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 :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更新时间:2023-03-17 19:31

范蠡[l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又名夷子皮、陶朱公,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今南阳市淅川县大石桥乡寺湾镇间)人,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后裔,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地三户邑。后随宛地县令文种一同离开楚国,到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勾践初次伐吴失败后,面临灭国命运,此时范蠡建议勾践入吴为奴,换取喘息机会。勾践在吴三年后,返回越国。范蠡开始为勾践谋划复兴越国的计划。内政方面,遵从自然规律,开辟田野。同时繁殖人口,扩大兵源,开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外交方面,保持卑微弱小的形象,顺从吴国的势力,同时与其他大国交好,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吴王认为越国已经不足以担心,于是开始扩张、试图称霸天下。公元前482年,吴王带兵到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举行会盟,范蠡趁机带兵攻击吴国首都,吴国大败,吴越讲和。公元前479年,楚国开始进攻吴国,范蠡认为战略进攻时机已到,再次举兵伐吴,一举消灭吴国。此时范蠡认为勾践已经成就霸业,不能在与之相处,于是离开越国,到齐国、陶地等地经商,成为资产数十万的商人。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范蠡著有《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公元782年,唐朝李适时期范蠡开始配享武成王庙,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宋朝时期,配享武庙。因范蠡善于经营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的商人形象深入人心,逐渐被后世尊之为文财神、商圣等。后人对范蠡的评价也以赞誉为主。秦朝宰相李斯称赞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东汉学者赵晔评价:范蠡是智臣,勇敢并且善于谋略。南宋思想家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既能建功立业,又可避祸全身,全身而退的人,只有范蠡一个。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地三户邑。年轻时的范蠡生活清贫,但行为痴狂,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奇人,对事物有独特的看法。公元前516年,当时担任宛地县令的文种听说后,先派下属去调查。然后又亲自驾车前去拜访范蠡。范蠡听说文种要来,向哥哥嫂子借了一身体面的衣服,去接待文种。范蠡与文种相遇之后,互相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知己,于是约定一同离开楚国,去越国建功立业。

初入越国

公元前511年,范蠡和文种一同到达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公元前493年,勾践听说吴王不分昼夜地训练军队,准备报复越国,于是想要先发制人。范蠡向勾践谏言,试图阻止勾践起兵伐吴的决定,但没有奏效。勾践带领军队出发后,吴王得到消息,派出精兵迎战。吴国在夫椒大败越国军队,然后将其围困在会稽郡。勾践兵败会稽山,开始意识到范蠡、文种等谋臣的重要。此时范蠡建议越王勾践及其王妃、亲近之臣数百人入吴为奴,换取喘息的机会,不至于灭国,并且自己也主动请求随勾践入吴为奴。同年,勾践、范蠡君臣均入吴。

入吴为奴

勾践入吴后,白天做吴王的马夫,晚上栖身于坟旁石屋。这些行为损害勾践国王尊严的行为,经常使其思想绝望。范蠡多方开导,说明古时圣贤王者都会遭遇苦难的境遇,蒙受耻辱,但他们都能泰然自若的处置,最终结果都是得到天下。同时范蠡在一切场合下,均与勾践保持君臣礼节,维护勾践的尊严。在吴国的三年里,范蠡成为勾践最信任的谋士

返越谋吴

在吴国为奴三年后,即公元前490年,勾践和范蠡离开吴国,返回越国。他们刚踏上国土,范蠡就开始为越王谋划复兴越国的计划。内政方面,遵从自然规律,不误农时,开辟田野。发展生产,充实府库,让利于民,增强国力。同时繁殖人口,扩大兵源,开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外交方面,继续保持卑微弱小的形象,顺从吴国的势力。同时接好齐国,亲近楚国,依附东晋。静观其变,等待时机。

公元前486年,勾践认为国力已经足够充沛,准备起兵伐吴。范蠡认为时机不到,告诫勾践强行征战不会有好结果,建议继续等待时机。公元前484年,吴国发动对齐国的战争,勾践率领臣子去朝见吴王,并为吴王及其手下的臣子们都准备了礼物,进一步表现自己的顺从,麻痹吴国人,而吴国人对这一切感到非常开心。

