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镇 :山东省辖镇

更新时间:2023-08-15 15:59

台儿庄镇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苏鲁交界处,是中共台儿庄区委、区政府驻地。东及东北部与邳庄镇相接,南与江苏邳州市接壤,西及西北部与马兰屯镇相连。全镇辖5个街道办事处、5个行政村、8处居委会,总人口5.2万,其中农业人口1.7万。该镇辖区总面积125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33.3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该镇是1938年台儿庄大捷发生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历史沿革

因台姓立村,故称台家庄,尔后演变成台庄、台儿庄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京杭大运河改道流经台儿庄,逐渐形成重镇。明末建土圩寨,派驻巡检司。清顺治四年(1647年),南傍运河正式建筑台儿庄城。1946年,始设县台儿庄镇。1948年,改为兰陵县第十一区。1953年,改为峄县第十五区。1956年,改为峄县台儿庄镇。1958年9月,成立峄县台儿庄公社。1962年,设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人民公社。1984年4月24日,改为台儿庄镇。

大事记

明朝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扬州道于台儿庄区设巡检司,领韩庄镇至邳州运河段260里之河务,兼管地方治安。

是年,台儿庄设闸官署。

明崇祯元年(1628年),夏,山洪倾泻,沟河横溢,庄稼漂没,乡民靠乞讨度日。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道在台儿庄东南运河北岸立河防碑一座,载有:“南至清河县起,北至台儿庄止,此三百余里之内……”碑文中始出现“台儿庄”之称。

清朝

清顺治四年(1647年),州东道兵备副使蒋鸣玉议建台儿庄城。其费用出自当地仕绅捐资,峄县赋税钱粮予以辅助,县丞雷?董其役,翌年竣工。城东西3华里,南北2.5华里,城墙高1丈2尺,护城河宽3丈,深6尺。

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郯城大地震,初声如炸雷,须臾,台儿庄地区墙倾屋塌,城乡鸡鸣犬吠,人畜亡半。

清乾隆七年(1742年),伊斯兰教阿訇李中衡集资在北关外买宅地3300平方米,建北关清真寺。建有礼堂25间,讲堂5间和水房、配房、门楼等。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郯城县磨山镇人王福德在台儿庄区首开中药店,字号“卫生堂”。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春,峄县知县张玉树在台儿庄东门里创办兰陵书院。

清咸丰七年(1857年),台儿庄土城改建砖墙,城墙上端砖砌垛口,建城门六座,东、西、南、北四大门楼坚固壮观。

清咸丰八年(1858年)十一月五日,张乐行、刘天福率领捻军自丁庙闸渡河直逼台儿庄,清军驻台儿庄营参将率数百兵卒逃遁,捻军遂占台儿庄城。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德国人在台儿庄大北门设电报机构,为峄台地区开办近代电讯之始。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人开办的青岛客邮局在台儿庄区顺河街王公桥处设客邮代办所,开始办理邮政业务。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华德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在台儿庄城西南建炼焦厂,产品水运至上海市、南京、天津市等地,同时还从连云港市运往国外。

近代

1916年10月,尤民在徐州市张勋惨杀,时年31岁,葬于台儿庄。1936年被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追认为中将,移葬于济南千佛山下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1917年,官乃民在台儿庄后大路龟汪北创办“济生医院”,西药始传入台儿庄。

1927年6月,北伐军李宗仁第三路四十军贺耀祖部24日占领台儿庄区。后因宁汉分裂,7月进驻峄台地区的北伐军南撤。

1934年,中共峄县县委派马文元、丛衍瑞来台儿庄发展党组织,秋,建立了以马文元为书记的第一个党支部。

1938年3月23日,日军入侵台儿庄地区,矶谷廉介第十师团和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企图侵占台儿庄,渡过运河攻取徐州市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奋力抵抗,经过16天的殊死搏斗,歼灭入侵日军7000多人,击落日机2架,击毁铁甲车7辆,缴获枪支1万余,弹药无数,日军1万多人向峄县山区逃跑。是为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

1945年9月,中共台儿庄镇委、镇政府(县级)成立,赵进先任书记兼镇长,洪涛、李润海任副镇长。

是月,为了反击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对鲁南解放区的进攻,新四军领导人陈毅、饶漱石、谭震林等来台儿庄,驻吕祖庙。

