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甄皇后 :魏文帝曹丕之妻,魏明帝曹叡之母

更新时间:2023-05-29 10:39

文昭甄皇后(183年 — 221年),中山无极(今无极县)人,是曹丕曹丕的妻子,曹叡曹叡的生母。

甄氏是汉代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代承袭有二千石俸禄的官职。甄皇后的父亲是甄逸,官至上蔡令,母亲是常山张氏。甄氏年幼时便多有奇异之举,刘良也曾预言甄氏将来贵不可言。而甄氏年少时更是天资聪颖,与人为善,喜爱读书。建安年间,甄氏嫁给袁熙为妻,袁熙后来出京到幽州担任刺史,甄氏就留在了邺城遗址奉养婆婆。邺城被攻陷后,甄氏又嫁给了曹丕,十分受宠,生下了明帝和东乡公主。黄初二年(221)六月,甄皇后逝世,被葬在了邺城。太和四年(230年)十一月,明帝认为甄皇后的陵寝低矮简陋,将甄皇后改葬在了朝阳陵。

甄氏贤明知礼,颇为宽容,曾劝说曹丕广纳良人,平常也很孝顺婆婆,曾因担忧婆婆而整日流泪,王沈在《魏书》中便称赞其贤明。相传《塘上行》为甄氏所作,有学者指出,这首诗可视作古乐府初向文人诗过渡的作品。

人物生平

幼时奇异

文昭甄皇后于汉光和五年(183年)十二月丁酉出生在中山郡无极县(今河北无极)。小时候,每天甄皇后上床睡觉的时候,家里人都仿佛看见有人拿着玉衣服帮她盖上,大家对此都感到十分奇异。在甄皇后三岁的时候,她的父亲甄逸就去世了,当时甄皇后哭得十分伤心,大家更是感觉十分惊奇。刘良就曾指着甄皇后说,此女将来贵不可言。

从小到大,甄皇后就不喜欢玩耍。在甄皇后八岁的时候,外面有个人在骑马表演,家里的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甄皇后没去。姐姐们感到很奇怪就去问她,甄皇后回答说:“这是女人可以看的吗?”甄皇后年仅九岁就十分喜爱读书,一看到字就能够认识,还多次使用几个哥哥的毛笔和砚台来写字,哥哥就对甄皇后说:“你应该学习女工,你这么认真读书,是想当女博士吗?”甄皇后便回答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女,没有哪个是不学习前代的成功与失败来告诫自己的。不读书,又怎么能告诫自己呢?”

救济百姓

在甄皇后十几岁的时候,天下战火蔓延,动乱不安,庄稼又连年歉收,百姓都变卖家中的各种金银宝物。当时甄皇后家中储存了大量谷物,趁机收购了一些珠玉珍宝。甄皇后却告诉她的母亲说:“现在世道混乱,而我们却买很多值钱物品,就像一个人本来没有过错,但拥有珍宝就可能成为他的罪过。现在周围很多人都处于饥饿之中,我们不如把粮食拿出来赈济救助亲友邻居,将善行传播得更远。”全家人都认为她的话有道理,于是就像甄皇后说得那样将家中粮食拿出来救济百姓。

爱护寡嫂

在甄皇后十四岁的时候,她第二个哥哥甄俨不幸去世,甄皇后万分悲痛。自此之后,甄皇后侍奉寡嫂更加谦卑恭敬,不辞辛劳地帮忙照顾哥哥甄俨的孩子,十分慈爱。甄皇后的母亲性格严厉,对儿媳有着诸多要求,甄皇后便多次劝谏母亲道:“哥哥不幸早逝,嫂子年纪轻轻就开始守节,照顾哥哥留下来的孩子。从道义的角度来说,您更应当如同对待女儿一般来对待她。”母亲听后感动得落泪,就让甄皇后和嫂子时常往来,经常一起吃饭睡觉,两人的情谊也因此更加深厚。

