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孚 :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

更新时间:2023-07-31 15:11

司马孚(180—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水利家,文学家,军事家。

司马孚是司马懿之弟,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司马懿的三弟,三国曹魏晋朝初年的重臣,西晋宗室。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在“高平陵事变”期间,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杀害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为司马氏政权的稳固多有功劳。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自司马懿执掌大权起,便逐渐引退,未公开参与司马氏几次废立魏帝之事。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司马炎对他十分尊宠,但他并不以此为荣,并以魏臣自称。泰始八年二月壬辰日(272年4月3日),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刘彻为其举哀三日,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献王刘苍,赐谥献王。

司马孚著有《临终遗令》《奏请葬高贵乡公以王礼》《请造沁口石门表》等作品。司马孚在晋书被认为是一位忠诚的魏臣,他在东汉末年曹魏兴衰和晋朝建国等重要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事迹对于研究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司马孚,字叔达,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遗传了优良家风,自幼手不释卷,广涉经史,名声才干仅次于司马懿。后在曹操的征召下,司马孚跟着哥哥司马懿出仕,在曹植门下担任文学掾一职,面对负才陵物的曹植,司马孚多次直言规劝。不久,司马孚出任太子中庶子,同哥哥司马懿一同辅佐曹丕,成为曹丕的左膀右臂。

效力曹魏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后,司马孚稳定朝政局势,为曹丕顺利登基出力颇多,深得曹丕信赖,不仅加官进爵,还得以入宿皇宫禁地。224年,曹丕东征孙权,以司马懿统军留镇许昌市,而司马孚则被曹丕外放为河内典农,以为平衡之策。曹丕临终前,以司马懿为托孤大臣之一,司马孚则继续留在外地为官。

建功立业

曹叡即位后,重新启用了司马孚,以其为度支尚书,总揽全国财政经济。而司马懿则活跃在魏蜀前线,统帅西线大军与诸葛亮战。为配合司马懿的军事行动,司马孚多次建议曹睿加强西线守备力量、兴办屯田水利,均被曹睿采纳。不久,司马孚升任尚书令,得以涉及政务,而司马懿则升任太尉,不久又率兵平定辽东公孙渊,最终和曹爽成为曹睿的托孤大臣。

此时,司马氏在曹魏的权力达到了新高度,不过他们也遇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面对曹爽咄咄逼人的攻势,司马懿谨慎低调行事,司马孚更是不管杂事,与世无争。不过他们二人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在积极谋划反击。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司马孚积极配合,带着侄子司马师控制了洛阳市,在司马懿诛灭曹爽,乃至之后平定“淮南三叛”的一系列行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司马氏掌控给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远离政变

260年,曹魏局势已经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地步。魏帝曹髦心有不甘,率内卫讨伐司马昭未果被杀。在当时严酷的政治氛围下,无人敢为曹髦奔丧。司马孚闻讯后立即奔赴现场,他将曹髦的头枕在自己的大腿上嚎啕大哭“杀皇帝者臣之罪”。曹髦死后,很多人建议以庶人之礼下葬曹髦,但司马孚却力主以王礼将其安葬,并最终被采纳,时人无不感叹。

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逼迫曹奂曹奂禅位,贬其为陈留王,令其前往洛阳市附近的金城就国。当曹奂一行驶出洛阳城外时,已是之年的司马孚拉着曹奂的手痛哭流涕的说道“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司马炎得知此事后不仅没有降罪于他,还对其大加封赏,并给予最高的礼遇。

泰始八年二月壬辰日(272年4月3日),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炎于太极殿东堂为他举哀三日,赠“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绯练百匹、绢布各五百匹、钱百万,谷千”以助丧事。葬礼规格,比照东汉东平县献王刘苍的旧例。司马孚临终时,遗令:“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敛以时服。”

家庭成员

参考资料:《晋书》。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孚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曹操去世时,司马孚任中庶子,劝曹丕节哀,早登王位; 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之际,司马孚任尚书令,与太尉蒋济共同做表,弹劾曹爽; 魏帝曹芳被废后,司马孚赞同太后之言,主立曹髦为帝; 曹髦被杀后,司马孚枕尸痛哭,又上表请以王礼安葬; 晋代魏时,司马孚哭拜于废帝曹奂前,言“身为魏臣,终不背魏”,被晋帝司马炎封为安平王,不受而退。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军师联盟》:王东饰演司马孚。

个人作品

《全晋文》收录有司马孚的作品及相关言论共十一篇:《请造沁口石门表》 《奏吊陈群母》 《奏永宁宫》 《奏请葬高贵乡公以王礼》 《奏请易服复膳》 《重奏》 《奏止诣陵》 《重奏》 《又奏》 《皇后铭旌议》 《临终遗令》。

