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 :清朝康熙时期重臣

更新时间:2023-04-08 14:22

纳兰明珠(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叶赫那拉氏,字端范,建州叶赫(今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隶属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叶赫那拉·金台吉之孙,尼雅哈第三子,词人纳兰性德之父。是清代大臣。

纳兰明珠最初授为蓝侍卫、治仪正,后迁为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年),升至内务府总管;康熙五年(1666年),授弘文院学士;七年(1668年)授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十一年(1672年)迁至兵部尚书。次年,纳兰明珠详言利害,力主撤藩,与帝意相合,因受帝赏识。纳兰明珠赞助康熙帝处理平定三藩军事,著有劳绩。康熙十六年(1677年),授武英殿大学士,重修太祖、太宗《实录》及编《三朝圣训》《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皆以纳兰明珠为总裁官。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纳兰明珠以两遇实录告成,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因朋党之罪被罢黜,恢复议政内大臣、光禄大夫,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葬于海淀区上庄镇皂甲屯村西。

纳兰明珠从一名普通侍卫一路成长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他在平定三藩、议剿台湾、抵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尽管最后因结党营私、买卖官职遭弹劾不再被重用,但也掩盖不了他一代权臣的功绩。

人物生平

初露锋芒

纳兰明珠是叶赫那拉氏末代贝勒叶赫那拉·金台吉之孙,出生于皇太极九年(1635)十月十日,金台石败亡后,其子孙归附并被编入八旗。明珠自幼便聪明过人,顺治八年,明珠得到了顺治皇帝“器重”,担任銮仪卫治仪正一职,且“已典章奏参机密矣”。顺治十八年(1661)元月,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病逝,康熙帝继位后,明珠改任内务府郎中。

康熙三年(1664年)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成为宫廷事务的最高长官。康熙五年(1666年)任弘文院学士,开始参与国政。康熙六年(1667),明珠继续担任内弘文院学士,同时康熙帝于本年亲政,同年纳兰明珠一系被抬旗,拔出包衣籍,进入旗分佐领,足以见康熙对纳兰明珠的重视。

康熙七年(1668年),纳兰明珠奉命与工部尚书马尔赛调查淮扬水患,查明清口为淮河黄河交汇处,并商议修复白驹场的旧闸口,凿开黄河北岸河道引流。不久后,纳兰明珠被任命为刑部尚书,标志着明珠正式进入外朝为官,说明他得到康熙帝的信任,给予他独当一面的机会,之后又加封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经筵讲官。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任兵部尚书康熙十二年(1672年),皇帝到南苑晾鹰台巡视八旗兵,纳兰明珠提前颁布教条训练士兵,等到检阅之日军容庄严整齐,康熙因此非常赞赏他的才能。

位极人臣

康熙十六年(1676年)纳兰明珠坚持己见,致使康熙亲立的疏浚下河工程历时两年也未完工。在朝中,纳兰明珠与赫舍里·索额图不和而相互仇轧。康熙十六年(1677)七月,明珠授大学士,明珠从多年的部院具体事务中抽身,成为宰辅之一,时年四十三岁。明珠从此得以更加全面的参与康熙朝的政经活动、社会治理以及文化活动。在明珠任大学士期间,继续为康熙帝献计献策,其意见多被采纳,在收复台湾、与沙俄谈判、以及撰修政书等方面颇有政绩,得到康熙帝的高度认可。

康熙十九年(1680)八月,康熙帝就开放海禁事问大学士等,康熙帝认可了明珠的意见。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郑克塽请降,缴纳册印攻取台湾后,关于台湾的弃留问题,朝臣也有不同意见。明珠代表议政王大臣奏报:施琅请守已得之地,则设兵守之为宜;郑克、刘国轩冯锡范等头目及家人,不便安置在外省,应遣来编入旗下。对此康熙帝表示同意。

不复柄用

纳兰明珠在满汉朝臣中实力和影响日增,这种影响力的日益增长,终究为康熙帝所警觉。康熙二十五年,赫舍里·索额图复职并任正 黄旗领侍卫内大臣,首先就是对明珠在八旗制度内的压制。之后真正让明珠丢掉相位的,是一次御史的弹劾。而这次弹劾案又与治河有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二月,郭琇上疏直指明珠等结党营私,把持票拟,卖官鬻爵,负恩乱政,于河工事中阻挠于成龙等。又点名满官佛伦、格斯特和明珠族侄富拉塔、锡珠等,汉官余国柱为首皆为明珠党羽。决定将明珠、勒德洪革去大学士,此时明珠五十四岁,自此二十年“不复柄用”。明珠虽然失去实权,但他依然参与政务,罢相后不久,又授内大臣。此后,明珠郁郁寡欢,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病故,葬于海淀区上庄镇皂甲屯村西。