10月下旬,台儿庄镇政府组织群众拆除台儿庄城墙,扒毁台枣、台赵支线铁路,防止日军沿铁路线逃遁,阻止国民党军队北上抢占抗战胜利果实。

是月,台儿庄镇职工联合会成立,下辖脚力、铁业、船业等13个基层工会,会员800多人。

1946年3月,台儿庄镇政府及运河县政府抽调80多名教员到鲁南中学师训队学习。

是年8月,中共台儿庄镇委、台儿庄镇政府撤出台儿庄,开展游击斗争。

1947年3月,回族杨文清在岱庙创办回民小学,招收两个教学班。

是年秋,孙业洪开办胜利中学,招生4个班。

1948年10月,台儿庄区胜利中学100多名师生在孙业洪的带领下南迁,于1949年迁至台湾。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第五十九师一八0旅在台儿庄起义

1949年2月,中共兰陵县委、县政府从王庄(现兰陵县境内)迁至台儿庄。

是年11月,兰陵县开展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运动,先后有420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牺牲47名),捐献资金18.9亿元(旧人民币)。

1951年10月,中共兰陵县委、兰陵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在台儿庄区建烈士陵园。陵园占地6.67公顷,安葬烈士1325名。

1953年9月15日,兰陵县撤销,境内划归峄县,重新编区,台儿庄为十五区。

1958年3月,峄县人民委员会调整行政区划,撤区并乡,设立台儿庄镇。9月,成立峄县台儿庄公社。

1963年8月,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电力排灌站,并派程子华来台儿庄确定建站位置和解决韩庄通电问题。

1965年12月,台儿庄汽车站竣工,台儿庄至枣庄砂石公路建成通车。

1966年2月,台儿庄古运河大桥开始施工,翌年4月竣工,5月1日通车。

1970年3月,台儿庄节制闸、台儿庄船闸动工修建,1972年3月竣工。

1977年3月,台儿庄镇北关大队社员马湘荣,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6月,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在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秦和珍和中共枣庄市委书记王润斋陪同下来台儿庄视察工作。

1985年7月19日,《人民日报》记者陈勇进来台儿庄采访,参观了台儿庄大战遗址。8月2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纪念文章《台儿庄光照人间》。

1986年1月16日,为配合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大型历史故事影片《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旧城大北门及部分城墙重建工程破土动工。

1986年10月13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南水北调评估团一行48人来台儿庄区,先后察看了台儿庄古运河和万年闸。省政府副秘书长胡玉亮,枣庄市市长朱关兴、副市长刘本基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区委书记崔师亮、区长郑世瑛接待了评估团。

1988年7月24日下午4时许,京杭运河台儿庄下游1.5公里处发生重大沉船事故。共沉翻船95艘,沉没货物5516吨,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万元,断航20天。

1988年11月,台儿庄镇北关农民薛生芳在区科委的帮助下,创办了甲鱼养殖研究所。

1989年6月,境内台儿庄大捷遗址清真寺内弹痕累累的部分砖墙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1990年5月,台儿庄运河新大桥奠基,1992年6月竣工。张爱萍将军题写桥名。

是年11月,台儿庄镇北关办事处投资260万元兴建鲁南最大的村级综合农贸市场--台儿庄陵园路市场。

1991年8月11日,台儿庄清真寺大殿重新修建。是年11月底交付使用。

1992年7月30日,台儿庄镇西关街道办事处和香港瑞泰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台儿庄区首家中港合资企业--瑞台制冷设备分公司,在上海中亚饭店签定了由香港瑞泰有限公司提供300万美元资金的合同。合资期限暂定为12年。

是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副书记、省长赵志浩一行,在市委书记孙淑义等陪同下,来台儿庄区检查工作,察看了台儿庄万通公司、农业开发、台湾街建设和台儿庄新建运河大桥等工程项目。

是年10月12日,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举行奠基仪式。纪念馆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古运河南岸,占地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总投资1900万元。

1993年1月,区政府拨款100万元,重修台儿庄区清真古寺。

是年7月10日,国务院第七十一次南水北调考察团一行14人,在市领导汪纪戎、李锋等陪同下,来台儿庄调查大运河水资源及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关情况。

