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奂 :三国时期曹魏最后一位皇帝

更新时间:2023-02-28 17:21

曹奂(公元246年—公元302年),原名曹,字景明,三国时期曹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60年—公元265年在位),谥号为元,史家惯称常道乡公。

曹奂是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初封安次区常道乡公。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曹髦曹髦被大将军司马昭的部属成济弑杀,百官商议迎奉曹璜入朝承嗣帝位,并改名曹奂,过继为曹叡曹之子。同年六月,曹奂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景元。曹奂即位后,多次下诏加封大将军司马昭,司马昭一再辞让。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司马昭因灭蜀之功进爵为晋王。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曹奂以特殊礼遇加封晋王司马昭,进晋王妃为王后,世子司马炎为太子。同年八月,晋王司马昭去世。次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王位,统领百官。同年十二月,曹奂正式禅位于司马炎,曹魏灭亡。此后,曹奂被迁置于金城,封为陈留王,后又改驻安阳市(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保留皇家仪仗。晋朝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曹奂在邺城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元皇帝。

曹奂在位期间,曹魏灭掉了西蜀,又使得孙吴归附。平定蜀汉后,曹奂将蜀国土地划区设州,又多次减免当地赋税,裁汰屯田机构,并劝募蜀地的人民迁往内地。《三国志》中评价曹奂明哲保身,把江山社稷拱手送给司马家族,而自己却以宾客的身份生活在晋朝,比起刘协禅位后仅被封为山阳公,他所受的待遇还算是大大提高了。

人物生平

登基为帝

曹奂本名曹璜,字景明,父亲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燕王曹宇。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曹奂被封为安次区常道乡公。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曹髦曹髦被大将军司马昭的部属成济弑杀后,朝中百官商议迎曹璜入朝承嗣帝位,并派司马昭的儿子、使中护军司马炎邺郡迎曹璜入京。因“璜”字在民间较为常用,如沿用则天下臣民需要避讳的地方太多,因此太后下诏书,将曹璜改名为曹奂。曹奂本是燕王曹宇的儿子、曹操的孙子,过继为曹叡曹叡为嗣,因此曹宇成为了曹奂的从祖父。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六月二日,曹奂抵达洛阳市,并于当日在太极前殿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景元,并分赏众臣、大赦天下。

沦为傀儡

曹奂即位后,淮南之叛相继被司马氏讨平,拥曹势力消亡尽,并且随着曹髦曹髦的被弑,司马氏在朝中的地位更加巩固,使得曹奂甫一即位就受制于权臣司马昭,沦为傀儡。

曹奂即位后不久,便拜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增加食邑达十郡,并加九锡之礼;同时还对司马家族的其余子弟均进行了进封和赏赐,但被司马昭极力推让。同年十一月,曹奂的生父、燕王曹宇向曹奂上表祝贺冬至,并称臣。曹奂为此特意下诏,要求免除曹宇的君臣之礼。曹奂的诏令遭到了朝中礼官的反对,礼官建议曹奂遵从礼制,可在书信中称呼曹宇为燕王,但在正式的文书及国家的典仪上,依旧按正式的礼仪法规处理。

曹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八月,曹奂再次下诏封大将军司马昭为晋公,拜相国,赐九锡,仍被司马昭力辞。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二月,曹奂第三次下诏封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赐九锡,司马昭仍固辞不受。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准备伐蜀,但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司马昭派主簿师篡到邓艾军作司马,寻找机会劝服邓艾,邓艾这才同意。于是司马昭征兵十八万,令邓艾从临洮县到沓中进攻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祁山出发驻军武街,以断绝姜维的退路,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前将军李辅、征蜀护军胡烈等从骆谷进攻汉中市。五月,曹奂下诏,司马昭领兵三路,从洛阳市出发,讨伐蜀汉。将军邓敦仍提出蜀国不可伐,司马昭将他斩首示众。同年十月,曹奂第四次下诏封大将军司马昭为晋公,拜相国,加九锡之礼。同月,曹奂册立卞氏为皇后。十一月,蜀王刘禅邓艾军中请降,西蜀平定。

