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平县 :山东聊城市下辖县

更新时间:2023-09-25 17:07

博平县,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原为山东省旧县名。博平县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201年(汉高祖6年),当时设立博平县,治所位于博平镇。博平县城自1037年(宋景佑四年)迁至宽河镇(今博平),直至1956年3月,博平县被撤销,并入茌平区。在唐朝时期,博平县曾设立侨县,唐朝武德三年(620年),博平县析置灵泉县,但在贞观十七年(643年),博平县被并入聊城县天授二年(691年),博平县再次设立。唐末天祐三年(906年),博平县、聊城县、高唐县和武水县四地并入郓城县北宋时期,博平县属于博州,熙宁二年(1069年),明灵划归北京大名府清平县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博平县被废除,但不久后再次设立,属东昌府。清代时期,博平县仍属东昌府,评价为冲繁。1949年起,博平县属聊城专区。1956年,博平县并入茌平区,仍设有博平镇

历史沿革

(1)春秋齐博陵邑,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置博平县,因县境广阔且平故名。属东郡,治所在今平县肖庄镇王菜瓜村西1公里。

(2)王莽始建国,改名嘉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复名。

(3)曹魏属平原郡,晋属平原国。

(4)南梁宋永初元年(420)属魏郡

(5)东魏天平元年(534)属平原郡。

(6)隋开皇二年(582)属恩州;大业三年(607)属清河郡

(7)唐武德三年(620)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贞观十七年(643)并入聊城县;嗣圣元年(684)复置博平县;天宝初属博平郡

(8)宋至道三年(997)属博州;景祐四年(1037)迁治所至宽河镇即今茌平区博平镇

(9)元属东昌路

(10)明、清属东昌府区

(11)1914年属东临道。

(12)1928年直属山东省

(13)1946年属冀鲁豫边区第六专区

(14)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

(15)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

(16)1956年博平县建制撤销。辖区划归茌平县。1956年以来,先后为博平区、博平乡、博平人民公社驻地。

(17)1984年7月25日改称博平镇。镇区呈园形块状聚落,面积约8.5平方公里。济(南)邯(郸)、聊(城)高(唐)公路交叉过境,徒骇河、西新河、老徒骇河、位山第一、二干渠、博平分干渠穿境而过,年均径流量12358万立方米。

(18)2001年3月,博平镇与原大桑乡合并,辖75个村民委员会,100个自然村,5.6万人。年末耕地8.8万亩。境内有“孔子回辕处”一方,晋文公重耳曾在博平居住。旧有“犊河圣迹”、“灵址朝烟”、“莲池秋月”、“东渠蜃江”等景观。

名字起源

博平,古称博陵,其名字的起源,知者甚少。博陵,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在《田敬仲完世家》中有:“晋伐我,至博陵。”事在齐威王六年,战国时的齐国,都于临淄区,辖有山东省的济北、胶东半岛之地,既是来伐我,博平镇自是齐国之地。唐张守节《正义》仅称“在济州市西界也”。唐杜佑《通典·郡县·博平郡》:“博平:齐之博陵邑也。有摄城。汉博平县故城在今县东界也。”《元和郡县志》、《嘉庆一统志》也俱称:春秋齐国有博陵邑。汉置博平县,属东郡李世民贞观时并入聊城县武则天天授年间又恢复设置。今山东茌平之博陵镇即此。

博陵以陵名而转为郡名,则始于东汉。据《后汉书·桓帝纪》:“(和平二年)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又“(延熹元年)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郭嘉崇皇园陵。”东汉末年,梁太后和她的哥哥大将军梁冀当权,刘缵(zuǎn)刘被梁冀鸩毒驾崩,太后将袭为蠡吾侯的刘志征召到夏门亭,准备将妹妹嫁给他。于是兄妹二人定策禁中,拥立刘志为皇帝,是为汉桓帝。桓帝的祖父是河间孝王刘开,父亲是蠡吾侯刘翼,刘翼死后,儿子刘志袭封为蠡吾侯。刘志即位当了皇帝之后,追尊父亲刘翼为孝崇皇帝;母亲氏是刘翼的妾,故追尊为孝崇博园贵人。梁太后驾崩之后,才又追尊为孝崇皇后,其园陵曰博陵。

古城址

古博平县的城址不是在今天博平镇的位置上,尽管这个博平县城也仅仅才废止了半个世纪的样子。今天的博平镇的位置一个世纪来是非常重要的大十字交通要道,东到济南市;西到临清市河北省;南到水城、河南省;北到德州、河北、北京,尤其是主要靠汽车公路交通的年代,是水城、临清两大鲁西重镇去济南的必经之地。博平东依新徒骇河,南距水城仅30华里。

博平城中十字交叉路口,也有一个小鼓楼,就象水城古城中央的光岳楼一样,可惜的是在万恶的“文革”时代,红卫兵小将把它给拉倒弄没了,不然也是很好的一个历史古建筑景观。

现状

博平镇是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为了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优势。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全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

博平镇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发展迅速,食用菌、博陵大枣等特色农业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各种店铺林立,商业空前繁荣。

博平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弘扬实干创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区位、产业和资源三大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三大产业互动发展,为把博平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城镇而不懈努力。

与《战国策》

《战国策》:苏秦曰:当今之时,山东省之建国,莫如赵强。赵地方三千里,西有常山常山,即恒山。见前,南有河、漳河,见前《尚书·禹贡》。漳,见前《职方》,东有清河清河,在北直广平府清河县西境,今湮,北有燕国。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畔秦。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河之上水,一名安阳河,出河南林县西林虑山,至北直内黄县,合于卫水,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食道食道,《史记》作粮道。《史记索隐》曰:拥兵于关之外,又守宜阳也。关,即今西安府蓝田县东南九十里之蓝田关。宜阳,见前,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今大同府西北四百余里有古云中城。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在河南汜水县。见前,魏塞午道郑元曰:一纵一横为午,谓交道也。鲍彪曰:北为子,南为午,秦南道也,赵涉河、漳、博关博关,今山东博平县西北三十里故博平城是也,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湘军武关武关,在陕西商州。见前,齐涉勃海海之旁出者曰勃。自山东青、济北向沧、瀛,即所涉处也。瀛,今河间府,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见前北有河外,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函谷关以害山东省矣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市。见前。

苏厉为齐遗赵王书:燕尽齐之北地,去沙丘、巨鹿沙丘,今顺德府平乡县东北二十里有沙丘台。巨鹿故城,即今平乡县敛三百里敛,减也,韩之长治市邯郸市百里;燕、秦谋王之河山,间三百里而通矣;秦之上郡今延安府以北,近关至于榆中者关,吕姓曰:在太原市以西。者,蔽之义,非关名也。又曰:赵之关,陆道之关;楚之关,水道之关。榆中县,即今延绥镇东北故榆溪塞,时尚属赵,千五百里。秦以三郡郡,当作军攻王之上党郡王氏曰:上党远韩近赵,亦为赵之险塞,故云,羊肠之西潞安府壶关县东南百余里有羊肠阪。今详见山西重险天井关、勾注之南勾注山,在太原府代州西二十五里。详见山西省名山勾注,非王有已。逾勾注,斩常山而守之,三百里而通于燕,代马胡犬不东下代、胡之地,俱在常山北也,昆山市之玉不出已昆山,在塞外,或以为即昆仑。《战国策(上下)》多脱误,今从《全本史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