是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春云,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志浩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陪同下,来台儿庄察看了韩庄运河、台儿庄大桥和受灾严重的兰城店乡冯湖一带的绝产地块。

是年10月18日,“山东鲁南船业集团总公司”成立庆典和揭牌仪式在台儿庄区造船厂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郭振山参加了揭牌仪式。

1996年1月16日,水利部副部长严克强、副省长邵桂芳及水利部、国家计委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在市长秦尧基、副市长李仲孚的陪同下,来台儿庄区实地察看韩庄运河扩大治理工程。

1997年1月28日,台儿庄镇被命名为全市首批小康乡镇。

是年8月25日,国家交通部副部长李居昌在副省长韩寓群陪同下,视察万年闸和台儿庄船闸运行情况。

1998年5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心芳来台儿庄区造纸厂检查治污工作。

是年9月17日下午,台儿庄二线船闸正式通航,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

1999年3月2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凤基参观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2000年5月,鲁南船业集团以308万元卖给该厂员工,这标志着乡镇集体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变。

是年11月,“台湾街”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一条街”。

地理环境

台儿庄镇地处平原地带,地势低洼。韩庄运河穿境东流,境内流长4公里。主要经济作物主要有稻田藕、大棚瓜菜、花生、大豆等。

人口民族

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总数为2200人,占全镇人口的4.2%,回族姓氏主要有沙、洪、赵、展、吕、李等,其中吕姓最多。全镇有王、李、孙、黄、张等96个姓氏,其中王姓最多。

政治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34年秋至1938年3月,中共峄县县委设中共台儿庄支部,书记马文元;1945年9月至1947年2月,设中共台儿庄镇委(县级),书记赵进先、杨权;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设中共兰陵县台儿庄镇委,书记褚子良、董观涛;1949年10月至1953年8月,设中共兰陵县十一区委,书记董观涛、孙广田;1953年,设中共峄县十五区委,书记范继武;1955年12月,设中共峄县台儿庄区委;1956年8月,设中共峄县台儿庄镇委,书记徐立宇;1958年3月至9月,设中共台儿庄镇委,书记郭忠清、范继武;1958年9月,设中共台儿庄人民公社党委,书记范继武,设立党支部4个,党员82名;1962年6月至1966年4月,设中共枣庄市台儿庄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张国栋;“文化大革命”初期,党的组织生活停止;1971年4月,恢复中共台儿庄公社党委,王富国、赵钦贤、顿亚彤、张景福先后任书记;1984年,设中共台儿庄镇党委,张景福、孙允明,杨连伍、李清军、陈治凯先后任书记。2000年底,全镇共有党支部28个,党员555名。镇党委和镇党校先后获得“全省二五普法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校”等荣誉称号。

基层政权建设

1928年,民国政府废社置区,设峄县第五区台儿庄镇。1945年10月,建立台儿庄镇县级抗日民主政府。1948年,设兰陵县第十一区。1953年,设峄县第十五区。1956年,设峄县台儿庄镇。1958年9月,成立峄县台儿庄人民公社。1962年,设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儿庄人民公社。1968年,设台儿庄公社革命委员会。1984年4月24日,改为台儿庄镇。

中共领导下的群众组织1929年2月,枣庄矿区工会派共产党员周文华来台儿庄建立中兴煤矿公司台儿庄分厂工会,发展会员300多人,多次组织罢工斗争。1945年10月,成立台儿庄镇职工联合会,曾在淮海战役中大力开展支前运动。1949年12月,成立兰陵县工会,至1953年9月。1978年,成立台儿庄区工会办事处。1985年,成立台儿庄区总工会。

1939年,成立农民抗日救国会,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农会。1951年3月,成立农民协会。1964年12月,成立贫下中农协会。抗战时期,成立青年抗日救国会,后称青救会。1949年6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台儿庄区委员会。1957年5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台儿庄镇委员会。1946年1月,成立台儿庄镇妇救会,建国后称妇女联合会。民国初年,成立台儿庄商会,1948年解体。2000年初,成立台儿庄镇商会。

