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传 :雨果传

更新时间:2024-09-20 17:23

这部《雨果传》是专家为普通教师和学生撰写的读物。全书以简明的风格,翔实的材料,紧扣维克多·雨果的一生和他的创作道路,细致研究各个阶段的每一部重要作品,尤其对作品的发生,在同时代的意义,都有详细的分析,而这正是我国雨果研究力不从心的方面。《雨果传》是一部篇幅不大而信息量很大的书。

前言

人们最先认识的是雨果流传世界的文学名著,最熟悉的是有口皆碑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为什么雨果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百万人参加的国葬。为什么雨果逝世一百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一九八五年为“雨果年”为什么雨果受到历史仅仅保留给拿破仑·波拿巴的殊荣,成为法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历史伟人,两座历史高峰。要理解和认识这些,就不能仅仅阅读维克多·雨果的文学名作,还要了解他伟大,天才,丰富的一生。《雨果传》中走出来的雨果形象,从诗坛走进舞台,从文学走进历史。天才雨果一生写下的最精彩的一部小说,就是他自己的一生。《雨果传》精彩地记录了雨果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一生——一个伟大崇高的雨果,一个喜怒哀乐的雨果,一个天才的雨果,一个活生生的雨果,“沉浸在雨果之中,就象沉浸在大海之中。”《雨果传》熔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文笔于一炉,既有丰富的史料,明晰的分析,又见机智老练的运笔,结构严谨,既有极高的学术性,又有极高的文学性,是一部难得的雅俗共赏的优秀名人传记。

作者简介

莫洛亚安德烈(一译:安德烈·莫罗阿)(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作家。出生于工厂主家庭,早年省在该厂主持厂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征服役,奉派至苏格兰第九师,担任英军与法国炮队之间的翻译联络官。其时根据军旅生活所见所闻,写成《布朗勃尔上校的沉默》(1918)一书,一举成名。战后离开工厂,潜心文学创作,长篇小说方面,著有《非神非兽》(1919),《贝尔纳·盖斯奈》(1926),《氛围》(1928),《家庭圈子》(1932),《幸福的本能》(1934),《乐土》(1945)及《九月的玫瑰》(1956)。另外,还出有短篇小说集《栗树下的晚餐》(1951)和《钢琴独奏曲》(1960)。

目录

中译本序

引言

第一部分征服者

第一章青少年时期(1802-1819)

第二章见习文学家(1819-1827)

第三章“最强有力的浪漫主义脑袋”(1827-1831)

第二部分成功者

第四章文学界的拿破仑·波拿巴——从“响亮的回声”到《诗人的职责》(1831-1840)

第五章法兰西世卿。史诗的觉醒(1840-1851)

第三部分流亡者

第六章反抗(1851-1853)

第七章沉思者(1853-1855)

第八章先知。过往的史诗和永恒的史诗(1855-1859)

第九章使徒。今天的史诗(1859-1862)

第十章大海。牧歌和史诗(1862-1870)

第四部分永存者

第十一章仲裁者。今天的史诗和昨天的史诗(1870-1877)

第十二章偶像(1877-1885)

结论维克多·雨果的天才

参考文献提要

雨果生平和创作年表

书海领航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19世纪最杰出的大作家及政治活动家。他以《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文学名著蜚声世界文坛,然而他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文学界。在法国19世纪的几次大革命中,他都是倍受人民爱戴的领导者。1885年,雨果逝世后,法国政府为他举行国葬,有200万人自发参加葬礼,人们都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当时的盛况。在法国历史上,既得到官方最隆重的纪念,又得到平民最沉痛的悼念,维克多·雨果是作家中唯一的一个。直至当代,雨果仍是人们所共同敬仰的人物。1952年,在雨果诞辰15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他为该年全世界纪念的四大名人之一。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定该年为“雨果年”。雨果的声誉几乎遍及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维克多·雨果活了83年,差不多经历了整个19世纪。他的一生极富浪漫色彩和战斗气息。法国当代作家莫洛亚安德烈写的《雨果传》,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位名人的全貌。它不但详细地介绍了维克多·雨果在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活动,而且还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他的家庭生活和感情纠葛,以及他从保王派向自由主义者、社会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和共和派转变的政治历程。读者仿佛置身于19世纪法国的风云变幻之中,与雨果一道出入各阶层社会,由此体味到雨果激烈的内心情感,并对他本人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

