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更新时间:2023-10-24 11:23

该著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底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专论。书名为“保卫《资本论》”。取名此“副标题”,言历史理论也。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市场价值(形式),剩余价值(形式)——资本(形式)——生产价格(形式),是为商品经济形态社会的理论形态,即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分析。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另外一方面,就唯物史观而言,产品经济形态社会和商品经济形态社会“相生相克”。由此产生“共同体——自由联合”的发展。该著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一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生产关系+ 交往关系”。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中国方法论著作。社科文献图书频道推荐词:本书填补了同类作品的研究空白。本书大大拓展了《资本论》研究的领域,从单一批判思维转向全方位系统批判,从批判转向建设,从逻辑转向历史,通过工作涵容中国历史而达成对卡尔·马克思之后的世界历史的新理解。从这一角度而言,本书是重读和重写的“双重意义”的《资本论》理论与方法论著作,高度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式,加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工作指导的现实性。

楔子

以下是作者:许光伟研究员(从事《资本论》、国学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经济学研究)题写在扉页上,

用以点名作品主旨的引用语: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

人类不是在开始一件新的工作,而是在自觉地从事自己的旧工作。

——卡尔·马克思

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这一问题。

——列宁

凡一国之历史,其对于民族思想之指示,与民族力量之启发,恒于不知不觉之间,隐操大柄。

——熊十力

1962年第4期《哲学研究》,发表了吴传启同志的《由抽象上升为具体是辩证的认识方法》。这个标题的提法,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问题是该文开头的这句话:“这种逻辑的认识方法,就是由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辩证的认识方法,也就是卡尔·马克思应用于《资本论》中的基本的逻辑方法……”于是有些青年政治课教师同志,看到这种提法,再把他们从《资本论》中学到的马克思自己的说法联系起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应用的基本方法,不是辩证的方法么?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或抽象分析的方法,是否就等于辩证的方法呢?3.有人说,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又有人说,抽象分析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是一回事么?究竟哪个对?……。(我)有两个主要论点,其一是说,在《资本论》中,应用的基本方法是辩证方法,不是抽象分析,也不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或其他什么方法;即使说,后面这两者比较重要,在《资本论》中也应用得比较广泛,那也不能这样去理解。我的另一个主要论点是和前一个论点相联系的,那是把辩证方法看为总的方法、基本的方法,其他一切的方法则是从属于辩证方法的,在辩证方法的指导下,对所研究的总的对象的某些方面、某些场合,作着较为具体的处理的。

——王亚南

我们选取全书的“第一个楔子”,以读者。

全文如下:

第三章政治经济学是怎样的科学?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题引

楔子

(一)

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和古生物学中一样的情形。由于某种判断的盲目性,甚至最杰出的人物也会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物。后来,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就惊奇地发现,从前没有看到的东西现在到处都露出自己的痕迹。对法国革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启蒙运动的第一个反应,自然是用中世纪的、浪漫主义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甚至像格林这样的人也不能摆脱这种看法。第二个反应是越过中世纪去看每个民族的原始时代,而这种反应是和社会主义趋向相适应的,虽然那些学者并没有想到他们和这种趋向有什么联系。于是他们在最旧的东西中惊奇地发现了最新的东西,甚至发现了连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看到都会害怕的平等派。(卡尔·马克思:《1868年3月25日致恩格斯》)

(二)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国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90年8月21日致奥•伯尼克》)

(三)

广义经济学,研究历史上各种经济构造的发生、发展与没落及其互相转变的法则……并不仅是为了求得经济学的知识才去研究一切经济构造,而实在是为了求得社会的实践的指导原理才去研究它们。即是说,我们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科学而科学,而是为了经济上的实践才研究经济学。(李达:《经济学大纲》)

(四)

当今,不应用直接或间接与卡尔·马克思的思想相联系的一整套观念,不将自己置身于马克思所确定和描绘的思想范畴,要想书写历史是不可能的。人们甚至想知道做一名历史学家与做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米歇尔·福柯:《权力与知识》)

(五)

个人变为一无所有的工人,这本身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六)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社会是以简单的家庭和复杂的家庭,即所谓部落制度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的……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可以看出过去那种轻视现实关系而局限于言过其实的历史事件的历史观何等荒谬。(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七)

