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动力航母 :采用燃气轮机或蒸汽轮机等常规动力的航母

更新时间:2023-08-15 17:26

常规动力航母是指以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为动力装置进行驱动的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是海军的水面战斗舰艇中最大的舰种。常规动力的燃料是重油或者说是柴油,首先航母点燃重油将锅炉中的水烧开,产生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会冲入蒸汽轮机中推动蒸汽轮机的叶片旋转。最终产生的蒸汽转化机械能或者说是电能

航空母舰实际上是把舰载机和大型战舰结合起来而构成的一种武器。航母装载的舰载机有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反潜机电子战飞机等多层次战用机,另外还配有预警机空中加油机侦察机等辅助性飞机,大型航母最多可携带舰载机100余架。航母能够在数百千米以外对敌方目标展开突袭,其制海半径超过1000km。按航母动力装置可分为核动力航空母舰和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航空母舰以核反应堆为动力装置。

1912年,英国皇家海军对一艘老巡洋舰"竟技神"号进行了大规模改装,工程技术人员拆除了军舰上的一些火炮和设备,在舰首铺设了一个平台用于停放力水上飞机,另外,在舰上加装了一个大吊杆,用来搬运飞机。这样,"竟技神"号就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1916年,英国的航母设计师总结了水上飞机参战的经验,重新提是出了研制可在军舰上起降飞机的航母问题,并提出了把陆基飞机直接用在航母上。此后,设计师们开始对航母的结构进行新的重大修改,并由此导致了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的诞生。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1918年9月,由英国建造的"百眼巨人"号航母编入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成为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在航母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

在航母之前海上霸主是战列舰,战列舰凭借大口径火炮和厚重的装甲在20世纪初的海战占据绝对地位。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航母一登场凭借着舰载机的绝对优势将战力舰赶下绝对地位。此后航母就荣冠群舰之首,独自在海上称起霸来,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与战列舰相比航母具有高机动,灵活性等多种优点,可以在战列舰攻击范围以外派出战斗机进行远距离攻击,这就造成对方只能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反观战列舰尽管火力强猛,但是航母处于射程范围以外无法攻击到,战斗机也由于目标小且灵活无法攻击到。造成了战列舰逐渐退出二战的舞台。

1921年11月,美、英、日等多国共同参加的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给出了航母的明确定义,并约定了航母建造总吨位限制条文。这些约定在航母设计领域统治了近20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被摒弃。这些条文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旨在限制各国大量发展超大型军舰。然而,这些“明文规定”看似是一种约束,实际上也是一个目标、一个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当时航母的发展。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舰载航空兵部队奇袭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取得重大胜利。这是航空母舰舰载机问世以来首次大规模袭击港内舰艇,突出显示了航载航空兵的巨大突击威力,使得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一跃成为海军主要舰种。

发展历程

初步构想

航母及其舰载机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1909年,当时,名叫克莱门特·阿德尔的法国人在他出版的《军事飞行》一书中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飞机几与军舰相接合的梦想,提出了航母的基本概念和建造航母的初步设想。

1910年3月,一架安装有浮筒的法国飞机像海鸥一样在海面上成功地滑行起飞,飞行500m后,又安然降落在海面上。同年11月14日,美国一架挂有2个气囊的"寇蒂斯"双翼飞机由尤金·伊利驾驶,从一艘经过改装的巡洋舰"伯明翰"号上滑行升起,在将要坠海的瞬间,机头成功地拉起,安全降落在海湾陆地上,这是人类首次驾驶飞机从一艘军舰上起飞。法国人的水上飞机和美国人的舰载机,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到来。

1912年,英国皇家海军对一艘老巡洋舰"竟技神"号进行了大规模改装,工程技术人员拆除了军舰上的一些火炮和设备,在舰首铺设了一个平台用于停放水上飞机,另外,在舰上加装了一个大吊杆,用来搬运飞机。这样,"竟技神"号就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但它并不是"阿德"所勾画的那种航空母舰,也不是现代意义上航母的雏形。1913年,日本海军就已将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母舰。

