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或语言文化的简称的学科

更新时间:2024-09-21 00:08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章或者语言和文化的简称。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是学习其他任何科学和学科的工具和基础科目。语文也是中国教育体系中开设的一门主要学科。语文其本义为“语言文字”,包括书面语和口语。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学科。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科目包括语言学、文字学、文学和文化学等科学和学科。语文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学习其它学科和科学的基础,包括听、说、读、写、译。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知识体系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以及大学教育阶段对于语文课程的设置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语文课程主要就是树立学生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习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主体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通过学习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名称由来

20世纪2、30年代,魏冰心、程其保、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开始大量使用“语文”一词,当时已经出现“语文课程”的说法。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巧尊二人提出“语文”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

1949年6月,当时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通用教材,叶圣陶再次提出将“官话”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地区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为中小学母语课程通用名称。

术语解释

语文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所指。在“语言文字”这一短语中,语言是狭义的,特指口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则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与文字,语言文字的实质也就是广义的语言。语文作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的简称,也是听、说、读、写、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一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一是记忆和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知识,也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另外,语文也指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科学与学科没有国界,部分学科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中国大陆地区汉语区的语文特指汉语文,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激发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包括本国语文和外国语文,本国语文又包括通用语文、方言语文以及少数民族语文。英语等语种也是语文的一种形态,中原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也学习本族群语文。任何语种都属于语文的范畴,文言文和实用文都是语文中的文章体裁,不仅仅是指文学的东西才是语文。中国台湾省延续之前的称谓,汉语文被称为“国文”或“官话”。

“语文”一词,收入词典的时间较晚,据《呼吁母语课程重新命名》得知语文于1951年收入有关词典,但《辞海》和《辞源》一直未收编作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法是“‘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学的简称’”。《新华词典》注为“‘语言和文学’,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这些工具书,都没有将“语文”作为学科名来解释,语文课中学习的“语文”是“中国古今书面语言作品”。

陈金海的《释“语文”》中有提到:新中原地区之前,“语文”是“古今中国书面语言作品”——“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联合式简称”,是名词术语,是可以抽出“文章”之象的一个普遍概念。

历史沿革

出现

中国古代没有“语文”这个词,“语文”这个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语文”产生于19世纪末,1887年张之洞首用,但作为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课程名称的时间较晚。1905年,清代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及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一科“国文”课,教授历代古文。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冲击,小学就改设“官话”课,教材偏口语,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也设有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较多,选用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1932年,上海大江书铺刊印了复旦大学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名著《修辞学发凡》,书中大量使用了“语文”一词。有“汉语文”、“语文分离”、“语文合一”、“语文正常关系”、“语文改进”、“语文的体式”、“高尚的语文”等。《修辞学发凡》中有解释到“语”是来源于口语的书面语,“文”是来源于文言文(文饰之言)的书面语,未形成文字的口语叫“话”,形成了文字的是“文”。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联名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了新的语文教材,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

更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与上层建筑关系密切的语文教育也面临着创新发展的需要,时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的叶圣陶先生提出了“语文”这个概念。1949年8月,叶圣陶先生主持草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时,首次使用“语文”作为学科名称,用来取代当时的小学和中学的“国文”。1950年,由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编写出版全国统一使用的中小学课本时,统一名为“语文”,并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大意”里作了如下说明(小学教材中也有大致相同的陈述):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简称为:"听说读写"。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语文”是一个历史误会》中提到,除了综合“国语”“国文”不复偏指的意图外,“国文”“国语”改为“语文”的原因还有:改朝换代的政治原因,“国”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国民党,所以“国币”“国会”“国语”“国乐”“国术”“国军”等一律不允许再继续使用;不再讲文言文,所以中学的“国文”和小学的“国语”不再有区别,合二为一;20世纪40年代末的文化思潮正处于将废除汉字作为国策、追求世界文字统一的狂热误区中,也就是去国别或族称。

1950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及中等学校暂行校历(草案)令》公布,新的学科名语文,正式开始使用。除1956年3月19日至1958年3月8日语文被分设为汉语和文学两科间隔两年,一直沿用。

异议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答胡万林》中讲述了“语文”的一个由来:“语文”一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此前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官话”,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原意如是,兹承询及,特以奉告。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虽叶圣陶先生有这样的说法,但并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对“语文”各自阐释的现象一直延续现今。“语文”自1950年成为中原地区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课程的名称以来,质疑声一直不断。在1952年,李克非在《关于“语文”的解释》,高楚在《关于“语文”这个名称》,姜仲民在《“语文”质疑》中就对“语文”命名提出了异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师范大学潘涌绍兴文理学院王松泉河南大学王文彦、江苏无锡城市职业学院马智强等众多知名教授以及李希贵、王丽、张毅、毕唐书、邓维策、李俊、马得清、龚仁贵、陈新民等中小学语文研究专家纷纷要求重新讨论这一名称,要求中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课程的名称更名为“官话”或“汉语”“华语”。近年来,学界王尚文张毅、蔡可等学者也有很多关于语文应实行分科(分课)教学的探讨。