如果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和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那么,这仅仅是因为现存的社会关系和现存的生产力发生了矛盾。不过,在一定民族的各种关系的范围内,这也可能不是因为现在该民族范围内出现了矛盾,而是因为在该民族意识和其他民族的实践之间,亦即在某一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普遍意识之间出现了矛盾……既然这个矛盾似乎只表现为民族意识范围内的矛盾,那么在这个民族看来,斗争也就限于这种民族废物,因为这个民族就是废物本身。(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八)

我继续读中国旧小说和故事,有一天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里面没有种地的农民。人物都是勇士、官员或者文人学士,没有农民当主角。小说的内容,我发觉它们全部都颂扬武人,颂扬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地的,因为他们拥有并控制土地,并且显然是迫使农民替他们耕作的。(毛泽东:《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

(九)

只有一点我完全同意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先生,这就是他对社会主义温情的厌恶。(卡尔·马克思:《1846年12月28日致帕•瓦•安年科夫》)

(十)

叙述不是教条式的(如大多数教科书那样),而是按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依次叙述,也就是依次叙述原始氏族共产主义时期、奴隶制时期、封建主义和行会时期、最后是资本主义时期。政治经济学正应该这样来叙述。百分之九十九的政治经济学入门书,正好没有做到这一点。它们的缺点,主要不在于通常只谈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而在于它们不会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制度的根本特点上去;不会清楚地确定这个制度的历史意义,指出这个制度的产生过程(和条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不会把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现象看成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制度的根本特点的表现……只有唯物主义历史观才能澄清这种混乱,才能广泛地、有条理地、精明地观察社会经济的特定结构,把它看作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特定结构的基础。(列宁:《评亚•波格丹诺夫\u003c经济学简明教程\u003e》)

(十一)

正因为如此,我现在说,不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革新,马克思主义本身也需要革新。因为卡尔·马克思决不像我们的大学教授们所说的那样是单纯的经济学家。如果你们通读《资本论》,那么在每一页上你们都会看到许许多多可以划归社会学历史学的东西。但是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丝毫不在乎那种分类,而是如实地对社会发展进行完整的考察。(卢卡奇:《卢卡奇自传》)

(引自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_2014年版,三十七至三十九页)

四部历史

《保卫资本论》提出“四部历史”的篇章结构,有怎样的意义?

说明“保卫《资本论》”是如何“炼成”的!!

所谓《保卫资本论》的“四部历史”,指的是该著四部分六篇,“1+19”结构安排,即写在前面和十九章正文。

四部分结构:

第一部分行动的语境:批判和建构[总论]

第二部分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地基:社会主观批判[方法论和思想史批判统一形态]

第三部分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建筑:社会客观批判[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统一形态]

第四部分经济形态社会理论运用:中国经济学提要暨大结局[历史和思想统一形态]

它写出了“四部历史”。

教育史(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批判理解史(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史(第三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史(第四部分):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

关于“教育史”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摘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关于“西方经济学史”

(解释学)

《相思 • 江上赠李龟年 》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

此物最相思

————————————————————————————

解释结构的演进过程:

资产阶级物象二重性

古典主义批判

新古典主义批判

新制度主义批判

假的发生学/美学经济学

关于“政治经济学史”:

(发生学)

《浣溪沙 》

(宋)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存在的秘密

认识的秘密

历史发生学:《资本论》第一卷(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

系统发生学:《资本论》第二卷

现象发生学:《资本论》第三卷

认识发生学:《资本论》第四卷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史”

雄关漫道真如铁

吴刚捧出桂花酒

而今迈步从头越

——    摘自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 娄山关》、《蝶恋花• 答李淑一 》

——————————————————————

鸿蒙开天不为情,世事似似磨人心。忽感孑孓仙境冷,藻耀高翔下凡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草色烟光残照里,黯黯生天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本书作者集句)

————————————————————————————

全书结构的演进过程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 起联》 (唐)李商隐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颔联》 (唐)李商隐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论诗绝句》 (金)元好问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香。

——《锦瑟•颈联》 (唐)李商隐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结联》 (唐)李商隐

————————————————————————————

逻辑构思的中枢:

存在的秘密  哲学11条

认识的秘密  经济学8条

→历史批判的工作导入——卡尔·马克思之革命和超越

发生学

该著在成书前分别发表了四篇《资本论》“发生学文章”。

《\u003c资本论\u003e第一卷的逻辑:历史发生学》 .《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摘  要】概括起来说,《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践的逻辑是:第1篇——商品(货币)跃身为货币(商品)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前史;第2篇——货币转化为资本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转化史;3~6篇——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正在进行史;第7篇——资本积累过程,说明资本发生的整体运动史。资本(历史)发生学提炼资本主义的生成和发展原则,使《资本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有机结构的系统逻辑学。该特殊逻辑旨在统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高度凸显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方法论。

