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 :胶东半岛的最大河流

更新时间:2023-07-07 15:57

大沽河(英文名:Dagu River)古称“姑水”,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位于胶东半岛西部,经纬度范围东经120°03‘~120°25’,北纬36°10‘~37°12’。发源于烟台市所辖的招远市阜山,流经烟台市的莱州市、招远、莱阳市青岛市莱西市平度市胶州市即墨区城阳区,于胶州市营海镇码头村南入胶州湾。河流全长179.9千米,总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河(洙河)、小沽河五沽河等。

大沽河流域受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的影响而形成的河流。流域地形北高南低,地貌以低海拔冲积平原为主,其余的山区占11.4%,丘陵区占34.5%。该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温差不大,降水季节差异大,汛期降水多。每年平均降雨量为707.4毫米,径流量为22.51亿立方米。大沽河入海口胶州湾畔物种丰富,有湿地维管植物93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门87种,野生脊椎动物166种。

新石器时代,大沽河流域就已经是古人类的居住地之一,大沽河上游的咸家屯村就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大沽河流域内水资源丰富,建有产芝、尹府等9座大中型水库、众多小型水库和塘坝,是青岛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供水能力占青岛市区总供水量的50%左右,被称为青岛的“母亲河”。流域内还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同时是防洪绿色安全屏障、生态景观长廊,拥有少海国家湿地公园和即墨北阡遗址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命名

大沽河,古称“姑水”。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关于大沽河的相关记载:大沽河,古称沽(姑)水,沽(姑)尤。《左传·晏子》云:“姑尤以西”为齐东界。《齐乘》又云:“姑,即大沽河,尤,即小沽河。沽水起北海至南海,行三百余里,绝齐东界。”

位置境域

大沽河流域位于胶东半岛西部,经纬度范围东经120°03‘~120°25’,北纬36°10‘~37°12’,发源自烟台招远市阜山西麓偏西方向500米处的山溪之中。流域范围包括烟台市莱州市、招远、莱阳市和青岛市的莱西市平度市胶州市即墨区城阳区,于胶州市营海镇码头村南入胶州湾,总流域面积6131.3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潴河、小沽河、五沽河、落药河、流浩河、桃源河。

历史成因

大沽河是新生代以后形成的次成河,受地壳运动、地形地貌和海面升降的影响较大。近5000年以来,胶州湾周围陆地区域约有2毫米/年的抬升在大沽河流域造成小沽河上游(大泽山区)整体抬升,而在大沽河流域形成胶莱盆地的整体下降。但气候的变迁和海面的升降变化对大沽河的影响更为深远。末次盛冰期大沽河解体,由于当时气候寒冷干燥,水急剧减少,沽河河床消失。到目前为止在大沽河下游尚未发现深切河谷,最深的河床底板是白垩系青山组,底板海拔高程等于或高于现在的黄海海面,说明大沽河在海面大规模后退后便趋于解体消失。随全球气候转暖、全新世的到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河道水量的激增,才使得大沽河逐渐复苏。

地理特征

气候

大沽河流域属于北温带季风区,濒临黄海,沿海地区受海洋环境影响和调节,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一年四季分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气候湿润多雨,热量充足,但无酷暑。冬半年盛行偏北风,空气干冷,雨雪稀少。

大沽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为12.3℃,极端最高气温36.2℃。其中春季平均气温为11.5℃,气温回升缓慢,多出现春旱。夏季平均气温为24.0℃,湿热多雨,适宜作物生长。秋季平均气温14.3℃,气温较高,且下降缓慢。冬季平均气温20.4℃。生长季干燥度1.0-1.3,0℃积温4570℃左右,10℃积温4100℃左右。气温10℃期间年平均日数202-204天。春季、初夏和秋季偏旱,盛夏偏涝。

大沽河流域每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7.4毫米,呈现“连续偏多或连续偏少”的特点。大沽河下游年平均降水日数80-88天,平均降水量700-800毫米,其中气温10℃期间降水量为610-700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160-180毫米。2002—2011年平均降水量697.1mm,较常年略偏多,仅2002年、2006年及2009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少21.7%~29.1%,其它7年都接近或大于常年。2012—2021年平均降水量616.9mm,较常年偏少,仅2018年、2020及2021年比常年偏多9.9%~34.6%,其它7年均偏少,其中2012—2017年连续6年偏少。最大年降水量为2003年906.8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2019年395.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3倍,年际变化较大。

