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森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更新时间:2023-08-15 18:43

杨宝森(1909年10月9日-1958年2月10日),字钟秀,号时斋,别名杨失伍,祖籍安徽庐州府合肥县,生于北京,京剧老生演员,也是中国京剧史上的“四大须生”之一、杨派艺术的创始人。

杨宝森自幼喜爱京剧老生行当,幼年师从裘桂仙,开蒙学戏,练习毯子功,后拜鲍吉祥学习老生,宗余派。他12岁首次登台演出即获成功,后“带艺搭班”,长期在俞振庭斌庆社求艺并演出。16岁时演出《打渔杀家》,后在《上天台》中饰演过刘秀,《断密涧》中饰演过王伯党,演出的《捉放曹》《击鼓骂曹》《洪羊洞》等剧也获得较好声誉,有“小余叔岩”之称。此后,因变声期拖长,曾休养较长时间未登舞台。

重登舞台后,杨宝森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结合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20世纪30年代末,杨宝森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四大须生”。1939年,杨宝森曾组织宝兴社挑班演出。1944年,他表演的《伍子胥》轰动京城。1956年,杨宝森担任天津京剧团团长。1958年,他与京剧大师程砚秋合作灌制了《武家坡》唱片。同年2月10日,他因高烧引起肺炎去世,享年49岁。

杨宝森的唱腔、唱法避开了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唱腔则较为简洁且舒展。表演方面则注重从人物性格出发,着力塑造鲜明的人物音乐形象和舞台形象。其代表剧目有《伍子胥》《杨家将》《失空斩》《洪洋洞》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9年10月9日,杨宝森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中。他的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伯父杨孝亭,艺名小朵,亦演花旦;父亲杨孝方(杨毓麟),艺名幼朵,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中年因病退离舞台。

杨宝森自幼喜爱京剧老生行当,却未能依从其祖父让他继学旦角之愿。他初学谭派,幼年师从裘桂仙,开蒙学戏,练习毯子功,后拜鲍吉祥学习老生,宗余派。他12岁首次登台演出,并获成功,后“带艺搭班”,长期在俞振庭斌庆社求艺并演出。在此期间,杨宝森大量观摩了余叔岩的表演艺术,为日后学习余派打下了基础。

演艺生涯

1924年,杨宝森首次赴上海演于更新舞台,被评为“酷似叔岩”。16岁时演出《打渔杀家》,他还在《上天台》中饰演过刘秀,《断密涧》中饰演过王伯党,偶尔演出的《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等戏,也博得北京、上海等地观众的赞赏。在此时期,他所演的《捉放曹》《击鼓骂曹》《洪羊洞》《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桑园寄子》《卖马》《碰碑》《汾河湾》等剧,均获得很好声誉,故有了“小余叔岩”之称。他与于连泉合作时间较长,也曾佐程砚秋、荀慧生演出。

杨宝森在青年时期,因身体关系,使得变声期拖长,因此曾有一较长时期的休养未登舞台。在此期间,他以乐观的态度和勤奋的精神坚持练功、吊嗓、习字、绘画、练琴,甚至傍晚散步时还边走边哼唱唱腔,一声一字地推敲,逐字逐句地揣摩,潜心研习余派的演唱技巧。杨宝森虽未正式拜在余叔岩门下,但遇有机会便登门求教。他多方求师访友,拓宽学习之路,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许多指点,他曾向名票、余派研究家张伯驹先生问艺,也曾向王凤卿王瑶卿求教,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1929年,杨宝森在倒仓息影五年后,他的嗓音虽逐渐恢复,但仍不理想,在朋友的资助下,聘请胡琴手孙佐臣操琴,在蓓开公司灌录唱片《七星灯》《马鞍山》等唱片四张,后又在大中华公司灌制唱片《摘缨会》《战宛城》等十张唱片。1933年,他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打金砖》等京剧,合作者有张艳卿、金少山陈鹤峰等。

1935年,杨宝森在北京应吴素秋邀请,合作演出一期,剧目有《骊珠梦》等。1936年5月,杨宝森随陆素娟赴天津国泰大戏院演出;同年11月,随梅兰芳赴山东济南演于进德会京剧场。次年2月,应金少山邀请,在北京演于华乐戏园。1938年,杨宝森与南京程派名票高华于EMI集团合灌唱片《桑园会》,计3张,操琴为黎秋觉、耿少峰

