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阴古镇 :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3-10-30 17:33

棠阴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黄县城东部的宜水河畔,距县城14公里,为棠阴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镇辖1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1.86万人,其中镇区人口0.9万人。区划代码是361026101,邮政编码为344000,车牌号码为赣F。镇四周青山环抱,碧水环绕,林茂竹翠,莲硕荷香,镇中桥头镇尾,桥塔相映成趣,古宅鳞次栉比;镇内大街小巷,祠堂各具特色,宅院错落有致,是宜黄县境内惟一明清赣派建筑群保存最完好的千年古镇。

棠阴赣派建筑群保存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吴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日字堂、三让遗风、绣花楼等。

2018年,棠阴古镇被江西省旅发委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棠阴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黄县城东南14公里处。当年汤显祖的千秋名剧《牡丹亭》就在这里首次上演。旧时这里所产夏布质量全省居一,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极盛时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五里长街商店栉比,有“烟囱三万六、人口十万众”和“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称誉。这里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历史上书院林立,寺庙道堂遍布,明清建筑数量最多也最为独特。曾有专家赞其四大独特之处:因地就势,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绝无雷同;宁静典雅,古朴清幽;图案精美。走进古镇棠阴,古雅的官邸民宅,高墙幽深的窄巷,卵石铺成的踏道,条石垒砌的台阶,让观光者领略到:这里是一个集古代建筑、艺术和民俗为一体的内涵极其丰富的明清文化博物馆。

棠阴古镇始建于北宋年间,因村庄依山傍水,故原名陂坪。临川区一居士吴,字敬文、号八府君,随父居住于临川,其家资丰厚,所拥田地连抚接宜,且喜游山川。一日游览到陂坪,见其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以为钟灵秀之宝地,遂于宋天圣九年(1031)携夫人邹氏来此肇基,并亲手植甘棠树于村西南通道边,祝曰:“汝茂,吾子孙亦昌茂”。数年后,吴竦所植甘棠树葱茏挺拔,茂然成荫,其子孙亦兴旺发达。至宋隆兴年间,吴竦七代孙时,吴家人丁家业更为兴旺,远近他姓,也相继迁入居住,人口与时俱增,各姓开基扩域,业盛家隆。后人不忘吴竦亲植甘棠之宏祝,取“甘棠茂荫”之意,改陂坪为棠荫,后又改称棠阴。明万历年间,因商业隆盛,为江南通商贸易中心地之一。彼时始称棠阴为“镇”。至民国28年(1940)始定为行政镇。1958年改称棠阴人民公社,1985年恢复镇制。

棠阴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水清澈,适合种植苎麻和茶叶。明清时期,棠阴以广种苎麻茶叶,盛产夏布而闻名。地处发源于宜黄县南部崇山峻岭东麓的宜河中游,地势平坦,河水到此流速平缓、清澈见底。河床东西两岸,全是卵石水滩,坦荡如砥。是漂白夏布的最佳场所,凡经这一带河水漂流出来的夏布洁白又具光泽。由于这一带河水水质好,远近各地制造的夏布都要运至这里漂洗白。每年端午节后,棠阴南自清浦(现名渣堡),北至索湖一带全长16华里的沿河两岸,夏布接踵覆盖,犹如地下银河,蔚然壮观。至明末清初,棠阴成了全省四大著名的夏布生产和集散中心地之一。最高年产量达40余万匹,棠阴生产的夏布远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棠阴逐渐成为交通发达,商贸兴旺的通商集镇。至清乾嘉年间(1736~1820),棠阴已成为江南三处最负盛名的夏布生产、经营集镇。据史书记载,当时棠阴镇有3.6万人烟(户),人口达12万之多,故当时有“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之称。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我镇工业形成了以水电、矿泉水、红薯粉丝加工、木竹加工等为主的工业产业,拥有中、小型电站10座,装机容量达8000千瓦。农业方面,全镇粮食播种面积共40458亩,其中早稻11759亩,中稻15808亩,晚稻12891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烟叶、制种、白莲、红薯粉丝加工等我镇的优势产业,其中烟叶1470亩、白莲3610亩、杂交制种4630亩,并形成了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格局。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个体经济、商贸市场繁荣活跃。