地质

地质构造

大沽河位于中朝准地台、鲁东迭台隆的中南部,跨胶莱中台隆和胶南、胶北台拱三个三级构造单位,以褶皱构造、韧性剪力带及脆性断裂构造为主。北西和北东为主要节理方向,直角或斜交。节理的发育与岩性有关,并受断裂构造的影响。新地壳运动在本区主要表现为不均衡的缓慢上升。

地层特征

大沽河流域地处胶东半岛丘陵的西部,跨胶北隆起和胶莱凹陷带。由古老的变质岩构成基底,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胶东岩群(Ar-Pt1j)及元古界粉子山群(Pt21f)。前者以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及变粒岩等为主,后者主要岩性是黑云片岩、片麻岩、黑云变粒岩、不纯大理石长石石英岩等。古老变质岩之上主要覆盖着中生界下侏罗统的莱阳组(J3l)、白垩系的青山组(K1q)和王氏组(K2w)地层,岩性为陆相碎屑岩-火山石、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中生代时期,岩浆岩多次侵入和喷出,并经历长期隆起剥蚀后,造就本区岩浆岩出露广泛。

矿产资源

大沽河流域的沉积物的重矿物组合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钛铁矿为特征,次要矿物为透闪石石榴石磁铁矿,少量矿物有榍石黑云母透辉石、普通辉、磷灰石赤铁矿褐铁矿锆石,不太常见的矿物有白云母电气石白钛石,偶见金红石硅线石蓝晶石钍石。此外,重矿物组分中,还存在少量岩屑和为数不少的风化蚀变矿物。

地形地貌

流域地形

大沽河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由北向南逐渐变缓,其中沉积地貌占主要位置,约有流域的4/5,剩下部分为山区和丘陵。山区、丘陵以及平原地貌单元相对高程分别为200-300、50-200、50米以下。大沽河北部为山区和浅山丘区,南部为山麓平原和平原洼地,其中山区占11.4%,丘陵区占34.5%,平原区占36.8%。

河道地形

自招远市老马思家至莱西县巨家为上游,河道弯曲较多且冲刷严重,河道变迁范围小。

自巨家至该县望壁河口为中游,河道局部有弯曲,但曲率半径较大。莱西水集镇以西的河道是清咸丰年间变迁所成。水集镇潭彪庄到院上镇小清河口大部是平原,河道游荡不定。在该县孙受乡附近改道达7次之多。小清河口以下险工增多,河床多曲折。其中,院上镇的王屋庄至店埠乡程家小里及朴木乡的孙洲庄到朴木庄的两段,历史上曾有8次小改道,遗留柳沟、我乐沟、大横沟、淤沟、朴木东沟数条故道。大胡埠村处堤距1280米,是大沽河干流最大堤距。

平度市南村以下为下游,大部分为平原地带,南村至胶济铁路的15千米河道弯曲,险工有10余处。山角底以下为河口段,河床变迁频繁,曲度较大。

水文

大沽河流域

大沽河流域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入渗,另外还有侧向径流和灌溉入渗。其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23.2毫米,折合年径流量为9.29亿立方米。根据南村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3735平方千米)实测资料,最大年径流量出现在1964年,为30.3亿立方米。最小值出现在1968年,为0.659亿立方米,最大值为最小值的46倍。径流量集中在汛期7~9月份。通过分析大沽河流域近20年平均月、年降水量资料可以看出,汛前(1~5月)降水量129.0mm,占全年降水量的19.6%。汛期(6~9月)降水量468.8mm,占71.4%。汛后(10~12月)降水量59.2毫米,占9.0%。降水主要集中在主汛期(7~8月),降水量为335.5毫米,占汛期降水总量的71.6%,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1.1%。枯水期(10~12月及1~5月)8个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8.6%。

干流河段

大沽河干流发源于烟台市招远县阜山西麓偏西方向500米处,流经招远、栖霞市莱州市莱阳市莱西市即墨区平度市胶州市崂山区九县(市),在胶州市码头村南注入胶州湾。河道全长179.9千米,总流域面积为4655.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1亿立方米,河道平均宽460米,总落差约200米,是常年性河流。

