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七帝 :2007年毛佩琦编著的历史书籍

更新时间:2023-10-31 18:53

《明朝十七帝》是毛佩琦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于2007年07月04日出版的关于明朝皇帝的历史书籍。

内容简介

明朝于洪武元年(1368年)在南京市建立,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市。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大顺军队攻破了北京,一个小皇帝在南京被拥立,一年之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被清军攻破。明朝灭亡了。明朝起于南京,终于南京,首尾共二百七十七年。一个朝代,如同任何事物一样,有始有终。明朝同样经历了发生、发展、衰落、灭亡的过程。

作 者:毛佩琦 出 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发布时间: 2007年07月04日类 型:人文社科 \u003e 历史

内容欣赏

第一部分

重新审视明朝

了解明朝,要知道四个字:治隆唐宋。

说到明朝,我问过许多朋友,你到过南京市吗?很多人说去过,那里是明朝最初建立的地方。我又问,你到过明孝陵吗?很多人也说到过,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离中山陵不远。看来,大家对明朝的了解真不少。我又问,你看到过明孝陵前面有一座大石碑吗?大家会说,是呀,那座石碑很大。接着我又问,你看那石碑上写着什么字了吗?这时往往是一脸茫然。说来也是,许多名胜古迹所在都会有一些古老的石碑,其字斑驳陆离,其文屈聱牙,没有一点耐心,是没法读下去的,读了也不太明白。须知那多是文言啊!久而久之,人们就养成了遇石碑只看外观,对碑文忽略不看的习惯。因此,明孝陵前的石碑写了什么字也就照例不看了。但是我说,这四个字不能不看。要了解朱元璋,进而了解明朝,这石碑上的字是个关键。也许,你会说,这不是难为我们吗?我们也不是学历史的。其实,真的不难。那石碑上只写了四个字,工工整整,又大又清楚。什么字呢?治隆唐宋。大家往往会说,是吗!我们怎么没注意呢?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我告诉你吧,那是大名鼎鼎的清代康熙帝写的。噢,原来如此!

那么,治隆唐宋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四个字是说,朱元璋对明朝的治理要比唐朝宋朝还要好,明朝比唐朝、宋朝还要兴隆。这是对朱元璋的称颂,也是对明朝的称颂。有人说,康熙皇帝写这几个字是故意给别人看的。其实如果单纯要给别人看,完全不必写这样称颂的字。英雄惜英雄,惺惺惜惺惺,做为一个有胸襟有胆略的帝王,康熙皇帝的这几个字应该是由衷之言。对于朱元璋的称颂不仅见于这座石碑,还见于一些史籍中,也不仅出于康熙帝之口,还出于其他清代皇帝之口。

问题在于,朱元璋是否担当得起这四个字?应该说,朱元璋是当之无愧的。这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明朝,应该得到的认识。长期以来,因为各种原因,朱元璋的形象被大大丑化了,明朝也因而被大大误读了。所以,我们认识明朝,要回到几百年前的原点,还朱元璋以本来面目,给明朝一个接近事实的评价。

了解明朝,要明白四个字:远迈汉唐。

既然明朝曾经治隆唐宋,那么,明代肯定有一段盛世。盛世的标志有很多,比如,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还有一个不可少的就是疆域广大。可是一般人对明朝是怎样认识的呢?他们认为明朝的疆域很狭小,甚至北边不超过长城!人们又常常为此迷惑不解,为什么一个如此不振的朝代,会出现郑和下西洋这样震动世界的壮举?其实,明代的不振和疆域狭小是受了一些图书的严重误导!

有一本发行数量很大的、由美国人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所著的《剑桥插图中国史》,书中插图所标示的明朝的最大疆域,虽然把北边划到了长城以北,但其东北不过辽东西北不到吐鲁番市,西南只到云南。

如果说美国人伊佩霞不懂中国历史,似乎不确,她毕竟写了这么一本影响遥远的《剑桥插图中国史》。可是,如果说她懂中国历史,似乎也不确。即以明代最大疆域而言,她不知明朝在遥远的东北地区建立了奴儿干都司吗?她不知道在永乐年间明朝开设了贵州布政使司吗?还有,明朝在西北、北方封的蒙古瓦剌诸王、鞑诸王,泰宁县、朵颜、扶余国三卫都指挥使司,在西藏自治区地区建立的乌斯藏都指挥使司。这些,任何一个对明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美国人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中国学者在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率领下,积几十年之功力,编制了一部规模宏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其中对明朝不同时期的版图都有明确的表述。可惜,我们的通俗读物及历史教科书并没有把学术界研究成果及时告诉给大众,致使一些误导大行其道。种种误导,不仅限于疆域方面。