赣派建筑

棠阴镇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有着981年的建镇历史。棠阴古镇兴于明初,至清乾年间最为昌盛,“五里长街,商店栉比;十里河埠,商船云集;三万六千烟火,九岭十三巷”便是当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兴盛的工商业,也造就了棠阴一大批富商巨儒和朝廷命官。他们倾其财富,大兴土木,广筑楼台,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明清古建筑群。现保存较完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有“吴家大院、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日字堂、三让遗风、绣花楼”等。棠阴镇也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小城镇建设重点单位、江西省首批环境优美乡镇。

棠阴古建筑群离县城28华里。棠阴镇在2003年7月被江西省政府列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始建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已有970多年的历史。棠阴集镇,左山陵、右水泽、注秀抢奇,风光绚丽,古文化非常发达。棠阴古建筑类型很多,有祠堂、官邸、店面、门楼、牌坊、砖塔、廊桥、路亭等等,尤以民舍为最多。棠阴古建筑群被国内建筑学者誉为“明清建筑史的缩影”。

唐末五代十国时,四川省节度使吴氏宣后裔吴竦定居此地,遍植甘棠树,茂然成阴。《吴氏族谱?竦公传》这样记载:“公年植甘棠,于西南通,曰:‘汝茂吾子孙茂’,嗣是木秀繁阴,族游息肩其下,里之得名自此始。”故名“棠阴”。棠阴因水质独特而产夏布,因夏布经济蓬勃发展而使棠阴兴旺昌盛。据棠阴吴姓《吴氏族谱》记载:“……时赵祯九年(1031年)辛末,开址坡坪、逐留家,今上吴坊是也。”(注:上吴坊,即棠阴西角部)可见棠阴是相当古老的集镇,推算起来,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棠阴一带气候温和,河水清辙,适宜种植贮麻和茶叶,明清时期以夏布生产、茶叶种植而闻名。特别是夏布制作十分发达,最高产量一年十万余匹,远销东南亚。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通商贸易,交通集市,常住人口随之发展。明清时期,棠阴已成为方圆百里中的大镇,人口达十二万之多,当时人称之“大大棠阴镇”,而称县城则为“小小宜黄县”。悠久的历史、发达的经济、兴盛的工商业、富饶的物产,使棠阴的集镇建筑大规模的发展起来,街道纵横,店铺林立,明清时期,更是十分繁荣。棠阴有一首传唱了几百年的民俗音乐:“棠阴街有几里长?棠阴街有几条巷?几座桥来几座岭?几个菩萨坐壁上?”。当一群儿童游戏,左手拍右手互问互答时,棠阴镇的繁兴历史便全映在这首宛若“赵州桥来何人修?”式的古老相和歌特色之中。“棠阴街有五里长,棠阴街有十三巷。五座桥来九座岭,三尊菩萨坐壁上,满街都是夏布行。”其实,有着五里十三巷的棠阴镇,论起来就是吴氏、罗氏和符氏三大家族的聚居地,其中以吴氏家族最为显达,故民间有谣谚云“罗三千,符八百,吴家老无边价”,道出了吴氏家族家产无法数计的感叹。吴氏家族的兴盛,与吴余庆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被推荐赴京入阁院是分不开的,他后官到中书舍人,授徵仕郎,再升为右通政,由于精通书法,凡朝廷金银宝册、铁券敕、御制诗文等均出于其手书。吴余庆从政四十余年,清政廉明,告归故里时,随带的只有皇帝赐给的一些书籍而已,著作有《斯白集》、《流芳集》传世。明宣德五年(1430年),宜黄县知县谭政为他“恩赐”荣归祭祖兴建牌楼“承恩坊”竖立街口以示彰显。朱翊钧万历八年(1580年),吴氏后裔经商夏布发迹后,在中街兴建大宗祠“八府君”祠。

建筑风格

棠阴的古建筑群历经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其鼎盛时期的原貌已不复存在。现存规模只有当年的五分之一,但其保存下来的建筑群,既保存了明清盛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棠阴镇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建造者的审美情趣。棠阴镇现存的古建筑群具有三大特点。

依山傍水,错落有序棠阴镇是靠种植苎麻,生产加工、经营夏布发展繁荣起来的,其建筑物沿着流经这里的黄金水道依山傍河而修建,这既有利夏布制造商漂洗加工和运销夏布,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苎麻耕地,尽量保证种植苎麻的土地不被或少被占用。棠阴镇沿河道蜿蜒而修建的古街小巷,虽没有现代街道的宽敞笔直和壮观,但却清幽蜿转,别有韵味,其建筑物大小相宜、错落有序。体现了古代棠阴人纯朴厚重的自然生态观念和先进科学的经营理念。

