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真鲨 :真鲨科真鲨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21:28

直齿真鲨(学名:Carcharhinus brevipinna),又叫蔷薇真鲨,是真鲨科真鲨属的一种鲨鱼。分布于非洲沿岸海域、北美东南岸及南美洲东岸海域、东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海域以及中国的台湾东北部海域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爪哇。直齿真鲨经常被误认为是钝吻真鲨(Carcharhinus limbatus),因为它们具有表面上相似的外观。但是,直齿真鲨的体型比侧条真鲨大,而且在成年后的尾鳍上有一个明显的黑鳍,而侧条真鲨则没有。

形态特征

刚产仔鲨长60-75厘米,雄成鱼长159-203厘米,可达278厘米。雌成鱼长170-200厘米,可达278厘米。体纺锤形,躯干较粗大,向头、尾渐细小。头平扁,头长稍小于全长的1/4。尾稍侧扁,短于头和躯干长,尾鳍基底上下方各具一凹洼。吻平扁中长,背视三角形,前缘钝尖,侧视延长尖突。

口前吻长约为头长的1/3,鼻孔外缘连线中点至吻端间距略小于鼻孔内缘间距。眼较小,圆形,眼径约为鼻孔间距的1/3,距吻端较距第一鳃孔为近,其前缘稍前于口前缘。瞬膜发达。鼻孔中大,斜列,外侧位,距口端较距吻端为近,鼻孔内缘连线中点至口前缘距离为至吻端距离的1/2;前鼻瓣后缘稍突出,后鼻瓣不分化;鼻间隔宽,约为鼻孔长的4倍,约为口宽的2/3。

口宽大,圆弧形,口宽略短于口前吻长,约为口长的1.5-1.6倍;口闭时两颌紧合,不露齿。上下颌唇褶短小,只见于口隅处。齿窄尖而直立,上颌齿边缘具微细锯齿,基底较宽,正中齿小,2个,两侧齿各16-17个;下颌齿边缘光滑,正中小齿1个,侧齿16-17个。无喷水孔。鳃孔5个,较宽大,第二至第四鳃孔几等大,为眼径的2.7-3倍;第五鳃孔较小,约为眼径的2.2倍,最后2个鳃孔位于胸鳍基底上方。盾鳞具3棘突3纵嵴。

背鳍2个。第一背鳍中大,基底中点距胸鳍较距腹鳍为近,基底长与垂直高几相等,头长约为其长的2.4-2.6倍;前缘圆凸,后缘凹入,上角钝圆,下角延长尖突;起点稍后于胸鳍里角。第二背鳍较小,基底长短于臀鳍基底;前缘圆凸,后缘微凹,上角圆突,下角延长尖突,尖突长为其垂直高的1.7-1.8倍,起点稍后于臀鳍起点。两背鳍间的正中无纵行皮嵴。

尾鳍颇长,全长约为其长的3.6倍;尾椎轴上翘,上叶只见于尾端近处,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后延,中部与后部间有一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与上叶连接,尾端圆钝,后缘微凹。臀鳍大于第二背鳍,基底长为后者的1.1-1.3倍;后缘深凹,外角圆钝,里角延长尖突,尖突长约为垂直高的1.1-1.2倍,延长突末端与第二背鳍延长突末端相对,起点距腹鳍较距尾基为近。

腹鳍与臀鳍几等大,近方形,后缘微凹,外角和里角均钝圆,起点距第一背鳍较距第二背鳍为近,其后端至臀鳍起点的距离稍大于臀鳍基底长。胸鳍中大,镰形,外角和里角均圆突,后缘深凹,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中部下方,前缘长为宽的1.8-1.9倍。体背侧灰褐色,腹侧及腹面淡色,腹侧散布不规则暗色斑点;各鳍灰褐色;成鱼鳍尖黑色。

分布范围

海域

分布于东印度洋及西太平洋,非洲沿岸,北美东南岸及南美洲东岸海域。在大西洋西部,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科德角到巴西的南部水域;在大西洋东部,从西班牙纳米比亚,包括地中海南部;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从红海,南至南非,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日本,然后南至澳大利亚水域。在中国分布于台湾东北海域、南海

国家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伯利兹贝宁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巴西、中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塞浦路斯科特迪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法国冈比亚、加纳、希腊、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洪都拉斯伊朗以色列意大利利比里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墨西哥、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摩洛哥尼加拉瓜尼日利亚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马共和国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文尼亚南非西班牙苏丹苏里南、阿拉伯叙利亚多哥突尼斯火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马里兰州佐治亚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弗吉尼亚州、康涅狄格州、罗得岛州特拉华州佛罗里达州)、委内瑞拉也门

栖息环境

直齿真鲨栖息于暖温带和热带近海和大洋大陆架、岛架,从表层至75米处,通常在浅海至30米处,成群善泳蟳,常跃出水面。

生活习性

直齿真鲨是美国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以及墨西哥湾的高度迁徙物种,在春季和夏季月份向岸移动以繁殖和觅食。尽管幼体直齿真鲨随着潮汐移动到海湾较低部分,但它们避开了低盐度区域。直齿真鲨是一种活跃的、快速游动的鲨鱼,经常看到它跳出水面,旋转着追逐猎物。

直齿真鲨主要以小上层硬骨鱼为食,包括沙丁鱼、鱼、刀鲚中华海鲇、蜥蜴、鱼、蓝鱼、鲔鱼、鲣鱼、大黄鱼、杰克、十腕总目、咕噜、舌根、赤魟、墨鱼、鱿鱼和章鱼。有时会形成聚集体。据报道,旋转鲨也能从渔船上清除丢弃的鱼类。

生长繁殖

雌性在约150-155厘米性成熟,雄性在约130厘米性成熟。旋鲨是“胎生的”,或者说是有生命的,它们的胚胎由卵黄胎盘滋养。怀孕期为11-15个月,夏季在北美以外的沿海地区出生。位于地中海种群在夏季离开北非海岸近海产仔。产仔数为3-20只幼崽(通常为7-11只)。生殖周期为两年一次(每两年一次)。

幼崽立即进入浅海河口水域,以寻求保护,免受捕食者的侵害,并寻找可用的食物。直齿真鲨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达到成熟后,生长速度约为5厘米/年。截止2009年,记录的最大年龄为11岁,尽管在已知的最大尺寸的年龄暗示15-20年。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5年 ver 3.1——近危(NT)。

种群现状

直齿真鲨容易受到捕鱼压力的影响。由于其育苗区使用近海水域,因此特别容易受到沿海地区人类商业开发相关栖息地破坏的影响。

用途

直齿真鲨主要以底拖网、流刺网及延绳钓捕获,经济价值高。肉质佳,肉鲜食或咸干,可加工成各种肉制品;鳍可做鱼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制成维他命及油;剩余物制成鱼粉

物种危害

直齿真鲨是温带热带地区常见的近岸水域鱼类。虽然偶尔会被鲨鱼咬伤人类,但牙齿适合捕捉小猎物,而不是撕裂大猎物,因此通常会造成相对较小的伤害。

动物学史

直齿真鲨最初由穆勒和亨勒(Müller\u0026Henle)于1839年描述为Carcharias brevipinna。此后,该鲨鱼经历了一系列名称更改,包括角鲨属 brevipinna、Aprinodon brevipinna,最后更改为有效学名Carcharhinus brevipinna。属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腊语“ karcharos” (意思是锐化)和“ rhinos” (意思是鼻子)。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