主要支流

潴河(洙河)

潴河(洙河)发源于西北部山东麓之丘陵地带。其源有二:西源出窑山东麓,东源出莱阳市小后洼村北,经大小岔村南两流合一,于河头店镇李家泊子村西北入境,经王家泊子、河头店、果佳园、街东、水集、潭彪庄在至头村后北入大沽河。河道全长50.68千米,流域面积420.5平方千米。该河河道弯曲,宽窄不一,此峰较陡,汛期洪水暴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此河蜿蜒曲折,转折处常潴水为泊,故名潴河。又名"母猪河"。

小沽河

小沽河是大沽河最大支流,古称尤水,源于莱州市马鞍山和胡家顶山东麓,于河里吴家乡入莱西市境,沿途经北墅、院里、武备、葛家埠等,在平度石家曲堤村东北汇入大沽河。全长84千米(76千米),流域面积1028.2平方千米。该河无大弯曲,水宽而不深,暴雨后出现高水位。河水含沙量为33.9公斤/立方米。夏、秋水涨,最大流量达400立方米/秒。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游及其支流建成尹府、黄同、北墅3座大、中型水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黄同河和猪洞河。

五沽河

五沽河曾名五道泊河,是即墨市与莱西县部分地区的界河。五沽河源头有二:主源在即墨段村乡的俞家屯北,流经大荒村、西桥头、三都河村至前张家庄,此段称龙化河(龙华河,一般认为正源),另一源在莱阳市新庄一带,流经莱西市西南众水村、郝家寄马埠至前张家庄,此段称干沟子河,亦称张家河。这两源在康家庄东北汇合后称五沽河。在韩家汇村西南北折汇入大沽河。全长44千米,流域面积648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龙化河、花园河、孟沙河等。河道多弯曲,比降大,断面小,源高流急,汇水集中,易阻水,沿河两岸极易漫溢成灾。

落药河

落药河发源于平度县小古迹山北麓,向东南流经公家、铁岭庄至河北大泊村东纳南王戈庄支水,再折向西南至王家河岔纳三里河,由芦家荒东折向西南至鲁家丘村南纳小方湾河,至胡家庄村北,左岸纳堤沟河,右岸纳东新河,至崖头村后入大沽河。全长35千米,流域面积287.5平方千米。

流浩河

流浩河又名长直河。发源于即墨灵山镇金家湾村北,西流经营上、长直、段泊岚镇、七级等乡镇至岔河村北入大沽河。历史上河水渲泄不畅,多雨季节积涝汪洋,流水浩荡而得名。支流有周戈庄河、泉庄河、月河、麦七河、小东河、鸿雁河等10条支流汇入。干流长36千米,流域面积400.8平方千米,比降0.77‰。下游河宽30~100米,最大水深2~3米,最大泄洪量210立方米/秒。上游在长直乡道口东村附近河段中有一温泉,严冬不冻。

桃源河

桃源河又称那河。发源于即墨普东乡的桃行村。流经南泉镇蓝村街道胶州市入大沽河。因为源出桃行村命名为桃源河。全长34.7千米,流域面积308平方千米,是季节性河。1914年前该河无河形,仅在官庄、辛庄一带有条5千米左右的小沟。在林家段河、大涧、小涧等村有人工开挖的狭窄河道。上游坡地来水无河渲泄,雨季胶济铁路以下一片汪洋。

土壤

大沽河流域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潮土和砂姜黑土。其中,黑土裸露型砂姜黑土和湿潮土主要分布在该流域的中部、西北角方向地区,而棕壤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北方中部以及西南部分地区。

