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 :清代蒲松龄创作的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6:06

《考城隍》,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大致创作于清朝康熙,收录于《聊斋志异》,是《聊斋志异》的开篇之作。

《考城隍》讲述了宋焘在去世后由神差邀请,考取城隍一职。但是宋焘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行为感动了诸位神仙,于是被准许还魂为母亲尽孝的故事。《考城隍》一文中首先强调“仁孝”思想。此外,《考城隍》也表现出蒲松龄对科举考试的态度,通过对阴间科举的赞扬来反讽阳间的科举制度;同时传达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善恶观念。

《考城隍》只能算《聊斋志异》中的二流作品,但这篇作品带有“开宗明义”的性质,不管是仁孝之心,还是鬼狐神妖的艺术构思,都属《聊斋志异》的首创。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正当明朝亡国,清朝初建,在政治上是从动乱到稳定,在经济上是从破坏到恢复的过渡时期。在这种时候,新的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比其他时候更为残酷,更为阴险;人民的苦难也更为深重,斗争也更为激烈,文人诗客的感慨也更为深沉。

普通的劳动者,尤其是以蒲松龄为代表的底层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前所未有地恶化,各种社会思潮、社会变革因素出现,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挑战,在新与旧、传统与变革、科举与治生、理想与现实等方面,人们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诸多的选择。作为一介书生,蒲松龄在经历着也思索着这些问题。在战乱、饥荒、思想桎梏、科举引诱、文字狱的威胁下,蒲松龄受到晋朝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南宋洪迈之笔记小说集《夷坚志》等的影响,将现实的感触寄托在谈狐说鬼之中,创作出《聊斋志异》。

创作缘起

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市蒲家庄人。蒲松龄出生于明末清初一个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早年因家境富裕,又是书香门第,所以蒲松龄得以打下厚实的文学基础。蒲松龄一生与科举无缘,从19岁到31岁间从未放弃科试举业,但屡试屡败。之后家境窘迫,他便结束了专攻举业的生涯,南下江苏省去做幕宾。这种笔耕卖文的幕宾生涯离他登第入仕的理想愈来愈远,他十分苦闷。几年来目睹官场污秽更令他灰心。他放弃了幕宾职业后,开始坐馆教书,直到去世。在教书期间,他又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终归难随心愿。

《考城隍》是《耳中人》中的早期作品,大致创作于清康熙,康熙十年辛亥(1671年),蒲松龄应同乡孙蕙之聘在宝应县县衙帮办文牍,接到山东淄川的家书后感慨顿生,表示自己已届而立之年却一事无成,只落得撇家舍业与人作幕;虽然县衙有酒供自己痛饮,但胸中的磊块不平之愁却难以消除;更好的消愁解闷的方法就是把近日收集到的奇闻异事写到自己的“夷坚志”(借指《聊斋志异》)里,借鬼怪之故事,消自己之块磊,阐述了自己开始创作《聊斋志异》的缘由。

作品原文

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疾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羽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姬奭上,谕曰:“河南省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共筹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

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内,忽见公镂膺朱,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讯乡中,则已殁矣。

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主要角色

宋焘

故事的主人公,在病梦中参加河南省某地的城隍考试,因“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话得到考官的一致赞扬,被任命为城隍。因老母无人赡养,得到考官们的欣慰,让他返回阳间照顾母亲,他母亲死后,他亦无疾而终。

张秀才

张秀才与宋焘一同参加城隍考试,在宋焘因老母无法上任时代替宋焘上任。

关帝

关羽,是张秀才和宋焘城隍考试的考官,赞扬宋焘“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语句,以此将城隍一职交给宋焘,并欣慰宋焘的“仁孝之心”,让他返回阳间照顾老母。

作品赏析

内容情感

仁孝思想

《考城隍》一文中首先强调“仁孝”,文中宋焘以老母七旬,奉养无人为辞,不愿即赴冥职,可见仁孝之心虽源于孔孟儒家之论,而波及后世,每为人所仰。《聊斋》推本仁孝,以《考城隍》为首篇,开宗明义,而一篇宗旨,犹在“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十六字中。

对科举的态度

《考城隍》的叙事框架是幽冥里的考试,考试内容的既不是诗歌词赋,也不是表章颂赞,而是科举的八股文,这体现了蒲松龄对于科举制度的态度。文中写到宋焘、张秀才二考生的德行之厚、意境之高,又写到阴间公正、严厉、民主的考官,颇通人情味的关羽等形象,表现出蒲松龄对阴间的考生与考官持肯定赞扬的态度,以此反衬出蒲松龄对阳间科举的讽刺批判心理。《考城隍》中的选拔考试完全以应试者的德才作为标准,反映了蒲松龄心中理想的人才选拔方式和他对阳间科举考试的期许。

善恶观

《考城隍》中主人公在考试中写的句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赢得了包括关公在内的“诸神传赞不已”。这几句话出自作品主人公之口,但是是全篇的精神所在,代表了蒲松龄的思想。“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强调人的主观意志是判断行为的标准,主观动机善良,虽然犯了错,也不应该受到惩处。而有所图的行善,即使在客观上是做了好事,也不应该得到奖赏。这以哲理性的语言表述了以心为本体,以心观照万物,以善恶为道德评价尺度的观念,是中原地区传统的善恶观。《考城隍》传达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伦理信条。

写作手法

故事结构

该篇小说的情节成功的运用了“出于幻域,顿入人间”(鲁迅语)的故事结构法,这也是《聊斋志异》中惯用的手法。作者让宋焘以病卧进入梦境,然后展开神奇的故事情节,宋焘在阴间参加城隍考试,考中后又因孝敬母亲回归阳间,母亲去世后无疾而终,其岳父却看见已死的宋焘前来拜别。整个故事由实入虚,由虚返实,再由实归虚。这样就在虚幻的故事上涂抹上了一层真实性与现实性的色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特点

《考城隍》稿本,情节简单,几于平铺直叙,语言上相当的简练形象。显然是初创的缘故,笔力还没放开,写的有些拘谨,然文才、气韵、章法、资质,均已初步形成《聊斋志异》独有的艺术风格。

作品意义

《考城隍》无论是在蒲松龄的手稿本中,还是在后人不同的编辑历史阶段中,它一直都是放在《聊斋志异》第一篇的位置上。《考城隍》只能算《聊斋》的二流作品,但这篇作品带有“开宗明义”的性质,不管是仁孝之心,还是鬼狐神妖的艺术构思,都属《聊斋》的首创。《考城隍》提供了早期《耳中人》的创作风格及创作动机的范型。蒲松龄大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编排《聊斋志异》的,《考城隍》虽然不能断定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第一篇作品,但它确实是早期的作品。蒲松龄把它放在卷一的第一篇位置上,也绝非单纯的从创作时间上考虑,同时也有内容上的宗旨的考虑。《考城隍》教忠教孝的内容和议论纯正的风格也比较适合做篇首领起全文。

其次,《考城隍》为研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的美学思想和人物的人格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考城隍》中“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是全篇的精神所在,代表了蒲松龄的思想。这几句话也可以看做是《耳中人》的宗旨所在。《考城隍》开宗明义上的重要,并不在于它教忠教孝的老一套的内容,而在于它从哲学和美学的层面张扬了《聊斋志异》所表现的理念,而这理念对于了解蒲松龄的创作动机以及美学思想提供了一把钥匙。

作品评价

一部书如许,使托于《考城隍》,善赏罚淫之旨见矣。(何垠 评)

立言之旨,首揭于此。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但明伦 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