杨宝森在健康得到恢复而重登舞台时,他在唱、念及表演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长进。30岁以后,他逐渐脱出余派范围,吸取谭、汪(桂芬)诸家之长,对余腔有所变革。后嗓音再度发生变化,在琴师杨宝忠、鼓师杭子和的辅助下,尽量舍短用长,创立了既出于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腔的杨派唱腔。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他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并结合他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崭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在20世纪30年代末,他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一起并称为“四大须生”。1939年,他曾组织宝兴社挑班演出。

1939年2月,杨宝森随章遏云赴沪在黄金大戏院演出,演期近三个月。次年,杨宝森由沪返京后,组班“宝兴社”挂头牌。先在北京广德楼演出,以《失空斩》《洪洋洞》等为号召,受到欢迎。后率领张丽君、王泉奎等赴青岛市天津市及东北奉天(沈阳市)等地巡演。

1941年10月,杨宝森随程砚秋剧团赴上海市演于黄金大戏院,演期一个半月,以合作戏《红鬃烈马》、《四郎探母》等受欢迎。次年,杨宝森演出《四郎探母》,受到欢迎。

1943年,杨宝森组“瑞义社”,7月赴津演于中国大戏院。同年1月4日,杨宝森赴沪挑班,在天蟾舞台首演《伍子胥》,阵容方面,林秋雯饰浣纱女,王泉奎饰前申包胥、后王僚,刘砚亭饰前乌承贺、后专诸,曹世嘉饰前东皋公、后姬光,李金泉饰专母,贾松龄饰前鱼中人、后牛二,陈兆霖饰伍尚,李雯溪饰专妻,萧德寅饰刘占雄,霍钧衡饰家将。后来,《伍子胥》成为了杨宝森的看家戏。1944年,杨宝森以其代表作《伍子胥》轰动京城。

1946年10月31日,杨宝森在上海天蟾舞台参加“全沪名伶盛大京剧会串”演出,剧目为《蟠桃盛会》、《双姣奇缘》等,同台演出的有梅兰芳周信芳言慧珠叶盛兰等。次年1月15日,杨宝森义演《朱痕记》。

1948年4月,杨宝森第三次参加梅兰芳剧团在上海天蟾舞台的演出,演期50天。次年8月,杨宝森与尚小云合作赴天津市演出。1950年,他赴香港利舞台演出,与马连良张君秋等同台合作,每周演出2至3场。次年11月,杨宝森剧团在上海中国大戏院演出了40天。

1953年9月,杨宝森率剧团由山东省转赴上海市演于上海人民大舞台,首演京剧《全本秦琼》。次年5月,在上海红都剧场演出一期,共40天,计45场,但上座不佳。

1955年6月,杨宝森率宝华京剧团在上海人民大舞台演出。次年3月,天津京剧团成立后邀请杨宝森入团,并把宝华社包括勤杂工在内的七十多人全部吸纳进天津京剧团,由杨宝森和厉慧良任团长。同年8月28日,杨宝森在天津市京剧团演出《失空斩》。10月,他随天津京剧团转至北京于吉祥戏院演出。

1957年2月13日,杨宝森在天津市演出最后一场京剧《奇冤报》。在此时期,上海市、北京等地的汪正华关正明蒋慕萍陈正岩程正泰朱云鹏梁庆云李鸣盛马长礼与京津沪的票届名宿形成了一个杨派的传承群体,几乎占据了京剧老生的半壁江山。杨宝森及其所创立的杨派艺术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其中既包括专业的戏曲演员,也有票界的爱好者。这些追随者被称为"杨迷",他们对杨派表演艺术的痴迷程度凸显了杨派艺术本身的魅力。杨派的成熟除了拥有一大批追随者,还得益于一大批颇具杨派艺术特色的剧目,这些剧目多以唱功为主,带有杨宝森特有的深沉、凝重的艺术特点,悲剧风格浓烈。

晚年经历

1957年7月7日,杨宝森因体力虚弱,无力再行演出,正式向上级(文化局)请求退团长期休养,经获准离津回京寓所(麻线胡同)养病。

1958年1月28日,杨宝森吸纳别家唱腔,改了很多唱句、词句、唱腔,并在中国唱片社录制了最后一版京剧《文昭关》的录音。2月8日,杨宝森开始患感冒;2月9日下午,发高烧;2月10日凌晨2时,杨宝森因高烧引起急性肺炎逝世,享年49岁。2月17日,首都文艺界为杨宝森举行公祭治丧委员会成员有梅兰芳马少波等人,骨灰安放在京郊福田公墓。

