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 :

更新时间:2023-05-13 10:38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原名承麟,满族,籍贯北京市,后改汉姓程,初名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1932年元旦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是我国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京剧“程派”表演艺术的创始人。20年代以后,他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并列为京剧“四大名旦”。

1910年,程砚秋6岁时因家道中落师从荣蝶仙学艺,1915年11岁首次登台就受到观众欢迎;1917年13岁嗓子倒仓,幸得罗瘿公斥巨资赎身,并介绍拜梨园大师梅兰芳、王瑶卿为师;1919年15岁开始独立挑班演出,开创“程派唱腔”,同年首次赴上海演出,一炮而红。1932年程砚秋自费去欧洲考察戏剧音乐,于1933年回国,主办中华戏曲学校,同时主编《戏剧月刊》,在戏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七七事变后,程砚秋拒绝出演侵略者的义务戏,迁居京郊“青龙桥”避世隐居,直到北京解放才重新回到舞台。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等。1955年拍摄电影《荒山泪》,1957年10月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58年3月9日因病逝世,后被批准为正式党员,享年54岁。

程砚秋于20年代创立的“程派”艺术,以独树一帜的发声、吐字、用嗓、润腔等综合技巧,创造了风格含蓄、深曲折、亢坠断续的唱腔;通过娴静凝重的舞台形象表现古代女性,尤其善于塑造遭遇悲惨、外柔内刚的中下层女性人物。主演的代表剧目有《荒山泪》《春闺梦》《文姬归汉》《青霜剑》《鸳鸯冢》等,其他作品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等。

生平经历

少年学艺,备受艰辛(1904-1922)

家道中落,拜师学艺

程砚秋原名索绰罗氏·承麟,1904年生于北京后海旁的小凤翔胡同。家中先祖是满族正黄旗,因军功封爵,至其父亲荣寿仍有世袭爵位,俸禄优厚。可惜好景不长,他还未满两岁,父亲就去世了,此后家境一落千丈。

童年时家计尚能维持。当时京城内京剧名伶谭鑫培红极一时,程砚秋常随母亲托氏去看戏,对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民国初年,旗人钱粮断绝,程砚秋的兄长也没有了工作,全家只能靠典当物品勉强度日。到他6岁时,家中勉强靠母亲做些针线活儿维持生活,家境每况愈下,前后搬了好几次家,最后搬到了天桥大杂院里,生活贫苦。此时适逢京戏的黄金年代,唱花脸的邻居相中了小程砚秋,建议其母送他进梨园行学戏谋生,也能为家中生计分担。母亲托氏不忍孩子沦落伶人(当时伶人地位较低,程砚秋本身是贵族子弟),万般无奈下,在小程砚秋自己要求下,拜荣蝶仙为师,成为荣师傅的“手把徒弟”。

程砚秋最初随荣蝶仙练武功,从荣春亮习武生。一年后随武生教师丁永利学过一出《挑滑车》。后因扮相秀丽,改从陈桐云习花旦,学《打樱桃》《打杠子》《铁弓缘》。调嗓时发现嗓音极佳,改学青衣,师从陈啸云,学《彩楼配》《别宫祭江》《祭塔》及《宇宙锋》。程砚秋童年时的训练异常艰苦,除去基本功的练习,还要做师傅家的杂活,每天顶着星星起来,半夜才能睡下,挨打受骂更是家常便饭。

11岁登台,崭露头角

1915—1916年,程砚秋先以借台学艺的身份,在浙慈会馆参加名票房“春阳友会”的演出,在这里得到不少舞台实践和观摩名家名票演出的机会。不久即正式参加营业演出,在丹桂茶园(北京东安市场内)为赵桐珊(赵桐珊)唱开场戏,边学边唱。因嗓音高亢,被刘鸿声邀请,为之配演《辕门斩子》等;又应晚年的孙菊仙之约,为孙菊仙配演《朱砂痣》、《桑园寄子》等,均获好评。他的演出,尤为诗人、剧作家罗公所赞赏,称其:“今艳秋晚出,风华相映,他时继轨,舍艳秋为谁,来轮方遒,当仁不让”,认为程砚秋的风采不输梅兰芳。当时“青衣泰斗”陈德霖有个外号叫做“石头”,程砚秋和其腔调、唱法、嗓音很接近,于是被赞誉为“小石头”。