一战时期

1914年,3架"索普威斯"807式水上侦察机在英国"皇家方舟"号战列巡洋舰上起飞获得成功。很快,英国皇家海军将此舰改装成水上飞机搭载舰,随后便作为英国海军的第一艘正式的飞机母舰加人现役。时隔不久,水上飞机母舰就在达达尼尔海战中开始大显身手。1915年8月12日,英国海军飞行员埃蒙斯驾驶一架从母舰上起飞的"肖特184"式水上飞机,成功地用一枚367kg重的鱼雷击沉了一艘500吨级的土耳其运输舰现。

1916年,英国的航母设计师总结了水上飞机参战的经验,重新提是出了研制可在军舰上起降飞机的航母问题,并提出了把陆基飞机直接用在航母上。此后,设计师们开始对航母的结构进行新的重大修改,并由此导致了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的诞生。"百眼巨人"号的舰载机采用了一种原来在陆基起降的"杜鹃"式鱼雷攻击机,它有折叠式的机翼,能携带450kg重的457毫米鱼雷,具有很强的进攻能力,英国人的这一创举标志着航空母舰--舰载飞机航空武器系统的诞生。1918年9月,"百眼巨人"号航母编人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序列,成为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百眼巨人"号在航母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地位。

1920年,日本海军开工建造了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风翔"号,并于1922年建成服役,"风翔"号的出现,标志着浩瀚的大海上从此出现了初具现代航空母舰规模的"海上航空兵"基地。同年美国海军将一艘煤船改装成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CVI"兰利"号。同"百眼巨人"号一样,兰利号航空母舰也是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兰利"号于1922年10月进行了第一次战斗机着舰试验,同年11年,又使用压缩空气弹射器进行了舰载机L弹射起飞试验,两次试验都取得了成功。1923年3月5日,日岸基飞机首次在该舰起降成功,为岸基飞机与舰载机共同作战奠定了基础。1924年,"兰利"号被编入美国海军美国大西洋舰队的作战序列。

二战时期

1927年,2艘在建中的战列巡洋舰"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被改造成为航空母舰,其标准排水量36000t,载机90架。1928年至1941年,美国国海军陆续建造了一些排水量不等的航空母舰。1942年,日本发动了中途岛战役,中途岛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航母大战,交战双方对航母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大战结束后日本损失了大批飞行员和大部分航空母舰,从日本海军的第一艘航母"风翔"号算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舰,其中专门设计建造的为10艘,改装的为15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能动员的船厂大力建造航空母舰,并以航母为核心组成航母特混舰队作为海军的主战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新建和改造的航空母舰占当时世界各国新建和改装航母的70%。太平洋战争中的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战役马里亚纳海战等,美国海军都是靠抗空母舰赢得胜利。1945年4至9月冲绳岛战役中,美国一次动用了16艘航母组成航母特混现队支援登陆作战,消灭了日本海军的残余力量。最终,美国海军凭借庞大的航母力量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同样先后建造了翔鹤号瑞鹤号航空母舰苍龙号航空母舰、"飞龙"号等,并在1946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发挥了重要作用。珍珠港偷袭得手后,日本海军继续南下,准备攻占莫尔斯比港和图拉吉岛,从而控制珊瑚海。珊瑚海大战是日本航母与美国军队航母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955年11月法国开工建造了"克莱蒙梭"级中型常规动力航母"克莱蒙梭"号,1961年11月服役,第二艘圣保罗号航空母舰于1957年2月工,1963年7月建成服役。为了接替"克列孟梭级航空母舰"级航母,2005年1月,法国海军宣布了新航母的设计与建造查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原子弹的出现使航母面临第一次挑战。为此,美国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和"独立"号航母在太平洋中部的比基尼岛进行了试验。在原子弹爆炸后,"萨拉托加"号几小时就沉没了,而"独立"号只要受了重伤。这一结果表明,航空母舰并非原子弹面前的"纸老虎"。随后,喷气式飞机的出现见,使航空母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十世纪至今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专门为装备新式喷气飞机而设计了4艘"福莱斯特"级重型攻击航空母舰,并具有防原子弹能力。该级舰首次采用蒸汽弹!射器和斜角飞行甲板,标准排水量6万t,满载排水量达8.0383万t:总长331m,舰宽39.6m,动力装置为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为28万马力,航速33kn,续航力800海里/20kn,飞行甲板长319.1m,宽76.3m,拥有4部C7型蒸汽弹射器和4部飞机升降机,可载80~90架各型飞机,编制5200人(包括2200名航空人员)。该级舰一改以往的直通式飞行甲板,采用斜角、直通混合布置的飞行甲板,使整个飞行甲板形成起飞和着舰作业:舰体和飞行甲甲板经过特别的加强,从底部到飞行甲板全部采用封闭式的整体箱形结构,即使遭遇原子弹袭击也不会轻易沉没,而且舰内容积增大,载机量增多,飞机保障条件和舰员居住性均有较大改善,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超级航母。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又在"福莱斯特"级航母的基础上,建造了4艘"小鹰"级航空母舰,这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母。与此同时,1967年和1968年,苏联的第一代航母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和"列宁格勒"号(1991年改名为"圣彼得堡"号)分别服役,但它没有起降固定翼飞机的能力,是一级巡洋舰和直升机母舰相接合的"四不像"航母。它长189m,宽34m,标准排水量150000t,满载排水量16500t。一般情况下可载卡-25直升机16架。苏联的"基辅"级是前苏联的第二二代航母,尽管与美国的大型航母无法相比,但它总算可以起降固定翼飞机了。