本书作者安德烈·莫洛亚是法国当代负有盛名的传记作家。他把小说和史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一系列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的传记,如《雪莱传》、《夏多布里昂传》、《巴尔扎克传》等等。而《雨果传》是他自认为最难写的却又是最成功的一部传记。在当代多如牛毛的维克多·雨果传记中,莫洛亚安德烈的作品一枝独秀,最为引人注目。这部传记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它刚刚问世不久、就赢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法兰西学院院士昂里奥读完这部《雨果传》,大为感叹:“感谢莫洛亚,我8天以来一直沉浸在雨果之中,就好象是沉浸在大海之中。”对于雨果的研究者来讲,书本如此翔实的背景材料实不可多得;即便是一般读者,也会被它强烈的情节性所吸引。所以说,这部《雨果传》堪称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内容梗概

出生

公元1802年2月26日,维克多·雨果来到了人世。父亲莱奥波德·雨果是法国大革命当中的一个军官,母亲索菲·特雷布谢是个船长的女儿。雨果刚生下来时非常孱弱,头大身小,哭声微弱,助产士都以为他活不了。可是由于索菲的固执,小维克多·雨果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又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父母都特别爱护和照顾他。

父母

雨果的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征战,不免沾花惹草;而母亲索菲在巴黎时,又同自己年轻时的密友拉奥里产生了不一般的友情。他们夫妻之间的隔阂日益加深。终于在1814年,两个人的感情完全破裂了。索菲提出分居,而莱奥波德干脆要离婚。他利用父权,把孩子们带出家门,并以加强管教为名,把他们送进了科尔迪耶和德科特寄宿学校。还嘱咐监护人绝对禁止孩子们与母亲见面。

寄宿学校

维克多和哥哥们住进了阴森冰冷的学校。但他早先被母亲培养起来的对诗歌的浓厚兴趣并没有减弱,相反却变得更加强烈。他利用学习之余写了大量相当有水平的诗作。1817年元旦,15岁的维克多参加了法兰西学院举行的诗歌竞赛,竟取得了第9名。这位神童开始在诗坛初崭头角,他写的诗连续3次得奖,并因此被聘为巴黎大学图卢兹学院的年轻院士。连当时颇富盛名的大诗人弗朗索瓦-勒内·德·夏多布里昂都对维克多刮目相看了。

爱清

就在母亲患肺炎养病期间,维克多开始了对阿黛尔小姐的初恋。阿黛尔是维克多·雨果家的朋友富谢夫妇的干金,很早就指腹为婚,许给了维克多。维克多从半囚禁性质的寄宿学校毕业后。又见到了思念已久的心上人。两个人偷偷幽会,并且私订了终身。这件事终于被维克多的母亲知道了,她表示坚决的反对,因为她认为维克多的前程远大,不应该这么早就受到家庭的羁绊。

新婚

1821年6月,维克多的生性坚强的母亲离开了人世。母亲的死使维克多伤心万分,但他并未因此就放弃对阿黛尔的追求。在最终征得富谢先生及父亲的同意之后,维克多于1822年10月与阿黛尔正式结为了夫妇。不过,新婚燕尔的维克多·雨果在文学创作上丝毫没有松懈,他先后写出诗集《颂诗及其他》和小说《冰岛魔王》。国王路易十八对雨果非常赏识,决定给他每年2000太平洋法郎的薪金,这样,雨果就不用为生计问题发愁了。