黑土裸露砂姜黑土俗称干狗土。面积2514619亩,占砂姜黑土亚类面积的95.43%。其分布可分为东、西两大片。东片以即墨洼地为中心,北接莱西姜山洼地,南沿桃源河,由蓝村经棘洪滩镇,并延伸至上马镇,其中以即墨市分布面积最大,占该土属面积的26.63%。西片以胶莱河谷地为中心,北至胶莱河入海口,南接胶莱河与大沽河的汇流处,其中以平度市分布面积最大,占该土面积的44.47%。该土属土体厚度不等。在胶莱河谷平地,因河湖相沉积物较厚,其土体厚度多大于1.5米,胶莱河以东和即墨洼地,河湖相沉积物较薄,土体厚度一般为1米左右,甚至有的不足1米。土体剖面可分为耕作层、残余黑土层、脱潜育化层和砂姜层。黑土层一般厚约30-40厘米,常出现在地表下部20厘米左右,脱潜育化层常与砂姜层同时存在,砂姜层一般在65厘米左右出现。耕作层多为中壤土,黑土层和砂姜层为中壤土或重壤土,呈微碱性反应,碳酸钙聚积明显。

湿潮土俗称黑土、黑蒙金土等。是在较长期积水或较高位潜水条件下形成的土壤。面积208343亩,占潮土土类面积的10.01%。根据成土母质,本亚类只有壤质冲积湿潮土1个土属。分布于泽河、胶莱河和大沽河中下游的封闭洼地。其中以平度市的马戈庄、明村、蓼蓝等地面积最大。湿潮土质地粘重,潜育化明显。平度市宅科乡姚家村北偏西100米处的沿河平地,成土母质是近代河流冲积物,地下水位3米,自然植被茅根、芦苇等。

棕壤是棕壤土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亚类,面积3818707亩,占棕壤土类面积的53.52%,广泛分布于山丘地和山前斜坡地上,地势较平缓,土层较平缓,土层较厚,多在1.5米左右。成土母质为酸性岩或基性岩坡、洪积物。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质地多为砂壤土至中壤土,呈微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较高。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大沽河沿岸有野生鸟类10目20科147种,大雁、白鹭大天鹅灰鹤等240多个珍贵鸟类品种。大沽河的入海口胶州湾的滨海湿地位于国际三大候鸟迁徙路线上,是过境候鸟、旅鸟的迁徙停歇地、也是冬候鸟的越冬地和夏候鸟的繁殖地。该区域有鸟类19目64科15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4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等级名录中极危物种(CR)有5种。其中重点保护有中华凤头燕鸥小青脚鹬大滨鹬、大杓鹬、黑嘴鸥等珍稀鸟类。

大沽河下游入海口处还有牡蛎科、蛤蜊、扇贝毛蚶海螺等常见海鲜分布。此外,胶州湾内还有不常见的泥蚂、海沙子、末货和蚝艮等几十种小海鲜。

植物

大沽河流域内有湿地面积22.7万亩,湿地率22.1%,湿地内有芦苇、香蒲千屈菜红蓼、荷花、睡莲水生植物,国槐、柘树、朴树酸枣侧柏、银杏、麻栎等7种古树。此外,胶州湾海岸湿地中作为建群种、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的维管植物草本种子植物为主,共有35科61属75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4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有21种。其中包括蕨类植物门3科3属3种,种子植物32科58属72种(其中单子叶植物11科23属26种,双子叶植物纲21科35属46种)。建群种主要包括河口和三角洲湿地的芦苇、香蒲潮上带湿地中咸水沼泽的盐地碱蓬、碱蓬(Suaeda glauca)、盐角草、大米草(Spartinaanglica)等,微咸水沼泽的结缕草(Zoysiaaponica)、白茅獐毛多枝柽柳柽柳)等。

人类活动

人类聚居点形成

莱西市大沽河流域为古人类遗址的密集地带。至今已经发现的史前遗址共有三十多处,与胶东半岛地区其他市(县)比较,数量是比较多的。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依赖程度较大,多选择在临近水源而又高爽敞亮的地方居住。大沽河、小沽河流域的低山、丘陵、河岔适合于古人聚居。遗址出土文物以石器、陶器等为主,具有不同时期东夷文明特征,且连续性强。大沽河流域莱西市境内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5处、古墓葬群17处。汉木椁墓中出土的能够自由活动的提线大木偶,是木偶艺术的鼻祖,属国家一级文物。