布局合理,和谐协调棠阴镇鼎兴发达时,住户最多、人丁最旺的是吴、罗、符三大姓氏。故当地广泛流传“罗三千、符八百、吴家老倌无价尺(无法计算)”的民俗音乐谚语。吴、罗、符三大望族各集财力、物力开拓基域,修建象征家庭地位、名誉的祠堂和供子孙后代居住、经商的豪宅、店铺。这些祠堂、住宅、店铺,因各族各家的经济实力不同,家世背景各异,艺术审美情趣有别,所建造的房屋规模大小、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但总体结构上却呈现出祠堂宏伟气派,住宅错落其间,豪宅华丽堂皇,店铺朴素实用的特色。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建筑物高低错落有致,发挥了良好的采光通风作用,形成了布局合理、和谐协调的建筑风格。

博采众长,风格各异棠阴镇的古建筑群,无论是祠堂,住宅、牌坊、桥楼、庙宇等,大多数为梁式木构框架。这种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砖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屋瓜柱和梁,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结构严谨的木构架。平面布置常为三开间,大门多为青条石构建,上镌刻有门第牌号,庄重气派。屋内有天井,天井层次和大小与整栋房屋的纵深及大小比例协调,格局严谨且富有变化,每栋房屋在四周风火山墙的拱卫之中自行一体,并善于结合自然环境组成和谐巧趣的建筑空间。在房屋的风火山墙、檐、斗拱、梁坊、雀替、柱础、柱头、门眉、隔扇、窗等处,都有造型各异的浮雕。雕饰题材广泛,技艺高超、造型生动、图案优美、内容主要有人物戏文、飞禽走兽,花卉虫鸟,构图新颖生动,寓意巧妙别致,刀法精美,既体现了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又采用了当年典型的建筑艺术。

代表性建筑

棠阴镇基本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物有100余处,其中仅古宅名居就有58栋。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是:

“八府君”祠:是棠阴吴姓(吴姓为棠阴大姓,人数最多)的大宗祠,现为棠阴小学所在地。从建筑总体上看,前半部保存较好,后半部包括天井、寝宫已毁,前院门楼已拆除,改建成了小学校舍。据《吴氏族谱·八府君传》记载:八府君为棠阴吴氏开基始祖,即种甘棠者也。其姓吴,名竦,字敬文,排行第八,故有八府君之称。此祠兴建于朱翊钧万历八年(1580)庚辰岁七月,原有中厅三门、东西二廊、二十八柱、房外左右楼店、祠西厨房。八府君祠宅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中堂为三开间,步入中堂有三道台阶,中堂前是一院落,两旁设有厢房,相传每次乡试,皆在此举行。整座建筑宏观博大,其最具特色的中厅为单桅悬山顶,面阔3间,进深5间,有石础木柱30根,柱皆巨大,4根中堂立柱周长各为2.46米,专家考证为江南民居第一柱。石础周长达2.90米,有镂空宝相仰莲图饰。抬梁式构架,斗拱交叠,雀替均有精致的花纹。南梁雕有雀、鹿、蜂、猴图案,寓喻“爵禄封侯”之意。中厅两旁为掖门,掖门外各有小天井及上下两殿,为放置神主牌位之处。中厅前为一大天井,长19.67米,宽17.46米,中有古井2口。天井旁各有28柱走廊,栏杆相连。八府君祠与承恩坊仍保留明代建筑风貌,成为棠阴街上最古老、最经典、最兴盛的标志性建筑物。1933年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率红军在此召开过群众大会,为取得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留下了光辉的史迹。现存大量红军标语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历史见证。

“日字塘”老居:是座五开间住宅,坐落在棠阴镇下街西巷,因天井前半部为一长方型池塘,中隔长条麻石,形如“日”字而得名,现为罗姓居屋。“日”字塘以高大的外墙封闭,内屋分前后两厅,前厅设有门厅,前厅和门厅的地面以石板铺就,础柱木质,有简单纹饰。后厅础方柱石。前厅和后厅以天井分开,沿天井两侧为廊,沟通“日”字塘前后两部分。天井中央设有水池,池边未设栏杆。“日”池的地形,前厅高于后厅,堂外又高于堂内,这种反常的做法,据当地老百姓说是举步出书堂,寓“出门步步高升”之意。“日”字塘的结构整齐,平面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明确,其构架的用材较大,柱与梁的连接均依靠斗拱。月梁弯部的凸曲率较大,带有明代风格,前厅采用的斗拱多设置于廊檐上,而后厅的斗拱设置较多,做工也很精细。前厅的立柱粗于后厅,天井两侧厢房曾修整,其余保存完好,是一典型的明代中早期建筑。