20世纪70年代苏联开始研发第二代航母"基辅"级航母,。首舰"基辅"号1970年7月开工,1975年5月完工人役。后续3艘"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和"巴库"号(1991年改名为"戈尔什科夫"号)分别于1978年2月、1983年6月、1987年7月建成成服役,"基辅"级航母长273m,宽47.2m,标准排水量32000t,满载排水量37100t,满载排水量37100t,满载排水量37100t,满载排水量37100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102900kW,航速32kn时续航力13000海里

在20世纪80年代,苏联海军真正的大型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终于应运而生。该舰于1983年1月开工,1985年12月下水,1991年1月正式服役,全长280m,宽37m,4台蒸汽轮机,最大航速30kn,"库兹涅佐夫"号有一倾斜7°的斜形甲板和12°的滑跳甲板,机库可容纳18架Su-27战机,最多可增载至60架。该舰的特点是是拥有滑撬式飞行甲板,舰上航空武器系统齐全,威力强大。

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在乌克兰造船厂完成了将近70%的“瓦良格号”航母由中国的一家公司以废船的价格买回来,后来历经千难万险,用拖船船队“五花大绑”拖拽到大连港。这次拖航,可能也创造了人类拖航史上最远航程的纪录。此后,我国开始将“瓦良格号”航母进行改建。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航空母舰中国重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交付海军。2019年,我国的第二艘航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服役。2022年6月17日,福建号航空母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基本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设计的航空母舰以机库为主甲板,这层甲板以下的部分为主规体,以上的部分为上层建筑。20世纪60年代以后,航空母舰的舰体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把飞行甲板作为主舰体的加强甲板,将舰底到飞行甲板看成一个巨大的钢质箱形结构来进行设计,以达到安全抗爆的目的。通常,甲板是纵向连通,平台则是局部。一般甲板之间的高度为2.4~2.8m。机库的高度则取决于舰载机的高度,有时机库高度要占去2~3层甲板的空间。下层的机舱和辅机舱通常也需要较高的高度。典型航空母舰纵剖图和横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垂向分隔、纵向和横向分割:采用横壁和纵壁进行分割,纵向和横向水密隔壁分隔而成水密隔舱,水密隔舱可以防止舱室浸水蔓延到其他舱室,以保证航空母舰的安全,从而保证此类航空母舰的抗沉性。