现任镇党委书记:陈治凯

现任镇长:赵学文

经济

建国初期,全镇经济总收入5620万元。1978年,为1.12亿元。2000年,为2.7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4.2∶4.8。2000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0万元。该镇以港航造船业发达著名。1982年,在运河畔建台儿庄镇造船厂,1994年,随着港航运输业的发展,成立了台儿庄镇航运公司。先后建成了轧钢厂、砖厂、木器厂、建筑公司、竹条厂、面粉厂、罐头厂。20世纪90年代以后,组建了鲁南船业集团公司和台港发达集团公司两家大中型企业集团,形成了大小港口16处、船舶修造厂11家的十华里沿运经济开发带。建成台仙大酒店、仙泉康浴城、恒达草片厂、扣板厂、金源纸制品厂等企业,利用外资新建成圣达变性淀粉厂、育龙教学仪器厂、伯洋制氧厂等民营企业。工业企业的振兴促进了台儿庄镇农业以及港航运输、船舶修造、商贸业、饮食服务业等产业的全面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初期,全镇粮食平均亩产210公斤,总产147万公斤;1978年,粮食亩产340公斤,总产达到238万公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全面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0年以后,对农业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利用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积极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400公顷,水田藕面积达到100公顷。全镇建蔬菜大棚120个,大拱棚200个,在运南五村砂石路南建成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畜牧养殖大户发展到500户,建成西关奶牛、北关良种鸡、黄庄良种猪饲养小区。名优水产养殖水面达到38.7公顷,建成藕鱼、稻鱼、棚池混养示范基地1处。

200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467万元,其中种植业738万元,畜牧水产业662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5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3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0公顷,粮经作物产值比为1∶2.8。

第二产业

工业:建国初期,仅有少数纺织、酿造、榨油、铸造、木器加工等私营手工业。1958年,组建了公社机械厂和拖拉机维修部等小型企业。1978年后,建起造船厂、面粉厂、罐头厂、木器厂、竹条厂、轧钢厂、预制厂等镇办企业,从业人员2000人,实现产值1.72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村办企业中,西关建成造船厂、扣板厂,北关建成加油站、运输车队,顺河建成砖厂、预制厂,北园建成造纸厂早强剂厂,后张庄建成草片厂。村办企业总产值365万元,从业人员1200人。20世纪90年代后,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对镇村企业全部实施改制,新建金源纸品厂、草片厂、轧钢厂、卫生巾厂等企业,逐步实现了民营化;创办了圣达变性淀粉厂、育龙教学仪器厂、伯洋制氧厂等民营企业。1991年2月,台儿庄镇被枣庄市人民政府授予“人均乡镇办工业总产值第一乡镇”称号。2000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42个,从业人员8200人,工业总产值3.2亿,利税2430万元。

1988年,成立台儿庄镇建筑公司、西关建筑公司,从业人员956人。2000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利税119万元。

第三产业

乾隆,台儿庄镇已成为鲁南苏北一带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南北商人来台儿庄经商者逐年增多。清末民初有名号的百、杂货店15家,铁木器店4家,烟酒店9家,药店3家,银瓷器店4家,饭店3家。1938年3月,台儿庄大捷使店铺受到严重破坏,市面萧条冷落。建国后,商贸业发展迅速,饮食服务业日趋繁荣。1978年,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8156人,年创产值230万元,利税86万元。有国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网点21处,其中集体9处,个体网点12处。20世纪90年代以后,个体私营经济依托旧城改造而得到迅猛发展,先后建成了文化路市场、运河市场、华兴市场。2000年又投资500万元新建了金光集团市场。先后建成台湾商业街、箭道欧式商贸街、车站商业街、康宁路商业街等商贸经营场所,新建2处民营经济园区,为商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广阔空间。至2000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8万人,年末实现产值1.46亿元,创利税2760万元。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2467户,民营企业46家,被枣庄市政府授予“民营经济工作先进乡镇”光荣称号。

特色产业

该镇地处韩庄运河两岸,以港航造船业为龙头企业,带动商贸、运输、轧钢、建材、面粉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到2000年底,拥有各类船舶1000艘,船舶修造厂11家,运输船队40多个,大小港口24处,从业人员达8500人,实现效益1.2亿元。