承恩坊:又称功名牌坊,坐落在棠阴镇的下街口上,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是知事谭政为皇帝恩赐荣归祭祖的吴余庆而建,故坊名承恩。明隆庆辛未(1570)重建,1985年重修。承恩坊为全木质结构,坊高8.35米,宽5.1米,四柱三门三楼式。坊分3层,底层为两根1.12米长的木圆柱,立于基石上,每柱有两块刻花护方柱石。中门高3.13米,宽3.1米。门上横额镂刻有“中宪大夫通政司右通政吴余庆”13个正楷字,字下嵌有4个木质葵花园柱。字额上端为第二层,斗拱直托檩椽,八字檐向左右延伸而出,中央下嵌长方形额匾,黑边红底,横书“承恩”二字,遒劲俊逸,据传是吴余庆的手迹。最上层为土瓦歇山式枋顶,斗拱疏密得体,错落有致,翼角飞翘,斗拱复杂、斗拱间还有许多下昂,顶端有鲤鱼跳龙门的造型设计,反映了当时民间工匠的工艺。

“冠佳厅”(即罗家大院):罗家大院是一座清代建筑,规模大,工艺精巧,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斗拱、月梁做法特殊,多采用宗教花纹为装饰,建筑设置有明确的中轴线,沿中轴线两侧有规则地布置房间,建筑用材巨大,其中有一块长麻石达9米,被誉为江南民居第一长石,在当时全靠人工搬运情况下其难度极大,相传从远处将巨石运到棠阴,仅运费就花费了一根金条。

“恒福安”(即吴家大院、原乡政府办公地):是一栋典型的富豪宅院。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为清晚期建筑,保存较完整。突出特色是右厢房的一座绣花楼,在绣花楼上可远望宜水潺潺流去,迎恩塔也清晰可见,视野开阔。房檐、立柱、护栏布满精美的雕刻,整个建筑体现深闺幽美和神秘的氛围。

迎恩塔:位于棠阴镇建设村西北1500米宜水畔的龟山上,为6面7层砖石结构。塔高36米,直径8米,雄踞龟山,俯瞰棠阴,颇为壮观。塔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清代建成。塔南底层有门,高2.3米,宽0.84米。从第2层起,每面有窗口1个,计36个,层与层之间用砖砌成飞檐,厚约1米,塔内壁有两条通往塔顶的阶梯共588个,分两个门进入,互不相遇,至第一层可望但不可及,现塔顶部分损坏,顶部长有树丛,塔身有裂纹数处。

“式好居”:是棠阴吴氏家族中保留最好最完整的一座住宅建筑。始建于清初,原为书院,现为吴姓所居,因门楣题有“式好居”得名。“式好居”正门为“八”字形,门墙呈半圆形,沿门墙两侧各有一排矩形厢房,厢房之间为“U”形天井,中有三开间,明间为穿堂,左右两间为不规则形居室。各有六边形嵌花窗户,顶部构架为抬梁穿斗式,斗拱承托。整屋结构精美,显现出清代典型的建筑风格。

主要寺庙

桃华山寺:位于棠阴镇白竹村南5公里桃华山上。始建于宋,后废。明末寂庵禅师重修,旧时对寂庵禅师有“日驻桃峰,夜宿石门”之说,清初列为宜黄县四大禅林(桃华寺、今古堂、芭蕉寺、石巩寺)之首。清雍正年间(1723~1735),大殿被焚。清末,明海禅师致力重修扩建。寺前下为条石铺砌的两级天井,中立海山、寂庵、雷霆、未也、娄源五座大型碑塔,塔内藏历代和尚骨灰。1984年被列为抚州市地区开放寺庙。

石门寺:又名石门庵。位于棠阴镇鹿源村西南附近,与桃华山寺南北相峙。始建于宋而后废。明末清初,寂庵禅师重修。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1850)遭火焚。民国5年(1916)竹惠禅师历数年致力兴建。16年,欧阳姓无为该寺撰写《复兴石门寺碑记》。被列为省重点寺庙。

