的玛吉阿米西藏风情餐吧。

由于有这样的色彩文化的根源,现在所有玛吉阿米店内的主要色调都以与那座黄房子一致的土黄色为主,包括墙面,灯笼、餐巾纸、名片、宣传画、甚至服务员的服装也基本以这个颜色为主。

玛吉阿米在店内外的装修风格上十分讲究体现藏民族的传统工艺。同时根据自身的文化主题,进行一些结构、布局、色调及内容上的调和创意。给人以亲切和温暖的视觉享受,容易找到家的感觉,是玛吉阿米始终所坚持的。

除此之外,玛吉阿米非常讲究在店内摆设各种传统的艺术品、古玩、民间工艺、具有工艺美的民间生活用品等,而且都是真品,反对摆设仿古仿造的工艺品,就算是一件简单的民间用品,也是从民间收集的真品,让顾客能从每一件物品上感觉到历史和生活雕琢的美和一种生命的气息。在物件的摆放上即讲究遵循藏族传统的方位文化、民俗传统、以及信仰习惯,又十分注重艺术品与整个摆设环境的色彩搭配和与灯光的搭配,使得这些工艺品与整个店内的环境相互映衬、美轮美奂。这种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中追求时尚的玛吉阿米,才显现出了她与众不同的亲和力、也找到了独立于现代都市中任何时尚场所的高雅气质。

特色菜

藏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饮食文化的民族,由于三大区(卫藏、康巴藏区安多)所覆盖的地域十分辽阔,生活在各地的藏民族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饮食文化。玛吉阿米站在三大藏区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即继承传统又发展创新,打造藏族饮食文化的新品牌。

玛吉阿米面对国内外不同顾客的饮食要求,将三大区传统的经典菜品,农区与牧区不同特色的食品,贵族与家常食谱的不用烹调方式进行采集,整合、提炼的基础上,改造创新甚至与中西餐的某些元素结合中原创性地发展了很多新派藏餐。

关于特色菜,简单介绍以下几种:

1.草原生烤羊排 (用秘制酱汁生烤出来的带骨鲜嫩小羊排,吃起来皮脆肉嫩,是肉食主义者的最爱)

2.酸萝卜炒牛肉(拉萨市传统家常菜,用特殊方法腌制的酸萝卜丝与牛肉丝合炒,味道丰富,用薄饼卷着吃更是别具一番风味)

3.藏式烤天然蘑菇 (新鲜幼嫩的蘑菇上撒各种藏式调料,在火上烤着吃,口感丰富而独特,值得细细品味)

4.酸奶人参果八宝沙拉(以西藏自治区特产人参果为主的八种蔬菜水果丁合拌而成的沙拉,营养丰富,配上自酿天然纯酸奶做的沙拉酱更具特色)

5.巴拉巴尼(用菠菜酱与奶豆腐烧制而成,上用奶油书写佛教符号,是一道具有尼泊尔风味的"绿色食品",备受素食者的推崇)

6.糌粑坨坨(藏族的传统主食,粑面、酥油、茶汤搅拌在一起揉成一坨一坨,蘸藏式辣酱吃则更有滋味)

7.稞麦鲜酿(从西藏运来的青稞由藏族厨师在本地用传统方法酿制而成的新鲜米酒,原汁原味,回味无穷)

8.酥油茶(藏族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茶,酥油、砖茶、盐巴等经充分搅拌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带有“高原味道”的奇妙饮品)

藏餐概述

藏餐是对西藏自治区及广大藏区菜点的统称,具体的说就是以拉萨藏餐为代表的藏族餐饮。藏餐和中餐、西餐等不同,主要区别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手、刀、勺为主要用餐工具的藏式用餐方式:二是用藏区原产动植物等为原料的菜肴和饮料。

藏餐所用的原料中,很多常用原料都具有相当的药性功能,其作用对人体大大有益。

藏式烹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原料广博,选料严格,精于刀工,讲究配料,善于调味,注重火候,技法多样,实而不华,菜品精到,风格各异。