曹奂下令晋封灭蜀有功的司马昭以相国身份总管百事,司马昭因建立灭蜀大功,缓解了由于弑君所带来的舆论压力,欣然接受了进封,后上表请封邓艾为太尉钟会司徒曹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正月,曹奂下诏,将意图谋叛的太尉邓艾押送回洛阳市,并再次加封大将军、晋公司马昭为晋王,增加食邑十郡;又封前蜀主刘禅为安乐公。

同年五月,曹奂改年号景元为咸熙,并追封舞阳宣文侯司马懿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司马师为晋景王。六月,曹奂下诏,斥责镇西将军钟会的反叛和屠杀不服从的部众的行为,又赞扬了相国左司马夏侯和、骑士曹属朱抚、中领军司马贾辅、郎中羊琇坚持大义的行为,并号召钟会的部属共同反抗钟会。曹奂的诏令使得将士们群情激愤,纷纷向钟会发起进攻,而朝廷最终也对这些力挽狂澜的有功之士予以重赏。同年八月,曹奂任命中抚军司马炎为副相国,与他的父亲、相国司马昭共掌朝政。

魏灭蜀之战后,孙吴唇亡齿寒,趁机进犯原蜀汉的永安,后被曹魏解围。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九月,曹奂任命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又任命投降曹魏的吴将吕兴安南将军都督交州诸军事,但朝廷的任命文书尚未抵达,吕兴已被部下杀害。同年十月,曹奂派使臣劝降东吴;同月,曹奂诏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王世子。

禅位于晋

在接受封赏之后,司马氏集团所推行的魏晋禅代开始加速。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五月,曹奂下诏,将招降东吴的功劳归于晋王司马昭,称他德溢四海、威德震撼边疆。为赞赏司马昭,曹奂特许他佩戴只有皇帝能戴的十二冠冕,建立天子旌旗,出入行警的礼制,乘坐金根车,驾六匹马,备用五时副车,设置旄头云罕,乐舞用八,乐队编钟用四列;除此以外,曹奂又进晋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王女王孙的爵号都如同皇帝的礼仪。同年八月,晋王、相国司马昭去世。次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王位,统领百官,独揽朝政。之后藩属进贡的物品,一律归于相国府。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曹奂诏令群臣商议在京都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又派遣特使捧着皇帝的玉玺、绶带和诏书正式禅位于晋嗣王司马炎,曹魏灭亡。同月十五日,晋武帝司马炎将曹奂迁置于金墉城,封其为陈留王,后又改驻邺城遗址(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被废为王后,晋武帝司马炎允许曹奂保有皇帝仪仗、用皇家礼仪祭祖、不以臣下自称。

晋朝太安元年(公元302年),曹奂在邺城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谥号元皇帝。

主要影响 

设州免赋

曹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十二月,蜀主刘禅投降后,曹奂依照司马昭的建议,对其采取了笼络安抚政策。在司马昭的授意下,曹奂封刘禅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他物称是”;曹奂又将蜀汉重要官员封官赐爵,如“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 ;还从益州划出一部分,设立梁州,又特免益州士民五年内一半的租赋,并特赦益州境内的“土著”。曹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在司马昭“罢屯田官,以均政役,诸典农皆为太守都尉皆为令长”的上疏下,曹奂下令撤销各地的屯田行政机构,罢免的屯田官改任相应的职务;又劝募蜀地的移民迁往内地,由官府保证两年的生活用粮供给,并承诺二十年内不征赋税。