13岁嗓子倒仓,遇恩师罗瘿公尽心栽培

程砚秋能唱戏挣钱,荣师傅非常高兴。这时的程砚秋白天要练习基本功、给师傅家做活,晚上奔波唱戏,十分劳累,但是荣师傅把他当做自己的“栾树”,不顾他的劳累,逼着他唱戏挣钱。13岁的程砚秋正是身体发育,变声倒嗓的时候,没有良好的休息和调整,他的嗓子开始变得嘶哑,开始“倒仓”。但荣蝶仙为了钱财,又应下了上海戏院的约请。

罗瘿公听说程砚秋的艰难处境后,出于爱才之心,向银行贷款了七百大洋,用这笔巨款从荣蝶仙手中赎出了他,提前出师,并为他更名程艳秋,字玉霜。接程砚秋出荣家时,罗做诗“垂柳做团春烂漫,迎风直送玉郎归”,表达了由衷地喜悦。接下来,罗瘿公为让他精熟业务,一面请中医为其调治嗓子,又让他师从阎岚秋学刀马、打武把子,从乔蕙兰、谢昆泉、张云卿昆曲,同时每晚在王瑶卿家学京剧;一面亲自为他讲授诗词歌赋及书法,安排观摩戏剧、电影等课程,提高他的文化艺术修养,为其成材全面打好基础。

1919年,程砚秋的嗓音开始逐渐恢复,罗瘿公即命他投拜在梅兰芳的门下执弟子礼。恰好张謇南通市建立“梅欧阁”,梅兰芳即亲授《贵妃醉酒》,由程砚秋代他赴南通参加演出,以示祝贺。这是程砚秋倒仓后的第一次登台。以后又陪梅兰芳演出《天河配》《上元夫人》等,从中得到不少教益。各班社得知程砚秋嗓音恢复,纷纷争约。1920年,他先搭余叔岩班,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审头刺汤》《御碑亭》等,深受余叔岩表演艺术的启发和影响。1921年,应高庆奎之约,在华乐园挂二牌,演《奇双会》《汾河湾》和《芦花河》等。至此,程砚秋已以自己的艺术实力,在观众中得享盛名。1922年1月,组织和声社,开始挑班演出。

初出茅庐,大器早成(1922-1930)

上海首演,一炮而红

时间回到1924年以前,这一时期,梅兰芳已经陆续排演了古装新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影响所及,京剧旦角纷纷效仿。罗瘿公及时引导程砚秋开辟自己的戏路,指出:一定要编演“情节戏”,有头有尾地唱,特别要求他钻研唱腔、唱法。程砚秋嗓子恢复后,在王瑶卿的指导下,加上自己的勤奋钻研,不再一味仿效梅兰芳的戏路,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练出了以“立音”、“脑后音”为主的一种特殊发声方法,形成了一种幽远、哀怨的新唱腔——“程腔”。

1922年10月,程砚秋首次赴上海市演出,当时确认的余叔岩因故未能参演,戏院提出由程砚秋挂头牌,初出茅庐的他顶住了重重压力,一炮而红,场场座无虚席,一时间,他的名字红遍了整个上海。除上演了传统剧目外,还上演了《梨花记》和《龙马姻缘》,这次演出以文武昆乱不挡,技艺精湛而大获成功。

成家立业,名满梨园

1920年梅兰芳的原配夫人王明华,即砚秋的师娘,向其介绍果湘琳(京剧艺人)之长女。当时程砚秋一心在戏上,年仅16岁,觉得成家尚早,便没有应下。到了1921年2月,罗瘿公与梅家再次撮合,巧的是,仍然是果家的女儿,不过是次女果素瑛,程砚秋看了照片觉得很合适,这桩婚事便就此定了下来。1923年4月9日梅兰芳夫妇为媒,为他们举行结婚仪式。1923年4月26日,程、果二人举行结婚典礼。此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传为佳话。

同年,他二次赴上海演出。这一次程砚秋演出的《苏三起解》《六月雪》和《贺后骂殿》都是改编后的,得到“旧戏新唱”的评语。同时《红拂传》、《玉镜台》、《鸳鸯冢》、《风流棒》等新剧也很受欢迎,尤其是《红拂传》盛况空前,演出时舞台两侧挂起一副对联,上联为“艳色天下重”,下联为“秋声海上来”,一时广为传诵。一时沪上程腔之盛,如风起云涌,继北方“无腔不程”之后,程腔开始风靡大江南北。表演方面,各剧也均有创新,各有精彩。如《红拂传》中红拂女与李靖出奔时的对舞,末场红拂女的双剑舞;《玉镜台》中,小丫环碧玉对谢鲲连说几个“使不得”时的身段、手势,都是独出心裁,既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又使观众耳目一新。至此,“程派”便开始以它的独创性而闻名。

