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舍村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辖村

更新时间:2024-09-21 02:23

云舍村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距梵净山13千米,距县城5千米,全村总面积4平方千米,辖10个村民组,截至2024年2月,云舍村共有531户2235人。

云舍村中的“云舍”二字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一千多年前,云舍村的祖先杨再思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迁徙到省溪司,而后因兄弟间分家,又迁到了现今的“云舍”定居。至今为止,云舍村建村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云舍村拥有筒子屋、三合院、四合院等干栏式建筑与土法造纸技艺和“过赶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云舍村被贵州省政府定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次年,云舍村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2年,云舍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12月,云舍村获2017名村影响力排行榜(300佳)荣誉。

历史沿革

云舍村建村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该村先祖一千多年前由陕西省江西省再迁至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后,从湖南靖州迁徙到了省溪司,后因兄弟间分家,大哥留在了省溪司,二弟三弟便由省溪司迁到了现今的云舍。

云舍最初是属于省溪司土司管属。

解放后,云舍村属于高级社,后为人民公社、太平社,现属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管辖。

1950年11月至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川东军区部队在黔东北江口县梵净山地区进行的剿匪作战,云舍村作为剿匪的一个战场,至12月15日,云舍村片区剿匪完结。

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云舍村处于中亚热带中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同期,光热同季,受梵净山的影响,小气候特点突出。年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时间1257.3小时,无霜期288天,年均降水量1369.6毫米,年均相对湿度81%。

水文

云舍村位于沅江水系的太平河畔,村域内有由神龙潭水顺流而成的龙塘河。主要树种有冷杉林、黄杨林、水青冈林等。

位置境域

云舍村坐落在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太平河景区内,距江口县城7千米,距梵净山南山门23千米,村域面积6.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云舍村东倚秦岩坡、西傍坝元坡、里有神龙潭、外有太平河,坐落在山地河谷溶洞中。

行政区划

政治

云舍村着力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施行“两推一选”,把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选为“领头雁”。村党支部高度注重“后备军”的培养工作,从培训环节入手,积极吸收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年轻人入党,使党员真正成为懂政策的明白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为群众办事的热心人。

同时,通过“三级联创”、“三创三强”、“五个好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体党员先后投工300余个,参与村公益事业建设。

云舍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强,广大党员群众精神面貌良好,各项工作实现了“村为主”。

经济

综述

云舍村以种植业为主,有水稻、红薯、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并发展有造纸工艺。

据2020年5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云舍村村民人均年收入4216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共投工投劳5000余人(次),硬化村寨连户路面3800余米,改造环寨环户沟渠1680米,新建成云舍大寨、人畜饮水工程,修建了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村办公楼,解决了村文化室、卫生室、党员活动室缺乏问题,村“两委”按照土家民居建筑特点,对12户土家筒子屋进行了维修,完成了280户土家屋脊改造,建设土家生态墙900米,集中修建了卫生牛圈37间。

如今走进云舍村,见到的是洁净的路面、湛蓝的天空、土家民族特色的四合院、清澈透底的龙塘河,一幅“村在画中、户在树中、人在绿中”的农家自然村寨景观令人心旷神怡。

农业

群众植树3000余棵,建成绿色通道400米,对龙塘河上游400米河堤进行了治理,安装路灯7盏,改造古巷道3000余米。云舍村已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体验土家民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专业村寨。2009年,云舍村被铜仁地委、行署授予“生态文明家园示范村”称号。

养殖业

云舍村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明确要求党员同志每人搞一项种植养殖业,以点带面,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在村党支部的倡导下,无职党员杨银发召集村里85名无业村民成立了云舍工程队,每人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支部成员杨兴春率先贷款5万元,在云舍村公开招聘2名服务员办起了“农家乐”和粮食加工厂,年收入逾7万元。

