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 :蔷薇科桃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3-25 22:04

蟠桃(学名:Prunus persica Batsch.var.compressa Bean)是桃的一个变种,又称仙果、寿桃等,是蔷薇科(Rosaceae)樱桃属(Prunus)的落叶乔木植物。蟠桃原产于中国新疆,地方品种在中国河西走廊和江浙一带栽培较多。蟠桃不耐低温,喜光,耐旱怕涝,好气性强,适宜微酸性至中性的砂质壤土。

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绿色或红色。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叶柄常具腺体。花单生,先于叶开放,无花梗或花梗极短;花萼被柔毛,萼筒钟形,花萼5片,顶端圆;花瓣粉红色。果实为核果,扁圆形,果肉白色至浅黄色,鲜美多汁。花期3~4月,果期8~9月。

蟠桃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果大、味甜、多汁、鲜果气香,酸甜可口,每100g鲜果含Vc为150~400mg,还含有糖、钙、铁、磷、有机酸以及多种氨基酸,经济价值极高。同时蟠桃在历史小说中有难生长、时间长,食之长寿成仙等诸多神秘之点,千百年来成为世人长寿追求的重要对象,“蟠桃”也因之成为中华祝寿文化中重要的词语之一。

育种历史

蟠桃原产地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桃的其中一个变种,在晋代《西京杂记》、北魏《齐民要术》中已有桃的品种、繁殖、栽培等记述,而油桃与蟠桃的历史至少也在2000年以上。

蟠桃作为桃的变种,自古就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但果顶开裂、果实小、肉质软,严重制约了蟠桃产业的发展。同时蟠桃种胚发育不良,杂交种子成苗率低,也限制了常规蟠桃育种。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国才开始蟠桃的杂交育种工作,共育成蟠桃品种68个。1974年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院育成扬州124蟠桃,1988年陕西省果树所育成早熟品种新红早蟠桃,1997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早熟品种早魁蜜和早硕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育成瑞蟠系列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育成中蟠系列品种、中油蟠系列品种,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其中新疆石河子的蟠桃形态均匀、颜色鲜艳、肉质细腻味道佳,也因其品质良好新疆石河子被誉为“中国蟠桃之乡”。

由于蟠桃果实风味独特,在许多其他的省市也有引种,同时其盛名也远播海内外,明治初年日本从中国引进了蟠桃果树;大约在18世纪初,欧洲也开始种植蟠桃公元1869年,美国在弗罗里达(Florida)试种蟠桃并且取得了成功。

形态特征

蟠桃是桃(李属 persica (L.))的一个类型,为落叶乔木,高3-8米。

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实扁平,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长与宽相近等,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核大,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

物种分布

地理分布

蟠桃分布广阔,原产地在中国新疆。其在亚洲、欧洲各国均有分布,如日本、中国、美国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省、区、直辖市,南方江苏和浙江栽培最多,华北和西北较少。

生境分布

蟠桃生长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如其在原产地中国新疆,夏长冬短,日照时数长,平均日照时数为2650h,占全年的75%,每年太阳总辐射量大都在4540.5MJ/m2以上,气温温差为12~16℃,无霜期为224天(比北疆约长45d),是蟠桃喜爱的生境区。

生长习性

蟠桃喜光性强,属强喜光性树种,光照充足,可增强侧枝生长,树冠紧凑,所以蟠桃一般呈扇形进行匍匐压枝,这样利于通风透光,充分利用光能,提高果实品质及产量。蟠桃树喜温耐寒,生长期最适温为18℃~23℃,果实成熟期适温为25℃左右。耐干旱,怕水涝,土壤短期积水即可引起植株死亡,适宜于排水良好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长。同时蟠桃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保肥保水的沙质壤土。pH值呈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在石灰性土壤上栽植易得杉木黄化病。蟠桃有一定的耐盐力,土壤含盐量在0.1%~0.2%时能正常生长。

栽培管理

嫁接繁殖

蟠桃多采用嫁接育苗。嫁接方法多用芽接,生长季均可进行,以夏末秋初接条芽子发育成熟、砧木和接穗离皮时最好,生长季不离皮以及春季也可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剪取优良母株上树冠外围健壮的一年生发育枝作为接穗嫁接品种苗,砧木可选择巴旦木山桃、杏、李等,进行嫁接,成活后应进行中耕松土、锄草、施肥、灌水及病虫害防治,确保苗木健壮生长。