北辛文化是1964年在山东藤州官桥镇北辛村北、薛河旁的高地处最先发现的,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其代表文物也是手制陶器。这一时期的石器制造技术,普遍采用了磨制方法。北辛先民先将石材打成或琢成适当形状,然后在砺石上进行研磨加工,因此,通过磨制方法制作而成的石器更为锋利、精细,形状也更符合制作者的需要。在官桥镇北辛遗址中,出土了制作规整、十分锋利的石、骨箭簇以及鱼标、骨梭、陶网堕、动物骨骼、河螺壳、鱼翅等实物。北阡遗址北辛文化遗存发现的不是很多,遗迹仅见灰坑、柱坑以及柱洞等,遗物多为陶片和石器残块,可复原器物较少。陶片有夹砂、夹云母和泥质陶,陶色以红褐为主,器表以素面为多,纹饰有附加堆和乳丁纹等,器形有鼎、钵、罐等。

农业发展

古代农业

早在史前大汶口文化发展早期,大沽河流域内即墨市北阡聚落就出现了黍、粟、稻三种粮食作物,到了周代遗址中的植物遗存不仅种类增多而且数量大幅度增加。农作物有粟、黍、小麦、大麦、大豆和水稻杂草有黍亚科、豆科、寥科、葫芦科等。经分析粟和小麦是当时的两种主要农作物。

现代农业

2015年,由于大沽河环境治理颇有成效,大沽河沿岸村庄的农业功能得到拓展,逐步进程集农业生产、科技示范、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此外,农产品加工业也沿大沽河两岸逐步开展展开。沿大沽河流域以发展粮油、畜禽、蔬菜、果品加工等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已经形成,其中,有6个国家级、1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布在大沽河流域。莱西市以花生加工、蔬菜加工、畜禽及乳品加工、果品加工为主;平度市则以粮食及油料加工、蔬菜加工为主;胶州市即墨区以蔬菜加工为主。

2021年3月,青岛大沽河流域国家农业科技园成立,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位于段泊岚镇,以畜牧业、生物高新产业为主;西区位于移风店镇,以蔬菜、花果栽培为主。青岛大沽河流域国家农业科技园是即墨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农业园,主要承担着全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与示范、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农业龙头企业的孵化等。以大沽河流域为核心,覆盖青岛市,带动周边,辐射全国,传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曾先后获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20余项荣誉称号,目前共入驻各类农业企业20家,农业年产值可达5亿元。

大沽河沿岸移风店镇有着‘蔬菜之乡’之称,位于移风店镇的西部园区主要以发展蔬菜种子产业为主,不断招引知名种苗培育企业,累计引进现代种业项目14个,涉及500余个蔬菜、花卉品种的研发和培育,实现种子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优质种苗。

位于青岛大沽河流域国家农业科技园内的青岛奥特种羊场,是全国唯一一家崂山奶山羊原种场,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崂山奶山羊保种育种基地。截至2023年,存栏规模已达到了2600余只,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周边农户的增收。

水利工程

大沽河岔河灌区

大沽河岔河灌区位于即墨县七级镇中岔河村前、大沽河左岸,受益范围有七级、蓝村街道2处乡镇37个自然村。灌区包括岔河和后吕两个引水工程。后吕引河工程1959年4月开工,1960年竣工,国家投资18万元。岔河拦河引水工程1964年11月开工,1965年5月竣工,国家投资86.4万元。后吕引河工程拦河坝长180米,设排洪闸5孔。引水渠首设进水闸2孔,设计引水流量3.5立方米每秒。有干渠1条长5千米,支渠2条共长11.1千米,斗渠24条共长14.4千米,大小建筑物46座。岔河拦河闸泄洪标准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拦截大沽河区间径流及上游灌区尾水。闸以上流域面积236平方千米,抬高水位1.5米,蓄水量50万立方米。闸长147米,设计引水流量6立方米每秒,正常实引3.99立方米每秒。1987年,有干渠1条长4.7千米,支渠4条共长27.3千米,斗渠72条共长62.1千米,大小建筑物111座。灌区内还有平塘15处,机井95眼,水井182眼,扬水站9处。设计灌溉面积4.4万亩(岔河灌区3万亩,后吕灌区1.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其中双保险面积2万亩(岔河1.3万亩,后吕0.7万亩)。开灌前粮食亩产平均50~90公斤,开灌后到1981年亩产平均200公斤,历年最高亩产343公斤。灌区稻改后亩产最高达560公斤,成为即墨县主要粮区之一。