牛口寺:亦称牛首寺,牛首裨林。位于棠阴镇南部3.5公里宜水畔。寺前宜水穿流而过,一巨石屹然如牛口横截临江,风来触发如牛吼声,又波流其侧,往来如涎,故名牛口寺。明代中期,野僧败坏,变卖寺内产业,遂至址废。明末,苦行僧性融、顿悟偕十众住持整顿产业,洪氏仂公又施田乐助,殿宇得以扩建,后又衰落。清顺治十七年(1660)真觉寺鹤度上人与亲弟道馀来此复建,得以中兴。此后几经兴废,新中国成立初,苏火生重新修建,“文化大革命”间又废。1993年,释发梅又各方募捐筹资新建。

芭蕉寺:位于石村王板桥东1公里。据县志载:元代欧阳姓才立创建,始名普光寺,内设书院。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罗汝芳进士太湖县知县,为其题匾时改称芭蕉寺。大殿正梁上书有“清乾隆重造”。宝殿前檐梁上又书“清光绪甲午欧阳必德重建”。现寺内保存有一大石碓口,上凿“皇清康熙甲子”(1984)年号,另有大石脚盆、石面盆等原寺内用具。其佛殿长约13米,宽10米余、高8米余,宏大壮观。

自然景观

棠阴镇地处武夷山脉与雩山山脉向赣抚平原过渡地带,为丘陵山区,境内群山叠嶂逶迤起伏,宜水蜿蜒穿境而过,山水相连之间,奇峰异石,秀水清泉等自然景观十分奇特。

奇峰

笔架山

位于田西村东南文家山附近,有三个山峰并列,中间主峰较高,形笔架。清代,君陵黄氏文人诚初撰有《文笔下砚》一诗咏此山曰:石毫谁琢渍清泉,砚影浮空远着天。想是黄舆分壤籍,巨灵书后掷溪边。三青山:位于杨坊村店前东北5公里,主峰海拔522.7米,其山覆盖多种杂木和茅草,因颜色各异,深浅不一,有墨绿色、翠绿、淡绿,色间对比明显,故名三青山。

毛竹嵊

位于白竹村东北6公里,东西走向,山脊蜿蜒但起伏不大,犹如一直线,海拔400米,其山腰孟宗竹甚多。

异石

棺材石:位于敬老院以西宜河中心,河面宽阔,水面平静,深达数米,中突一长条巨石,形似棺木浮水,故名之。

灵牌石:位于棺材石下游百米许西岸边,其石耸立高约1.5米,迎河面处平整光滑立于水中,似灵牌故而得名。

交椅石:位于棠阴中洲娘娘殿河心,水深丈许,河面宽广,水流平稳,中突一巨石于水面似犬牙峰,高近1米,峰腰距水深约半米处有一石坐椅,常藏于水中不外露,下河洗澡者乘其椅上,十分自在。

钓鱼岛:位于龟山脚下。原名“角弓函”(又名塔下湾)。其处崖石随山脚延伸至河心,数块平顶崖石沿河岸并列,形似高矮大小不一的台面,台石笔直立于河底,水深数米,碧绿回旋,杂鱼广聚,钓鱼者多坐于台石上垂钓,历代称其为钓鱼台。

牛足印:位于田西村以东3里许有一大山,上下杂木丛生,中有一平石岩,其上有一牛脚印,大约半米,其神话传说甚多。

秀水

仙水巷:棠阴东13公里田西村干流1里许,有一悬崖峡沟,左右崖壁高70余米,相对垂直而立,构成一条长60米,宽1米许的水巷,全石为底,水深0.4米,清澈如镜。立巷内,抬头举目,一溪清水,从天而倾,溅起水星,迷漫巷空,纷纷扬扬,降而不停,晴天如雨,炎夏如秋。绕其崖,登其顶,坐于平石溪口,杂木环抱,凉风随来,寒气袭人。

隐士筛酒(即牛洒尿):王家堡西南7公里芒种石其上一线清泉,岭中段左侧大山,陡坡贯顶,茅草覆盖,丛中微显一悬崖,其上一线清泉,弧状而下达数10米至山腹,旱雨不易,四时不息,似隐士筛酒,亦似牛仫洒尿。众皆称奇,叹不绝口。

跳泉坑:镇之南4公里宜河西岸,崇山峻岭,杂木丛生,其间有一小溪,水源于山岑崖岭,蜿蜒流至下源山村口与下庄小溪相结合后,再沿两山间峡长山谷直下,途径10余处悬崖陡壁,溪水逐级下跳,流2里许进入一小潭,再平流10余米,汇入鸡冠堰水库。其坑两侧藤缠树合,密不见日,寒气逼人。