《\u003c资本论\u003e第二卷的逻辑:系统发生学》 .《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摘  要】《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是对“阶级科学”的具体实践、对“阶级结构”的具象化。第1 篇刻画资本循环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结构一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2 篇刻画资本周转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结构多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3篇以资本结构的活的层级递进运动为基础和依托,刻画并说明社会再生产整体系统的生成过程。实践行程内在化了历史和存在的结合,将其构造为特殊科学和特殊方法。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论意蕴在于达成对“辩证法主义”、“科学主义”的内在抵制,从根本上拒绝一切非历史的现象主义和解释学的分析进路。

《\u003c资本论\u003e第三卷的逻辑:现象发生学》 .《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摘  要】 《资本论》作为总体逻辑,是对统一历史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和运动形式的概括。第三卷作为现象发生学与第一卷和第二卷共生,揭明资本存在的“秘密”:1-3篇以价值具体地生长为资本主义价格的过程,说明经济利润的一态系统;4-6篇以“阶级斗争Ⅰ”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现实展开机制,说明经济利润的多态系统;以“阶级斗争Ⅱ”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深化形式,说明经济利润的虚拟运动系统;终篇以阶级生活图像的定格化过程——“分配假象”及其破除,揭明资产阶级认识论的规定性。研究表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阶级分析是等同的方法论范畴,旨在根除“伪科学”对经济理论建构的影响,终结“庸俗”,使科学还原为推动历史生长的革命性力量。

《\u003c资本论\u003e第四卷的逻辑:认识发生学》 .《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摘  要】《资本论》第四卷实践的逻辑是: 范畴发生的认识机理。在这种意义上,它使范畴的“生产”实践化,首要性地贯彻了“认识”由“历史”生产的原则。历史部分和理论部分的相互构成形成总的写作逻辑,历史部分确立了后续研究的理论指针。方法论意蕴是: ( 1) 根据历史生产方式的“自然生长”,显露范畴的内核的生理结构———( 剩余) 价值;( 2) 由范畴生产上的层级运动,揭示“结构生长”的历史性;( 3) 通过“理论”的总体生产,最大程度地彰显方法论批判和认识论批判的内在结合性,具象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践工作路线。因此,它否决了考茨基非法编《剩余价值学说史》的错误要求。《资本论》整体上也就统一了“两种认识发生学”,即历史( 发展) 的逻辑和认识( 发展) 的逻辑,统一了历史的方法与范畴的方法。这种整体性研究树立了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构造典范。

————————————————————————————

作者相关中国元素探讨的“发生学文章”:

《发生学与中国经济学研究》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12年第5辑

【摘  要】《资本论》的逻辑与方法论规定是发生学。其指向于研究与言说“历史” ,旨在弘扬与推进对历史学发动“哥白尼革命”意蕴之经济学建构道路, 使范畴落实在批判原则之上, 贯彻于历史规定性之中。但是,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对这种道路和理论实践行动进行了“逆转” , 推行庸俗化的解释学与非批判的科学主义主张, 旨在相反将经济学沦落为特殊门类的自然科学。其理论工作特征是进行世界-社会认识预设构图全面玩弄解释学语言实践谋求自然科学主义最高形式和规范是数学主义规划。由于存在种种问题, ——就中国而言, 主要集中在思维与语言工作体式出现“错位”之上, 卡尔·马克思之后的研究努力未能有效实现“反逆转”。真正的出路即在于实现“重构政治经济学”意蕴的经济学建构。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历史和实践化的工作原则与主张, 以免除中国经济学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中国化重新锁入“解释学困境”危局之可能。首先, 应继续坚持历史科学基础上的实践建构之路。其次, 需要确实为此而防止研究中以“科学化”之名, 行“去历史化”理论实质之企图。再次,应进而体会到“回到马克思”的口号其实是伪的, 因为与马克思交会的真实性途径乃是通过历史和实践, 绝不是文本本身。最后, 政治经济学实践之路归根结底旨在冲破资产阶级科学主义思维束缚之牢笼, 而又始终能够在于最终解除解释学语言束缚之牢笼。