蓄水工程

截至2010年底,青岛市大沽河流域共有蓄水工程150座,包括大型水库2座,分别是产芝水库和尹府水库,中型水库7座和小型水库141座,总容量8.2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4.23亿立方米。

大沽河亭兰滞洪区:1956年7月,共计民工2万人,完成拦河坝分洪闸及围堤。1964年培修加高围堤66千米,并在堤上建排水涵洞4座,修围村堤7处。滞洪区后来于60年代中期报废。

莱西湖:位于莱西市城区西北10km处,大沽河中上游,控制流域面积879km²,总库容4.0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76亿立方米。水库于1958年11月开工建设,1959年9月基本建成,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城市供水、灌溉、养殖和旅游开发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三部分组成。

尹府水库:位于平度市云山镇北王村西北,尹府水库于1958年4月开工建设,1960年6月基本完工。控制流域面积178km²,总库容1.61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738亿立方米。

北墅水库:位于莱西市西北部,系大沽河支流小沽河中上游,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1平方千米,总库容50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237万立方米。

引水工程

大沽河流域引水工程有73处,包括中型引水工程16处和小型引水工程57处,总引水规模最大为40立方米每秒。

青岛市自1979年始,在大沽河上建引水应急水源工程5处,安装各种口径输水管道126.53米,修建混凝土输水暗渠81.17米。1984年修建的大沽河至莱西县莱西湖暗渠流量为1立方米/秒,最大为1.2立方米/秒。大沽河至平度伊府水库的1000毫米管道,流量为0.5立方米/秒,最大为0.7立方米/秒。两处引水渠道共长90千米。

1958年3月,在平度县崖头建盖板式放水洞2孔,无坝引水。1965~1966年,南村公社在崖头村前建引河水闸1座。总投资27.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2.8万元)。1976~1977年又投资108万元,在崖头村东南建拦河闸1座,以补水源。1987年,灌区有干渠1条长7.5千米,支渠4条共长15千米,较大建筑物38座。设计灌溉面积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开灌前粮食亩产150公斤,1987年达到680公斤。

地下水源工程

大沽河流域共有6.44万眼浅层地下水生产井,现状供水能力为1.82亿立方米。该流域有青岛市最大的地下水城市供水水源地——大沽河水源地,位于大沽河中下游河谷地带,含水层面积421平方千米,是青岛市区最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可开采量为6620万立方米。

其他水利工程

大沽河筑堤最早见于明朝万历十三年(1585年),平度市知州胡尚礼筑大沽河堤。万历十四年(1586年),莱阳市(当时包括今莱西县)知县程子侃领导的筑堤工程,是青岛地区历史上第一次由官府投资的最大治河工程,筑大沽河堤43千米,高为6.3米,顶宽1.0米。

清乾隆十六、二十三年(1751、1758年)增筑堤防25千米。1911年,大沽河右岸孙家村西决口宽200米,冲断铁路400米,山东省派官员至胶州市修大沽河堤。1915年,当地知事从南起李哥庄镇,北至平度县沙梁兴修大沽河堤。

1950年春,胶州专署修筑大屯至姜家屋子堤防8.4千米。1952年按照省水利局大沽河治理工程计划,出民工8.3万人培堤长59.2千米,实用工日108万个。并完成周家村险工259米,北张院险工343米,大高丁坝4座,坝脚截水墙250米。1955-1956年由莱阳市、胶州两专署组织民工10.3万人,投资107万元,实用工日138万个,培复右堤102.7千米,左堤57.5千米。大沽河水流湍急,流向多变,险工有数十处。1952年开始,采用干砌乱石,混凝土、三合土等材料护坡及编柳护岸等措施,共护砌险工63处,长41.3千米。

交通运输

北宋时期,大沽河流域的板桥镇成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江北大港。《胶州县志》记载,板桥镇建置于公元623年,唐朝板桥镇的海运和海外贸易已初具规模,此时的板桥镇唐湾港海舶麇集,商贾辐。

宋哲宗元三年(1088年)在板桥镇(今胶州市市内)设市舶司,管理内外航务和中外商人的海上贸易,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商埠之一、长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海关重镇。宋金时期,在胶西县(今胶州市)设板桥场。期间,胶莱运河的开通使得胶州湾航运贸易再度兴盛,胶州湾内船舶云屯,帆林立。又有塔埠头港、金口港等港口,分别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港口。

