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琴 :由长方形小木块组成的打击乐器

更新时间:2023-08-15 15:48

木琴(或称“巴拉风”)是一种旋律性击奏体鸣乐器,民族木琴主要流行于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现代木琴有时用于管弦乐、节奏乐等乐队和独奏

木琴起源很早,相传14世纪,在非洲和爪哇的乐队中被发现,被称为把拉风。17世纪初始有扁方音条的记载。18世纪出现过用键盘击奏的木琴。19世纪后半叶,木琴进入大多数交响乐队的打击乐组,第一次是由法国作曲家C.圣-桑斯在他的《死之舞》中首次使用,用来表现骨架的摇动声。大多数20世纪的作曲家都使用过木琴,如D.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等作品。

木琴是由一套长方形的小木块组成的。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用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叩击声,音质刺耳,具有穿透力。是以若干由长渐短的硬木音条并行排列在架子上构成。

木琴主要分为梯形木琴和横排木琴两种。不同种类的木琴分为东南亚木琴、马林巴、非洲木琴和中、南美洲木琴等。

命名

木琴​​​​,来自希腊语xylon与phone,意义分别为“木头”与“声音”。由一组带有刻度以及调谐的木棒组成的打击乐器,支撑在节点上,用棍子或衬垫锤敲击。

历史沿革

木琴起源很早,相传14世纪,在非洲和爪哇的乐队中被发现,被称为把拉风。欧洲木琴的记载最早见于1511年,当时称为“木棒”,为25根圆柱状音条。17世纪初始有扁方音条的记载。18世纪出现过用键盘击奏的木琴。19世纪中叶开始,人们慢慢知道这件乐器,只有在音乐会上才能看到。19世纪末,木琴逐渐在交响乐队中,获得一席之地。第一次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在他的《死之舞》中使用,用来表现骨架的摇动声。20世纪的大多数作曲家都使用过木琴,如D.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等作品。

早期的木琴没有支架,而是放置在演奏者的双腿上,演奏者则是坐着完成演奏,被世人称之为腿上木琴。后期经过改良,把木琴放置在半圆形的框架上,演奏者站着并用颈部挂至腰间,被称之为环状木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木琴又得到改良,在每块实木板下放置一个开口的呀呀葫芦作为共鸣箱,被称之为瓢式木琴。

现代的半音音阶木琴,是由多根长度不一的硬木(或合成材料)的音条排列在架子上组成。在每根音条下都装有尺寸各异的金属共鸣管,来增加音量与共鸣,音条的组合方式,有梯形排列(四行直排式)及钢琴式排列(两行横排式)两种。钢琴式排列与钢琴键盘相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形制。

最早传入中原地区的是梯形木琴,与中国的扬琴排列很相似,有三组半的音域,使用的是一对勺型小木敲击。后来传入是横排大琴,与钢琴的排列相似,音域比梯形木琴较广。有小木琴和大木琴,四组和四组半的分别,使用时是用一对圆形小木棰敲击。

基本构造

木琴是由一套长方形的小木块组成的。这些木块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演奏时用两个木制的小槌在木块上敲击,发出叩击声,音质刺耳,具有穿透力

琴键

木琴所用的琴键是用木片所制成,常用红木,也会使用紫槽木一类木质较好的树木,这两种木的质地较坚硬,所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近代开始采用玻璃钢或强化塑胶所制成,发出的声音更响亮、结实,成本也比原木为便宜,但缺少树木独有的一种回音和共鸣,以及琴棍敲打后,由天然纤维所产生的一种回弹力。对于一般听众来说,可能分辨不出来,但对于专业演奏者很明显的感受到这种区别。

琴架

木琴的琴架,是用金属材质制作而成。与乐器的大小、配件及其他因素有所不同。较细型的,只镶嵌在外框上,不设有琴脚;较大型的,琴键会安装装在一架附有轮子的琴架上以方便推动。