个人作品

代表剧目

唱片作品

创作特点

杨宝森是中国京剧史上的“四大须生”之一,他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谭派和余派艺术,使得“杨派”成为当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京剧流派之一,更造就了“十生九杨”的京剧生行格局。杨宝森虽以唱功为主,但是做派也有相当的功力。他曾得到名师陈秀华及堂兄杨宝忠的许多指点,曾向名票、余派研究家张伯驹先生问艺,也曾向王凤卿王瑶卿求教,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30岁以后,他逐渐脱出余派范围,吸取谭、汪(桂芬)诸家之长,对余腔有所变革。后创立了既出于余派、又大大有别于余腔的杨派唱腔。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他根据本人倒仓后的嗓音条件,并结合他多年的艺术实践、创出一种崭新的唱法,自成一家,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派”艺术特别是“文革”以后逐渐的“红”了起来。在今天的京剧界,“杨派”已属“显学”。“杨迷”遍布全国,连香港电台的票房也风行“杨派”。

唱腔唱法

杨宝森的唱腔、唱法,纯以韵味取胜,他的嗓子宽厚而低沉,音色不够明快,音域也不广,不宜大起大落、激昂高亢的唱腔,他避开了余派的立音、脑后音唱法,代之以自己的擞音和颤音。又利用较低部位如喉、胸的共鸣而使发声深沉浑厚,行腔与吐字力求稳重苍劲,不浮不飘,如写字之笔笔送到。杨宝森的唱腔简洁大方,虽少大幅度的起伏跌宕,却于细微处体现丰富的旋律,细腻而不琐碎。他的唱腔舒展平和,至晚年虽嗓音甚或临场失润,仍能以圆熟的行腔来弥补,而不显枯涩生硬。

演唱细节

杨宝森在唱腔上与余叔岩不同。他注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包括对唱腔细微之处的润色,如“擞音”和“小弯儿”等,以及念白和表演。他的唱腔源自余叔岩,但他不断推敲和揣摩声腔中的细节,特别是在“擞音”等技巧的运用上,突出了杨派的特色。他的“擞音”总是刻意强调每一个音符,将余叔岩的气声唱法改为实音,使声腔更加饱满有力,与余叔岩的风格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贯穿于杨宝森的录音之中,成就了他独特的杨派艺术风格。

“朴拙”意蕴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巧拙"是一对重要的美学范畴。"巧"指的是精巧的创造,而"拙"则指造物的素朴与自然。在书画领域,古人一直强调"宁拙毋巧"。窦蒙将"拙"作为书法的重要审美原则,并解释为"不依赖技巧而显得拙朴"。《道德经》中也提到了"大巧若拙"的哲学思辨。杨宝森的艺术中体现了"朴拙"之美,这源于他在"以巧补拙"的勇气和决心上。

杨宝森的"拙"体现在他的嗓音条件先天不足,缺乏余叔岩那种挺拔空灵的声音。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杨宝森发挥了自己中、低音的特长,形成了与余派截然不同的杨派艺术风格。许翔麟在谈到杨宝森的艺术时认为,他具备了"藏拙的学问"。杨宝森很擅长隐藏自己的不足,例如,如果他的胳膊有伤病,他会尽量避免高难度的武戏,而更多地选择唱功戏。作为一个以唱功为主的演员,他嗓子的调门偏低是一个难以完全回避的问题。对于音调上的"拙",杨宝森采取了三种方法:"藏"、"补"和"化"。他敢于降低调门演唱,冒着失去观众的风险,以细腻委婉而醇厚的韵味赢得观众的欣赏。除了降调,杨宝森还通过发挥中、低音的优势来抵消自己的短处,而不是消极地回避自己的不足。杨宝森通过"由巧入拙"展现了"朴拙"之美,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了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发挥自己特长的经验。这也是后来"十生九杨"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

人物评价

杨宝森是一位很全面的高水平的老生演员,在谭、余的传代作用中起着中坚作用。在他的表演中,观众找不到缺点,他能很好地运用余派的艺术特点来诠释自己的角色。他能演的戏有百十出,水平均衡,都有很高的品质。他的扮相好,其唱腔纯正宽润,是后辈京剧演员学习的楷模。(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京剧学者刘曾复评)

杨宝森是一位寂寞、清贫的艺术家。古今中外,生前不被广泛接受,生活清贫乃至潦倒,死后却名声大噪的人并不少见,但杨宝森的悲剧命运却特别耐人寻味。它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对于观众在21世纪认识、保存古典戏曲艺术似乎不无启迪。(京剧评论家柴俊为评)