2012年王本华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主任,编审,中语会副会长)在《少为人知:“语文”一词从何而来?》中有提到“叶圣陶是‘语文’一词的创始人”,但是江西真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陈金海老师则指出,该文存在严重错误,是经不起推敲的,在汉语语言学上和语文课程论上都不适当。2013年张毅的《六十年“语文”史论(1887-1950)》,从语文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梳理了“语文”一词的流变,从学理上辨析了关于“语文”的各种阐释的源头,还原了“语文”的本义,即“语言(口语)文字(书面语)”。

港澳台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自开埠以来,汉语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唐文时期”(1841-1900);“汉文时期”(1900-1930);“中文时期”(1930-1975);“中国语文时期”(1975—)。1975年香港政府正式承认中文与英文是具有同等地位的法定语言,之后,香港教育署把小学中文科改为中国语文科,强调小学生应该以应用为大前提。嗣后,中学中文科也分中国语文及中国文学两科,“中国语文”的名称正式为官文所采用。

澳门是多语社会,一般使用三文四语,“文”即中文、葡萄牙文、英文;“语”即汉语中的粤语方言及共同语普通话、葡萄牙语、英语。澳门回归中国之后,学校开始开设中国语文课,用普通话教授。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之后,台湾开始推行官话,清除日语。为了刷清日语的影响,制定了《台湾省国语运动纲领》,废除报纸、杂志的日文版,并禁止台湾作家用日文写作,省政府也电令“各级学校禁用日语,授课以国语教学为主,暂酌用本省方言;日常用语尽量以国语交谈,不准以日语交谈,若有违背情事决以严惩”。1949年之后大批全国各省的军政人员赴台,只有国语可以与台湾民众交流,故此时之后台湾在持续推行国语,电台节目使用国语,中学也开设国文课程学习中国古代文言文及其他文章。直到今天台湾仍沿用官话与国文的称谓。

教学目的

小学

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其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文字方面,一个是思想品德方面。

语文文字方面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思想品德方面就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中学

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其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突出培养语文能力,摆正思想教育地位的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在思想教育方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语文能力和审美观方面,初中应该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使他们基本上掌握语文工具,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高中阶段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有高一层的要求,培养审美能力、文学(或文化)修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等。

中学语文教学目的要突出体现本学科的基础工具的性质,又要反映出它的其他性质和特点,还应该体现现代社会对语文方面的特殊要求,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特殊作用。

大学

《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文化素质教育基础课程。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文学形式把华族的语言文化传承下去,使学生对本国语文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主要满足的是各专业大学生普遍的、基本的素质要求。培养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表达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增强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人文素养,为其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科特点

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思维的工具,语文课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即通过课文以及一些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字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

语文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语文就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缺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传播速度的提高和广度的扩大,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使语文的交际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

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基础学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语文知识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语文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工具。

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学概论的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要学生实现自我成长,也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中国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应该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选择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教师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统一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教学现状

课程性质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学生通过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初步学会运用汉语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高中教育阶段应培养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大学教育阶段应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重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受到情感的陶冶,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怀,提高人生境界,提升人文素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发现中国文化中所具有的人生智慧以及对今天的社会建设依然值得汲取的思想资源。

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主要是来自文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包括;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高中教育阶段包括: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语文课程所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中不断积聚、构建,并在实际的语言运用场景中呈现出来的,是对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总目标主要是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文化自信、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丰富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以及健康的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做出具体要求;学段目标是依据“六三”学制设定学段要求。“五四”学制第二学段 (3~5年级)主要参照“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级)确定,适当降低要求。“五四”学制第三学段(6~7年级)在“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 年级)基础上合理提高要求,并结合“六三”学制第四学段(7~9年级)确定,使“五四”学制6~9年级进阶更加科学。

高中教育阶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高中课程目标的要求: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堆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整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汉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等方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大学教育阶段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通过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知识,特别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种主要文体特点及发展简况,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为学好本专业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识教育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篇优美的、引人入胜的文学佳作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领略汉语言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课程的理念;注重创新性,利用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的特点,培养学生有更强的现代信息吸收欲望和处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

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要求,主要包括主体与载体形式、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其中主体载体形式主要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上分为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高中教育阶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了要求,主要包括18个学习任务群,即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讨、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大学教育阶段

文言文知识,主要是指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具体体现在教材中出现的文言文语言材料中。其重点是辨识和阐释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现代文知识,主要包括所选课文的主旨、结构、创作特色、语言特点、修辞等,通过阅读分析;文学文化知识,主要指课文中常见的作家作品知识和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了解课文作者字号、朝代或国别、主要思想、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主要作品及历史地位和影响;文体知识,理解和掌握议论文记叙文、诗词、小说的主要特征以及古代诗文的分类;议论文,理解议论文三要素,把握它们在一篇文章中的有机联系;理解立论和驳论的论证方式并掌握常用的立论、驳论的方法、技巧;记叙文,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含义;把握不同文章中,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和相互联系;诗词曲赋,理解诗词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分类及其特征;理解诗、词、曲、赋的不同点;理解和掌握现代诗歌、散文诗的基本特点;小说,记识并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人物、情节和环境。结合具体课文,能对小说人物形象作初步分析。