环境问题与保护

近年来,树木的砍伐、工业废水的的排放,过度的人工养殖对大沽河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河道污染进而导致水质下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地表植被也遭到了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平衡现象时有发生。

环境问题

水污染

2015年3月4日,莱西市环保部门到位于莱西和招远市交界处的大沽河东丁家断面进行常规采样监测水质。经分析发现,原本水质正常的河流,突然出现了六价铬污染超标。六价铬是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吸入可能致癌,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经过调查,涉嫌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是招远市夏甸镇的一个石墨酸洗项目。事后该企业的负责人已被烟台公安部门刑事拘留,企业也被相关部门查封。两地执法部门针对六价铬的污染,采用加生石灰等进行中和。3月8日的水质检测结果表明,这一断面的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要求。

水土流失

2022年8月8日,受降雨及工程调度影响,大沽河发生自2014年以来最大洪水,干流总控制站南村水文站洪峰流量908立方米每秒,各支流均发生洪水,南胶莱河闸子水文站洪峰流量263立方米每秒、莱西市小沽河葛家埠站洪峰流量223立方米每秒、即墨区五沽河岚西头站洪峰流量130立方米每秒、平度市落药河五道口站洪峰流量123立方米每秒、即墨区流浩河西七级站99.8立方米每秒、莱西市潴河莱西站洪峰流量82.6立方米每秒。频发的洪水导致大沽河流域山区部分水土流失严重。大沽河流域北部山区,北起其发源地烟台市招远的阜山镇,南至青岛市莱西市,总面积为1093平方千米,地形主要为山区和浅山丘陵区,相对高度200~310米。流域两岸树木种类比较单一,森林类型比例失调,林种种植结构不太合理。当地土壤多以沙壤土为主,表层植被覆盖度较差,导致流域的蓄水保土功能低下,从而造成该区域水土流失的程度较为严重。

环境保护

治理水污染

截至2022年,胶州市政府坚持重点河流每周1次人工监测,其他河流每月2次人工监测。同时,制定了《胶州市排污(水)口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对入海排污口进行监测、溯源、整治工作,摸清掌握各类排污口的分布、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等基本情况。针对不同排污口的具体问题具体治理。此外,胶州市政府还通过组织开展公益活动,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环境保护。

防治水土流失

青岛市政府发布《青岛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实施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水域治理和岸域整治、环境美化和乡村振兴等政策,统筹整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农业开发、森林保护、植树造林等涉及水土保持的各项资金。“十三五”以来,青岛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5平方千米,其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46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6平方千米。

风景名胜

大沽河在青岛被称为“母亲河”,是防洪绿色安全屏障、生态景观长廊。近几年随着大沽河的治理,大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拥有少海中国湿地公园和即墨北阡遗址等众多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大沽河博物馆

大沽河博物馆位于胶州市少海北路东侧,青岛大沽河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内,是一座系统展示大沽河流域自然生态、水利治理、历史文明、民俗风情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外观采用中国书法“三点水”的结构设计而成,顶部为绿化观光坡道,体现水文化的同时极具现代气息。

大沽河博物馆规划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陈列内容包括自然生态展厅、古代文明展厅、民俗风情展厅、胶州历史展厅、文化交流展厅、科技馆、党史馆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其中,“自然生态展厅”主要展示大沽河自然面貌和典型生态、历史上的治理、新时期的治理,同时展望大沽河治理后的发展前景。“古代文明展厅”主要展示大沽河从古至今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突出展现了青岛在“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地位。“民俗风情展厅”主要展示大沽河流域的民风民俗,体现大沽河流域独特的人文情怀和纯朴民风。“胶州历史展厅”主要展示胶州域内五千年文明史。“科技馆”主要设有以航空航天知识为主的二十多个互动项目和5D球形影院一处。“党史馆”生动再现胶州党组织90多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

少海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少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我市胶州少海新城区域内,地处胶州湾畔,占地面积612.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13.9公顷,是山东省第一家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是胶州湾大沽河水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胶州市重要的城市泄洪通道和景观廊道。湿地公园内生物物种丰富,有湿地维管束植物93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87种,野生脊椎动物166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4种。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18种。另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106种,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有20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有21种。公园内的生物类群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