泉古井:位棠阴西南8公里崖岭村内,据爱新觉罗·旻宁十一年(1831)井旁所立碑文载:此井于宋末元初(1246~1279)由肇其祖廖春阳所凿,始名玉芸井。后由张伯琮改名玉泉井。井底沙砾琉亮,泉清而味甘美,一人用而不外溢,众人用而不竭,饮其水而寿人。用碗盛其泉,观其水略凸其碗,与他泉比则大异。

保护措施

棠阴明清古建筑群亟待保护。棠阴镇的明清建筑群留存于世的,集中在该镇镇政府所在地的民主、解放、建设、雷湾四村。这些古建筑正在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刻蚀。前几年,许多文物贩子前往棠阴,疯狂收购古建筑构件和其他文物,有的人甚至提出要整体收购古建筑。在一幢清代官邸“信坊公”中,这里的门窗雕刻精美十分精美,本来这天井边有6扇雕刻极其精细的大门,可惜已在前几年的一个晚上被人偷走了。同时被偷走的,还有厅堂里雕刻同样精美的神。前面提到的落轿厅顶上,现存有精雕细刻的藻井,但遗憾的是,这一藻井的边缘已经出现了破损。不少明清建筑的门窗都已破损,有的则被木板或其他物品替代。一幢清代民宅大门的高门槛,被居住在此的村民锯断,以方便摩托的进出。号称有100间房间的吴家大院,通往小姐居住的绣花楼的楼梯摇摇欲坠,令人踏上去时心惊胆战。在许多明清古建筑的旁边,当地村民用新型建筑材料建起了新式的农家楼房。不仅如此,前两年因村民用火不慎,一场大火将有8户村民居住的一幢清代民居烧得片瓦不留。在现场,只能看到一片残垣断壁。虽然说宜黄县委县政府以及棠阴镇党委政府对棠阴古建筑的保护有着清醒的认识,也采取了不少的保护措施。2008年,该县投入了6万元,由县文化局、文博所牵头,对该镇的古牌坊承恩枋进行了修缮,使得这一市级文物得到了妥善保护。同时,县委县政府为了保护位于棠阴镇的明代古塔“迎恩塔”,专门成立了以县长为主任委员的修缮委员会,投资50万元修缮迎恩塔,修缮工作现已接近尾声。

文化

棠阴古镇历史上因产夏布而商贸兴隆,经济发达,文化昌盛,这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不仅历代贤能俊杰辈出,而且吸引了不少当时有名望的才子前来传承文化。北宋大文豪王安石的老师杜子野先生曾在此著书立学,“东方的沙士比亚”汤显祖的惊世之作《临川四梦》也是在棠阴初演而闻名于世。棠阴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这里历史上书院林立,寺庙道堂遍布,可惜因近代战乱而大部分被毁。现存文化遗产主要有传承禅文化的寺庙和传承民俗文化的花灯会。

棠阴镇民间最热闹,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正月十五的承恩花灯会。承恩花灯会的来历,据传为:明永乐年间,京师大放花灯。朱棣和文武大臣在宫廷楼上饮酒观灯,诗兴大发。永乐皇帝有个习惯,他作的诗一定要通政大夫吴余庆的手书誊写。当吴余庆被召来时,只见他满面愁容。皇上问他何事发愁,吴余庆回奏,说是自幼丧父而今家中老母卧病冷冷清清,故而悲伤,皇上为吴余庆的孝心感动,特赐宫廷花灯给吴母观赏。此后每年正月初至元宵夜,吴氏便以支房为单位,各自制扎出造型各异的花灯,组成承恩、冠棠、带桥、天麟、天马、天鹰、长虹、十字、西巷、东巷、塔背、月池、松、均坪、昼锦、上仪、中秋节等17路花灯。在锣鼓唢呐和其它乐器的伴奏下,游街比美,热闹非凡。从此棠阴的承恩花灯会越来越红火,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时,其后裔还特地制作“五朝名卿”,“修大典”、“出纳王言”、“乡贤名宦”等四座牌灯,以纪念吴余庆的功德。

交通

乘车线路:从南昌长途汽车站坐车到达宜黄县县,到宜黄下车后,然后从县里坐车到达棠阴古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