社会

文教科技

明末清初,私人办学日渐兴盛,私塾为主要形式,境内有私塾32处,至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严令停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峄县知县杨文熹创办台儿庄义学。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峄县知县张玉树创办兰陵书院。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校士馆。是年秋,改办小学堂。1913年,始办国民小学,抗日战争前计有15所,在校学生2700余人,教职员94人。建国后,幼儿教育、普通教育全面发展。至2000年,全镇共有幼儿园3处、小学6处、中学1处,成教中心1处,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学校设施均达到省级“两基”验收标准;先后为国家输送大中专生915名,其中大本98名,大专605名。

1992年,设立科技协会办公室,1993年7月,为培养船舶修造科技人才,开办专业技术中专班4期,为江南造船培养专业技术人员210人。2000年,全镇共有科技人员47人。

台儿庄镇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民间文化艺术。境内戏曲主要以柳琴戏为主,书法以顺河街王履安较为著名。建国后,群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1963年,在繁荣街中段北侧建露天影院1处。1984年,建文化站。1986年,建广播站。1988年,在辖区设立了有线电视网。

清代时期,境内先后建有卫生堂、仁寿堂、保寿堂、仪生堂、中和堂等售中药兼医病的诊所药铺7处。民国年间,境内先后开办了济生医院、常春堂、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等11处医院。1958年,建公社卫生院,1984年,改为卫生防疫站。至2000年,有门诊病房两层楼1幢,设有内小儿科、神经科、妇产科、烫伤皮肤科、牙科、预防保健科;医疗设备有脑电图、B超机;有医务人员56人。此外,有村居卫生室7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1人。

境内学校体育活动十分兴盛,群众体育中以传统武术最具盛名。1923年,有武术场地4处,1930年,在三关庙创办武术馆,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办。拳师以魏凤启为代表。现有武术学校4处。

人民生活

建国前,广大群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年人均收入20元,人均粮食75公斤。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1949年,人均年收入25.18元。1957年,人均年收入38.5元。1965年,人均年收入67元,人均住房面积11.5平方米,年人均占有粮食157公斤。70年代饭食以玉米、瓜干煎饼为主。1985年,人均年收入450元,人均住房面积15.7平方米,年人均占有粮食230公斤。95%以上居民建砖石结构新居,西关街道办事处建成小康一村、二村。北关街道办事处建成北关新村,样式新颖,功能齐全,实现水、电、电话、有线电视四通。80年代,普及自行车。90年代以后,摩托车、机动三轮车成为代步工具,轿车也已进入部分家庭。彩电、冰箱、VCD、空调等高档家电已基本普及。1996年,被评为枣庄市首批小康乡镇。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3400元,全镇人均住房面积24.6平方米,电话装机总量2.8万部,移动电话7800余部,有线电视普及率95%以上。

镇村建设

台儿庄镇作为历史古镇、重镇。20世纪90年代以后,加强了城镇建设,先后投资4.2亿元,主要用于旧城改造和道路建设,陆续建成了台湾商业街、箭道欧式一条街、车站商业街、康宁路商业街,铺筑文化路东段和繁荣街、箭道街水泥路面,完善了路灯、下水道等配套设施,建成清真寺门前花园和街心花园各1处。1992年,前张庄村被省政府命名为“村镇建设明星村”。西关街道办事处建成整齐美观、功能齐全的小康一村、二村,居民区内路面清洁,环境优美。北关街道办事处建成北关新村。镇政府利用境内清真寺、新关庙、中正门等台儿庄大战遗址,实施旅游观光一条线建设,优化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

代表人物

尤民

(1885~1916)原名尤民。先后毕业于济南陆军小学和保定陆军中学。辛亥革命后,曾任三十九混成旅总教练。1913年,孙中山发起第一次讨袁时,尤民于聊城市暗招旧部响应,后因泄密奔走上海市。1915年春,尤民带领民军于青岛市随革命党人薄子明参加晾甲埠之役。同年秋,赴上海参与联络江南各省联合反袁活动,并赴江阴规劝某部炮兵司令方更生、师长箫某等起义,被推为总司令,通电独立。1916年5月12日,率江阴旧部至山东周村,任前敌司令部参谋长。袁世凯死后,同年10月,因不接受段祺瑞的部队收编,被张勋杀害,时年31岁。1936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会员第十四次全委会追认尤民为中将。同年,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和省政府以公葬仪式将尤民台儿庄区移葬于济南千佛山下辛亥革命烈士公墓。