《发生学与中国经济学建构:一个引论》 .《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第2期

【摘  要】从时代条件出发,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蕴涵的本真思想进行认识还原,达成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及一切非批判的和庸俗化了的经济思想之确实批判,同时确实依据实践态的历史对之加以思维还原和语言还原,实现辩证法时代转向———工作思维及工作语言的具体化、民族化。卡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构之路只能归结为唯物主义史观上的一个“具体发生学”,乃是在开放结构中不断予以实践锚定的规定。这一实践逻辑工作路线旨在彻底冲破“资产阶级牢笼”、大写化和凸显“唯物主义发生学”。具有如下工作内涵: 以“唯物主义逻辑”实践化理解研究对象结构,引出认识生产的社会规定性;以“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定性摒弃科学主义,全面拒绝解释学的主张。从而其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乃是要求于实践发展域中重构理论,寻求经济学的“本质”。这种以历史实践主义为取向的认识生产即是关于中国经济学的写真,它图画了经济学的内涵底蕴。

中国元素

我们引全书最后一章(第十九章)的“楔子”(谢幕和总结的开场白)

生产一般的理论与实践

(人类史前时期发展逻辑总括•市民暨资本批判)

而今迈步从头越

——题引(一)生产方式是光秃秃的骨架,需要卡尔·马克思的历史分析过程赋予其血肉,这一过程的基础就是“理解各种不同的人类社会及其相互作用,理解这些社会的历史动力。”(T.C.帕特森:《马克思的幽灵——和考古学家会话》)(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孟子•梁惠王》)(三)因此,最发达的机器体系现在迫使工人比野蛮人劳动的时间还要长,或者比他自己过去用最简单、最粗笨的工具时劳动的时间还要长。(卡尔·马克思:《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四)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当时的形式必然总是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发现最隐蔽的秘密,发现隐藏着的基础。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事实,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五)亚细亚形式必然保持得最顽强也最长久。这取决于亚细亚形式的前提:单个人对公社来说不是独立的,生产的范围限于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等等……生产方式本身越是保持旧的传统,——而这种传统方式在农业中保持得很久的,在东方的那种农业与工业的结合中,保持得更久。也就是说,占有的实际过程越是保持不变,那么,旧的所有制形式,从而共同体本身,也就越是稳固。(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论语•季氏》)(七)合作社同资产阶级的股份公司相比,管理得一样好,而且廉洁得多。(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90年8月21日致奥•伯尼克》)(八)当然,作为个人劳动的目的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集体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比较起来,必然要有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和痛苦。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群众,后者是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的工业进步,使劳动者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结逐步代替了他们由于相互竞争而造成的孤立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现存的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中产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只是为了维护中产阶级自身的生存……他们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九)“在中世纪,马克思所说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甚至在经济关系方面,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主要的因素。除它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东西,但卡尔·马克思所解释的辩证方法{莫非是米海洛夫斯基先生所歪曲的辩证方法吗?}却不主张研究这些东西……所有这些公式显然不能表现出历史现实的全貌,甚至也不能表现出它的局部情况,而只能满足人们喜欢把任何事物都想象为它的过去、现在、将来的那种爱好。”米海洛夫斯基先生,甚至您的歪曲捏造的手法也单调得令人作呕!他在马克思的只求表述资本主义现实发展过程的公式里,先偷偷塞进三段式证明任何东西的意图,然后断定马克思的公式不符合这个由米海洛夫斯基先生强加于它的计划(第三阶段恢复的只是第一阶段的一个方面,而把其余各方面略去了),并随随便便地做出结论说:“这个公式显然不能表现出历史现实的全貌!”(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十)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在已经经历了某一原始阶段的一切民族那里,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变成生产的梏。它被废除,被否定,经过了或短或长的中间阶段之后转变为私有制。但是在土地私有制本身所导致的较高的农业发展阶段上,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生产的桎梏——目前无论小地产或大地产方面的情况都是这样。因此就必然地产生出把私有制同样地加以否定并把它重新变为公有制的要求。但是,这一要求并不是要恢复原始的公有制,而是要建立高级得多、发达得多的共同占有形式,后者远不会成为生产的障碍,相反地它才将使生产摆脱桎梏……(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反杜林论》)(十一)我们从历史进程中工作取出两个权力体系:(1)生产力体系——以人的物化为发展指向性,或曰第一权力体系;(2)生产关系体系——以物的人化为发展指向性,或曰第二权力体系。