共鸣管

共鸣管是用长短不同的圆形金属管制作而成。由于木琴的声音大多都干而短促,余音非常短,共鸣管的实际作用并不大,因此早期的木琴都不设有共鸣管,但近年受马林巴颤音琴的影响,现时音域3个八度或3个半八度的木琴都会设有共鸣管。其中低音的共鸣管较长,高音的非常短甚至是没有共鸣管。

木槌

木琴上,通常使用带有稍微灵活的轴和小而圆的头的木槌。头部由橡胶、木头或塑料制成,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音色。较软的木槌阻尼较高的分音,音色变得更柔和更圆润;硬槌将较高的分音带到前面,使音色更亮、更硬、更尖锐。

轴长为30-40厘米;头部直径为2-2.8厘米;材料有硬质橡胶、檀香紫檀、乐桑、ABS、橡胶、包芯纱。分为八个硬度等级:超硬、非常硬、硬、中硬、中软、软、非常软、超软。

发声原理

每一个木条的音调高低,要看其长度与厚度,短而厚的木条会发出较高的声音;长而薄的木条会发出较低的声音。从科学上讲,是由于物理学上的驻波波长公式导致的结果,音的波长与木条长度成正比,与音高成反比。每一个木条的两端各有两个节,也就是机械波的静止点(波节)。有些木琴调音方法不光依靠木条的长度,同时也依靠木条的厚度。

特点

木琴,是以双手持小硬头槌或软头槌击奏发声。用硬头槌击奏时,能发出木质、清脆、穿透力很强的声音。在乐队中常被运用于轻松、活泼、欢快、幽默的音乐段落中。

木琴种类

基本分类

梯形木琴

由四排琴键按音高不同纵向排列组成,在琴键的两端有两个支点、正中下方是共鸣筒。琴槌是一对勺型小木棰,多用红木制成。

横排木琴

由两排琴键按音高不同横向排列组成,按音阶的顺序排列(非列方式与钢琴键盘相同),在琴键的两端有两个支点,也是振动的静止点,正中下方是共鸣筒。琴槌是由槌头和槌柄组成,音色会因为击槌头的质料不同而不一样,有木制、橡胶及毛毡等种类,槌柄是用像筷子粗细的藤条或朔胶条。

不同种类

草垫木琴

一种是竖排式,音条像钢琴黑白键排成两列,每根音条下都有一根金属共鸣管。共鸣管的深度都经过调节与音条频率相耦合音域一般为c1~c4或f1~c5。实音比记谱高8度。另一种是横排式,音条分四行排列成梯形,槌形近似一把长柄勺。这种木琴流行于苏联和东欧地区。最早是用5条草束垫在音条下放在桌上击奏,故称草垫木琴。

马林巴

源于非洲和中南美洲的民间木琴,在结构和形制上与竖排乐队木琴没有差别,只是马林巴的音区比竖排乐队木琴偏低,通常为c~c3或f~c4;有一种大马林巴,音域达6~7组,音条的尺寸略宽而薄,音色柔美醇厚,用较软的槌头击奏,主要流行于欧美两洲。

东南亚木琴

音条有木制和竹制,数量是几条至20多条,竖排成单列装在一个为共鸣器的船形或摇床形的槽架上。槌头大多是蘑菇状,也有同时击双音的杈形双头槌。

印尼木琴

印尼爪哇的木琴称甘邦,音条16~21根,音条是用竹或柚木制作;槽架精雕成孔雀形;音条成排插在槽架的两排钉上,可随时取换。缅甸皇家木琴称帕塔拉,经常用17~23根竹板作为音条,采用在音条下贴蜡的方法调音泰国木琴拉奈特伊克和音区较低的兰纳松,柬埔寨的木琴郎尼阿伊克和音区较低的郎尼阿松,老挝木琴兰纳特等,均与印度尼西亚木琴相似。有些地方还有一种较简单的腿木琴,如马来亚的康康和缅甸的克洛汤,都是将4~5根音条横置于演奏者两腿上击奏。