此后,罗瘿公继续为他编写新剧,并继续由王瑶卿为之安腔,安身段。从1922到1924年4月罗瘿公病逝的两年多时间内,他以平均两月一出的速度,共排演了罗所创编、改编的12个新剧目,计有:《梨花记》《孔雀屏》《龙马姻缘》《花舫缘》(1922)、《红拂传》《玉镜台》(又名《花筵赚》)、《风流棒》《鸳鸯冢》(1923)、《赚文娟》《玉狮坠》《青霜剑》及《金锁记》(1924)等,其思想内容大多跳不出儿女恋情的范围,并多以大团圆结局,从各侧面写男女婚姻问题、社会问题,对封建婚姻进行针砭。

痛失恩师罗瘿公,再上一层楼

1924年罗瘿公因病去世,对程砚秋而言,罗瘿公亦师亦父,无论是赎身、教导,对于他的戏曲之路,都有莫大的帮助。悲痛之余,社会上开始有與论说:罗瘿公一死,程砚秋也就完了。昔日因罗瘿公情面而帮扶过程砚秋的有些朋友,也冷淡下来。

罗瘿公在病重时将程砚秋托付给自己的好友金仲荪先生,金仲受罗公嘱托,继续为其编剧,第一个剧本是《碧玉簪》,然而王瑶卿对于金仲荪并不相熟,不愿为这一剧本制作。程砚秋不得不担负起自己创腔、自己设计身段的任务。这次尝试,得到预料之外的成功,连王瑶卿也在背后大加赞扬。从此,程砚秋便集创腔、导演、演出三者于一身,走上了自创、自导、自演的道路。

1924—1931七年中,程砚秋除继续上演一批传统剧目和上演自己的一部分本戏外,更排演了金仲荪为之编写的9个剧目,计有:《碧玉簪》(1924)、《聂隐娘》、《梅妃》、《沈云英》(1925)、《文姬归汉》、《斟情记》(1926)、《朱痕记》(1927)、《荒山泪》(1930)和《春闺梦》(1931)。其中《荒山泪》和《春闺梦》是在他的建议下编写的。1925年3月,程砚秋率鸣盛社赴东北地区张作霖50寿诞唱堂会戏。

程砚秋继梅兰芳之后声誉鹊起,使得关注着京剧发展的有关专家也不由得承认,民国以后,旦角勃兴,成为戏班的主体,主要得力于梅兰芳、程砚秋二人之功。而其时,比程砚秋早出的旦角演员尚小云、荀慧生也以各不相同的新戏和各自的表演风格,为京剧添彩生辉。由于梅、程、尚、荀争奇斗艳,报刊对他们的宣传也花样翻新。北京市一家名叫“顺天时报”的报社,于1927年举办了投票选举名旦的活动。梅以《上元夫人》、程以《红拂传》、尚以《摩登伽女》、荀以《丹青引》竞演。票选结果依次是梅、程、尚、荀。从此,观众就将这四位在旦角行当中各具魅力的艺术家,称呼为“四大名旦”。

戏剧革新——以艺名世,以德照人(1931-1949)

独树一帜,发展“程派”

除了排演新剧,研究唱腔,程砚秋在发扬戏曲的影响力,培养戏曲新人上也尽心尽力。1929年,他与金悔庐、李石曾合办了南京戏曲音乐院。1930年,与焦菊隐、金悔庐合办了中国高级戏曲职业学校,后改名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932年1月,又与金悔庐、徐凌霄等合作主编了戏曲学术刊物《剧学月刊》,培养了许多戏曲人才,也进一步提高了戏曲的地位。同时,程砚秋提出自己的戏剧主张,在《我之戏剧观》中明确提出自己在看待京剧功能和作用上的观点:“一切戏剧都有要求提高人类生活目标的意义,我们演一个剧就应当明了演这一个剧的意义。······如果我们演的剧没有这种高尚的意义,就宁可另找吃饭穿衣的路,也绝不靠演玩艺儿给人家开心取乐”。体现了程砚秋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把戏曲的功用上升到了民族国家的高度。在这种戏剧观指导下,程砚秋三十年代初叶先后创排了金悔庐编写的《荒山泪》、《春闺梦》和陈墨香编写的《亡蜀鉴》这些影喻现实、富于思想震撼力的新剧目。程派的悲剧风格发展到了高峰期。