商业

村党支部在恢复土家筒子屋原貌和完善龙塘河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景区旅游功能,对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民间文化等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和建设。在支部的带动下,“农家乐”、工艺作坊等旅游产业在云舍村迅速发展。全村90%的农民青年有技能特长,60%的农民办起了“农家乐”,30%的农户搞起了加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等,逐步形成了以旅游业为龙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中,云舍土家族仍然保留着自身民族的风情习俗。独具本民族特点的服饰,佩戴谐调美观,艳丽雅致。民族传统节日很多,几乎每个月一天或几天,除过共同的春节元宵节、端午、中秋节重阳节等外,土家特点的“赶年”、“过社”、“清明节”、“立夏”、“四月八”、“六月六”、“中元节”等传统节日丰富多彩。

云舍封建朝代遗传的农耕农作,土家织锦,手编工艺,中原地区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保留至今的土法制作工艺,有道是“云舍造纸,蔡伦为师”。唐朝流传的水排和作坊。古朴、典雅的土家民风民俗。“冲”、“还愿”体现祖先崇拜的“祭祀土王”,神秘原始的“祭风神”,对万事万物皆有神灵的信仰,热闹风趣地“打闹”,欢乐祥和的“建房礼词”,亦歌亦泣的“哭嫁”、“闹丧”跳起丧舞,唱起闹丧歌,送亲人至“天堂”。源于原始巫术,驱除鬼疫的傩戏。伴随着生产劳动所产生的“打闹歌”、“上梁歌”、“土歌”、“情歌”、“盘歌”、“打溜子”、“毛古斯”、“金钱杆”、“猴儿鼓”、“八宝铜铃”、“摆手舞”、“花灯”、“农灯”、“彩龙船”都显示出云舍土家人的古风习俗。对生产、生活和文艺现象的强烈渗透。

特产美食

江口萝卜猪、江口米饭、江口米豆腐、江口豆腐干、大叶牛果藤等特产。

地名由来

传说,云舍以前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在云舍老祖宗迁徙到这里后,仙人因土家百姓勤劳、勇敢的精神而感动,移居到后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了土家百姓,土家人为了纪念仙人的功绩,把寨子取名“云舍”,寓意为“云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实际“云舍”二字是取源于土家语,意为“猴子喝水的地方”。

节庆活动

过赶年

过赶年是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习惯,至今一些村寨仍保留了此俗。土家族过赶年,月大腊月九,月小二十八,一般比汉族提前一天,还要在初五破日后举行龙灯、茶灯、武术等活动竞赛,春节期间还要开展有组织的进山围猎狩猎活动。节庆活动

过社

过社是江口各民族独特的地方性节日,而以土家族为主。从立春算起,数五个戊日即是社日,“五戊为社”;但有一些地方也不尽相同,也在春分前后的戊日为社日。戊为土,所以在社日要敬土地神、为新坟挂社清、祭祖等。过社要办社饭,用糯米、大米各半,拌入蒿子杆、野葱、腊肉、豆腐干、姜、葱、大蒜等,用木甄蒸熟而食。节庆活动

祭祀崇礼

过年:除夕夜,用猪头、长钱、酒、斋果、香花蜡烛炮竹杨氏宗祠供奉祖先,保平安。

月半:7月15为月半,又称“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各民族共同祭程时节日,说是这天享獐横行,出门会发生意分。四而要敬鬼,给鬼烧纸钱。并不允许小孩乱跑。另说这天,祖宗要回家来看望自己的子孙,故而家里洗漱干净,不准小孩打闹和高声喧哗,并准备酒内祭品、纸钱包封香烛迎接祖宗归来。

菩萨节:二月初二是土地菩萨生日: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生日,还说观音菩萨一年有三次生日,三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每当这天,方圆几十里乃至上百里的人们便会蜂涌云集到佛教圣地梵净山进行朝山拜佛。

非遗项目

云舍土法造纸工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法造纸取材于当地的孟宗竹,通过生石灰浸泡、捣浆、细化等多道工序,制成当地俗称的“香纸”,也就是老百姓用来祭祀祖先烧祭的香纸。造纸水塘