船体设计

舰岛

舰岛是航空母舰顶层的关键部位,采用多层岛式建筑。舰岛直立于右舷偏后处,上面设有格子枪,布满了各种指挥、通信、导航天线和其他作战雷达天线。舰岛内部设有航空控制室和航海室,是航空母舰航行和飞行作业的指挥和控制中心,也是航空母舰进行观测以及与其编队进行联系和实施指挥的主要部位。为开阔视野,开设了周向舷窗,因此,该部位防护能力较差,是航空母舰最薄弱的部位。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作为舰载机飞行活动的中心,是航空母舰上最大的目标舱段。飞行甲板上除了配备舰载机起飞用的弹射装置和降落用的阻拦装置以及舰载机出入机库的升降机外,还布置有飞机弹药升降机、综合助降装置、炸弹投放坡道、飞机和舰载小艇的收放吊车、近程航空武器系统、无线电通信天线等设施。飞行甲板分为降落区、起飞区和停机区三个主要区域。飞行甲板的长度包括降落区和弹射起飞区的长度。如飞行甲板被毁坏,舰载机就无法起飞与降落,航母将会失去作战能力。平时,甲板上保持大量的值勤飞机:战时,甲板上布满空勤人员、待命飞机和弹药,是最易受攻击的部位。

机库

航空母舰机库一般位于飞行甲板下,机库甲板(通常称为主甲板板)与飞行甲板之间还有一层顶楼甲板。机库通常由防护门分隔成三部分,能容纳一定数量的固定翼飞机。

人员舱

人员舱一般分布于除飞行甲板和底舱以外的其他区域。一艘航母上有数千名舰员和航空人员。人员舱分布较广,受到攻击的概率较大。

武器系统

舰载机

舰载机是形成航空母舰作战能力的核心力量,是航母的主要作战武器。各级别航母均配备大量的舰载机,既有固定翼飞机,又有直升机。舰载机的主要类型有战斗机、强击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反潜机空中加油机侦察机。大型航空母舰上一般搭载4架固定翼预警机,这种预警机可以监视高度30km、半径370km的区域,具有探测、指挥和控制能力,是航空母舰编队C3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航母上搭载的反潜机一般分为两类:固定翼反潜机和反潜直升机,是保护航母水下安全的主要作战平台。加油机通常由攻击机改装而成,用于空中加油。预警机、反潜机和加油机在航母上配备数量较少,攻击和队伤御能力较弱,一旦被击毁或击伤,将对航母的作战效能产生较大影响。

甲板上起飞降落装置

甲板上起飞降落装置主要有弹射器和阻拦机构。弹射器位于了行甲板的起飞跑道下,是航空母舰的关键部位,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固定翼飞机起了飞时的初速。目前常用的是蒸汽动力弹射器。每个弹射器由发射机系统、蒸汽系统、复位系统、拖索张紧系统、润滑系统、收索系统、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缺一不可,阻拦机构位于飞行甲板的降落跑道下,是航空母舰上的关键部位,是固定翼飞机在飞行甲板上降落的必需设施。航空母舰上一般配备多部阻拦机构。

1-贮汽简;2—蒸汽进气口;3—弹射阀;4—弹射汽缸;5—活塞;6—密封条;7—制动水缸;8—往复车

9—拖索;10—牵止杆;11—拖拽车;12—复位钢索;13—复位机;14—调节阀;15—空气瓶;16—蓄压器;

17,18—固定滑轮;19—甲母质;20—导向导轨

 升降机

飞机在机库和飞行甲板之间的移动需要借助于升降机。现代航空母舰上大多配置多部舷侧升降机,舷侧设有多处开口。

燃油舱与弹药舱

航空母舰的燃油舱包括舰用燃油舱和航空燃油舱。大型航母的燃油舱和弹药舱均位于底舱的第1、2层,处于水线以下。弹药舱主要提供航母防卫以及现载机作战的弹药。

动力系统

动力舱

航空母舰主机舱、电站与主机控制室共同构成航母的动力舱段,一般位于底舱的底部及舷侧。常规动力航母和核动力航空母舰采用的都是蒸汽轮机驱动。不同的是供给蒸汽的方式,常规动力的燃料是重油或者说是柴油,大部分航母所采用的都是重油,一是因为重油要比柴油便宜很多,二是重油是呈半凝固状态且重油的燃点要比柴油的燃点高很多,所以重油要比柴油更好储存。常规动力动力输出方式,首先航母点燃重油将锅炉中的水烧开,产生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会冲入蒸汽轮机中推动蒸汽轮机的叶片旋转。