起兵伐吴

范蠡的这一系列战略方针发挥了作用,吴王认为越国已经不足以担心,于是开始享乐、纵欲、扩张、试图称霸天下。吴国经过连年征战之后,于公元前484年,在艾陵(今山东莱芜县东)击败齐国军队。公元前482年,吴国与晋国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举行会盟,吴王将精兵强将都带在身边,而只留下老弱兵力和太子守城。此时范蠡认为等待的时机到了,于是建议勾践起兵伐吴。越国调动五万精锐军队,击败吴国军队,并且杀掉了吴国太子。同年年底,吴国和越国讲和。

公元前479年,楚国也开始进攻吴国,和越国形成对吴国的夹击之势。于是范蠡认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向勾践建议:抓住机会就像救火一样,必须非常迅速,否则转瞬即逝。于是越国再次举兵进攻吴国,军队一直进攻到五湖。公元前478年,吴国在签泽(今太湖吴淞江)迎战,双方在吴淞江两侧列阵。在后面的战斗中,越国军队击败吴国。

公元前475年,越国军队将吴国军队以及吴王围困在姑苏山。此时范蠡认为吴国军队仍然具有强劲的力量,于是劝解勾践继续等待合适的决战机会,采取围而不打的战略。围困三年之后,在公元前473年,吴国军队崩溃。此时吴王试图套用越王当年的办法,向越王求和,表示归顺。范蠡发现勾践动了恻隐之心,于多次劝谏他必须当机立断,不能留下后患。在多次陈述利害均不起作用后,范蠡越过勾践,直接带领军队击溃吴王的姑苏宫,逼得吴王自杀,彻底消灭吴国。

灭吴请辞

越军灭吴后,继续向北进军,进逼齐国晋国,号令中原,尊奉周王室,勾践因此成就霸业,范蠡官拜上将军。返程途中,范蠡认为自己名气变大,不能再和勾践长期相处,勾践的人格只能同患难,不能同享乐,于是写信向勾践请辞。勾践为了挽留范蠡,提出与范蠡平分越国,如果范蠡不接受,就被认为是犯罪。范蠡向勾践表示君王行事依靠律例,而自己行事依靠志趣。于是收拾好自己的轻便宝物后,就与亲信乘船从海路离开了勾践。同时派人给文种写信,提醒他勾践可能会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经商致富

范蠡离开越国之后,先后去了齐国、陶地,两地经商。在齐国时,范蠡化名“鸱夷子皮”,在大海附近耕作。同儿子一起亲身劳作,由于经营得当,资产到达数十万。而后范蠡被聘为齐国卿相,范蠡认为在家经商能积累千金,朝廷做官能做到卿相,是平民百姓的最高地位,同时又觉得做官太久不是好事。于是三年后主动请辞,散尽家财,来到陶地经商。范蠡认为陶地是天下的中心,道路畅通便于交易,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范蠡父子共同种田畜牧,囤积储存,卖出粮食时只要十分之一的利润。范蠡在陶地经营不久又积累亿万财产,此时天下人都称赞他的才能。

寿终正寝

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公元782年,唐朝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范蠡配享武庙,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宋朝时期,配享武庙。因范蠡善于经营理财、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的商人形象深入人心,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

主要思想

为政思想

范蠡在实行兴越灭吴的战略计划时,运用诸多谋略,显示出他的为政思想。在越国面临亡国时,范蠡提出先不亡国,而后图强的策略,并指定一系列措施,与越王勾践共同进入吴国为奴,成功挽救越国。范蠡认为治国安邦的关键在于天、地、人,即天时、地利、人和。君王要顺应天时,充分发挥地利,全国官民、上下无不尽其忠信。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君王要洞察形势,抓住转化的时机与条件,积极采取行动,取得政治的胜利。

范蠡认为,君主的首要任务为富国强民,治国的关键是爱民、富民、顺民,人民是国家之本。范蠡制定一系列爱民、重民、亲民的政策,例如关心婚丧嫁娶,体恤寡孤独等,要求官员“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同时奖励生育、发展人口,使越国人口迅速增长。范蠡富民的政策还体现在重视农业生产,农工商共举等方面,使越国粮食储量增加,经济贸易发达。