权力体系乃是相互嵌套的工作系统,不是简单并列的两个概念层次。第一体系说到底是发展了客体的力量,使客体成其为如下之完整的存在规定:出发点是客体,通过不断吸纳主体的规定,成型为完善的客体发展体系,——在这里,被吸纳的主体实际是作为“客体”看待的。马克思在四重义项上运用生产力概念:一是生产条件,二是从生产条件来看的生产形式,三是客体,四是从客体角度对待和运用的主体概念。第二体系应由第一体系方面进行“鸟瞰”,其说到底在于发展和汇聚主体的力量,使之成为“社会”:出发点是主体——主体权力的规定——主体对客体的占有或支配,通过不断内含客体发展内容,使客体越来越“智能化”,通过客体发展出越来越有效服务主体,使客体成为“智能自然”,而主体自身亦得以进化。以上其实讲述的是主体概念不断完善和成型化之渐进过程。马克思同样在四重义项上运用生产关系概念:一是生产形式,二是从生产形式来看的生产条件,三是主体,四是从主体角度对待和运用的客体概念。前一体系方面的核心工作内容是“知识关系”(主体对于客体世界的物质了解),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开放和发展过程,直至使主体自身同样成为物质系统的智能组成——所谓人的物质化。后一体系方面的核心工作内容是“财产关系”,即物以人格化的关系成为人的系统的组成。因此无论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均是典型存在者的具体或抽象规定,它们均是历史用语,而非一般的科学用语。扼要地讲,族民、社会劳工是由主体力量激发出来的社会权力结构:前者是“直接”激发类型,相较而言,后者是“间接”激发类型,经历“市民→资本”的迂回发展过程。而尤其要指出,族民→社会劳工是中国主体系统的生成,即特殊社会形态的演变和缓慢分化的过程。市民、资本则代表了纯净化的经济运动(马克思集中探讨的资本的大写概念乃是纯净化的经济政治一体的资本的发展规定),即作为系统客体的概念(社会力量依靠客体的集成激发而出),其指示经济这一规定的生发、成长、演化、演变的质性过程。主体和客体在权力结构类型上固然相异,甚至截然对立,但是它们彼此依存、统一。整体看,这就是人类劳动过程文明规划的“历史态”和“现实态”。(本书作者)(十二)大国须有理论。我们应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政治经济学,所谓中国经济学。盖言中国历史,盖言中国历史对世界史的贡献和养成性;盖言中国思维,盖言中国思维对经济学内涵和工作体系的原创性;盖言中国语言,盖言中国语言对人文精神的历史创造性的开发和运用;盖言中国实践,盖言中国实践对经济形态的型塑与开垦,对世界经济的支撑与培植。所谓中国经济学,一言以蔽之,即基于中国历史的经济学。在当下,具有时代性工作内涵的卡尔·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则要面向应用、面向实际和面向未来,同时面向社会主义运动,以打造和不断推出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工作涵养的丰富的、多彩的经济实践体系。(本书作者)(十三)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u003c反杜林论\u003e旧序•论辩证法》)〔引自: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05-608页〕————————————————————许光伟在“《我为什么与如何写\u003c保卫资本论\u003e》 .《政治经济学报》2015年第4卷”中系统谈到:目前,和《资本论》有关的研究不外乎分成三类:原典解读,如卫兴华教授2014年推出的《资本论简说》、《资本论精选讲解》;“新解”《资本论》,或所谓的“新资本论”;再就是批判与解读、理论整合与建设相结合,以此寻求中国原创思维的多路向发展的方法论性质的论著。毫无疑问,《保卫资本论》隶属于最后一类。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资本论》研究方兴未艾,渐渐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2013年后,伴随着《21世纪资本论》、《跟大卫•哈维读\u003c资本论\u003e》、《重读\u003c资本论\u003e》和《资本论的哲学》等一大批国外译著的涌入,热潮更加迭起。《保卫资本论》作者阐说的创作宗旨、逻辑路径、理念和所运用的特别“方法”,构成一篇严格意义的跋文。对其个人而言,这又可称之为迟到的“后记”。就创作背景看,该书的出炉取决于以下研究事实:中国人如何恰当地对待与运用好来自“西方”的经典著作,既为我所用,又体用结合,相得益彰;老实说,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亦是高度突出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时代话题。《道德经》和《资本论》具有结构的“巧合”:道和德的规定的相互推动和彼此间的有机交融。《资本论》在成书结构上分成四个层次:历史发生学(道,历史生产→再生产过程);系统发生学(德,再生产→流通过程);现象发生学(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生活过程);认识发生学(道和德的认识形式,生活→认识过程)。这其实是逻辑发展的必然,摹写的是“以历史生产为基础的时间过程”、“以社会再生产为基础的空间过程”、“以流通为基础的现象过程”、“以经济生活批判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抽象上升到具体)”。这种辩证法的“四肢结构”完成了对社会历史有机体的整体刻画,书写一部商品经济形态的“整史”。历史的理论概念、批判=发展的方法论概念,从中得以发掘出来;进一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据,亦可以从中得到锁定。整体看,这是“保卫”的学术涵义和建设路径。这种统一历史的进路创造性地规定了“历史科学”,其以极高的智慧统一了人类生产的“历史”和“逻辑”,清晰地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大大拓展了既有《资本论》研究的领域,使之获得向新时代生长的“国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以切实获取“重读”“重写”互构意义的运动和理解张力许光伟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逻辑解析——文本问题、科学抽象法的反思及其他”(《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中补充说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写作目的是使“历史”落实为“逻辑”,产生行动科学和历史科学统一、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科学叙述效果。