浪漫派沙龙

雨果成了浪漫派沙龙的常客,他经常在沙龙里给朋友朗诵自己的作品。1827年,雨果创作了正剧《克伦威尔》,写的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领袖克伦威尔的事迹。为了表明自己的浪漫主义主张,雨果又写了一篇很长的序文。《克伦威尔序》成了浪漫主义者的纲领和旗帜,它引发了当时法国浪漫派与古典派的大论战。不久,雨果著名的诗剧《艾那尼》在法兰西剧院公演。这部作品招致了古典派的谩骂和攻击,但浪漫派全力维护它,两派在诗剧演出开始时竟然大打出手。但令人惊奇的是,戏越演到后面嘈杂声越小,因为大家都被感伤的剧情深深震撼了,《艾那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连演四五十场依然场场爆满。

巴黎圣母院

1830年,巴黎人民被“七月革命”的隆隆炮火声惊扰得坐立不安。但维克多·雨果却闭门不出,埋头赶写《巴黎圣母院》的初稿。经过1年时间的努力,这部长篇巨著终于出版了。它立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人们将其誉为“莎士比亚式的作品”、“中世纪的史诗”,各种赞扬铺天盖地而来。

1840年,雨果终于通过竞选,当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法兰西学院院士。但是紧接着雨果就受到了创作和家庭上的双重打击:他为自己的情人——演员朱丽叶所写的《城堡卫戍官》彻底演砸了;而他的长女莱奥波特蒂娜在和丈夫度周末时,不幸落水双双遇难。爱女的死在维克多·雨果的心上留下了永不愈合的伤口。

私情

1844年,雨果荣任法兰西学院院长。他和一个比他小18岁的少妇莱奥尼关系密切,不久他们就被莱奥尼怀恨在心的丈夫双双抓获,把整个巴黎闹得沸沸扬扬。雨果只得跑到老情人朱丽叶处隐匿起来,在那里他开始构思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二月革命

1848年,雨果参加了巴黎人民的“二月革命”,并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议会议员。这时,拿破仑·波拿巴的侄子路易·波拿巴趁机参加共和国总统的竞选,他的甜言蜜语获得了包括维克多·雨果在内的大多数议员的支持,最后执掌了政权。但不久他妄想恢复帝制的野心就暴露出来,雨果由支持波拿巴的右派转向了左派,他和其他议员们共同商讨发动巴黎群众一块反对帝制。然而,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波拿巴的军队血腥地镇压了。

悲惨世界

雨果逃往比利时布鲁塞尔,在流亡期间,他终于完成了已搁置多年的《悲惨世界》。这部小说问世后,收到了空前的社会反响,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在谈论它。小说主人公冉·阿让芳汀的命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维克多·雨果也自认为这部小说代表了他创作的巅峰。

岁月无情,雨果已老态龙钟。然而他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他的思想之源从没有枯竭过,他的笔还是日行千里。一来到书桌前,雨果就仿佛又拥有了青春活力。他先后完成了《威廉·莎士比亚》、《海上劳工》等著作。在此期间,他始终挚爱着的妻子阿黛尔因心脏病离他而去了。雨果回忆起往日与阿黛尔的亲情,伤心得五脏俱焚。

回归巴黎

1870年,阔别祖国多年的雨果终于又回到了巴黎。不幸的是当时巴黎的市民暴动以及政府军的镇压接连不断。维克多·雨果既不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行动,又无法忍受法国政府的投敌卖国和政府军对起义者的疯狂屠杀,他再一次离开了巴黎。在一个宁静的海岛上,雨果正式开始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的创作。在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中,雨果虽然已是髦紫老人,可是仍然一如既往地参加文学界、政界的各类活动,他的激情还是不减当年。

辞世

1885年5月22日,雨果终于辞世而去,法兰西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19世纪的一颗巨星陨落了,但是他的光辉永远照亮着整个世界。

评价

作为传记文学,《雨果传》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最突出的是资料翔实,求证细致。作者不仅认真研究维克多·雨果本人的文件、日记和手稿,而且多方查找雨果亲友的书信、日记和著述,不仅仔细参阅雨果生前的有关报刊书籍,而且广泛吸收当代雨果学专家的科研成果;然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着手将雨果“一生的事迹加以整理”,描绘出雨果的生活历程。透过这种描绘,读者可以真切地理解这位诗人何以会在政治信仰上从一个正统主义者变为波拿巴主义者,后来又成了不屈不挠的共和主义斗士;何以会在哲学思想上从信奉天主教过渡到主张泛神论,最后又不遗余力地宣扬人道主义;何以会在文学创作上从古典主义的“文学保守者”变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最后又卓有成效地转向现实主义