《荒山泪》《春闺梦》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表现了民族和人民的呼声,得到了观众的共鸣。至此,程派剧目便从以往注重艺术的层面,跃入到现实主义的高度,显示出程派艺术的进步倾向和战斗风格。程派的悲剧风格发展到了高峰期。正如程砚秋自己所言的那样:“《荒山泪》《春闺梦》 的问世,犹之乎从平阳路上突然转入于壁立千丈的高峰,现出一个思想的急转势。”

1932年元旦,程砚秋收荀慧生的长子荀令香为开山门徒,在仪式上,他庄重地提出:“要对于京剧有一种信仰”,“技术固应重视,而尤为不可忽视者则为戏剧之社会使命”。同时宣布:将自己名字改为“砚秋”,号改为“御霜”,取“砚田勤耕秋为收”之意,与徒弟共勉。

游学西欧,发扬戏曲

程砚秋认为要发展戏曲,须改变旧时代戏曲演员的地位,应积极地进行戏曲的革新。于是在1932年元月,他放弃国内正红的事业,毅然自费赴欧洲考察戏剧文化。此次赴欧考察戏曲音乐,从1932年立春出国,到 1933 年 4 月归国,中间经过14个月有余。程砚秋就所闻所见,结合中国戏曲现状,撰写了《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书》,充分肯定了中国戏剧写意手法的固有优点,同时对改进戏曲工作提出了有卓越见解的十九条建议,对促进我国的戏曲改革起了积极作用。

宁死不屈,归隐务农

九一八事变后,为反对中国国民党当局不抵抗而节节退让,程砚秋于1933年编演《亡蜀鉴》,描写江油关守将马邈惧敌不战而降,其妻谏阻不听,自尽殉国的故事,体现了他的“对侵略者必须反抗”的思想。但是《亡蜀鉴》不久便遭禁演。

这一时期程他着力于悲剧的表演,继《鸳鸯冢》《青霜剑》《金锁记》(后改名《窦娥冤》)之后,又有《碧玉簪》、《梅妃》、《文姬归汉》、《荒山泪》、《春闺梦》和《亡蜀鉴》等一系列悲剧的上演、成功地塑造了王三姐、申雪贞、窝娥、张玉贞、江采萍蔡文姬、张慧珠等悲剧人物形象,他从此便以擅演悲剧著称。正是在大批悲剧剧目的艺术实践中,他的艺术风格逐步形成、成熟起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占北平市,找到了梨园公益会,要求组织京剧界的名伶联合演出为日本军队捐献飞机的义务戏。派人来请程砚秋时,一向谦和有礼的他愤然起身,说:“我不同意也不希望你们屈从,我不能为日本人挣钱买飞机,让他们轰炸我们的祖国和同胞。身为中国人要有点志气,就是把我枪毙了作鬼,程某也决不从命!”体现了一代名伶的气节。不久,他编演了《费宫人》一剧,但同样遭到禁演。后为了家人的安全,程砚秋在北平市“青龙桥”闭户读书,避世务农。直至日本投降北平市解放才重返舞台。在民族危难的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程砚秋宁肯荷锄务农,决不谄媚事敌,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与梅兰芳沪上蓄须罢演南北辉映,传为京剧史上的佳话。

1941 年,经过他两年精心创制的《锁麟囊》(翁偶虹编剧),才首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锁麟囊》是程砚秋演唱艺术的巅峰之作,是“程派”最富魅力的一个传世精品。1942年,为丰富戏路,他又排演了《女儿心》(翁偶虹编剧),饰百花公主。至此,程砚秋进入了他舞台艺术的黄金时期和成熟时期。