那么,明帝国的最大疆域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还要请大家知道四个字——远迈汉唐。

第二部分

那么,朱元璋到底长得什么样呢?《明史》里描述他的长相时说:“朱元璋姿貌雄伟,奇骨灌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前八个字说的是外貌,后八个字说的是气质。也许朱元璋确实相貌不凡,他立刻给郭兴留下了好印象,马上被收入军中,从此他的军旅生涯就开始了。

此后,凭着他的精明强干,朱元璋每战必胜,逐渐得到郭子兴的喜爱。郭子兴把自己收养的马公之女嫁给他,这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在起义军中,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人不和,有一次郭子兴几乎中计被杀,全靠朱元璋救了郭子兴一命才逃过一劫。从此,朱元璋更加得到他的信任。

第二年春,元将贾鲁死在军中,围困州七个月的元军撤退,濠州解围。朱元璋回到老家,替郭子兴招兵买马,很快就召集了七百多人,带回到军中献给郭子兴,郭子兴升他做了镇抚。不久,朱元璋见红巾军各将领之间矛盾重重,郭子兴势力难以壮大,就把自己统领的人马交给了别人,精选了二十四人南下定远——这其中就包括后来他的心腹大将徐达汤和费聚等人。他们招纳了张家堡驴牌寨的义旅三千人,又打败一支元军,收编了横涧山的两万人,这些人成为他以后成就帝业的基本队伍。这时,他还遇到了重要谋臣李善长

朱元璋带兵进入滁阳后,修城固守,建立了自己的地盘,已经颇有势力了。这时他“思亲询旧”,打探亲人的下落,得知二姐已经死了,姐夫带着两个外甥来投奔朱元璋。二嫂的下落也找到了,她也带着儿女来投靠,而他二哥已经死了好几年——“一时聚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亲人相聚,回想起当年的艰苦和死去的亲人,悲痛难当。朱元璋在外执掌兵权,在内有家有眷,朱家开始振兴了。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实实在在的活人,他的经历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缩影。关于他的故事,五六百年来有各种各样的神化传说是不足为怪的。好在朱元璋关于自己的身世说了一些真话。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能够从中窥得一些真实情景。

儒者来到军中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海内豪杰之士,莫不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其实,一开始,朱元璋与其他草莽英雄没什么两样,首先就是为了活命,其次才想到去图富贵。但是,当他身边来了读书人之后,他的胸襟就变了。

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打下定远县冯国用冯胜(后改名为冯胜)兄弟来投奔,因为他们是读书人,所以得到了朱元璋的敬重。他们对朱元璋说:“有德昌,有势强。”这意思是说,有势力可以强大,但要有德,那样才可以昌盛。他们向朱元璋建议说:“南京市(今江苏南京)虎踞龙蟠,帝王之都,拔之以为根本,成有势之强;然后命将出师,倡仁义,收人心,不贪子女玉帛,则为有德之昌,而后天下可定。”

在天下鼎沸、群雄并起时,冯国用、冯国胜兄弟能如此明白地把握天下大势,这番高瞻远瞩的见识令朱元璋耳目一新,朱元璋闻言大喜,当即任命他们为军中参谋。

同年七月,定远县儒士李善长来拜见朱元璋。这个李善长,号称“里中长者”,据说他“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他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对朱元璋指说天下大事:“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公濠产,距沛不远,山川王气,公当受之,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在这番话里,他再次鼓励朱元璋立志称帝,并以“知人善任,不嗜杀人”这样的话来告诫他,朱元璋随后任命李善长为记室(秘书官)。

第二年(1355年),朱元璋夺取太平,当涂县儒者、明道书院山长陶安等率父老出迎,他向朱元璋进言:“海内沸腾,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