科学建园

蟠桃喜光、耐旱、不耐湿。建园时要选择适宜蟠桃生长的地区,以及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段,土壤选择p H6.0~7.5、肥力较好、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或壤土建园最佳。

水肥管理

在萌芽期、开花前期、果实硬核期、果实采收后对水分需求比较大,可适当灌水。同时注意把握施肥时间,应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控制好化肥的施入量。追肥在整个生长季节均可,施用次数和时期应根据桃树树体营养、生长结实情况灵活掌握。

花果管理

一般在大蕾期至开花前要进行1次花期复剪,主要是疏除部分遗漏的过密枝为开花结果积累养分。疏果在花后进行,主要疏除营养不良的果、双生果和病虫果。花后2个月左右可以对果实进行套袋管理,可减少病虫危害。同时要重视夏季的果树修建。

加工采收

果实采收期一般在8月上旬~8月下旬,期间平均温度在23℃左右,温度高,蟠桃不易存放,采收期较短,温度低,则采收期延长。

病虫害防治

蟠桃病虫害主要有褐腐病、缩叶病、蚜虫和梨小食心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清园、修剪等农业防治措施之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药物防治工作。

主要品种

早露蟠桃

早露蟠桃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1973年用撒花红蟠桃X早香玉育成的特早熟品种,1989年定名。

果实扁平形,平均单果重103克,最大果重140克。果顶凹入,缝合线浅;果皮黄白色,具玫瑰红晕,茸毛中等。果肉乳白色,近核有红色,柔软多汁,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1%。粘核,裂核少。树势中庸,树姿较开张,花芽起始方位低,复花芽多,各类果枝均能结果,花粉量多,极丰产。果实发育期60~65天。

风味皇后

黄肉鲜食油蟠桃品种,由巾闫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

风味皇后1年生新梢绿色,中果枝平均节间长2.5厘米,叶片长椭圆披针形,叶端渐尖,叶缘锯齿状;花芽起始节位为第1~2节,以复花芽为主,花铃形,花粉多,自花结实,坐果率高。树势健壮,树体半开张。成花容易,长、中、短果枝均能结果。

果实扁平形,两侧果肉较对称,果顶稍凹陷,梗洼略深,缝合线明显且浅。平均单果重125克。果皮光滑,底色为黄色,易裂果,果皮不易剥离,不套袋的果皮粗糙。果肉橙黄色,硬溶质,离核,汁液多,含可溶性同形物18%~ 20%,完熟后浓甜有香味,品质上乘。耐贮藏、耐运输。

瑞蟠2号

瑞蟠2号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1985年以晚熟大蟠桃X扬州市124育成的早熟白肉蟠桃,1994年命名。

果实扁平形,果顶稍凹人,不裂顶。果形平整,果个均匀。平均单果重150克,大果重220克。果皮黄白色,果面1/2着玫瑰红色晕。果肉白色,硬溶质。风味甜。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13.0%,可溶性糖9.67%,町滴定酸0.37%,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19.04毫克。果实发育期90天。树势中等,树姿半开张。花芽起始节位1~2。各种类型一年生枝均能结果,蔷薇形花,花粉多。果个较大,丰产性强,风味甜,颜色红,美观,丰产,品质优,食用方便,商品价值高。

用途

食用营养

蟠桃果实营养丰富,被人们誉为长寿果,可食用,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果大、味甜、多汁、鲜果气香,酸甜可口,每100g鲜果含Vc为150~400mg,还含有糖、钙、铁、磷、有机酸以及多种氨基酸,营养价值高。

工业原料

还可以用于加工成桃汁、果酒、果醋、果酱等系列产品。蟠桃果汁呈乳白色,略带微黄,酸甜适口,属于浊汁型饮料,具有蟠桃特有的芳香;蟠桃果汁经酒精发酵和食用醋酸发酵后可以生产出蟠桃果醋,果香独特,醋香纯正,是一种健康的新型饮品;另外,蟠桃经打浆、浓缩之后,可以制成蟠桃果酱,酱体呈红褐色,细腻均匀,粘稠适中,糖度低,是一款营养型产品。蟠桃除果肉可以进行加工利用之外,其副产物蟠桃酒糟和皮渣含有的营养物质也非常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较为丰富,是制作蛋白饲料的良好原料,蟠桃加工副产物的合理开发利用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关文化