两次婚嫁

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皇后。袁熙后来出京到幽州担任刺史,甄后留在邺城遗址奉养婆婆。等到邺城被攻破的时候,曹丕来到袁绍家中时,甄皇后和婆婆一起坐在堂上,甄皇后因为害怕把头伏在了婆婆的膝盖上。甄皇后的婆婆两只手相互拍打,却也无计可施。文帝对他说:“刘夫人为何要这样?让你家媳妇抬起头来吧。”于是甄皇后的婆婆便捧着甄皇后的脸,让她抬起了头。曹丕看清甄皇后的脸后,大为夸赞她的美貌。曹操听说了这件事后,便为曹丕迎娶了甄皇后。曹丕对甄皇后大加宠爱,她也生下了曹叡东乡公主

为妻贤德

曹丕十分宠爱甄皇后,但甄皇后越受宠就越谦逊,对受宠的妃子进行劝诫,对不受宠的妃子便安慰教导。甄皇后经常劝曹丕说:“从前黄帝能够繁衍子嗣,大概都是因为妻妾众多,才能如此。故而,我十分希望你能够广泛征求名门贵女来丰富你的子嗣。”曹丕心中十分赞赏。而后有一次,曹丕想驱逐任氏,甄皇后便来向曹丕求情道:“任氏是乡里名族,不论是品德还是容貌,我都比不上,如何能让她被驱逐?”曹丕说:“任氏性子急躁不温顺,之前也一直对我有怨恨,所以我才想赶走她。”甄皇后流着眼泪,一再求情道:“我受你的宠爱,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猜测任氏被赶走,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会说我自私,往下则会定我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还是坚持赶走了任氏。

孝顺婆婆

建安十六年(211年)七月,太祖征战讨伐关中武宣卞皇后跟着一起去了,曹丕和甄皇后镇守在邺城遗址。当时武宣皇后身体有点不小毛病,甄皇后不能通过晨昏定省来确定武宣皇后的身体状况,心中十分害怕,整日都在哭泣。身边服侍的人马上说武宣皇后好了,但甄皇后不信,说:“夫人在家的时候,每次犯病都要好一段时间才能好,这次怎么这么快就好了?你们这只是想安慰我罢了。”之后甄皇后更加担忧恐惧。直到后来得到武宣皇后的回信,说自己的病已经康复了,甄皇后这才高兴了起来。次年正月,大军返回邺城,甄皇后看见回来的武宣卞皇后,悲喜交加,这让周围的人都很是感动。武宣皇后见甄皇后这样,也感动得落了泪,且对他说:“媳妇,你是怕我的病和过去一样难以痊愈吗?我这次只是小毛病,一下子就好了。不信你可以看看我现在的气色。”而后,感叹道:“这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太祖东征,武宣皇后、文帝、曹叡东乡公主都跟着一起去了,当时甄皇后因为生病留在了邺城遗址。次年九月,大军返回,武宣皇后左右侍从看见甄皇后气色很好,奇怪道:“甄皇后和两个孩子分别了这么久,常人都免不了思念,但甄皇后的气色却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甄皇后笑着回答说:“我的孩子们自然是跟随夫人,那我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甄皇后的贤明由此可见。

香消玉殒

延康元年(220)正月,文帝承袭了王位,六月,亲自率军南征,甄后又留在了邺城。黄初元年(220)十月,刘协将皇位禅让给刘恒。文帝正式登基称帝以后,改封为山阳公的汉献帝献上自己的两个女儿,还有郭皇后和李、阴两位贵人都受到文帝的宠爱,甄后也因此在后宫不得意,开始有了一些怨言。文帝听到这些怨言后震怒,派遣使者给甄皇后赐下让她死的诏书印信。当时,文帝在询问周宣梦境预兆,说:“我昨晚梦到一股青烟,从地直升上天。”周宣回答说:“天下恐怕会有一个尊贵的女子冤死。”文帝听到周宣的话就很后悔,派人追赶使者,但已经赶不上了。黄初二年(221)六月,甄皇后香消玉殒,死后葬在了邺城遗址

