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塔拉传奇 :安塔拉传奇

更新时间:2024-09-21 05:33

《安塔拉传奇》是一部堪与《荷马史诗》齐名的世界名著。在阿拉伯地区,它是比《一千零一夜》更为流传的英雄美人故事。在欧洲,它被比作“阿拉伯人的《伊利亚特》”。在历史上,安塔拉实有其人。他生活在公元五到六世纪,是一位志向高远的骑士英雄,又是一个爱情故事的主角,还是一个文采飞扬的诗人。经由群众、民间艺人长期的口头传述、演唱,又有若干文人进行综合加工再创作,最后才定型成书的,成书已有近千年历史。它反映了古老而原始的阿拉伯社会生活,表现出阿拉伯民族那种向往崇高、追求美德、慷慨大度、而又具有勇武精神的品格。

内容简介

阿拉伯古代长篇故事。系根据民间流传的贾希利叶时期悬诗诗人、骑士安塔拉·本·舍达德(525~615)事迹加工整理而成,包含许多神话和虚构情节。安塔拉是阿拉伯半岛某部落头人之子,但因母为黑人女奴,他从小随奴隶放牧骆驼和羊群。他长大后身躯魁伟、力大无比,爱上堂妹阿卜莱。由于当时习俗,父亲拒不认他为儿子,婚姻亦遭叔父拒绝。他愤然出走,苦练骑射,决心用勇武去争取幸福和荣誉。他 仗义行侠,转战南北,深入敌阵劫夺伊拉克王的驼群,打败罗马巨人,多次击退敌人侵犯,成为名闻遐迩的神勇骑士,终与阿卜莱喜结良缘。故事通过安塔拉骁勇豪迈的气质、诗情横溢的才华及恋爱征战的事迹,反映了阿拉伯古代的社会生活与道德风尚,还编入一些神奇故事和诗歌,有东方学者称它为“阿拉伯的《伊利昂纪》”。本书编著者已难考定,一般认为是 9 世纪阿拉伯说书人艾绥迈伊据民间传说整理而成,后至10世纪由尤素福·本·易司马仪加工增补成书。全书最后定型不晚于14世纪。此书有两种通行本:希贾兹本较长,叙利亚本或伊拉克本较简。全书为韵文体,间有诗歌。这部作品对后世作家影响很大,埃及近代诗人艾哈迈德·邵基曾据以写成诗剧《安塔拉》。

人物背景

安塔拉,全名安塔拉·本·舍达德,约于公元525年出生于今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内志(亦译作纳季德)地区。其父舍达德是阿卜斯部族的贵族,母亲名叫泽比白,是舍达德在一次战斗中俘获的一个哈卜涉哈卜涉:埃塞俄比亚古称。女奴。蒙昧时期的传统规定,女奴所生之子自然为奴隶,只有当他们生儿育女后,他们的父亲才承认与他们的血统关系。因此,安塔拉在其父家里干的全是奴隶活,如放牧牛马、骆驼及挤奶等,培育了吃苦耐劳、勇敢刚强的品格。有一年,塔依部落侵犯阿卜斯部族,掠走了他们的大群骆驼,舍达德要求安塔拉出战,安塔拉说:“奴隶只会挤奶!”拒绝了父亲的要求。这时,父亲说:“你是自由人,冲锋陷阵吧!”安塔拉这才应声出战,并追回了被掠夺去的骆驼。从此,安塔拉在阿卜斯部族中名声大震,被当作英雄赞颂。此后,安塔拉率兵接二连三进攻敌对部族,屡战屡胜,战绩卓著,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军统帅。然而赫赫战功并未能消除本部族对他的偏见,反招来嫉妒者对他的辱骂和中伤,更使他感到痛苦的则是他深深爱上了堂妹阿卜莱。因为肤色黑,下唇有裂口,加之母亲系非阿拉伯血统,故堂妹疏远他,就连姑娘的亲属也疏远他。但是,安塔拉的一生都在取悦堂妹,向堂妹表述自己的勇敢、诗才、慷慨和种种美德。安塔拉是一位志向高远的骑士英雄,又是一个纯洁的、备受折磨的爱情故事的主角。

历史背景

阿拔斯朝(750——1258)时期,特别是其中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城市中商人和市民阶层兴起,需要满足自己兴趣的文学、文艺样式。这种需要,催生了市井文学、文艺的产生和发展。当时,皮影戏、木偶戏,及各式各样的歌舞表演、杂耍、口技等娱乐性活动,遍布各种场所。其中最重要的是曲艺。这些说唱之处存在于各种公共场所,后来的咖啡馆、过往行人聚集的地方,无论是外来的故事,还是本民族的故事,都在由说唱艺人传讲着,这些故事变得越来越延展、越来越庞大,终于形成了数部长篇传奇和故事集,其中就有是《安塔拉传奇》