优点劣势

常规蒸汽动力装置的好处是技术成熟、寿命长、单机功率大且灵活方便,对燃料没有太高要求。美国最大的常规动力航母“小鹰”级航母,以及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等都是采用这种动力装置。而燃气动力装置的优点则是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效率高且机动性能好。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就用到了目前世界上最强的燃气轮机MT30燃气轮机。相较于核动力航空母舰,常规动力航母的缺点是作战半径较小、续航能力不足。中国福建号航空母舰是全球现役最大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服役情况

采用国家

中国

辽宁号航空母舰舷号:16)是中国的首艘航空母舰,原为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瓦良格号,由于苏联解体其被划归乌克兰,后被中国购买并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修缮改装。改装后的辽宁舰于2011年8月10日首次试航,2012年9月23日交付中国海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17)是中国的第二艘航空母舰,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它于2019年12月17日交付海军。

中国的福建号航空母舰福建号航空母舰(舷号:18),是一艘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和建造的航空母舰,采用直通式甲板、电磁弹射器、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它于2022年6月17日首次下水试航。

此外,中国还有一艘退役航母。苏联海军于1970开始建造的基辅级航空母舰首舰1143型航空母舰,长273.1米,最宽处达52.8米,高61米,标准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40500吨,于1975年正式服役,曾是当时的海上巨无霸。它1993年退役,被以废钢铁的形式卖到中国,作为军事主题公园的一部分。

英国

作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舰,伊丽莎白女王号(舷号:R08)采用双舰岛设计,排水量6.5万吨,是伊丽莎白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它于2009年7月开工建造,2017年12月7日加入英国皇家海军服役。同属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还有威尔士亲王号(舷号:R09),它的排水量略高于伊丽莎白女王号,接近7万吨,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战舰,于2011年5月26日开始建造,12月10日正式服役。

俄罗斯

苏联时期建造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舷号:063),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拥有滑越式飞行甲板和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也是目前俄罗斯唯一的一艘未退役航空母舰。它是1143.5型(即库兹涅佐夫级)的首舰,最大排水量5.85万吨,依靠蒸汽涡轮发动机提供动力。

意大利

意大利的第一艘航母是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舷号:551),它于1984年12月下水测试,1985年9月30日交付海军,满载排水量13370吨,属于轻型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小的航空母舰。

于2008年服役的加富尔号,并在2011年被定为海军旗舰。满载排水量约3万吨、舰身全长244公尺,最高速度可达28节,最大巡航距离约1万3000公里。其具有高度的作战灵活性特点,除了作为航母使用还可以作为两栖攻击舰使用,机库可改装成容纳坦克、装甲汽车、轮形战车等的库房,为了方便车辆驶进驶出还在侧舷和舰尾设计了专门的跳板仓。

印度

印度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舷号:R33),前身是基辅级四号航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2004年1月,俄罗斯和印度在新德里达成协议,俄罗斯无偿地将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赠与印度,但印度须支付俄方提供的航母改装费用并装备俄式舰载机。改装后的航母于2013年交付印度海军,被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

印度首艘自主研发的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舷号:R44)于2009年在印度印度柯钦造船有限公司开始建造,2022年9月2日开始服役,它采用滑跃甲板、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达4万吨的中型常动力航母。在舰载机方面,使用的是印度海军米格-29K舰载机等舰载机。

印度计划建造的第三艘航母维沙尔号航空母舰舷号:R55),预计排水量将达6.5万吨。起初,印度海军曾计划过将维沙尔号建造成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但因为技术方面的原因,最终还是决定将它建造为常动力航母。

泰国

泰国的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航空母舰(舷号:R-911),标准排水量仅为7000吨,即便满载也仅有1.1万吨的排水量,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舰。它最初是泰国向西班牙巴赞造船公司定制购买的,于1997年8月10日开始服役,后来由于保养费用过高,泰国海军将其发展为旅游景点,向公众展览并收取门票费用,现在它已经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实战运用