服装服饰

土家族服饰,男式上装“对襟衣”,镶有lace,下装系短而大的白裤腰抄展裤,在腰间束装钱的绷肚串袋,上绣花草虫鸟等图案,做活时捆腰带打绑腿。

老人喜穿旗袍、白布袜、布鞋;中老年男子,不分冬夏,均喜包青兰布帕,劳动时穿自编草鞋。

妇女头包青、白布帕,上装穿镶有“栏杆”、无领或矮领、袖大而短的“豌襟衣”,下装以青、黑布料、腰为白布的“扎扎裤”。捆围腰,上绣云钩、胡蝶等图案,脚穿鞋面为青、兰、粉红等色的绣花鞋。过去,还佩戴耳环手镯、项圈、银链等银饰。

未婚姑娘留长瓣,用红或兰头绳捆扎;已婚妇女挽成发警,别上簪子;小孩戴狗头帽,猫头帽、风帽等,帽上绣有桃花等图案,挑有长命富贵费”等字样,帽沿缝有银质十八罗汉或绣“福禄寿喜”等字,帽侧或尾部吊有耳绊、响铃,佩戴银饰,衣服上工程图lace居多,胸前挂有百叶锁、项圈、项键,有的还挂猪牙、核桃果之类。

方言

土家族自称“土家族”(意为本地人),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细语族土家语支。

如:“车坳”、“车坝河”、“奔土挪”、“万沟”、“瓮稿”等。“车坳”:“车”在土家语中意为“水”、“河”、“溪”,“坳”为“蛇",“车坳”意为“蛇溪”。“奔土挪”:“奔”在土家语中指粢饭用的“甄子”,“土”指“镰刀”,“挪”意指“路”,“奔土挪”可谓为“弯弯路”。“万沟”:“万”在土家话中指“牛”,“沟”是汉语借用词,“万沟”可翻译为“放牛坡”或“放牛湾”等。“直嘎”,土家语为“吃饭”,在江口指吃肉,现也还称肉为“嘎”。

交通

村内导览

沿云舍寨门步行至中国土家第一牌坊门口,一路可观远处的山,近处的湿地。也可直接从入村公路到中国土家第一牌坊门口,进入村内后,顺龙塘河而上,观看云中仙舍表演场、第一脚痷遗址、土法造纸、神龙潭等景点,神龙潭边有前往观景台的石梯,观景台可整体观看云舍村的全貌。沿进村路线表演场左侧青石板街道参观土家桶子屋、乡愁馆、水井湾等。

客车

铜仁城北客运站

铜仁市——梵净山(经江口县、云舍村)的车,到云舍村下车大约50公里,票价19.5元,车程大约2小时(会在江口县汽车站停留一会儿)。

地址:桐梓坳附近(火车站西北方向,广场即可看见)

江口县汽车站

江口——云舍村,大约7公里,公交车票价1元。车程大约十分钟。

地址:江口县三星西路30号

自驾游

贵阳市—北二环高速—贵遵高速—兰州-海口高速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进入铜仁—X508—梵净山大道

旅游

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挖掘出龙灯、茶灯、傩戏、金钱杆、土家婚俗表演等20余个精彩节目,组建演职队伍6支。2010年全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旅游收入40余万元,全村现旅游从业人员280余人,有农家乐接待户15家,人均纯收入近3000元。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68元上升到3960元。

神龙潭:在云舍村东边,流经一华里,注入太平河。神龙塘之所以神秘神奇,千百年来历史均有记载。《贵州通志》:“云舍泉在(铜仁府城)省溪北十里。岁旱,祈祷即雨。”爱新觉罗·旻宁《铜仁府志》称:“云舍泉(省溪司)北十里,岁旱,血涂之,即雨。”神龙潭总结起来有三奇:一是深不可测;二是能预报天气;三是不定期的泉水倒流。

龙塘河:龙塘河由神龙潭水顺流而成,堪称世界上最短的河之一。泉中及河中特有的珍稀鱼类,及每年六、七月江鱼逆流而上,回游神龙塘的奇景,更增添了神龙塘的神秘、神奇色彩。真可谓是“梵净山下神龙泉,神奇神秘纯自然”