个人成就

军事成就

司马孚曾统帅部队支援关中、合肥新城,同蜀汉孙吴的部队作战,这其中以救援合肥新城一役最为有名。

吴国太傅诸葛恪指挥二十万大军,挟东关大胜之势攻打合肥新城,大将军司马师命司马孚统帅二十万大军救援合肥新城。司马孚到达前线寿春后,淮南大将毌丘俭文钦等要求立即进攻,司马孚说:“凡是进攻的,都要借助敌人的力量,为自己建立功绩。要使用计谋和策略,不能仅凭力战。”恰好司马师也下令把合肥新城让给诸葛恪进攻。司马孚移驻合肥附近,城中守军知道援军就在附近,人心巩固,并且用计拖延时间。吴军中流疾横行,许多士兵染病,再加上攻打坚城不克,部队都无心作战。诸葛恪围困新城数月,反而令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一个月后,司马孚摸清了双方的情况,主动出击,吴军败退。《三国志·诸葛恪传》称:“魏知战士罢病,乃进救兵,恪引军而去。”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在困于坚城之下,人员染病众多的情况下,无力同司马孚统帅的二十万养精蓄锐的援军作战,在撤退中,很多伤病人员倒毙,大批落后的士兵被俘,这次战役以司马孚胜利结束。

这一战例的特点是,诱敌犯难攻坚,挫伤敌军的锐气,并且在敌人精疲力竭的时候,使用新锐部队对疲敝的敌军进行打击。司马孚能够把握战场的主动权,采用“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策略,保存增强自己的力量,让敌军消耗力量,猬集在只有数千人的小城下,合肥新城是满宠特意选择的地势险要的地方修建,城小坚固,容易防守。诸葛恪的二十万大军也不能同时投入攻城,天气炎热,聚集在一起的部队容易传染疾病。守城的张特、乐文指挥得力,战斗从五月打到七月,诸葛恪也没能象司马懿那样用昼夜不停,连续作战的战术,速战速决,最终内外交困而失败。司马孚在援助新城战役中的战术在古今中外经常被使用。

治水成就

约在曹丕黄初六年(225年)。司马孚以典农中郎将的身份奉命至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沁阳)。整修前代开发过的枋口引沁工程,“兴河内水利”。《水经注》有云“河内郡野王县,西七十里。有沁水,左沁水城西。附城东南流也。“屈曲周迥,水道九百里,自太行山以西。王屋山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谷走水,小石漂迸,木门朽败。稻田泛滥。岁功不成。”秦朝时。曾在济源县治东北30km处的五龙口。修建过枋口堰。即古秦渠。因其进水口为木结构。年久失修。木门朽败。严重影响到灌区内的水稻生产。司马孚认真地进行实地调查。巡视了沁水的发源地铜(音di)山。考察了前代的灌溉设施。他发现沁水坡降陡。洪水时夹卵石而下。常撞坏易朽的木门,门坏则进水过多。稻田泛滥。他又发现,堰口2.5km以外。有天然方石数万枚。可以用以垒砌石门。因此他提出要改木门为石门。这个建议得到曹丕曹丕的批准。于是司马孚便率众从2.5km以外取方石数万块,“夹岸累石。结以为门。用代木枋门”。改建石门后。农田的灌溉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若天晴旱,增堰进水:若天霖雨,陂泽充溢。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这样。既能避免雨季进水过多所造成的稻田泛滥。又保证了旱季稻田用水的需要。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晋人傅玄说“近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故自田(指旱田),收至十余斛,水田(指稻地),收数十斛。”可以看出。通过对引沁灌溉枢纽的改建,恢复了原来的灌溉功能。不仅扩大了稻田的面积。而且也使粮食产量提高了几倍,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

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司马孚能将自己的才华化为经世致用之学。在治水方面不拘泥于前人的做法。并将自己独到的见解付诸实践。造福一方百姓。实属难得。司马孚也因此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人物评价

晋书》本传评:司马孚“温厚廉让,博涉经史”,“性通恕,以贞白自立”。在此天下丕变之际,投机钻营者有之,见风使舵者有之,袖手旁观者也有之,而司马孚以其特殊的家族和身份,能在“废立之际,未尝预谋”,而且“立身行道,始终若一”。

罗英侠评:司马孚既是一个曹魏老臣,也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家族中的主要成员。司马孚一生心向魏室,在每一任上,皆体现出“内弘道义,外阐忠贞”的性格。虽然高平陵之变后,特殊的环境使他陷入矛盾和痛苦中,但他的所作所为可以证明,在司马家族中,他还是称得上“魏之纯臣”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