这引起人们的误解,即把《导言》第三节看作生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规定的地点,进而误作是对“唯物主义知识论”的阐发,遮掩了真正涵义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唯物史观在文本中的阐释和运用。还原真相的路径不单是重回文本,系统梳理和剖解各种与文本相关的逻辑结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把握整体的逻辑发展,找到“总的导言”和“证明”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言》对“行动如何可能”的探求,事实上奠定了后来《资本论》结构的路向,即由客观批判启动的主观过程。科学叙述的尘埃落定使新时代条件下重新理解《导言》的逻辑,并予以创造性地运用有了可能。整体看,这一把握是透视“开放的逻辑”且保持正确的必备锁钥。总之,基于劳动二重性实践之路:从批判到蕴涵批判的建构,这其实是行动科学。依据对象-研究对象的实践化的发生路径发掘人格化范畴的经济行动,这样一种方法乃是“行动的方法”,并且,是一种整体的唯物主义的发生学的历史方法。正确理解《保卫资本论》的副标题保卫《资本论 》是2014年12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全称《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许光伟著。作品正式提出“学术保卫”概念,对应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之民族取向和实践化的工作理念。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中国方法论和理论结合的著作。“经济形态社会理论”,作为广义的经济学的称谓。经济形态社会,在于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不能胡乱分割。社会可以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和规定。从经济形态看,它本身即是一种“特殊社会”,即经济社会。这样,就把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转换成“经济形态社会”与“社会形态”以及“其他形态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了。这个理论构想的核心概念是“经济形态社会”(经济形态的社会)。这其实就是马克思说的“生产关系”概念。其用以研究经济活动的“全史”,实现广义政治经济学和总体经济学的统一。把“经济形态”作为“社会”来研究,包括:产品经济形态的社会和商品经济形态的社会。相对而言,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是“商品经济形态社会”。以“经济形态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依托,以“批判”为马克思所说的“我的辩证方法”,从而有机统一了“主观批判”(从改造性批判角度)和“客观批判”(从发生学批判角度)。经济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社会,它们同义!!相生相克的经济学!科学,有必要加上历史和文化的维度,脱离了历史和文化的科学,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科学。亦理论亦实践,就能够创造新的工作境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经济的社会形态是我们认识、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有力工具,它是指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被另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代替的过程。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意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不同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的特殊阶段即不同的社会。经济的社会形态是从经济角度来看的社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文献依据许光伟 .《保卫\u003c资本论\u003e——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许光伟. 《\u003c资本论\u003e第一卷的逻辑:历史发生学》 .《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许光伟 . 《\u003c资本论\u003e第二卷的逻辑:系统发生学》 .《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许光伟等 . 《\u003c资本论\u003e第三卷的逻辑:现象发生学》 .《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 .许光伟 .《发生学与中国经济学建构:一个引论》 .《中国经济问题》2013年第2期 .许光伟 . 《\u003c资本论\u003e第四卷的逻辑:认识发生学》 .《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 .许光伟 .《我为什么与如何写\u003c保卫资本论\u003e》 .《政治经济学报》2015年第4卷 .许光伟 .《\u003c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u003e逻辑解析——文本问题、“科学抽象法”的反思及其他》 .《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 .许光伟 .《劳动二重性实践之路:从批判到蕴涵批判的建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诞生意蕴》 .《江汉论坛》2013年第2期 .许光伟 .《发生学与中国经济学研究》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2012年第5辑 .许光伟 .《\u003c资本论\u003e中具有怎样的二重性学说——与刘召峰博士的几点交流》 .《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6期 .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