他指出:当时起事的众豪杰,其心只在夺取子女玉帛,并不想拨乱反正救民安天下。只要朱元璋坚持不乱杀人,讨伐腐败政权,就一定能够平定天下。朱元璋问:“我想打下南京市(即南京),怎么样?”陶安说:“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这个陶安如同冯国用冯胜兄弟一样,支持朱元璋攻打南京,将那里作为根据地。应该说,朱元璋下决心从龙兴寺迈出那一步时,其志就不在小,经过儒生们的点拨,眼前就更为明朗。换句话说,他与各位儒生是一拍即合。

第三部分

红巾军以明教为起事的招牌,很自然要有一个现实的人来作为偶像,也就是需要一个活生生的明王。但明王毕竟是神,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于是,为了增强号召力,义军又不得不给明王再加上一道光环,即称他为宋朝皇室之后——天下本是大宋的,只是后来被蒙古贵族夺去了。按照普通中原老百姓的理解,宋朝皇室之后有理由出来重掌天下。人们为了过上好的生活,不仅要消除阶级压迫,还应该消除民族压迫,于是,小明王就有了双重身份。

明王出世,战胜黑暗,就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无疑,幸福生活是所有人向往的。世道越黑暗,幸福生活对穷苦老百姓的诱惑力就越强烈,他们迫切期盼明王出世。而在元朝,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根源则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的统治者,只有推翻蒙元政权,才能迎来光明世界。所以,小明王又以大宋政权的旗号作为号召,提出“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他们以此将各种反元势力和穷苦百姓团结到自己的旗帜下。红巾军要壮大势力,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具有双重身份的韩林儿就成为最好的招牌。红巾军大起义以白莲社为聚众手段,活动的主要地区是汝、颖、蕲、黄诸州,进而蔓延到钟离姓定远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河南省及安徽北部地区。朱元璋作为僧人云游四方时,所到之地正是彭莹玉杜遵道传教布道的地区,因此他也接触到了白莲教。

郭子兴孙德崖等以白莲社烧香聚众,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濠州起兵。其时朱元璋已二十五岁,在走投无路之际投入红巾军就是很自然的了。郭兴要增强自己的权威,就要借小明王的牌子,遥奉大宋小明王为主。郭子兴死后,大宋政权授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他们都是小明王的部下。这样,朱元璋便与“明”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朱元璋也因为实力不够强大,还要借用小明王的旗号。但是,为什么他直到建了国、当了皇帝后还离不开这个“明”字呢?

朱元璋的队伍由于知识分子的加入,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从孔子开始就有“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这实在是一个很优秀的传统。历史上,儒家学说多次与佛、道发生激烈冲突,邪神、杂教更是儒生们抨击的对象,摩尼教(明教)、白莲社这样的秘密宗教会社更为儒家知识分子所不齿。前面我们讲过,刘基就强烈反对朱元璋元旦时向韩林儿御座行礼。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么做固然有其用心所在,而在刘伯温看来,身为孔门弟子,凭什么要向一个“邪教教主”下拜!

朱元璋和他的军队经过了儒家知识分子的改造,从此与红巾军本来所依托的明教、白莲社渐行渐远,向着夺取全国政权、成为天下正统的继承者的方向大步前进。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也就是大宋龙凤十二年,朱元璋在声讨张士诚的檄文中就说,元末农民起义是“愚民误中妖术,不解倡言之妄诞,误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其苦,聚为烧香之党”,而且“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从这番言辞激烈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跟以前的兄弟们划清界限了。

第四部分

为了反腐惩贪,朱元璋不得不使用重典。但是,不论如何处罚,顶风作案者仍然没有收敛。除了严刑重典,朱元璋几乎没有别的选择。他既然不能放弃对国家的治理,其刑罚因而也就一步一步残酷到了极至,以致几百年后的文豪鲁迅对此也大为感慨,说刑罚如此之残酷,令人感到不像是在人间。

第五部分

\u003c/strong\u003e朱元璋在前方作战,将士们的家属就由马氏统领。朱元璋攻克太平后,就由马氏率领将士们的妻妾渡江。当朱元璋在江宁区的时候,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前线每日战事不断,马氏则亲自与将士家属们一道做衣、做鞋,支援前线将士。陈友谅大举进攻龙湾时,朱元璋亲自带兵迎敌,战斗十分激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