主要成就

助平三藩

康熙帝初,南疆大定,留重兵镇守:吴三桂云南省尚可喜广东省耿精忠福建省,并分别封为平西伯,平南王和靖南王,即所谓三藩,各自拥兵割据。盘踞十多年,逐渐嚣张跋扈,吴三桂非常骄纵。但尚可喜有所顾虑,害怕权利过大被朝廷忌惮,于康熙十二年疏请撤藩,归老海城市。吴三桂、耿精忠见势心虚,康熙十三年也奏请撤藩,试探朝廷。康熙帝命各位大臣商议。图海赫舍里·索额图为首众大臣皆主勿撤,唯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等主张撤藩。康熙帝说,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不早除之将成病患。现在撤藩他们会造反,不撤也会造反,不如先发制人,于是做出三藩并撤决断。随之吴三桂果然以“反清复明”为旗号举兵反叛,而耿精忠尚之信继之。这时索额图则借机发难,要求皇上追究力主撤藩的明珠等朝臣,并诛杀之,而此时对于撤藩,《清史稿》记载明珠虽只是赞同其观点,却不能不说需有过人的胆识和政治远见。明珠不仅给康熙帝以有力支持,而且还参与了平定三藩的指挥。力主撤藩成为明珠仕途中的最大功绩和仕途升迁的重大转折点。

议剿台湾

三藩平定之后,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明珠建议康熙帝施琅请自行进剿台湾,进言道,如果凭借一人领兵进剿,则能达到目的。如若两人同往,则未免彼此掣肘,不方便行事。就按照政王所说,不必令姚启圣同往,就施琅一人进即可。康熙帝非常认同,就命施琅一人前往。之后施琅果然行动迅速,势如破竹,从中可见明珠的政治远见。康熙二十二年(1683)七月,郑克塽请降,缴纳册印。

在关于台湾去留问题朝臣也有不同意见,明珠代表议政王大臣奏报:施琅请守已得之地,则设兵守之为宜;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头目及家人,不便安置在外省,应遣来编入旗下。对此康熙帝表示同意。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纳兰明珠依然在决策部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康熙帝的重要帮手。

沙俄谈判

在平定东南边疆后,东北地区边疆俄罗斯侵扰的问题也愈发突显。当时俄罗斯人擅自进入入黑龙江省乌喇等地已有多年,修筑雅克萨城为据点,侵扰索伦镇、飞牙喀等部。清廷在平定三藩后,不断调兵遣将,筹集粮草,谋划收复雅克萨城。明珠参与筹谋,颇有识人之功,后来还代表清廷与俄使谈判。

康熙二十五年(1686)九月俄使至北京请求解围,康熙帝命明珠、尚书科尔坤佛伦等与之谈判。经交涉,明珠奉命在午门接收文书,对文书中的无理要求中方人员予以坚决驳斥。来书中又称中国皇帝见我文书中所诉的情由,如果立即撤兵,则互相可停止兵革。在这场收复雅克萨及与俄方的谈判中,明珠细心筹谋,坚持立场,进退有度,帮助康熙帝和平解决边界争端。

撰修政书

除了参与军事行动的谋划外,明珠也担任很多政书编纂的总裁官。这也侧面体现了明珠的文史素养,也说明他对政局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得到皇帝的充分认可。

康熙十六年(1677)八月,明珠刚任大学士两个月后,奉命充纂修太宗文皇帝实录总裁官。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重修《太祖实录》,纂修《三朝圣训》、《平定三逆方略》, 以明珠等为总裁官。康熙二十三年(1684),纂修《大清会典》,明珠等任总裁官。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明珠等为政治典训总裁官。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纂修《一统志》,明珠等七人奉命担任总裁官。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贻杨士聪在《客舍偶闻·玉堂芸记》中评价道:明珠大学士能言善辩、口若悬河,兼通满汉语言文字。

清末民初政治家、改革家赵尔巽在《清史稿》中评价说:康熙朝,满洲各大臣的权势地位此消彼长、相互超越,只有赫舍里·索额图、明珠,一时权势熏天,但是不能始终保持美好的声誉,都是灭亡在贪婪奢侈上。

民国学者天台野叟在其著作《大清见闻录》中评价道:明珠的为人,性格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外表仁慈而善良,见到人就和颜悦色、甜言蜜语,以勾引他人尽诉衷肠。

现代史学家纪连海曾评价说:明珠是康熙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名噪一时、权倾朝野,人以“相国”荣称。他官居内阁,掌仪天下之政,在康熙朝各个重大事件中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同时作为封建权臣,利用皇帝的宠信独揽朝纲、结党营私,在封建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经历荣辱兴衰,最终难逃失势的结局。

后世纪念

在康熙年间,醇亲王北府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宅第。醇亲王北府基本上是复制南府的建筑规格,因为是亲王北府坐北朝南,布局广阔,可以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的宫殿式建筑是主体。东路建筑主要是两组祠堂、佛堂和四进雇工住房,现仅存南大门和最北的5间神厨,东路东墙外的又一组院落为王府的马厩。西路建筑是王府的住宅部分和日常起居活动的处所,由并排的2组院落组成,西组院落原建有面阔5间的房子。王府西部为花园,内有亭、恩波亭、粱乐趣、戏台、乐寿堂、畅襟斋、观花室、听鹂轩、听雨屋及南楼等建筑。抄手游廊为灰筒瓦顶,油漆彩画,恩波亭为六角攒尖顶的亭子。

到了1790年,纳兰明珠后裔承安得罪了和珅被抄家,据记载他们家有房屋989间。和珅罗织罪名将这座府邸没收后,便成了自己的别墅。和珅被爱新觉罗·颙琰抄家后,此宅就赐给乾隆第十一子和硕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1794年修缮竣工入住。格局与后来的醇亲王北府差不多,最大的改变就是扩展了明珠时代的花园部分,开挖河道、湖泊、假山等。

影视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