大师风范,心系祖国(1949-1958)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程砚秋重振精神,他在沪演出了一个时期,满足了观众的渴望。但是,那胜利的喜悦很快坠入到对当局的失望中,他扫视中国国民党接收大员的腐败,目睹国共谈判的破裂,心中不由蒙上深深的阴影。他怀着苦闷寄情于诗画中,为陈叔通先生画了一枝梅花,画角题诗:“料得喜神将莅止,毫端先放三分春。”直到抗战胜利,他宣布结束所谓的“闭眼、闭口、闭心”的“三闭”主义,实行“开眼、开口、开心”的“三开”主义,一代大师重出茅庐。

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等。同时,为了使京剧艺术面向人民群众,程砚秋率剧团先后到了祖国的西北、西南、华南、东北地区各地巡回演出。为鼓舞战士保卫祖国,他还置生死于不顾,到朝鲜前线和福建省前线,慰问人民子弟兵。

1953年,程砚秋的最后一部新剧《英台抗婚》问世,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了戏曲艺术影片《荒山泪》,195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请他和杨宝森合录《武家坡》一剧。

英年早逝,“程派”千秋

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了电影艺术片《荒山泪》,由于剧本比较简单和粗糙,有了加工、充实、修改的余地。吴祖光负责剧本改写,程砚秋则对新增唱词谱制新腔,并摄下了他结合剧情创作的二百多种水袖表演形式。1957年中央人民《武家坡》一剧。晚年的程砚秋致力广播电台请他和杨宝森合录了于教学和总结舞台艺术经验的工作。

1952年10月,在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时,程砚秋献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之一《三击掌》,并获得了该届的最高荣誉奖。程砚秋将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近百年来所达到的高峰之一。

1958年3月9日程砚秋因心肌梗塞症在北京市逝世,党组织批准同意追认程砚秋为中共正式党员。

艺术成就

开立新派——“程派”

1922年时,程砚秋在罗瘿公王瑶卿等大师的帮助下,演出已经小有名气,他根据自己具有“脑后音”的特点,在王瑶卿先生的指点下,扬长避短,刻苦锻炼,用气息支撑发声,以坚实的用气功力,练就了一条功夫嗓子,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唱腔——“程腔”。

在首次赴上海演出时便一炮而红,“程派”开始崭露头角。在罗瘿公的指导下,程砚秋“下决心研究唱腔,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并“创造合乎自己个性发展的剧目”,为创造出具有划时代性的“程派”艺术开出了新路。

此后十余年,程砚秋在戏剧革新上也颇有建树。在罗瘿公去世后,程砚秋又陆续推出多部新剧,集创腔、导演、演出三者于一身,“程派”进入辉煌和成熟期。这一时期程砚秋着力于悲剧的表演,继《鸳鸯家》《青霜剑》《金锁记》,又有《碧玉替》《梅妃》《文姬归汉》《荒山泪》《春闺梦》和《亡蜀鉴》等一系列悲剧的上演,成功地塑造了王三姐、申雪贞、窦娥、张玉贞、江采萍蔡文姬、张慧珠等悲剧人物形象,从此“程派”便以擅演悲剧著称。在新中国成立后,程砚秋又带领剧团奔赴祖国各地进行演出,同时上演《英台拒婚》,获得广泛好评。这些剧目都成为“程派”经典剧目,至今仍广泛流传。

在表演上,程砚秋无论在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剑术等各方面,也都有一系列的创造和与众不同的特点,因此它们和唱念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并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流派,全面展现在京剧舞台上。

自程砚秋先生始,经之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等第二代传人的传承发展,到如今以迟小秋张火丁刘桂娟等艺术家为代表的活跃于京剧舞台之上的“程派三代”,一直都兼具流派特色和个人风格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对于当今京剧舞台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程派”艺术特点

唱腔——幽咽沉郁,独具特色

凌霄汉在《霜杰集》 中曾指出 “艳秋经倒嗓养练数年,复成现在之嗓音,有清锐之高音,且有一种沙哑之音,即利用之而成幽曲低徊之韵调。”程砚秋创制新腔得到了王瑶卿的直接指导,是结合自己倒仓后嗓音变化,出现了脑后音和鬼音的特殊情况设计的。由于程对于他的气口和音量都有极强的控制能力,故在唱、念上收放吞吐、强弱高低的对比鲜明。叫头、高腔、长腔每每拔地而起,盘旋而上,至极高处犹如一缕游丝飘曳天外;低腔,小腔也全凭潜气内转,如同石阻急湍,曲而下,幽咽回环,若断若续。程腔在这种地方真能够给人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尤以用韵母送气的“硬擞音”,为旦行演员所不多见,这种唱法大都用于唱腔行进的快速转折处。又擅用快颤音和慢颤音,还常常在脑后音和鬼音的运用当中出现一种凄厉的音色,这些润腔方法加强了猩腔的感情深度,有力地表达着人物怨愤不平的情绪。