中国蟠桃最早记载为10世纪的《清异录》。早期古书《广志》《西京杂记》《洛阳伽蓝记》以及《齐民要术》中其实都没有蟠桃的名称。蟠桃的名称早期还见于唐·独孤受的《桃赋》“东海神是曰桃,可得闻其广,量其高…其蟠紫也至三千里…安得探神物而驻韶颜,涉沦海而渡朔山…”等等,但这些记载都未说明蟠桃的形状到底圆或是扁,且还带有神话色彩,无法与今日扁圆形蟠桃相联系。直至10世宋·陶谷(936~968)《清异录》中始记有“中环桃特异”,将一般桃的卵形,形象地改称为扁圆的环形,可以认为此环桃方是今日蟠桃的最早记载,并在当时不叫蟠桃。因此,50年后《洛阳花术记》中之蟠桃,仍难判断是否环桃。直至150年后宋·宗爽《本草衍义》1116 中记载饼子桃,并作了果形扁圆的解释。到了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出现了“红饼子”桃的名称,可知环桃由中原传入南方杭州后,逐渐形成了果肉带红的品系。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无饼子桃,明《二如亭群芳谱》、清《花镜》中有饼子桃无蟠桃。清《广群芳谱》《授时通考》中同时记载了蟠桃与饼子桃,说明清时仍不认为蟠桃就是饼子桃。一直到 1848 年清·吴其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进一步考证,认为元御库桃即《拾遗记》中之巨核桃,最后结论是“此皆桃之极大者”。所以古代文献中关于蟠桃的内涵并未完全统一。

虽然古代文献中关于蟠桃的内涵并未完全统一,但人们根据流传下的文献与传说,将蟠桃认作是一种传说的仙桃市,赋予了蟠桃很多象征文化与传说故事。

象征文化

蟠桃是千百年来世人长寿追求的重要对象,成为中华祝寿文化中最重要的词语之一。在词、散曲、戏曲等大众文学作品中,“蟠桃”一词的出现大都与祝寿有关。如宋词中,晏殊的《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鹊踏枝》(紫府群仙名籍秘)词等都利用蟠桃来表达“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蟠桃花发一千年,祝长寿、比神仙”(晏殊)的美好祝愿。散曲中,王恽的《寿李夫人六首》等诸多曲中蟠桃与长寿密切相连。

戏曲舞台上,蟠桃庆寿一直是祝寿演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宋金杂剧院本中,《宴瑶池》《瑶池会》《蟠桃会》《王母祝寿》等剧目都与蟠桃有关,当演王母娘娘庆赏蟠桃的故事。此外,一些神仙度脱剧、爱情剧中亦有蟠桃庆寿的场面。可以说,蟠桃是元明清神仙戏曲中最常见的物品,是世俗百姓最喜爱的吉祥物。

诗词文化

晋朝傅玄的《桃赋》中就有赞美蟠桃的诗词。到唐代诗人歌咏蟠桃的诗不多,但小说《集仙录》中,谢自然成道前后,金母命群仙“将桃一枝,大如斗,半赤半黄半红”,“将桃六令食,食三脔”,可见金母之桃已大得可观,且食之得仙(《太平广记》卷六六)。到了宋代诗词中,蟠桃一词出现得十分频繁,在这些词中提到的也主要是海上蟠桃。到了元明清的戏曲作品中,王母娘娘的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成实,三千年才熟”(朱有墩《新编瑶池会八仙庆寿》,上海涵芬楼印行),“一熟九千年”就成为比较流行的说法。

传说故事

相传西王母是居住在中国西北昆仑山脉的仙女,西王母的蟠桃园有三干六百株桃树。前面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得道;中间一千二百株,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农历七月十八日为西王母圣诞,《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在西王母寿诞蟠桃会上偷吃仙桃的故事经久流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