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寺砖塔 :禅房寺砖塔

更新时间:2024-09-20 23:35

禅房寺砖塔耸立于大同古城西南30公里处的文人峰顶上,塔高约20米。因为这座塔为禅房寺的一部分,所以名为 禅房寺塔。塔座以上是仿木结构的砖砌塔身,塔身斗拱、角拱均为磨砖镶砌。第二层塔壁每面各设门式小窗和四小窗。禅房寺砖塔是辽代砖式建筑的珍品。

简介

禅房寺座落在禅房山之南的山腰中,现已毁废。禅房寺砖塔位于寺之南的塔儿山文人峰之峰顶,其海拔1650米,地势险要,地貌植被稀疏。禅房寺砖塔为省级保护单位,为禅 房寺的一部分,故名。据《大同府志》载:“禅房山东北距府治六十里,高七里,盘距四十里,……峰壁立,士人名丈人峰,上有石浮图寺,辽建。”从塔形结构、雕刻风格看,具有辽朝特征。据明正德版的《大同府志》中记载:“禅 房寺砖塔在府城西南五十公里。唐天宝年间建”。清顺治版的《云中郡志》中记载:“禅房山城西南六十里,上有砖塔皆创自辽”。又据爱新觉罗·旻宁版的《大同县志》中记载:“禅房山,在月窟岭南,距城六十五里,山阳有禅房寺,今有废。塔儿山,在禅房山南,距城七十里,一名丈人峰,山势峥嵘,上建七级浮图。东南有谷曰北谷峪。”通过上述几种志书的记载可知:禅房寺始建于唐天宝,辽代又进行了重修,并修建了砖塔。禅房山是当地的风景名胜之一,骚人墨客曾留下诗文赞曰:“塔建丈人峰,千寻耸笔铎。上方时响铎,下界不稳钟。古刹留唐碣,苍苔护汉松。新晴凭仰止,窈窕翠微浓。”2005年同煤集团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共同对禅房寺砖塔进行了维修加固,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禅房寺砖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初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与大同市文物局共同对古塔实施二期维修保护工程。

设计结构

禅房寺砖塔为平面八角式塔,塔的结构为实心砖石砌体。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为边角镶石的三层平台,上层是双层须弥座,雕有精美的莲花座台。须弥座上部雕刻有笙、箫、琴、瑟等古代乐器,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由于长年的风化,现在已经模糊不清,很难辨认。塔身四面有砖雕的拱券门和半圆形雕窗。拱券门上的匾额分别 是:南面“禅房寺砖塔”,东面“镇静皇图” ,北面“真慈洪范”,西面“辉腾日月”。每层有佛龛24个,原供奉铜佛312尊。门窗两侧塑有金刚力士像,这些塑像历经风雨,如今都露出了木芯。塔身各处布满砖雕和泥塑人物像,均遭到严重风化。在古代,把铃铛挂在寺庙的屋檐上主要是为了驱邪。禅房寺砖塔檐角原挂有风铃3000多枚,由于风的强弱、长短、方向的变化,铃声也随之产生微妙的变化,清脆悦耳。禅房寺砖塔塔顶为镏金莲珠塔刹。由下至上仰望禅房寺砖塔,密檐逐层缓缓上收,檐下砖雕的斗拱层层支护,直到塔顶。塔身稳固美观,遮而不露。清爱新觉罗·弘历在位时曾对禅房寺砖塔进行过精心的修缮,以至宝塔可以矗立至今。塔基的须弥座上有雕饰的佛像、花卉合莲瓣,表面雕饰华丽,砖体整体轮廓线较直,具有辽金时期砖塔的典型特征。最上一层石料,雕有莲瓣。再上面为束腰,每块石上雕有莲花、牡丹、童子等。上枋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的浮雕一幅,整个雕刻粗犷简练而富有变化,无疑是辽朝手法。塔座高大繁复,塔座以上是仿木结构的砖砌塔身,塔身斗拱、角拱均为磨砖镶砌。第二层塔壁每面各设门式小窗和四棂小窗。以上各层结构相同,禅房寺砖塔整个塔形造型美观,稳健大方,形如笔锋。