他的唱腔特别注重“以字行腔”,追求字“正”的艺术效果。编腔时注重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从人物感情、性格出发设置旋律。程派唱腔旋律强调高低对比,使唱腔生动而不呆板 。同时十分注重节奏处理,包括腔板的密与稀、音量的轻与响、速度的快与慢、行腔的收与放,以及过门、转板等都安排得张弛有致,使旋具有抑扬顿挫之美。

念白——情绪饱满,节奏分明

程砚秋的念白讲究语音的美感和音韵的和谐。他的念白字正腔圆,讲究平仄、尖团、气口、喷口、咬字归韵、四声尖团,“上口”与否并讲究发声共鸣。念白基本采用慢吐,字音真切清楚。念白的低音常常带用喉音、立音、齿音、运气、提气,使念白字音达到字清、流畅、音色甘甜,圆润悦耳。而且,念白讲究性格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情而异 。大段念白更是情绪饱满,节奏分明,音乐感很强,同演唱一样能强烈地表现出人物内心情感。其表演亦有独到之处,功底磁实。

身段——刚健啊娜,飘洒迅疾

程砚秋注重运用身段技巧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他的基本功深厚,身段舞蹈的台步稳健、圆场利索、水袖飘洒,身段端庄流丽,稳重大方。他吸收太极拳、武术的形体气韵,使身段含而不露、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具有放收、开合、虚有、宾主、进退、收纵的对衬的美学特征 。

他的水袖表演不只为塑造那些娴静端庄、身世凄凉的古代妇女形象,而且成为表现难言之情和难状之境的舞蹈语言。他从书画、武术中吸收滋养,每天看帖、临帖、练刽、打拳,认为要练好水袖“外要练剑,内要练心”,把书法艺术中“龙飞凤舞”的墨韵融会到水袖中,并归纳为勾、挑、撑、冲、拔、扬、挥、甩、打、抖十字诀。他在《朱痕记》“风雪牧羊”一场,那几下撑、扬、甩、抖水袖,表达出赵锦棠诉苦的心情;《荒山泪》抢子追赶时,水袖翻舞,挥荡出四十多种舞姿,曾被人以诗比为“万点寒鸦噪夕阳”,这个“噪”生动表现了剧中人张慧珠急痛交加的内心世界。他小时学过武生戏《挑滑车》,又向武术家高紫云、张斌如等学过剑术、五行锤等,武功极好。他偶演武打戏,战器舞极有特色,快而潇洒,刚健婀娜又带些花哨。《红拂传》的“剑舞”,《梅妃》中的“惊鸿舞”也都极尽妍态。

题材——关注现实,注重历史

程砚秋不仅关注现实社会,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特有的悲悯情怀对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传统女性的悲惨遭际给予极大的艺术审美观照, 使观者在观看这些剧目时,不再是娱乐的心态,而是被感染甚至是思索与反省,如《六月雪》中的窦娥、《青霜剑》中的申雪贞、《荒山泪》中的张慧珠等。此外,程砚秋的新编剧目还注重思想内涵与历史故事的完美契合,产生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一些借古喻今的历史剧,程砚秋从剧情结构、人物塑造、唱词设计等处入手,虽是演绎历史故事,但仍关注于现实,促使悲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直指观者内心,如《亡蜀鉴》《梅妃》《费宫人》等剧目。

程砚秋的演唱,开辟了京剧且角歌唱艺术新的发展途径,影响至今。

主要作品

代表剧目

相关著作

人物评价

人民戏剧家田汉作诗赞曰:留须谢客称梅大,洗黛归农美玉霜;更有江南伶杰者,歌台深处筑心防。

冯牧先生: 程砚秋同志在歌唱艺术上的成就,的确为京剧旦角的歌唱艺术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可以说程派的唱腔,是程派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在倾诉着人物的痛苦辛酸心情时的歌唱,往往能收到使观众凝神屏息、悄然动容、泫然泪下的效果;这是过去的京剧演唱艺术所难以达到的。