奇袭塔兰托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投降,英国不得不在大西洋地中海上同时迎战德国意大利海军,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司令安德鲁·坎宁安上将最终决定以舰载航空兵奇袭驻扎在塔兰托港的意大利海军主力。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舰载航空兵部队奇袭意大利海军基地塔兰托,奇袭动用皇家海军光辉号航舰与老鹰号航舰,由2艘航舰上的舰载机实施夜袭,并取得重大胜利。本次袭击,英军炸沉了义军加富尔伯爵号战舰,并重伤了利托里奥号和杜伊利奥号战舰;另有1艘重巡洋舰严重受损。英军则损失了2架剑鱼机,威廉森中校和他的观测员斯嘉利中尉被俘;另有2员飞行员阵亡。这是航空母舰舰载机问世以来首次大规模袭击港内舰艇,突出显示了航载航空兵的巨大突击威力,使得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一跃成为海军主要舰种。这场战役成为一年以后日本海军袭击珍珠港的预演,在世界海战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毫无防备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美海军战列舰“亚利桑那”号被798公斤的炸弹击中,舰弹药库爆炸,“亚利桑那”号连同1177名舰员一同沉没。包括8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在内的40余艘舰船被炸沉或重创,188架飞机被摧毁、155架飞机被破坏;美国军队死亡2403人、11091人受伤,这次震惊世界的突袭,使美国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是美国航空母舰作战史上的里程碑。战列舰部队已经不复存在,不可能再采用“战列舰战术”了;唯一的选择是,采用纯粹的“航空母舰战术”来进攻日本人。此后,美国海军尽管没有正式颁发文件,实际上却已放弃用战列舰来作为舰队主力,改而组编航空母舰特混舰队,重视已有相当经验的海军航空兵。

珊瑚海大战

珊瑚海大战(1942.5.4-1942.5.8)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大规模交锋。1942年5月太平洋战争中,美、日航空母舰编队在珊瑚海进行的海战。1942年5月,日本发动了征服西南太平洋的战役,企图通过夺取新几内亚岛莫尔斯比港所罗门群岛图拉吉岛来孤立澳大利亚。然而,美国军队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码,得知敌人向珊瑚海派出了3艘航空母舰,分别进攻莫尔兹比港和图拉吉。于是,美军派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和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两艘航母火速南下,迎战日军。

杜立特空袭(第一次空袭东京)

第一次空袭东京,也常被称呼为杜立特空袭,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4月18日时,向日本本土首次进行的空中轰炸攻击任务,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在美国战争史中,这是惟一一次美国陆军航空队战略轰炸机在美国海军航空母舰起飞执行的战斗任务。由于这个任务是由战前曾是著名飞行员的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特空袭”。

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在中途岛附近海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海战,主要战斗在1942年6月4日于中途岛西北海域爆发,后续战事一直持续至6月7日。最终结果美国军队在6月4日成功发现并伏击机动部队,以一艘航空母舰中途岛军事基地为代价,换得击沉了日军四艘航母。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日军损失4艘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全部约250架舰载机、3500名人员;美军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50架飞机、307名人员。美军凭借此场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开战以来的被动,并恢复美日两国在西太平洋的海权均势。日本海军则失去开战以来的战略主导权,随后于西南太平洋与盟军陷入消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渐走下坡。

莱特湾大海战

1944年10月24—2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与日本海军为争夺莱特岛,在莱特湾进行的空前大规模的海战。此战,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但在战术上并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实际上是一场海上混战。莱特湾海战的结果,日军损失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8艘、潜艇7艘、损失飞机500架,另有3艘巡洋舰受重伤,伤亡约1万人。美国军队损失航空母舰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1艘,损失飞机100余架,伤亡2800余人,另有6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负伤。在宽达600海里的正面上展开的这次海战说明了空军在海上战斗中的愈益增大的作用及雷达器材在海上夜间战斗中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