嗓音沙哑学麒派较易,而杨宝森竟用这种先天不足的嗓音来学余派,来唱那种循规蹈矩、有条理、有章法、只靠真才实学而无法偷工减料的横平竖直的唱腔,并且唱出了水平,唱高了质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应该归功于他用后天的过硬本领克服了先天的自然缺陷,显示了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北京大学教授、京剧理论家吴小如评)

杨宝森创造的杨派,是以他独特的唱腔和唱法取胜,他的演唱特点是朴而不拙,实而不滞,平而不直,清而不板,深沉而不胶着,苍厚而不浑浊:腔调虽然平实,有时还“耍着板”唱,但“耍板”的时候,只从节奏上给人以细腻巧妙的快感,既不油滑,也不疏失。这就是杨派既不从险峭中标新立异,而又明显地与众不同的地方。(京剧理论家吴同宾评)

后世纪念

纪念活动

1994年10月,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举办纪念杨宝森八十五周年诞辰,并举行纪念演出和杨派艺术研讨会。

1999年10月,成都市重庆市两市杨迷为纪念杨宝森诞辰90周年,在成都蜀都剧场联合举办"杨派名剧”学习演出;同月,上海复旦、交大、同济大学、上师大等八所高校京剧联谊会,在同济大学工会俱乐部举行纪念杨宝森诞辰九十周年演唱会,上海杨宝森艺术研究会应邀派代表参加。

2008年3月,上海余杨京剧研习社在上海图书馆京剧沙龙举办缅怀杨宝森逝世五十周年京剧演唱会,邀请社会名票及余杨派京剧爱好者参加。

2009年5月15日至18日,适逢杨宝森诞辰百年,国家大剧院秉承弘扬京剧国粹、扶植民族经典艺术的宗旨,特别策划了“纪念京剧大师杨宝森诞辰10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

2019年5月16日至19日,适逢杨宝森110周年诞辰,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杨宝森诞辰110周年系列纪念演出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行。该次纪念活动邀请了中国八家院团的杨派传人与京剧工作者,以《“一轮明月——京剧名家演唱会”》、全部《伍子胥》《击鼓骂曹》《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杨家将》等杨派代表京剧作品与观众见面。

纪念作品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杨宝森的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长子杨孝亭,艺名小朵,亦演花旦;次子杨孝方(杨麟),艺名幼朵,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中年因病退离舞台。杨宝森系孝方的长子,堂兄杨宝忠(孝亭之子)后来成为著名琴师。

1931年,杨宝森与常州旅京中医之女赵霞章结婚。1939年,杨宝森与赵霞章结婚8年未生育孩子,机缘巧合之下收了艺人朋友两个月大的女婴为养女,取名为杨文蕙,乳名小玲。1953年,赵霞章因病去世。后来杨宝森与谢虹雯结为夫妇,有了自己的儿子杨。

艺术传人

生活趣事

别名杨失伍

杨失伍是杨宝森的别名,由他的姑父王瑶卿评述所得。在梨园行,王瑶卿被称为“通天教主”,其才高艺博、学识丰富,并且善于因材施教。他曾对杨宝森演过的戏逐一进行评述,最后以幽默方式概括为“杨失伍”。杨宝森的舅父姜妙香也在场表示赞同。评述中,“失”指《失空斩》,“伍”指《伍子胥》,而“杨”除了姓杨及《杨家将》外,还指他在《四朗探母》中扮演的杨延辉。“杨失伍”是王瑶卿对杨宝森演出主要作品的风趣概括,这些戏也是杨宝森当时常演的剧目,和梅兰芳张君秋都多次合作。

卖掉祖传烟袋嘴

20世纪30年代,杨宝森的嗓子因极度疲劳受损,不得不在家中休养。这导致家庭陷入经济困境,有时甚至难以维持生计。然而,他仍然不懈地进行声乐练习,坚持研究余派艺术。有一次,为了换点钱去观摩余叔岩的演出,杨宝森甚至不惜把他祖传的烟袋嘴卖掉。

夜宵论艺

20世纪50年代初,在山东济南等地巡回演出期间,杨宝森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趣事。每天的演出结束后,他都会邀请同行的演员一起吃夜宵,边吃边聊当天的演出情况,探讨每个演员的表演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他在交流讨论时很认真投入,往往一直聊到午夜。在其他人已经吃完了晚餐,杨宝森才开始吃剩饭,并且吃得津津有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