金仲荪《赠程玉霜》诗:伶官游侠并,名士美人兼。骨傲偏宜冷,神清亦自严。酒阑频劝语,孤洁易招嫌。

作家、编剧翁偶虹:程砚秋为人恬静、谦和,与之相处使人油然而生钦敬、愉快之感。他为人的品格、精神面貌,不仅感染着他的朋友、他的同业,也深入他的戏中。

后世影响

在继承梅兰芳艺术的基础上,程砚秋突破了梅兰芳代表的 “ 中正平和” 的传统审美理想,开创了菊坛 “沉郁顿挫” 之风。“中正平和” 与 “沉郁顿挫” 构成了京剧鼎盛时期两大基本审美品格。而这两位大师在对峙中推动了京剧艺术的进步。另外,程砚秋被许多京剧史家认为是京剧改革的急先锋。比如程砚秋在京剧戏班中最早推行舞台革新,取消了开锣戏,准时开场、散场,并创造出一种硬片大幕,净化了舞台。在新戏的编排与演出上,他也勇于尝试从舞台、表演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

程砚秋在京剧舞台“生旦并重”的局面中,极大地丰富了旦角的唱腔,在众多旦角演员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程砚秋依据文学描述和人物的需要“依字行腔”创造出抑扬错落、疾徐有致的新腔,并把唱腔和身段融合在一 起,使程式化的表演装满了真实的人间情感和惊人美感。“ 依字行腔”后来已经成为戏曲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段,这是程砚秋完成的。程砚秋幽咽婉转、低沉抑郁、柔中带刚的唱腔正是他唱腔音乐美学观中“永”字的集中体现。他是艺术精湛的表演艺术家,他是敢于革新、游学欧洲的戏剧家,他是无私奉献、一丝不苟的戏曲教育家。他顽强不屈、高风亮节,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隐居青龙桥,誓不为日本人演戏。他一生提携后辈无数,抗日战争时期仍然关心张君秋的艺术。程砚秋所创造的艺术财富和社会价值都值得后人不断探索、认真研究。

后世纪念

1960年1月,程派剧团正式建立。1960年3月9日,程派剧团在北京市人民剧场,由赵荣琛演出《玉堂春》,王吟秋演出《大祭桩》一折。演出同期,由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了程砚秋艺术生平展览,戏剧出版社出版了《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程砚秋舞台艺术》等书。

1983年3月,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等联合主办了纪念程砚秋逝世25周年活动。

2003年12月8日,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4年7月至8月,迟小秋举办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10周年专场演出。

2018年9月1日、2日,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等主办《程韵流芳》名家名票演唱会,纪念程砚秋逝世60周年。

程砚秋墓志铭

程砚秋同志,满族,1904年生于北京,六岁起学习京剧昆曲,曾受业于名师王瑶卿之门,17岁即成班演出。他在唱工和表演方面刻苦钻研,勇于革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获得了卓越的成就。30余年来,他的艺术一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砚秋同志出身于贫苦家庭,对于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感情,为人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抗战爆发后,北平市沦陷,他因反对敌伪的压迫毅然脱离舞台,下乡务农,坚持不为敌人演出,发扬了高度的民族气节。全国解放后,他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所鼓舞,从1949年起即积极参与国际和平运动和戏曲改革工作。抗美援朝战争中,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捐献义演,并在全国各地进行慰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演出。在国家举办的历次全国演员讲习会和日常教学中,他尽心将自己的艺术创造经验传授给新一代。他工作认真,作风朴素,对于国家委托的任务全力以赴。

相关人物

家庭关系

社会关系

师徒关系(“程派”传人)

人物轶事

收徒不相见

1940年时,程砚秋为躲避日军在北平市青龙桥隐居,这个时节他收了一个徒弟叫赵荣琛。这个孩子是山东省国立剧院京剧系的学生,醉心于“程派”多年,恰巧该院老师关丽卿对“程派”戏较为熟悉,给他讲授了许多程派戏曲,让他更加想要学习。1938年,赵荣琛和同学们组成了一个实验京剧团,到重庆市巡回演出。一次在唱“程派”戏时,被程砚秋在重庆的挚友许伯明先生相中,主动提出让这个孩子拜程砚秋为师的建议。随即便给程砚秋写信说明了情况。因为程在隐居避世,所以赵荣琛便寄了一封拜师的门生帖,就当拜师礼成了。这样,徒弟在远方学习、演戏,师傅在京郊隐居、避世,师徒二人连面都见不到,只能以“函授”的办法来进行师徒之间的交流。程砚秋寄剧本、讲要点,同时指导表演方面的关键问题。赵荣琛对声腔和表演有不清楚的地方或在台词戏意上有不明白之处,便写信请教师傅,就这样书信往还,持续了五年之久。一直到日寇投降,1946年程砚秋赶赴上海演出时,师徒二人才第一次相见。