文化积淀

禅房寺砖塔自建成后,历代名人挂匾题联,寓意深刻,笔力遒劲,为砖塔增色不少。其中: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率军明成祖北伐,驻宿应州,登城玩赏时亲题“峻极神功”;朱厚照朱厚照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督大军在阳和、应州一带击败入侵的鞑小王子,登塔宴请有功将官时,题“天下奇观”。塔内现存明、清及民国匾、联54块。对联也有上乘之作,如“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点检透云霞西望雁门丹小,玲珑侵碧汉南瞻龙首翠峰低”。此外,与禅房寺砖塔齐名的是塔内发现了一批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文物中以经卷为数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为研究我国辽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保护状况

禅房寺砖塔,历近前年多年的风雨侵蚀、地震战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结构谨严外,历代不断维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的修缮和管理。1953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国家拨大量专款,调拨优质砖对塔进行全面抢修,使这座当今世界上保护最完整、结构最奇巧,外形最壮观的古代高层禅房寺砖塔建筑焕然一新,巍然屹立。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筑技术,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从某种程度上讲,已经成为大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禅房寺砖塔内结构设计原型便来源于他的外形轮廓,二、三、四层的护栏为累叠的八角形制,顶部同样使用了八角攒尖式作为自然采光。禅房寺砖塔与现代主义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虚怀若谷,将禅房寺砖塔千百万年来的文明展示于世界人面前。

现塔山西侧通往山顶的石阶路山体已被炸毁,被开发成露天煤场,若要登上山顶须游客另辟蹊径。煤场常有残留的矸石混煤自燃起火,浓烟滚滚,严重破坏了旅游环境和自然生态,给附近的植被造成火灾威胁。

周围景观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文化遗产.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与同煤集团的晋华宫矿矿隔河相望有窟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四大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镇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市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恒山

恒山,人称北岳,与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嵩山并称为五岳,扬名国内外。1982年,恒山以山西恒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李隆基赵恒封北岳为王、为帝,朱元璋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

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作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区,今大同市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华严寺

福建宁德华严寺位于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上华严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筑、塑像、壁画、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典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

上华严寺俗称上寺,是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一组建筑。进入山门,可见方门两侧门楣分别砖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间”三字,均出自于佛家典故。大雄宝殿始建于辽代清宁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毁于兵火。金朝天眷三年(1140)在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大殿面宽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殿内佛坛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三尊为木雕,其余二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佛坛两侧各塑十尊诸天像(护法神),神情各异,身躯前倾。殿内四壁满布清代绘制的21幅巨型壁画,色彩艳丽,金碧辉煌,保存完好,面积在山西省寺院壁画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永乐宫

九龙壁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区东街路南,全国最大的龙壁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朱元璋第十三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壁高8米,厚2.02米,长45.5米。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壁顶覆盖琉璃瓦,顶下由琉璃斗拱支撑。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

应县木塔

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重楼式木结构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持单位。宫寺释迦塔,因塔身全部是木结构,故俗称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坐落在应县城内西街佛宫寺内,距大同市70公里,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现存的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及左右配殿,都是清人重建,唯释迦塔辽朝原构,整个塔内没有一根铁钉拉结,全靠木构互相拉角、勾心。据修于清代的《应州志》记载,从金元到明朝先后经过7次大地震,特别是元顺帝时,大震7天,塔仍巍然不动,稳如盘石。

释迦塔高67.13米,底层直径30余米,塔呈八角形,有5个明层,4个暗层,共9个层。整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内外两槽立柱,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为我国高层木结构的代表作,在中国建筑史上和世界建筑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应县木塔既是辽代统治者宣扬佛法的场所,又是古代作战的了望台。

参考资料

禅房寺砖塔.百度地图.2023-11-1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