非洲木琴

北非外的非洲各国几乎都有木琴。流行于刚果安哥拉苏丹等地的非洲木琴,常用檀香紫檀制作,音质甚好。多数木琴的音条下设有葫芦、果壳、竹管或洋铁罐等作为共鸣器,共鸣器的孔上贴有动植物薄膜,有消除杂声和丰富音色的效果。

刚果的姆比拉只有一根带葫芦共鸣器的音条,用单槌击奏;莫桑比克的维兰威有10~15根音条,由两人一起演奏;乌干达的恩达腊有16~18根音条,常由各持双槌的5 人共同演奏。西非的汉德贾是将3~5根音条横置于大腿上击奏的腿木琴;南非的谬汉比是挂在身前击奏的木琴。木琴的使用常有不同的习俗,乌干达的恩拜里主要为男用;埃塞俄比亚的木琴莫尔克用于战场刺杀时为战士助威;乌干达阿卢尔地区的恩达腊有8条音条,固定于一个起共鸣作用的地坑上,只为当地苏丹特有。

巴拉风

巴拉风(Balafon)是非洲乐器,又称为非洲钢琴、非洲木琴,是世界上这类乐器的始祖。

Balafon的名字来自于西非曼丁哥时代,传统的Balafon有14-21根琴键,琴键的木材为巴拉凤木,木材需要削成长短不一的木棍,用火慢慢烤干变硬,按长短顺序并排绑在一个竹子框架上,下面用呀呀葫芦作为共鸣腔,每只葫芦的侧面都有一个或两个孔,孔上覆盖有蜘蛛茧纤维做的薄膜,现在一般由薄塑料膜代替。如今巴拉风,主要流行于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民间,并广泛见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中、南美洲木琴

流行于中美和南美地区的木琴称马林巴,以危地马拉墨西哥南部最盛行。现在的中美洲木琴,在结构、制作和使用等方面,均具有较高水平。墨西哥的马林巴音域达5组,音条竖排成半音全音两列,每根音条下有一根用雪松或松柏做的方形共鸣管,管底贴有薄膜,整个琴装在一个长约150~180厘米的长方形木架上,由各持一对槌的4名演奏者同时击奏。危地马拉的类似的大型马林巴,音域多达6~7组,用橡皮或毛毡头槌击奏,发音柔美,通常2~5人,有时多达7人演奏。

演奏技巧

木琴演奏需要采用左右手两个打棰来回交替完成,要求速度快,音看准。特别是从低音区至高音区,高音区至低音区,身体左右变动,棰子方向的转变都需要注意,不能因为音区的转变而导致音乐的停顿。另外要注意速度的把握,两块板子敲击多次时,要注意连续性,使其达到震音的效果。此外,木琴还可以奏出刮奏。

基本姿势

演奏时,各个部位应在保持整体感和自然松弛基础上,两臂下垂,两脚自然平行分开,双手向前平伸,自肘关节、手指、槌头呈直线状态,肩、肘、腕、指关节与其相邻的骨骼间,形成方便演奏的最佳角度。

手臂作用

1、臂部主要调整手和腕的击键位置,上臂作纵向的前后移动,前臂作纵向前后、横向左右移动,配合手和腕作一些幅度较大、力度较强的演奏动作。

2、腕的伸转可以比喻为类似于“甩”,就像甩鞭子那样一触即发的动作。手腕的转动幅度不宜过大,动作灵活有力。

3、手指持槌,是用拇指第一关节的前半部轻轻捏在食指的第一关节上,中指第二关节的中部触键,合谷穴并拢,手形需要自然放松,不加任何力量。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向后弯曲配合。与双手击键动作保持相同的频率。拇指和食指的关节要敏锐,手腕转动要灵巧,对音质、音量和控制间色、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灵活调整

为了轻松的进行各种技法演奏,准确达到音乐表现中力度、速度及音色方面的要求,减少和避免手臂持续紧张,演奏者可以在基本方法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对各个部位灵活的进行适当调整:

1、弹奏时,加强手腕动作的爆发性,快速下键,扩大动作幅度。在可能速度范围内充分运用手臂自然重量和必要动作配合。

2、弱奏时,肩、肘放松,充分利用手腕的灵活转动加上槌尖的细微配合,减小动作幅度。

3、快奏时,一般利用手腕灵活的伸转及小臂的密切配合,加强对琴槌的控制,缩小动作幅度来加快运动频率。

4、慢奏时,肩、肘高度放松,臂、腕动作更加协调,避免松散无力。

5、力度由弱渐强时,采用由手腕一槌头端一槌头肚的层层发动,顺序加入的方法,逐步扩大动作幅度;力度中强渐弱时则相反。这时要注意肌肉的快速反应和大脑神经灵敏调节,使肌肉从一定紧张的状态中逐渐松弛下来。

6、速度由慢渐快时,一般会逐渐加强手腕的主导作用和对琴槌的控制,以及与前臂的配合,缩小动作幅度来加快动作频率,速度由快减慢时则相反。

7、音区移位时,充分运动手臂调节作用和身体、步伐的主动移动配合。

音乐特点

记谱方式

木琴通常用高音谱表记谱,但是记谱方式并不统一。一些作曲家喜欢将它按八度移调乐器处理,即:记谱音较实际音高低一个八度;而另一些作曲家常常采用实音记谱法。因此,在实际写作中,应在总谱上注明所采用的是哪一种记谱方式,以免造成混乱。

音响特性

常规木琴的频率范围为349赫兹(f1)-4186赫兹(c5),约三个半八度,它的发音通常都较短促,尤其是在最高音区,缺少共鸣和延续能力。木琴的力度幅度并不算大,从最弱音(pp)时平均约51分贝,到最强音(ff)时平均约77分贝,跨度为26分贝左右。

但是与木管乐器组的单簧管相似,木琴音条的基音与距其最近的谐音频率,为1∶3的比例关系。木琴音条下方的共鸣管,为一端封闭的闭管结构,更加强了这个高十二度的谐波的共振,再加以木琴多以硬质击器演奏,可激发更多高次谐波,使它的音色远比与木琴同族的马林巴琴来得清脆、明亮。这一音响特性赋予了木琴发音,很强的穿透力。它在强奏时那独特的敲击声,也不会被乐队的全奏遮掩。

价值与影响

木琴是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演奏起来有激情,比较好掌握,容易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木琴是按七音排列,奏、唱结合比较容易,因此,学习木琴可以拓展音乐视野,更好的增强群体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共同创造美好事物的品德。

传承与发展

西方音乐

在1511年时,阿诺德·施利克在《管风琴制造者与演奏家的镜子》中,用hultzeglechter(木棒)一名提到了该乐器。1528年,在马丁·阿格瑞科拉的《器乐演奏》以及1618年,迈克尔·普里托里乌斯的《音乐论》中,都画有稻草琴的外观图。从稻草琴这一名称中,也能够体现早期木琴那种木条放在成捆稻草上的乐器结构。

十九世纪初,俄罗斯犹太人迈克尔·约瑟夫·古西科夫的木琴独奏演奏,得到了费利克斯·巴托尔迪弗雷德里克·肖邦以及弗朗茨·李斯特的欣赏。同时,木琴也开始普及化。19世纪后半叶,它逐渐融人了交响乐队的打击乐组,第一次是由法国作曲家卡米尔·圣桑在他的《骷髅之舞》中首次使用,用来表现骨架的摇动声。之后大多数20世纪的作曲家们也都在自己的交响乐中使用过木琴,例如马勒的《第六交响曲》等作品。

中国音乐

最早传入中原地区的是梯形木琴,然后是横排大琴,与钢琴的排列相似。在2022年,中国澳门马林巴木琴演奏家萧峰在北京雅马哈音乐厅举办音乐沙龙。首次现场呈现跨界奏唱《今宵多珍重》,演奏是由乔峰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上作全国首演的京胡旋律,融合马林巴木琴的曲目《京调马林巴》以及高难度双琴演奏《Attraction吸引力》。

木琴与马林巴

木琴与钟琴

代表作品

相关书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