藏餐没有明确的菜系菜派,大致可按地区特点分为四大风味,即:

姜菜指安多等高寒牧区食用的饮食。高原牧区风味特色是注重原汁风味,取料单一,重于咸、淡、鲜、酸、香。具有适应高山寒凉气候之功效。以牛羊肉、奶酪、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

卫藏菜指拉萨市山南市、日喀则等地区食用的饮食。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广泛,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突出原汁原味为主。制法重于煮、炒、烧、焖、炸为主。以萝卜炖牛肉、秋瑞、生牛酱而著称。

宫廷菜指在原有的宫庭藏餐基础上,博采他人之长而形成的菜肴,宫庭菜取料于本土,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技法全面、色泽美观、滋味清鲜,讲究原汁原味,东西南北中的人都能接受。取各地及中餐、印度餐、尼泊尔餐、西餐之长为其所用,制法重于煎、炒、烧、煸、、焖、炖、烹、烤、蒸、烩等。

荣菜指低海拔的藏东南地区如林芝市、昌都地区、香格里拉市地区等食用的饮食。取材于高山森林,以菌类、野生药材为主,选材严谨、制作原始、风味清鲜、咸中带甜、浓而不腻、淡而又薄,尤以烤制香猪见长。制法有烤、煮、绕、爆等。

以上四大风味中,尤以卫藏风味影响最广。各地的地方菜如:那曲的退、拉卜楞的灌汤包子、中甸的水汽糌糌、玛吉阿米的草原生烤羊排、普兰的尼雾汁、山南市鸡蛋亚东县的鱼、拉萨市糌粑、林芝鸡烧香菇、昌都的蜂王浆酱菜等都非常有名,这些菜构成了藏式烹调菜品繁多,地方色彩浓郁的丰富内涵。

除此之外,藏餐中还有不少特色各异的面食,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巴差玛尔库(酥油浇面疙瘩)、秋尔退(奶酪糕)、卓退(香瓜茄糕)、玛尔森(酥油面糕)、扎卡森(藏式薄饼)、米聂菠萝(奶酪包子)、夏八差(肉炒面疙瘩)、观胆(稞麦肉汤)等等。

藏式烹饪别具一格的分餐形式,科学的营养卫生观,合理的选料方法,避免了进餐中的交叉污染,从卫生角度看是很先进的,也和全人类用餐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

总而言之,藏式烹饪作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藏餐文化因风借力,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极快的发展速度,藏餐作为一个地方菜系日渐成熟,它的价值也为越来越多的人士所认识,所接受。

歌舞演出

西藏自治区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这一点都不假,因藏民族本身就是与音乐和歌舞一起成长起来的民族,无论是悲喜祸福,他们都以不同形式和方法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劳动对于多数人来说是辛苦的,而在西藏,劳动却好像是在演出,劳作的一举一动伴着发自内心。歌声,都是那么和谐,常令人驻足观看,这也许就是劳动作为藏族歌舞赖以生存的土壤之理吧。藏族歌舞主要有以下几种:

锅庄舞:是藏族民间歌舞形式中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之一,它是一种娱乐性舞蹈,凡遇喜庆佳节,人们都聚集在一起,不分男女老幼跳个通宵。藏语称锅庄舞为“果卓”,意为圆圈舞。锅庄舞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之分。

弦子舞:是用藏式弦胡乐器伴奏,边唱边跳的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康区,尤以巴弦子出名。

热巴舞:“热巴舞”是一门融铃鼓、说唱、韵白、杂技、弦子歌舞等艺术种类为一体藏族综合表演艺术,主要分为三种:A、卖艺为生的流浪热巴。B、娱乐百姓的热巴。C、康区林芝、丁青藏地热巴。