灭蜀招吴

曹魏景元二年(公元261年)十月,蜀汉将领姜维进犯魏国的洮阳郡,被曹魏的镇西将军邓艾率击败蜀军。次年,在司马昭制定的先取蜀再灭吴的建议下,曹奂下诏,派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军士,自临洮县赴沓中(今甘肃舟曲县西北白龙江北岸)、甘松(今迭部县东南白龙江北岸),攻打姜维;另派武威郡刺史诸葛绪率三万军士开赴武都(今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中游地带)、高楼(今甘肃天水附近),与邓艾形成两面夹攻之势,断绝姜维回退成都市的后路。如能彻底消灭姜维的军队,两军则乘胜东西对进,进攻蜀汉,因此曹奂又传令镇西将军钟会率师出骆谷(今陕西省周至县西南)、进兵汉中市,届时以配合邓艾、诸葛绪攻打西蜀。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十一月,王建刘禅到邓艾军中请降,谯蜀平定。

魏灭蜀之战后,孙吴军队发兵西上,以救援为名,进逼永安。曹魏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二万步骑攻击吴国西陵,以解永安之围。曹魏景元五年(公元264年)十月,曹奂为劝降东吴,特派曾经的东吴降将相国参军徐绍、水曹掾孙彧为使臣,南返东吴,宣扬魏朝的威德。次年四月,东吴特遣使臣纪陟弘璆来魏国求和。

人物关系

墓地争议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经专家认定,是曹操曹操的高陵。之后一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发布多篇文章,明确表明安阳高陵是曹操高陵的立场。2010年6月11日,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以曹操高陵的身份,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基于墓葬的规模和时代、墓葬地理位置和地表状况与史书中曹操墓的对照、出土遗物上“魏武王”的铭文及墓主遗骨年龄,认定该墓墓主为曹操。赤峰博物馆副馆长贾秀梅支持这一说法,她认为墓穴的形制是东汉帝陵和诸侯王墓的通用葬制;并且墓葬地址与当地县志及《四库全书》中所载的曹操墓的位置基于相符。

北京师范大学张国安教授则对此持不同的意见,张国安教授通过对丧葬史的发展、礼制的演变以及曹操曹丕父子个人心态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否定安阳高陵为曹操墓的可能性;又根据大墓中既有曹操的物品,又有“首山”等提示到曹丕的葬地,还有只能出现在曹丕之后的魏晋两代的王国职官“侍郎”,加上西高穴大墓兼有魏晋两代墓葬的特点,认为该墓是魏元帝曹奂墓的可能性更大。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方北辰同样对曹操墓持相反意见,他的主要依据包括墓葬中出土的随葬石上所刻的文字信息如“慰项石”符合史书中对曹操头风病的记载;墓葬中刻有“曹操常用物”的说明石及对应的诸多器物,证明墓主入葬时间应在曹魏政权灭亡之后;最后,方北辰教授用排除法逐一分析曹魏政权六个皇帝的结局,其中曹丕曹叡曹髦都死在曹魏王朝的存续期间;而且曹丕的陵墓在洛阳市东北的首阳山曹叡的陵墓在洛阳南面的大石山,曹髦葬在洛阳西北的瀍涧之滨,因此三人可以排除在外。而余下的曹芳一直被囚禁在金墉城和重门,死时年龄为43岁,也不符合现状。因此方北辰教授认为该墓应是曹宇、曹奂的父子墓。

历史评价

三国志》中评价曹奂:陈留王在位期间明哲保身,把朝政大权交给宰辅司马昭,最后又仿效刘协禅位给曹丕的先例,把江山社稷拱手送给司马家族,他因此被封为藩国之王,以宾客的身份生活在晋。比起汉献帝禅位后仅被封为山阳公,他所受的待遇还算不错了吧。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曹奂事迹集中在第一百十四回和第一百十九回。第一百十四回曹奂出场,叙述了他的生平及继位的情况,第一百十九回侧重于曹奂受制于权臣司马昭和沦落为傀儡的事迹。《三国演义》所塑造的曹奂对司马氏的篡位举动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制措施,而是对司马氏集团及其所推进的魏晋禅代采取了完全服从的态度。

影视形象

1994年上映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汪涵饰演曹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