洪涛

(1916~1949)回族,台儿庄镇北关人。1939年3月,参加马东曙组织的地方抗日武装回民自卫队。4月,参加钟辉领导的南进支队。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在郯城县邳州市一带参加战斗。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台儿庄镇副镇长(县级),后到鲁南军区后勤部、特务团任职,在解放战争中参加淮海战役,任营教导员。1949年1月,从徐州市至临沂途中,因公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马东曙

(1901~1962)回族,抗日英雄,台儿庄镇北关人,出身于平民家庭。1923年,台儿庄镇当权者巧立名目,增收驮捐,遭民众反对,当权者竟调驻军镇压。马东曙愤然向省告状,使诉讼获胜,驮捐停收。1938年春,日军侵占鲁南,组织以回族为主的30多人的自卫队。1939年4月,带领回民自卫队毅然参加了钟辉领导的南进支队。马东曙曾任支队司令部军事参谋。1940年5月,调至邳县抗日民主政府任科员,1941年离职休养,1962年病逝。

王履安

1915年出生。1947年,任台儿庄镇副镇长。解放后,成为区印刷厂的技术工人。王履安的书法艺术在台儿庄区地区独树一帜,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全国性书法作品展览中获奖。1988年,其作品参加了苏鲁豫皖政协联谊会书画展并被收藏。

褚衍伦

1928年出生,黄庄村人。1984年,接手经营濒临倒闭的造船厂,两年内产值达到1000万元。1993年,组建了“鲁南船业集团总公司”。1994年,产值1.1亿元,利税1500万元。该企业被授予“全国最佳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山东省百强企业”、“枣庄市效益支柱企业”等称号。褚衍伦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被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朱尧成

生于1939年7月,台儿庄镇顺河街人,高中文化,曾任生产队长。1981年,从事个体百货批发业。1987年,被评为省、全国个体先进工作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商业劳动模范,同年任台儿庄区民建副主委。1993年,当选为山东省第八届人大代表。

史先伦

1943年1月出生,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高级工程师。曾任台儿庄区化肥厂副厂长,区柠檬酸厂厂长,区科委副主任。1979年,研究的可爆性天然气用于造气成功,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被评为省先进专利工作者。

马湘荣

女,生于1951年11月,回族,函授大专文化。1971年,任村妇联主任,1976年6月入党。同年9月,担任村支部副书记。1977年12月,被选为省五届人大代表。1978年至1987年,连续当选全国第五、六届人大代表。1988年,任台儿庄区供销联社工会主席。2001年5月17日退休。

万广芹

女,1971年出生,西关街人。在1984年至1985年山东省“希望杯”武术比赛中获拳术第一名,刀术第二名。1986、1988年参加山东省第十三届、十四届运动会,在武术比赛中分别获得棍术、对练第二名和双鞭第一名、刀术第三名。1991年7月,任区体委武术教练员。培养的学生在省市比赛中获金牌20枚、银牌26枚,向大中专院校、体工队输送学生20名。

孙涛

1976年出生,台儿庄镇车站街人。1993年5月7日,在全省“希望杯”举重比赛中获70公斤抓举、挺举、总成绩3块金牌。现任枣庄市体校教练员。

王玲玲

1977年1月出生,毕业于枣庄市体校。1994年,在全省“希望杯”武术比赛中获朴刀、对练2块金牌,1995年,获朴刀、螳螂拳、对练3块金牌。1995年,任台儿庄区体校教练员。

万广萍

万广芹之妹,1977年4月出生,毕业于枣庄市体校。1993年,在全省“希望杯”武术比赛中获长拳、刀术、长枪、传统拳四块金牌,1994年,获武术对练金牌。1995年7月,任台儿庄区体校教练员。

获得荣誉

2000年,人均年收入、GDP值列枣庄市乡镇第一名。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1991年2月,被枣庄市政府授予“人均乡镇办工业总产值第一乡镇”称号;1991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明星乡镇”;1995年,被市民政局评为“枣庄市村民自治先进镇”;1996年,被枣庄市政府命名为“枣庄市首批小康乡镇”,同年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和被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镇”;1997年,被枣庄市政府评为“创建卫生城市先进集体”;1999年,被枣庄市政府授予“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先进乡镇”;2000年,被授予“枣庄市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