逝后之事

明帝继承皇位之后,主持礼乐祭祀的礼官上奏请求追谥甄皇后,于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符节和诏书,到甄皇后的陵寝,以三牲之礼祭祀她,又另外为她修建陵寝。太和元年(227)三月,明帝以中山国魏昌县安城乡的一千户追封甄后的父亲甄逸,谥号为敬候; 他的孙子甄像承袭了他的爵位。四月,明帝下令修建宗庙,挖地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玉玺,大小一寸九分,上面有文字“天子羡思慈亲”,明帝看到这些字也有所触动,就下令以三牲之礼到宗庙祭祀告慰祖先。明帝还曾经梦到甄皇后,于是将甄皇后家的各位舅父按照亲疏远近排序,对他们都按照次序给予官职,赏赐的财宝达到数百万;并且任命甄像为虎贲中郎将。就在这个月,甄后的母亲去世,明帝穿着丧服参加了葬礼,文武百官都陪同祭祀。太和四年(230)十一月,明帝认为甄后的陵寝低矮简陋,就派甄像兼任太尉,持符节到邺城遗址祭告土神,将甄后改葬在朝阳陵。甄像完成使命回京,被提升为散骑常侍。青龙二年(234)春天,明帝下诏追谥甄后的兄长甄俨为安城乡穆侯。夏天,孙吴军队侵扰扬州市,朝廷任命甄像为伏波将军,持符节监督朝廷各路军队东征,班师回朝后,再任命他为射声校尉。青龙三年(235),甄像去世 ,朝廷追赠他为卫将军,将封地改在魏昌县,谥号为魏昌县贞侯;甄像的儿子甄畅继承了他的爵位。又将甄畅的弟弟甄温、甄韦华、甄艳都封为为列侯。青龙四年(236),明帝下诏将甄逸甄俨原来安城乡侯的封号改为魏昌县侯,谥号与从前敬侯、穆侯一样。同时加封甄俨的世妇刘姓为东乡君,追封甄逸的世妇张姓为安喜君。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甄逸,官至上蔡令,中平三年(186)年去世

母亲:常山张氏

兄弟姐妹

丈夫

第一任丈夫:袁熙

第二任丈夫:曹丕

子女

魏明帝曹

东乡公主

代表作品

甄皇后作塘上行,曰:蒲生我池中,蒲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莫以毫发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莫以麻贱,弃捐菅与。

歌辞 《塘上行》带有些文人色彩 ,可视作古乐府初向文人诗过渡的作品。诗中自述了一位妇受谗遭弃的经历 、失欢难寝的愁苦以及重操旧好的愿望 。曲题盖指此妇遭弃后途经塘上 ,见池中荷叶繁茂 ,不胜唏嘘,发而为歌。歌辞率直凄切 ,以事挟情 ,以情说理 ,很能代表弃妇之流的心声 ,也是汉魏时期妇女位卑言轻 、失宠难立的缩影 ,基本保存了汉乐府 “说唱道古”“表社会事象”的风貌。

人物争议

作品争议

关于《塘上行》这首诗的作者 ,历来众说纷纭。《歌录》曾说:《塘上行》这首诗,有人说是甄皇后写的,有人说是曹丕写的,也有人说是武帝。 而历来主流观点均认为此诗为文昭甄皇后所作。《乐府诗集》引《邺都故事》认为是甄氏之作 ,恐系牵合甄氏生平以附会。《宋书·乐志》云:“《塘上行》,武帝词(五解)。”从诗文立意、行文风格等方面来看,亦不似魏武帝之作。

死因争议

有关甄氏的死因,不同的史料记载也大有不同。根据王沈《魏书》的记载,甄氏是病故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却记载甄氏是因为失宠有怨言,触怒曹丕而被赐死的。而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也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魏书》的作者用春秋笔法来掩盖了真相,甄氏应当是被曹丕杀害的。而鱼豢所编《魏略》中又记载甄氏是被诬陷而死的,死后用头发盖住了脸,葬礼十分潦草。《资治通鉴》中说:“甄夫人被留在邺城遗址,不能和曹丕相见,心情不畅,因而有了怨言,郭贵嫔乘机谗毁甄夫人,文帝大怒,六月,丁卯(二十八日),派使臣命甄夫人自尽。”而在《汉晋春秋》中也有相似的记载,说:“甄氏是因为郭贵嫔受宠而死,并且死后用头发盖住了脸,用糠塞住了口。”