军事思想

范蠡的军事思想体现在他的战争观点方面,即“非战”与“强兵”的统一。在对待战争问题上,他从人道主义意义上反对战争,但从国家利益战与治、经济的关系以及民心向背方面考虑,他又主张“强兵”,只有通过战争战胜邪恶,弘扬正义,才能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权力和尊严。

范蠡认为军事斗争领域应该“随时以行”,即在作战中因循自然,顺应天时。“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即有利的时机还没有出现时,条件还不具备时不可主动发动进攻而应当采取积极防御,做好战争准备,等待时机,以求克敌制胜。“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即指挥战争的人要善于捕捉战机,一旦到有的战机就要适时地转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绝不能贻误战机。而在反攻之前,要“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即抓紧时间,全面考虑统一部署,积极做好战备事宜。

在战术方面,范蠡主张对待强敌时,示敌以弱和麻痹对方。对待将要灭亡的残敌时,一鼓作气彻底毁灭,不留任何后患。在战斗时,必须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经济思想

范蠡主张以农为本,农商共举,同时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各业的经济思想。范蠡动员越国百姓进行开辟荒地,使越国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为越国复兴奠定经济基础。全面发展生产,使越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范蠡认为钱财只有在不断流动中才能增长,静止会导致资本死亡。在国家层面,要放行商业经济,在个人经营方面,要营运钱财,使钱财增多。

范蠡认为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具有全面性,概括性,他从农产品丰歉收的循环中,推断出其他货物的行情。因为农产品的价格波动会影响整个市场,而农民作为市场的主要交易者,其收成好坏影响其购买力的强弱。所以范蠡主张在根据商贸发展情况,动态预测选择贸易对象,储存别人当前不需要,但是下一步迫切需要又不为人所重视、所准备的东西。例如,早灾过后,要有预备作舟船的生意;水灾过后,车将成为特别需要而又缺乏的商品;夏天要预备作贩卖皮毛商品;冬天要预备作贩卖葛麻商品等。

范蠡认为所经营的物品必须质量完好,货币资本不能死滞而应让其不断流动。采购物品对于易于腐蚀、腐烂的东西切勿长期存储,不能一味贪图高价。通过商品的数量多少以预测其价格的增贵或趋贱。某一商品价格太贵了,会有人大量生产或运回来而造成积压而跌价;太贱了又会因无人生产、运输而造成价格回涨。当商品价格昂贵时,应将自己的存货像粪土似地抛售,不能留着等待更高的价格;当市场商品价格低贱时需像金玉等宝贵物品一样立刻收购。总之要使货物与货币像流水一样经常地流转和运行,才能达到获取较高利润的目的。

哲学思想

范蠡没有留下专门的哲学著作,但从他与越王勾践探讨对吴之策的一系列言论中,能看出他对天时与人事之间关系的看法和他的哲学宇宙观。范蠡认为,天是自然的天,是阴阳往来,四时运行的自然变化,天道变化是自然无为的无意识运动,不是积极有为、有目的的活动,但却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和调节功能,而不会过分。人要以天的运行规律为准则,不能越过天道的极限和常规。天道的运行规律,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更不会由人力主宰,所以人事要与天地相配,人事遵循天道法则,就能获得胜利。

从天人相合的宇宙观出发,范蠡阐述了知天知人的认识论。论天时人事,要知天时人事,知天时人事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天地运行的规律,谋求事业的成功,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范蠡认为只有知之明,知之真,知之确,才能计之周、划之实、战之胜。这就是说,正确的行动是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的,也只有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成功。

范蠡认为阴阳自动,物极必反。天道运行与人事变化尽管反复不定,但一切都是阴阳变化的表现。这种变化发展不是到达极限就停止或灭亡,而是朝对立面转化。阴阳二气作为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此消彼长,未尝止息,所以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变化无穷。

个人作品

据古籍记载,范蠡的著作包含诸多领域,商业领域有《陶朱公术》,农业生产领域有《陶朱公养鱼经》,兵法有《范蠡》两篇。但其著作大都原书散佚,由后人根据史书中的片段辑录而成。另有《陶朱公商经》《计然》两书假托范蠡所做,实际为后人总结范蠡之思想。