目前,湿地公园内森林植物群落和湿地植物群落演替自然,在少海广阔的水域,野生水鸭、海鸟到处可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每年迁徙至此过境、越冬,不仅实现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而且成为"生态先行,环境优先"的典范,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到青岛“东游崂山、西游少海湿地”的旅游品牌初步创建,每年接待各地游客40余万人次。

人文景观

咸家屯遗址

莱西市大沽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迹,距今不少于7000年。位于大沽河上游马连庄镇咸家屯村东南约500米的空地上,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从水冲沟断层上可看出红烧土著文化层痕迹。采集到的标本以陶器为主,器形可辨的有鼎、罐等。鼎为夹砂红褐陶或灰褐陶,陶色多不纯正,系烧制温度较低所致。罐为夹砂灰褐陶。陶器均为手制,鼎、盆的形体较大,胎壁较薄,足根有一泥突,与白石村遗物相似。根据《青岛文化通览》介绍,远古青岛最早的文化——距今7000年左右的北辛文化,出现在即墨金口北阡遗址及周边的区域中。北辛文化时期的东夷先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陶器制作技术,陶片有夹砂、夹云母和泥质陶,陶色以红褐为主,器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附加锥刺纹和乳丁纹,器形有鼎、钵、罐等。咸家屯遗址陶器可与北辛文化遗址陶器媲美。

即墨北阡遗址

阡遗址位于胶东半岛南岸西部,地处即墨区金口镇北阡村北50米处的台地之上。遗址北靠玉皇山,远处与莱阳市毗邻,南依凤凰山,东距现海岸线约5千米。遗址南北最长处约270、东西宽约200米,面积5万余平方米。

该遗址于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7年3-7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即墨市博物馆合作对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在遗址中间高地以及南面斜坡上布5米×5米探方14个,实际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发现围沟、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以及少量铜器、蚌器等。

花园头抗日纪念碑

花园头抗日纪念碑坐落于今莱西市院上镇花园头烈士陵园内,用来纪念1938年莱阳(今莱西,旧称莱阳)人民勇敢抗击日寇。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莱西南县民主政府送给花园头村光荣匾一方,上书“舍身成仁,山河变色,动天地而泣鬼神”。1986年11月15日,中共莱西县委、莱西县人民政府为之立碑纪念。

相关文化

柳腔文化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区平度市交界的大沽河流域,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青岛市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柳腔凭借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胶东半岛之花”。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因而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

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柳腔采用民俗音乐伴奏。柳腔剧目相当丰富,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和“八大记”为代表。

青岛海云庵糖球会

青岛市海云庵糖球会起源于海云庵庙会,与天后宫新正庙会和清溪庵萝卜会并称青岛市区三大传统庙会。由于庙会上卖糖球的商贩较多,而且糖球的制作技术精湛,花色品种繁多,原料有山楂、软枣、山药、柑橘等,深受群众喜爱,民众逐渐将庙会称为“糖球会”。2005年,获评中国十大民俗节会。糖球会在青岛地区乃至胶东半岛已经成为百姓心目中民俗文化活动的代名词。

胶州秧歌

胶州市又称为“地秧歌”,被誉为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传统胶州秧歌拥有上百个曲调、七十多个剧目,演员一般为10人,分为6个行当(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两种表现形式(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流派(“武秧歌”和“文秧歌”),并有一整套演出习俗。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除唢呐外,尚有堂鼓大锣铙钹、小钗、手锣等。2006年5月20日,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胶州剪纸

剪纸是用剪刀或者刻刀在各色彩纸上进行创作的一种美术形式,又称刻纸,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门类,也是记录民间日常生活、节庆、婚嫁风俗的重要载体。胶州剪纸历史久远,是山东省剪纸的重要代表,也是胶州、黄岛区、黄岛三地的剪纸艺术的统称。根据胶州地区墓葬的出土记载,1954年胶州洋河镇山子村张家(明墓)出土了明代的5幅剪纸,证明胶州剪纸的历史至少已有500年之久。胶州剪纸从表现形式方面来讲,大体分为单色剪纸、活动剪纸、彩色剪纸和贴彩剪纸四种。在2007年列入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中国文联授予胶州市“中国剪纸之乡”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