人物评价

在甄氏小的时候,刘良曾指着甄氏预言道:“这个女子将来会贵不可言。”而甄氏嫁为人妻后,她的婆婆武宣卞皇后更是直接感叹道:“这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后世人们对甄氏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对其多有赞誉,鱼豢就曾在《魏略》中说过,甄氏容貌不凡,颇受宠爱。王沈在《魏书》上也曾赞叹过甄氏的贤明知礼。也有人对其评价较低,房玄龄就曾在《晋书》中说:“自从曹魏和刘蜀两国的皇后凭藉容貌而登尊位,甄后和卫后两家,其荣宠也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功德所致。”蒲松龄也曾在《耳中人》对甄氏贬低到,甄氏起初是袁绍的儿媳,最后是曹操的儿媳,死后又专注于刘桢,仙人不应该这个样子。

轶事典故

为甄攻城

魏甄后既温柔又漂亮,原先是袁熙的妻子,很受宠爱。曹操攻陷邺城遗址屠杀百姓时,下令立即传见甄氏,侍从禀告说:“五官中郎已经把她带走了。”曹操说:“今年打败贼寇,正是为了她。”

造灵蛇髻

甄皇后进了魏宫后,宫庭有一条绿蛇,口中常吐红珠,如梧桐子大,不伤害他人,等人想要伤害它的时候,它就不见了。后来甄皇后每天梳妆,这条蛇就盘曲成一团出现在她面前。甄皇后深以为奇,仔细端详,而后她突发奇想,试着模仿着蛇的型态挽成一个别致的发髻。由于挽的位置、手法不同,每天做出来的发髻都不完全一样,但是都呈现着灵动、柔婉的风格。宫人们见了皇后的百变发型,纷纷效仿,但是都学不到一二分精髓。甄皇后所创的发髻,也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灵蛇髻”。

宓妃留枕

曹植曾经想求娶甄氏为妃,但曹操将她许给曹丕。若干年后,甄皇后被赐死后,曹丕就将她的遗物玉带金镂枕送给了曹植。曹植离京归国途经南洛河,梦见甄皇后对他说:“我本来就心悦你,但未能如愿。此枕是我出嫁时送给五官中郎将曹丕的,如今送给你。如今我被郭皇后用糠塞口,面上披发,不好意思再见你了”说完,甄氏就消失不见了,而后又遣人送来一颗宝珠,曹植又悲又喜,非常激动,于是便写下了《感甄赋》,其中有“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句来形容甄氏的风姿。曹叡看到后,又将《感甄赋》改为《洛神赋》。后世人们多借用这个典故,如李商隐便在“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无题四首(其二)》)二句中便化用了这个典故,反映出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愿望是无法抑止的。

邺中妇人

窦建德曾经挖开邺中的一座坟,没有得到别的东西。开棺后看见一个妇人,面色象活的一样,姿容美丽绝伦,年约二十多岁。看其衣物和殉葬品等,不是近代的。等了一会儿,她好象有了气息,于是就带回军中养起来。三天之后她就活了,能够言语。她说:“我是曹丕的宫女,随甄皇后邺城遗址,死后葬在这里。我命该当复活,但无家人进行申诉,就被冥府耽隔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年代?”说起甄皇后遇害一事,她清清楚楚的。窦建德很宠爱她。后来窦被李世民所灭,皇帝要招纳她进宫,她就把当时的事都禀白了,并一口回绝,说:“我在幽冥之中封闭在黄土之下,已经三百多年,没有窦禹钧哪能见到今日?为他而死乃是我的本分呵。”于是,她便饮恨而死,太宗皇帝十分悲伤。

相关文物

朝阳陵

根据《彰德府志》记载,魏武帝陵与甄皇后朝阳陵同在灵芝村,因此,随着与朝阳陵相距不过十公里的安阳高陵被发现,现朝阳陵已随之成为了当地一处小有名气的名胜古迹,灵芝村村民为其修缮整顿门楼。

文艺影视

文学形象

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中甄氏首次出场,其中对甄氏的描述与《世说新语》相差无几。

《聊斋志异》卷七中也有着甄氏的故事,文中将甄氏和刘桢描述成了一对有情人。

影视形象

(仅收录部分以甄妃为主角的影视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