仓央嘉措小传

其一

仓央嘉措——仓央嘉措(公元1683-1746)是藏传佛教史上空前绝后的超凡奇人。富有传奇的一生,不同寻常的坎坷遭遇,以及那些才华横溢的情诗,使他成为藏传佛教及藏族文化中永远不老的传说。仓央嘉措所处的时代动荡不安,政治斗争复杂多变,他在精神上承接着极大的压力,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情绪。正是因为种种逆缘使然,他的颖智由奇玉般的诗篇呈现出来。

仓央嘉措与当时政局格格不入,他是一个和僵化的教条主义者完全两样的超凡者。从他一篇篇活泼新鲜的情诗中,能够感触到他对佛法的鲜活认识。他绝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情种”,而是一位绝世的大修行者。仓央嘉措自动接受力世班禅大师洛桑益西等高僧的精心培育,有着极深的佛学素养和见地。从来没有任何人能够象他那样,将爱情和佛法熔于一炉,写出一篇篇清心明朗的佳言妙句。他的诗笔触清新明丽,风格自出机抒,语言自然优美,富有活泼气息。既不象柳永“执手相象泪眼,竟无语凝噎”一般单纯的儿女情长,也不是六视六祖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样处处禅机玄关。可以说他的诗既属情诗又属禅诗,情诗中透出禅心,禅诗中又见情意。也可以说仓央嘉措的诗既通俗又达佛理。

仓央嘉措是“在欲行禅”的大师,他的证悟境界非凡俗愚汉所能想象。在雪域高原蓝天白云一望无垠的牧场上,常有青年男女放声咏唱他的情诗,悠扬的歌声伴随着和煦的清风,在碧云天和芳草地间徘徊回响。——《情僧绝唱》译者格桑

其二

六世达赖喇嘛名阿旺洛桑任青仓央嘉措,父曰吉祥持教(扎西敦赞),母曰自在天女(才仁拉莫)。仓央嘉措仪容玮异,赋性通脱,履僧王之位。于所居布达拉宫别为便门,常神游拉萨市内外,易名宕桑汪波,趋拉萨酒家与绝色女会,(另曰赋观音之意,寻度之实),不为常,未晓潜归。后因其帮,招臻非议,逐论为政事之牺牲。仓央嘉措英年早逝,忘因说法颇多,故成悬念至今已不可确证。仓央嘉措为人坦荡、学瞻才高,为世人爱戴。所著有《色拉寺法令献茶颂赞》、《黄金穗故事》及笺启歌等等,而歌曲流传至广,环藏域数千里,家弦而户诵之,世称六世达赖情歌。所言表意多男女之情,而深蕴佛法密修之悟。流水落花,美人香草,情辞悱丽,余韵欲流,于大雪中高吟一曲,将使万里寒光,融为暖气,芳菲灵异,诚有令人动魄惊心者也。圣城八廓街内,存有其典故相关之黄屋,《玛吉阿米》诗章乃撰此处,此屋亦随诗而扬名。海外诸国,对其皆有译释研考,声誉久盛不衰,故仓央嘉措者,佛教之奇僧,词坛之功臣,卫道者之所归命也。神王诗圣,诞于西极,确为雪域众生之幸也。愿君点燃灯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

餐厅环境

餐厅有着浓郁的西藏风情,茶几上有很多留言本,写满世界各地旅游者的感受,有些游客甚至在留言薄用完后,将向情人的告白写在餐巾纸上夹于其中,餐厅还曾将留言结集出版。留言簿可在楼下的商店购买。

玛吉阿米楼顶的平台是俯瞰八廓街的绝佳地点,八廓东街和八廓南街一览无余。

玛吉阿米,藏语中即“未嫁娘”之意。

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仓央嘉措喇叭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

营业时间

餐厅每天晚上10点半停止供应部分菜品,12点打烊。

参考资料

我在拉萨喝着甜茶,“贩卖阳光”.西藏旅游杂志社.2024-02-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