主要内容

语文科学

语言学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其任务是研究和描写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历史发展,揭示语言的本质,探索语言的共同规律。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文学

文学是上层建筑语言艺术。文学是一种用口语或文字作为媒介,表达客观世界和主观认识的方式和手段。文学体裁二分法包括散文韵文,多分法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和童话等形式。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文学家泛指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的专家,特指有极大影响力的和全才式写作的作家,或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评论等文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具有杰出成就的文学工作者。

文化学

文化学研究的是文化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性质和规律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和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科学技术、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语文能力

听话的能力,包括辨音能力(把音节与表达意思联系起来),理解能力,即听别人讲话正确理解其主要见解的能力(理解对方说话的含义、重点、要点、本质性的含意及感情色彩)和判断能力。听课或讲演,记录或记忆其主要要点的能力;听婉转的言辞确定发言者的意向、听诡辩的言辞判断其是非的能力。

说话能力,包括选词表意能力,即迅速选出恰当的词表达意思;有条理地表达能力,要求语脉清晰、条理分明地表达思想,讲究表达的质量与效果;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语音纯净、语调优美,音律(节奏、快慢)适当,音力(强弱、大小)适度。以规范化的口头语言简明扼要地叙事、状物、达意、析理、表情的能力;朗读文章和文学作品的能力;不依靠讲稿做即席发言的能力;较简单的批驳护的能力;有礼貌地交际、应对的能力。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理解能力,要不仅了解词的表面意思,而且认识文字之间的内部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的、全部的含义;鉴赏能力,即就是对阅读对象(内容、形式、风格)的鉴别、欣赏能力,区别其是非、好坏、美丑。阅读读物正确理解其中心思想和要点的能力;找出自己需要的内容加以记录或记诵的能力;能掌握朗读、默读、浏览、跳读、速读等阅读方法,具有较高的阅读速度;分析、批判、鉴赏的能力

写作能力,包括立意能力,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把其中包含的意思加以提炼,确定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布局谋篇的能力,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要求组织材料,用什么表达方式,都能运用自如;书写能力,指书写成文的能力。正确、熟练地记叙、说明、议论的能力;写某些实用义和运用某些文学性表达手法的能力;正确、美观、清楚地书写的能力。

翻译能力,包括将汉语文言文翻译成为白话文,汉语翻译成为英语或其他国家、地区的语言,将英语或其他国家、地区的语言翻译成汉语。

知识体系

字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语文中关于字的知识点包括造字法、字体的演变、字的结构、字音、字形等;语文课程中对于字的学习包括: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词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比语素高一级的语言单位。一方面,它本身是一个整体,表示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它具有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独立自由地用来造句。词的独立运用,实词和虚词有不同的情况。就实词来说,它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句是由词所组成的能够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言语单位。有的可以很长,长到包含一两百个音节,有的可以很短,短到只有一两个音节。不管长句还是短句,都必须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言语单位。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子和句子中间有比较大停顿,结尾是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篇是指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有主题,有结构,有表达,是语言综合运用的结果。篇是有层级的、结构、表达、主题、结构、表达等依次递进,是独立、完整的一段文字,由数个段落或说“节”构成。语文教学中篇的学习就是一些名篇作品的深入研习,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语指的是语法,属于语文各级别单位组合构造的法式法则系统,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曲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文教学中语法的学习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结构关系等。

修指的是修辞,属于使语言具有美感的表达系统。修饰,可以解释为排比、比喻、反复等等的语句用法,作文考试中大多就是考察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和应用。“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修辞手法共有63种,语文教学中修辞的学习基本都有涉及到。

逻指的是逻辑,属于各级别语文单位构成要素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事理逻辑关系系统。逻辑有倒叙、插叙、顺叙、前后呼应等等,讲求的是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前后连贯、紧凑、符合事实、能够被大众认可和接受。

文指的是文学,文学文化常识,属于篇级语文单位的文章的特殊形态系统。文章是指包括各种文体的著作和作品,文章也包含“学问”“奥秘”等意思。文章体裁包括文艺文和实用文(应用文)。文章之“文” 聚焦于文化创造的层面,尤其是文字成品。文章之“文”是语言文字视域中的文,它既指学术创造和文学创作,也指文章的特质和语言技巧,包括文辞和文饰在内,这一点导向了后世尚巧和绮丽的审美观念的生成。

参考资料

..2022-12-04

..2022-12-04

..2022-12-25

..2023-03-31

..2023-03-31

..2023-03-3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