《雨果传》在描绘雨果形象的同时,特别注意勾画雨果生活的时代轮廓,努力将诗人的思想发展和文学活动与历史事件和社会风尚结合起来。书中有几处发人深思的描绘:一八三0年,当维克多·雨果根据社会矛盾的发展掀起抗击伪古典主义的《欧那尼》之战时,能够一呼百应,从者如流,取得了浪漫主义戏剧的决定性胜利;一八四三年,雨果费尽心思写了剧本《城堡里的伯爵》,“竭力想使它具有史诗般的崇高风格”,可是,这时的观众已经对夸张的浪漫主义感到厌倦,兴趣转向反映生活本来面目的现实主义,因此,尽管诗人有心发动第二次“《欧那尼》之战”,尽管剧本写得优美动人,结果却应者寥寥,惨遭失败,使《城堡里的伯爵》变成了“浪漫主义戏剧的‘滑铁卢’”。然而,到了一八六七年,阶级斗争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却又使《欧那尼》的上演获得了出乎维克多·雨果意料的成功。总而言之,莫洛阿笔下的雨果不是神,而是时代的产儿。

《雨果传》描绘的生活画面丰富多彩,十分广阔:家庭出身和幼年环境,爱情甘苦和交游得失,政治斗争和文学活动,济贫救困和占星问卜,总之,诗人所经历的各种生活都得到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而且,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画面不是杂乱无章的现象罗列,它们全都导向一个中心——加深对雨果的理解。比如,作者在描述雨果出身的家庭关系时,交待了青年诗人从正统主义者转变为波拿巴主义者的来龙去脉,透露了雨果爱用“兄弟墙”作为戏剧题材的个中奥秘;在记述维克多·雨果幼年随父侨居西班牙的经历时,探索了诗人艺术趣味的形成过程,揭示了雨果作品常以西班牙为背景的心理原因。如果说,时代轮廓的勾画探明了雨果活动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体现法国十九世纪文学潮流共性的雨果,那么,这种对生活经历的全面描绘,则概括了雨果成功的各种主观因素,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生动丰满、独具个性的诗人形象。

在法国文学史上,雨果向来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鉴于这种情况,《雨果传》的作者在介绍诗人的每一部新作时,几乎总要引证一些观点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评论和反应。同时,尽管作者在《卷首语》中申明“不愿对他的诗歌、宗教信仰和创作材料作过多论述”,但是,人们可以看到,莫洛阿不是一个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他对这位“天才”的所有作品都作了不乏真知灼见的评价。

《雨果传》留给读者的最大缺憾是过于烦冗的爱情描写。莫洛阿是一位善于剪裁的作家,但是,有时候,他的艺术趣味影响他对传记材料的选择和提炼,书中许多无谓的爱情纠葛淹没了诗人的形象。此外,作者在爱情描写中流露出来的一些观点也是十分荒诞的。例如,莫洛阿对诗人的放荡不羁和纵欲无度时而进行辩护,时而表示欣赏。从全书的爱情描写来看,作者不是在如实描述历史的同时从中挖掘出内在的意义,而是以赞赏的态度铺陈展览诗人的秽闻逸事。

莫洛阿所作传记大多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但是,莫洛阿写传的方法基本上不脱实证主义,加上思想观点、艺术趣味、社会环境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他的传记也掺杂了不少消极的成份。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介绍了他写的两部传记,一部是《三仲马》,另一部就是《雨果传》。曾有人从翻译的角度对《三仲马》提出过批评,但是迄今未看到一篇从传记角度评介这两部作品的文章。然而,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这种性质的指导又是必不可少的。愿我们的译者今后在翻译这类作品时多作一些研究,译成之后能对读者有个大致的交待。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