程砚秋加演三场

作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并没有名角的脾气,一向以谦和有礼著称。有一次为他操琴的是位青年琴师,面对程砚秋这样的名角、大师,又激动又紧张,越是担心出错越出错,紧张中竟把一段名唱的过门拉错了,严重影响了演出,观众席出现了嘘声。这名琴师心想:这下完了,饭碗准砸,便做好了被辞退的打算。一场戏罢,他见到程先生刚要开口道歉,却被一把拉住,程砚秋安慰他说:“看来你的戏还不熟,不要紧,咱们再唱几场。”之后,为了锻炼这位青年琴师,程先生连续加演了三场。也就是说,一位大师陪着初出茅庐的小琴师多演了三场。

保护12套大曲

程砚秋从年轻时候就特别关注民间戏曲音乐。1950年,程砚秋率领剧团到达西北,在新疆喀什,他听说当地有一位名叫哈西木的民间音乐家,精通盛行于陶唐时期的12套大曲。这种乐曲形式流传地域很广,但在历史过程中几近失传,少有人能够演奏。当程砚秋听说大曲尚有传人的消息,立即在当地领导陪同下,登门拜访了这位老艺人。当时哈西木已经70多岁,他见到程砚秋,非常激动地说:“过去几十年,谁也没有理会过我,我有东西没人要,本以为只有带到土里去了。想不到连北京的大人物都知道我,这就好了。”哈西木为程砚秋一行奏起12套大曲,可惜没有带录音设备,也没有人能把曲谱记录下来。正在程砚秋无计可施的时候,沈钧儒先生率领一个中央慰问团也到了叶尔羌汗国,程现秋亲自去向沈老求援。未料。这个慰问团所带的录音钢丝,还只够用4个小时,而12套大曲,每演奏一支就得两个小时,难题还是解决不了。程砚秋带着遗憾回到乌鲁木齐市,把困难向王震将军作了汇报。彼时,西北刚刚解放,王震军政事务格外繁忙,程砚秋只是向他报告有这样一件事,没有向他提出任何要求。让程砚秋没有料到的是,他率团返回北京后不久,就听说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把哈西木用飞机接到乌鲁木齐,组织人力把老人演奏的12 套大曲全部录下音来,还给老人发了一笔数目可观的劳务报酬。这次12套大曲录音,后来成为研究古代民族音乐的宝贵资料。据说,全部盒式录音磁带现仍旧完好的保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库里。

程砚秋“耻歌寇盗“

抗战爆发,北平市陷落,日本侵略者强逼北平市梨园公益会组织京剧演员演出义务戏来筹措资金买飞机。公益会迫于无奈和程砚秋商量,一向温和有礼的程先生愤然起身,说:“我不能唱这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为捐献飞机义演的事,我程某人宁死枪下,也决不从命!请转告日本人,不用找梨园同业的麻烦,我自己有什么罪过,让他们直接找我说话就是了!”此举让众人叫好,但程砚秋也被日军盯上。

1941年,程砚秋从上海演出归来。他在前门车站刚一下来,预先守候着的汉奸、特务和日本宪兵就围了上来,借口检查,把他拉进拘押室问话。20多个特务、宪兵一拥而上,将他团围住,拳打脚踢,企图捆绑他。他怒火满腔,毫无惧色,仗着一身武术根底,一手好太极拳,且战且退。他退到屋柱前,背柱而立,左迎右击,把敌人打得纷纷倒退,不能近身。然后抽一空隙,冲出拘押室,奔向车站。程砚秋只身空拳,力敌群寇,显示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但为了家人的安全,他决定退隐归田,绝迹舞台,青龙桥隐居避世,荷锄种田。程砚秋在北平市“耻歌寇盗学犁锄”,梅兰芳在上海蓄须明志,罢演绝唱。这两位艺术大师的高风亮节,南北辉映,一时传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