轰鸣泉:在神龙潭约左侧30米处有一泉,泉水是靠声音控制的。人想用水,大叫一声“水来”,水即出;用完后,水即回。

土家筒子屋:云舍的古民居多是以桶子屋、三合院、四合院为主的干栏式建筑,翘角白沿,廊相接,青瓦若鳞,气势恢宏,十分古朴壮观。特别是吊脚楼各色各样的砖雕栏干,虽被岁月的烟尘熏得黢黑,但巧妙的构思,精湛的工艺,着实让人叹服。在造型设计上,有方、有圆、有斜、有万字格、有福寿图、有花卉、有动物及各种水果皆入画图。虽千差万别,但均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历代土家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古法造纸坊:土家人的祖先拜蔡伦为师,精学造纸,几百来年延用至今。

仙鱼洞:传说云舍土家族的祖先们原居住在省溪司,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家族不断强大,但却很难找到一块更好的地方,让后人居住,于是杀猪宰羊祈求上苍,仙人们看到他们如此忠诚,便将原居住的云舍,让给他们建造新居,自己却退居后面的山洞里,故称“仙人洞”。

四十八脚庵第一脚庵:旧时人们到梵净山朝拜,要拜五大皇寺、四十八脚庵,云舍下河头庵是朝拜人烧第一柱香的庵,在此烧了第一柱香后,才起步登山朝拜,相传能保一路平安。

久旱潭涨水、久雨水回流:神龙潭每遇天旱,潭中会忽然涌出大水,蔚为大观;而每遇久雨,潭中水下沉,呈倒流之势。

巷道似迷宫:各个筒子楼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一体,巷道相通,外来人若没有向导几乎走不出去。也是因为如此,从来没有土匪敢于踏步云舍,多年来保有了一方静土。

拦门酒:有贵客来访时,云舍全寨人身着盛装,吹着唢呐,打着响鼓,唱着欢歌,远在寨门迎接,并由长者端着米酒,送到贵客嘴边,喝尽后才让客人进寨,以示对贵客的隆重欢迎。

红蛋吊坠:用红线绑一红鸡蛋,编成吊坠饰品,拦门时戴在客人胸前,以示对客人吉祥、发财的祝愿。

伴嫁歌:土家女出嫁前一晚上,待嫁姑娘的亲人和朋友,为表达惜别之情,在堂屋摆两张大桌,媒人坐一边,姑娘的小伙伴坐一边,共唱伴嫁歌,以祝姑娘未来幸福美满。

劝酒歌:是土家人待客的一个最高礼仪,对于尊贵的客人,土家人用歌声加美酒,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祝福。

获得荣誉

2017年12月17日,获评2017中国最美村镇50强。2019年7月28日,云舍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2019年12月25日,云舍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12年12月,云舍村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落格局

选址理念

云舍村村落沿江沿河谷而居,在古时社会,有河的地方就有码头,码头作内河航道的重要节点,这也是云舍选址的重要特点。村落选址

空间布局

云舍村位于梵净山东麓、太平河岸锦江河上游,背靠岑忙坡,面朝坝元坡。风雨桥是古时村寨的入口,横跨村口太平河。村民聚族而居,两条河流穿村而过,寨内青石小巷连接全村。寨民在桶子屋周边形成汇聚,展现出错落有致、聚散相交的分布情况。村落格局

建村智慧

云舍村古时为防山贼,建村以巷道迷宫为主:各个筒子楼之间相互串联,构成一体,巷道相通。

人口民族

据2020年5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云舍村以土家族为主,有户籍531户,常住人口2328人。

参考资料

魅力传统村落(110) | 贵州省铜仁市云舍村:依山傍水的土家古寨.中国建设报.2024-03-15

云舍——“是我听过最美的村名”.江口县融媒体中心.2024-03-15

“卫星视角下的美丽乡村”——人间仙境云舍村.黔气象.2024-03-1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