《范子计然》由计然传、内经、阴谋、富国、杂录五部分构成,本书由后人根据《史记》《吴越春秋》《越绝书》《太平御览》《文选》等书中的内容辑录而成,记录了范蠡在政治、军事、哲学方面的观点。《养鱼经》全称《陶朱公养鱼经》,全书已佚,现今靠《齐民要术》的摘录得知内容。学术界通常公认此书为托名范蠡的伪书,但它的养鱼技术方面依然有一定科学价值。

后世影响

范蠡所处的春秋时代距今已历数千年,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甚至是价值取向都不尽相同,而且由于受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条件的制约,以及社会生产力的限制,范蠡的商业管理思想存在一定局限性。但他精辟独到的商业管理智慧和慈善精神,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范蠡主张物价涨跌应有一个合理幅度,由此提出应该由国家规定粮食价格的政策,被汉宣帝所仿效采用。这种由国家调控粮食价格的政策,有助于“农末俱利”,起到了稳定粮食价格、稳定人心、安定社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环境下,国家仍然实行粮棉油预定价格的政策,这样既照顾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又照顾到经营者的利益,促进了生产和经营的共同发展。同时在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中,主打以质取胜,薄利多销,也是在暗和范蠡的经商主张。

人物评价

与范蠡一同辅佐越王勾践的大臣文种评价:范蠡的计策,鬼神也琢磨不透。

后人对范蠡的评价也以赞誉为主。秦朝宰相李斯称赞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西汉史官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范蠡:范蠡三次迁徙都留下了美名,声名流传后世。臣子和君主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即使自己不想显赫,也不可能。

东汉学者赵晔曾在《吴越春秋》中评价:范蠡是智臣,勇敢并且善于谋略。

东汉末年军阀袁绍曾说:齐桓公没有管夷吾不能成为霸王,勾践没有范蠡国家就没法存活下来。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刘劭在《人物志》中说:通晓天地间道化万物的道理,善于出奇谋划妙策应对各种变化,可称为术家的人,有范蠡、张良

还有许多后人对范蠡的隐退表达称赞。南宋思想家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既能建功立业,又可避祸全身,全身而退的人,只有范蠡一个。

宋朝名将李纲曾用范蠡举例说:那些有智慧有谋略的人,在困境中时,能够忍辱负重,用来实现他的志向;当事情完成时,又能果断的收回他的功劳。功成名就之后,能够远远退出,保全自身,除了范蠡,又有谁能做到呢?

清代文学家蔡元放在《东周列国志》评本中说:范蠡找准时机退隐江湖,这其中的高妙不必多说。又懂得经商之法,能生财致富,真是千古奇人。

人物轶事

泛舟西湖

越国兵败时,范蠡设计将西施作为政治工具进献给夫差,对其进行魅惑。而吴国被灭后,西施回归越国,重新回到范蠡身边。勾践灭掉吴国时,大摆庆功宴,而此时范蠡看出不能再继续和勾践共事,于是悄悄带上西施,溜出大门,坐上了本就在河边等候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小木船顺着护城河,载着范蠡和西施,一路向太湖划去。二人在太湖附近的五里湖岸边搭了几间茅草屋,便隐姓埋名生活下来。后来他们听说文种被杀的消息,担心被勾践追查到地址,多次迁移隐居地点,而最终因为西施喜爱西湖的风光,二人选择定居在西湖。

鸟尽弓藏

范蠡和文种协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勾践要对他们进行封赏。范蠡不仅不接受封赏,并且执意要离开越国。范蠡隐居齐国时,惦记着好友文种,于是悄悄派人给文种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到:文种赶快离开越国吧,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勾践为人阴险,心思复杂。可以和他共患难,但是不能和他同富贵。就像天上的飞鸟被打光之后,多好的弓箭都会被藏起来。兔子被捕杀没有之后,猎犬就会被杀掉。

文种看完信件后,不相信勾践会杀掉自己,但也借口生病不再去上朝。有人诬陷文种有谋逆的心思,于是勾践赏赐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你教了我攻打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打败了吴国。你还有四条,你替我去先王那里先去尝试一下吧。文种一听就明白了勾践的意思,于是挥剑自杀了。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两个成语就来自于这个故事。通常用来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曾经出过力的人就会被抛弃或者杀掉。