《安塔拉传奇》故事来源主要有三个国家,即埃及、沙姆及伊拉克

语言学家艾绥迈伊,即艾卜·赛义德·阿卜杜·迈里克·本·古莱卜,是第一位著述关于安塔拉故事的人。

安塔拉的故事广泛流传于波斯、沙姆、埃塞俄比亚罗马乃至苏丹阿尔及利亚,虽然其中的情节并不是安塔拉生平的真实写照。

作品评价

安塔拉传奇》是一部堪与《荷马史诗》、《熙德之歌》、《罗兰之歌》齐名的世界名著。在阿拉伯地区,它是比《一千零一夜》更为流传的英雄美女故事。《一千零一夜》有很多故事源于印度、波斯等国,杂有很大舶来品的成分,而《 安塔拉传奇》则是一部土生土长的纯粹歌颂阿拉伯本民族英雄的史诗式作品。在欧洲,它被比作“阿拉伯人的《伊利亚特》”。在历史上,安塔拉实有其人。他生活在公元五到六世纪,是一位志向高远的骑士英雄,又是一个爱情故事的主角,还是一个文采飞扬的诗人。关于他的神话式传说故事层出不穷,他成了英雄骑士和杰出诗人的最高典范。

作品评论

西方很早就把它翻译并对它进行研究。将它称作“阿拉伯的《伊利亚特》(荷马史诗)”。称它推崇美妇人的作用,阿卜莱犹如《伊里亚特》中的海伦娜。而始终陪伴在安塔拉身旁的他的兄长舍布柏,则被比喻为《堂吉诃德》中的桑丘·潘扎。

黎巴嫩学者汉纳·法胡里对此评论说:“围绕他编造了许多受到蒙昧时期环境、崇尚豪侠、忠诚和献身精神这些阿拉伯品质所启示的冒险故事。历史上的安塔拉被描绘成完美骑士、万能豪侠和卓绝诗人的最高典范。他极慷慨大度,而需要者更加迫切。他是常胜英雄、被压迫者的宝剑,为追求永恒光荣不惜牺牲一切。他对阿卜莱的爱强烈之至,对她的感情无法再深。横亘在他面前的困难异常险恶。敌人极为强悍,战斗难以计数,灾祸无法估量……。”他认为至少有四个因素可以引起读者兴趣:1,安塔拉的肤色;2,他的爱情;3,对英雄行为的歌颂;4,对出身和门第的推崇。

有的批评家认为《 安塔拉传奇》有三个方面的价值:1,对种族主义的批判(一位黑人英雄爱上一位白种女人);2,主人公通过抗争、勇敢、冒险获得成功;3,与波斯、罗马战斗,为民族争得荣誉。(见黎巴嫩文学家拉拉伊夫·胡里的《阿拉伯文学简绍》)

法国美学家泰纳H称此书堪与《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奥德赛》等世界著名英雄史诗并列。

——季献林主编《东方文学辞典》

读者手中的这部《 安塔拉传奇》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种文字全译本。不熟悉阿拉伯语的中文读者在真正“原装”阿拉伯文版的《 安塔拉传奇》问世近千年之后,终于可以看到这部描写英雄美女的巨著的全貌了。

——译者序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唯中

我从该部巨著中看到了一种自卫精神,那是一位忠诚律师在不公正的审判席上为无辜受奴役者提交的辩护词,意在以自己的决心和意志使之获得自由。

——大使序言 沙特阿拉伯驻华特命全权大使叶海亚·阿卜杜凯里姆·栽德

研究民间故事的学者把《 安塔拉传奇》这部神话英雄爱情巨著,看作阿拉伯人的《伊利亚特》。

《 安塔拉传奇》本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故把不同时期想象中发生的事情编写在一起。

——博士序言 沙特利雅得大学教授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基布尔·苏鲁迈

《传奇》虽从表面上看写的是伊斯兰教前安塔拉的一生,但实际上却折射出自贾希利叶时期群雄争强至阿拔斯朝后期十字军东侵的500多年的历史。凭借虚构、想象而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的这部传奇,让安塔拉由一个黑奴变成阿布斯部落的英雄骑士,继而成为整个阿拉伯民族的英雄骑士,后又征服了苏丹埃塞俄比亚印度埃及北非直至安达卢西亚(今西班牙葡萄牙地区)。这仿佛是伊斯兰教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阿拉伯穆斯林在开疆拓域之后达到鼎盛,创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的预演。

——仲跻昆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教授

《 安塔拉传奇》更能反映古老的原始的阿拉伯社会生活,更能表现出阿拉伯民族那种向往崇高、追求美德、慷慨大度、而又具有勇武精神的品格。安塔拉代表了这一切。加上委婉缠绵、不弃不离的爱情故事,使它拥有了最广泛的读者群。

——郅溥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