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郑州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02:26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郑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是郑州大学的直属院系。

原土木建筑工程系于1958年建立,1963年由郑州大学整体调整到郑州工学院;1996年6月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1998年6月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1年1月由原郑州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和原郑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有教职工140人, 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31人, 副教授(高工)45人;现设有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历史沿革

1958年,为了响应国家“大炼钢”号召,时为十四所国家高教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之一的原郑州大学在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学院、武汉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支援下增设了土建、机械、水利和电机4个系。此即为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之开端。

1963年郑州工学院成立,土木建筑工程系连同电机系、机械系、水利系由原郑州大学整体调整到郑州工学院,由国家化工部直属,土木工程专业成为化工部重点学科。

1981年,结构工程获批成为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1996年6月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

1997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首次通过评估时间排名全国高校第十二位。

1997年土木建筑工程系正式聘请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王光远教授为我院兼职教授。

1998年6月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00年7月,原郑州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3校合并,翌年1月由原郑州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和原郑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3年,结构工程获批成为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6年8月土木工程学院整体迁移到郑州大学新校区

2006年,管理科学工程专业获批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硕士点。

2007年,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获批成为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  

2011年,土木工程专业获批成为全国二十九个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之一。  

2011年,交通工程专业获批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土木工程学院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院之一。  

2012年,土木工程专业通过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学院成为全国十八个连续四次(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通过此评估的院系之一。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土木工程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序列,其他三个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序列。2011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和“校级名牌专业”。2021年获河南省教材建设先进集体(教思政[2021]144号)。

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4 个(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运输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约1500人,10多年来,共有11名学生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詹天佑优秀毕业生奖,推荐免试研究生比例(保研率)高达19%;2008年至今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5项、郑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18项;2010年该专业被教育部选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在国内同类高校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学院现有河南省精品课程1门,郑州大学精品课程6门。共有300多人次在全国英语大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构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和“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等项目中获奖;学院团委被评为“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本科生第一党支部2011年被评为“河南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位居学校前列,毕业学生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科学研究

学院拥有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绿色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纤维复合材料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地下工程安全与质量控制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城市地下空间全寿命周期检测技术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沿黄城市韧性建造与智能减灾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预应力缆索结构安全与延寿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筑材料与结构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每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 6-8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10项,校企合作横向科研项目50项左右,年科研经费到款 2500 万元以上;近五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10项,出版学术专著12部,主编各种规划教材19部,主编国家或行业标准和规范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5项。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 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 门,河南省一流课程 4 门,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杰在内的10000余名土木类毕业生。

科研机构

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教育部纤维复合建筑材料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道路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纤维复合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校级重点科研机构

工程防灾结构工程研究所

新型复合建筑材料研究所

交通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所

城乡建设研究院

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和

桥梁工程研究所

学院还成立了土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化学工业部(郑州)基础工程研究检测中心、郑州大学建筑科技发展公司等培训及对外科技服务机构。

师资力量

整体实力

学院共有教职工 140 人, 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31 人, 副教授(高工)45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110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 10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3 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1 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 3 人,中原学者 1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2人,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 人,河南省高等学校讲座教授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

名师介绍

王光远——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组成员,国际结构控制学会中国分会主席,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陈淮——院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文核心期刊《世界地震工程》副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高丹盈——副校长,河南省工程材料与水工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协会纤维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主任,"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刘立新——全国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砌体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童丽萍——国际CIB学会会员,国际IABSE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层建筑学会会员,河南省优秀专家。

郭院成——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中国基建学会结构优化分会理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桩基础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李天——中国钢结构协会稳定与疲劳分会理事,《世界地震工程》编委,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优秀校友

孙国梁(已故)——近代著名土木工程学家,国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领域创始人、奠基人之一,在郑州工学院土建系任教多年,培养了包括聂建国院士在内的多名土建领域专家。

聂建国——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

李杰——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科特聘教授,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霍达——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原院长,结构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化工部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及北京跨世纪人才工程国内一流专家称号获得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学部委员。

周云——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2006年3月至今任广州大学科技处处长,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研究中心主任。被评为“广州大学优秀教师”,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进步奖。

杜启明——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河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称号,河南省优秀建筑科技工作者。

胡葆森——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本集团创办人,入选《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前80位,“河南省十大杰出慈善家”,首届河南省“经济年度人物”。

李爱君——深圳航空城(东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万丰国际(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世外桃源(中国)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度深圳地产风云人物。

合作机构

学院拥有1个综合实验室,面积4340平方米,下设建筑工程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实验室;资料室专业藏书4.9891万册,常年订阅国内外几十种专业期刊,建立了计算机检索系统,可以查询国内外最新资料;学院与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六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新蒲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市市政二集团、河南建达工程建设监理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化学工业部(郑州)基础工程研究检测中心等涵盖施工、房地产、市政道路、监理、设计、检测、材料等7个方面共24个单位签约,成为学院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实验设施设备充分满足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科学研究及对外检测技术服务的需要。学院积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家、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地区以及国内重点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合作办学

学院除办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外,还积极为社会服务,举办多层次学历教育:

(1)学院与郑州大学佛罗里达学院合作招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普通专科学生,佛罗里达学院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土木工程学院负责培养,使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2)学院面向社会招收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土木工程)、专科(建筑工程管理)学生,在校生1300余人。

(3)学院是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土木工程专业主考单位,经河南省自学考试办公室批准,与省内20余所大专院校合作实行专科升本科助学制,学生在读专科相关专业的期间,可以修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成绩合格,在专科毕业时能够同时取得该专业本科文凭。

学院理念

学院秉承“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培育优势发展学科、重视科学研究质量、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多学科专业协调共进为支撑,多层次人才培养并重,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遵循“求实、谐和、坚韧、思新”的生辰八字院训,立足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各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的土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研究、投资和开发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本专业现设有3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地下工程方向以及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方向。  

主要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画法几何、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钢结构、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建设项目策划与管理、工程概预算、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等。实践教学环节有实验类(大学物理实验、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工实验、结构实验 )、实习类(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地质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类(勘测或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无梁楼盖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桥梁课程设计、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交通工程

培养目标:

交通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公路、铁路和市政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到2015年前后,北京、上海市广州市等22个城市将建设79条地铁线路,总长2259.84公里,总投资8820.03亿元;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中国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10万公里;另外,京雄城际铁路轻轨铁路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交通形式。针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学院于2007年开办了交通工程专业,它是郑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就业前景好。交通工程专业以土木工程基本知识为基础,以交通规划、道路、桥梁、地铁与轻轨、隧道工程、交通控制与管理为专业知识背景,结合计算机和实践教学等基本技能训练,培养适应交通工程需要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管理人才。

本专业具有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结构工程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留学回国人员2人。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设计、道桥施工、道路交通规划、施工组织、交通工程学、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筹学、道路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立体交叉规划与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交通规划、勘测、设计、建造、监理、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公路、桥梁、市政、城建、公安、铁道和民航等领域,适合在公路局、交通局、市政局、建设局、设计院、高速公路建设公司、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交通管理部门等单位工作,亦可到科研、教学单位工作,或继续深造。我国正处于交通工程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学生就业前景良好。

修业年限: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市场开拓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与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01-18

院系简介.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01-18

硕士学位授权点.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01-18

博士学位授权点.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01-18

师资概况.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01-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