痛失爱子

范蠡的二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范蠡明白杀人偿命的道理,但也听说缴纳千黄金可以免于死刑,便派小儿子带黄金去探视。范蠡的大儿子听说后,认为父亲不派自己去,却派弟弟去,说明自己是不肖子孙,闹着自杀。范蠡的妻子劝说,小儿子去了,不一定能救回二儿子,但不派大儿子去,大儿子肯定就要死了。不得已,范蠡派大儿子去,同时写下一封信,要大儿子转交给自己的好友庄生,并告诫大儿子,要把黄金送到庄生那里,让庄生去处理,不要与庄生争辩。大儿子私自多带几百镒黄金后出发了。

大儿子发现庄生住在楚国都城外城,门前杂草丛生,家庭贫困。但依旧遵循父亲指示,将信和黄金都交给庄生。庄生让范蠡的大儿子速速离开楚国,即使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大儿子离开庄生家,但没有离开楚国,用自己私带的黄金去打点其他楚国权贵。庄生以廉洁正直闻名楚国,楚王以下所有人都把他视为老师。收到范蠡的黄金时,庄生并不想真的留下,只是打算在事成之后还给范蠡作为信用。所以范蠡的大儿子将黄金送来后,他就嘱托妻子收好勿动。但范蠡的大儿子看到庄生时,以为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庄生找到一个机会觐[jìn]见楚王,告诫楚王天有异象,楚国将蒙受灾祸,要用恩德祛难消灾。楚王听后立刻派人查封贮藏三钱的仓库。此时楚国权贵告诉范蠡大儿子,楚王将要大赦天下,因为楚王每次大赦天下前,都要封存封贮藏三钱的仓库。范蠡的大儿子认为既然楚王决定大赦,那么弟弟本来就应该被释放,给庄生的黄金浪费了,于是去面见庄生,向庄生表达,自己是来救弟弟的,现在楚王说要大赦,弟弟自然就会被释放,所以特意来向庄生辞行。庄生明白他是想要回黄金,于是告诉他黄金就在屋里。范蠡大儿子要回黄金后,沾沾自喜。而庄生被小辈欺骗,深感恼怒,于是又去面见楚王,告诉楚王他听说外界传言是因为楚王接收了范蠡的贿赂而大赦天下,趁机将范蠡二儿子释放,而不是出于体恤百姓的目的。楚王大怒,下令先杀范蠡二儿子,第二天再举行大赦。最终范蠡的大儿子只得将弟弟的尸体带回家。

回到家后,范蠡的妻子和邻居都很悲痛,但范蠡却表示,他早就知道大儿子一定会害死二儿子。他不是不爱他弟弟,只是不舍得花钱。大儿子从小跟范蠡一起谋生,受过艰苦,所以不轻易花钱。而小儿子出生时范蠡已经富有,小儿子不知道赚钱不易,所以不珍惜钱财。范蠡一开始要派小儿子去,就是这个目的,大儿子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害死了二儿子,这是必然的。范蠡认为这是事情的必然,不需要悲伤。

兴越灭吴,姬贵二十四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李之战,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三次隐居,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激流勇退,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首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激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

文艺形象

文学形象

民间多流传范蠡隐居时,携西施共同泛舟西湖的故事,但先秦史料中二人仅有分别记述,彼此并未交集。汉代时,赵晔吴越春秋》、袁康《越绝书》中范蠡和西施开始出现在同一故事里,越国城破后,西施和郑旦被作为献礼送给吴国,后来越灭吴后,越国认为二人失去作用,便将其沉江。汉代以后,文人据此为蓝本开始丰富创新,经过历代发展,在明代形成戏剧《浣纱记》。故事中范蠡作为越国谋士,在越国兵败时设计将西施作为政治工具进献给夫差,对其进行魅惑,同时换取越王勾践保命的机会。勾践听从范蠡辅佐,经过卧薪尝胆发展国力后,一举将吴国消灭,西施回归越国,重回范蠡身边。由于西施喜爱五湖的风景,于是二人定居在西湖。该剧以吴越相争为政治背景,在全文贯穿了范蠡与西施爱情的故事线索,时间跨度上以樵李之战为开始,泛湖五湖为结尾。在该剧中,范蠡与西施先相爱后分离,范蠡为国家大义牺牲自己和西施的爱情,塑造出一个爱国主义形象。在此之后,关汉卿的《姑苏台范鑫进西施》、吴昌龄的《陶朱公五湖沉西施》、汪道昆的《五湖游》、无名氏的《倒浣纱》等剧作均继承了范蠡与西施相关联的情节设定,通过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书写吴越战争的历程和国家的兴衰。在这些作品中,范蠢总体上是一个淡泊名利、忠于爱情、智谋过人的形象。

蔡元放新列国志》和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范蠡依然作为越国谋士。为勾践出谋划策,但其与西施的故事发生变化。范蠡与西施没有情感关联,范蠡对西施只有利用之心,他听说越国人都想看一眼西施的美貌,便将西施置于别馆,门前放一钱柜,投入钱币即可见到西施。范蠡用此法三日收到大量钱财,充于国库。结局中,西施被沉江,范蠡隐居。在这些故事中,范蠡形象普通化,其在吴越战争中的地位也有所下降。

影视形象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范蠡墓

关于范蠡墓的位置历来众说纷纭,诸多地区均宣称境内存在范蠡墓,学界尚无统一意见。山东省西南部万福河上游的定陶区,据《括地志》记载其县东南三里有范蠡墓,《州府志·陵墓志》记载,范蠡墓在其县东北。山东省西部肥城市据《括地志》记载,其陶山南五里有范蠡墓,《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陶山位于肥城西北三十里。湖北石首市东南桃花山有范蠡墓,涡阳县东南十五里亦有范蠡墓。山西运城市陶村镇西门外,有一墓名叫陶朱公墓,墓前有“越名臣碑楼”一座。据《光绪山西通志》和《安邑县志》记载,陶朱公墓位于陶村西。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范蠡墓在湖南华容县西,刘宋的张华与盛弘之也认为此墓为范蠡墓。

南阳范蠡祠

宛城区黄台岗乡三十里屯为古三公城所在地,有的学者认为这里即《史记》所称的“三户里”旧地,为范蠡故里。《水经注》中记载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名为三公城,城中有范蠡祠,而在宛地,祠就是故宅。东汉末年,范曾、夏侯湛都曾在这里立碑。光绪年间的《新修南阳县志》,清代曹文举的《范蠡庙》,清代何晋锡的《范少伯庙》,都说这里是范蠡古祠,现今该祠已无存。

湖南沅江范蠡祠

赤山岛有范蠡祠,建于光宅元年(684年),祭祀越相范蠡。

诸暨市虎头山范蠡岩

虎头山位于诸暨市城南约五里处,从西施村出发,徒步前行约三十分钟便到。虎头山相传是越大夫范蠢与西施定情的地方。二人相约来到范蠡故宅长山东侧后,便登上虎头山,立下盟暂,愿白头偕老。如今二人定情所在地“范蠡岩“仍存。岩高约百米其上平坦开阔。

嘉兴范蠡湖

嘉兴范蠡湖为吴越时期的一处古迹,相传为范蠡协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之后,偕西施隐居的地方。范蠡湖湖长100米,宽15米,公园占地5351平方米。范蠡湖曾经被称为西施冢,相传西施在此去世,并葬于湖中。清代朱彝尊曾写下“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底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的诗句。范蠡湖有许多名家手迹,例如文徵明的“浮碧”石刻、明万历车大任所书“放生池”、池郭所书“陶朱公里”碑、清乾隆时钱陈群所作《重建金明寺碑记》及王蘧常[wáng qú cháng]、谭建丞、张振维等名家的墨迹。

无锡蠡湖

无锡蠡湖原称五里湖。相传范蠡协助勾践战胜吴国之后,选择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于太湖,遨游于七十二峰。进入五里湖后,留恋这里的秀丽景色,久久不忍离去。此后,民间就把五里湖改称为蠡湖。

研究书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