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区 :中国江西省抚州市下辖区

更新时间:2023-03-28 18:11

临川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抚州市辖区,地处江西省东部,抚州市西北部,区域面积2121平方千米。根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临川区常住人口为1102421人。

临川区地处赣抚平原向武夷山区过渡地带,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临川区东汉时初称汝州市,后因西丰、定川两县并入改名“临川县”。1987年撤销抚州市和临川县,设立县级临川市,2000年撤销临川市,设立临川区。截至2022年,临川区下辖7个街道、19个镇、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临川区行政中心。

临川区2021年经济总量位居江西省第9位,经济以第二及第三产业为主,主导产业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电子信息和旅游业,同时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省主要产粮县(区),临川虎奶菇、抚州西瓜、临川金银花、抚州水已入选农产品地理标志。2022年,临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2亿元,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1:45.4:44.5。临川地处“南昌市近郊、闽台近邻”,境内昌福铁路向乐铁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抚州-吉安高速公路等交通齐全。

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经千年岁月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江西省两大支柱文化之一,产生了王安石汤显祖晏殊晏几道等一大批名儒巨公。抚州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境内抚州玉隆万寿宫遗址入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王安石、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纪念馆,有始建于东晋王羲之洗墨池,已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22年3月,临川区有临川灵谷峰、临川大金山寺景区、仙盖山景区等9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

名称由来

初为临汝,因境内有临水、汝水而得名,后临汝县因西丰、定川两县并入改名“临川县”。1987年8月,撤销抚州市和临川县,设立县级临川市。2000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临川市,设立临川区。因区划及地理环境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新石器晚期时代临川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临川属百越之地。据《汉书·地理志下》臣瓒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明确指出江南大部分地区在春秋战国之际属于古代越族聚居之地。临川处于交趾至会稽的中段,这里的原住居民是古越族中一支,叫“干越”,干越是越国的一个方国。建县前,现辖地夏商时属扬州地,西周、春秋属吴地,战国先属吴地,中属越地,后属楚地。

秦朝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后,一部分越人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但多数避居山区,成为“山越”人。东汉末年孙权据有江南后,不断对山越人进行围剿,并将所俘虏的山越成年男子编入军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今南城设立南城县,这是今江西省最早设立的18个县之一,治理的范围相当于今抚州市境域。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豫章郡南城西北境置临汝县。秦代至西汉,先属九江郡地,后属豫章郡南城县地。三国时,为孙吴领地,属临川郡晋朝南梁时仍属临川郡。直到两晋南朝,山越人才慢慢融合为汉族,今赣东境内的少数民族如、瑶、苗等民族均为山越人的后裔。

隋唐至宋元时期

杨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临川郡改名为抚州(抚州名始于此),临汝县改名为临川县,属抚州。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残暴和隋末的大规模战争,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史称“率土百姓,零落尽,州里萧条,十不存一”,而临川境域则不断吸纳北方士人定居,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唐朝江西省隶属江南西道,辖洪州、吉州区袁州区、信州、抚州市等8个州37个县,临川属抚州。宋代江西属江南东西路,设洪州、宜春市、抚州等9个州,4个郡,68个县,临川属抚州。元代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下辖临江、南城县、抚州等11个路,2个州,2个总管府,领51个县,临川属抚州路。

明清时期

明代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以致“产去而税存”,许多失去土地而无谋生手段的农民流离于官府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终于在临川东北部的东乡区酿成大乱。他们把家乡棉布、手工织麻布、瓷器、药材、木竹、茶叶、纸张和大米贩销到贵州省,又贩购当地四川省销售,再从四川采购山货贩运到江浙等地。崇祯年间,云贵高原两省抚州市籍商人多达3000余户,其中临川人不在少数。经商获利反哺于家族,加快了临川教育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固化了“才子之乡”美名。

明代设江西省,下辖南昌市南城县、抚州等13个府,1个直隶州,77个县,临川属抚州府。清代临川仍属抚州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抚州府属江西省湖东道,属抚州府;清雍正九年(1731年),抚州府改属江西省南抚建道,属抚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元年(1912年)冬废府、州建置,各县直属省。民国3年(1914年),划全省为豫章、浔阳区吉安市赣州市4个道,领81个县,临川属豫章道。后废道,县直属省管。民国21年(1932年),全省划分为13个行政区,临川属第五行政区。后行政区多有增减调整,直至民国38年(1949年),临川均属第七行政区未变。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人民解放军打通浙赣铁路线进入抚州市境内,5月9日,第二野战军第14军解放临川城。5月13日成立中共临川县委、县人民政府,隶属赣东北区贵溪分区,同年7月1日,临川县和临川市改属新组建的抚州分区,临川市为分区专署驻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4月临川市并入临川县,改为城关区,后又改称抚州市、抚州镇。1951年6月,撤销城关区改设抚州市(镇级),隶临川县,半年后,又改称抚州镇。1954年4月,抚州镇复从临川县析出,升格为县级镇。从此抚州市和临川县并列为抚州的两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971年后,抚州专区改称抚州地区,抚州市、临川县属之,直至1995年。2000年10月,抚州地区撤地设立地级抚州市,临川市撤市设县级临川区。2005年,共辖7街道,18镇,9乡。2006年12月,崇岗镇和钟岭、城西街道划入金巢开发区

地理

位置境域

临川区地处江西省东部,抚州市西北部,赣鄱平原东南部,武夷山脉南部,抚河中游,介于东经116°04'~116°39'、北纬27°31'~28°14'之间。东与金溪县、东乡县毗邻,南与南城县、宜黄县相连,西与崇仁县、宜春市的丰城市为邻,北与南昌市的进贤县接壤。区域面积2121平方千米。

地质

临川区东西向构造见于区境西北部龙会山,大岗乡八位村及南部荣山至茅排乡一带,系为双桥山群、和尚源构成,岩成倾角较陡,一般45~60度,同时有西北和北东向和张性张扭性断裂伴生。境内地层发育不全,以上统白垩系南雄市群红色岩系和第四系分布最广,次为元古代的双桥山群和震旦系尚源群的变质岩系,至于石炭系、三迭系、侏罗系地层,有零星露出。

地形地貌

临川地处赣抚平原向武夷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高北低,四周多为丘陵,中间为冲积平原,形成由南向北逐渐倾斜的小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在30~80米之间。南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300米左右,芙蓉山海拔1176米,是境内最高山峰。东部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最高峰灵谷峰为321米。盆地中间地势较复杂,平原、冲谷、岗地、丘陵交错分布,盆地外围的山地多为古老的变质岩所构成。

地貌主要分为平原、岗地、丘陵、山地4种类型。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8.5%。一种是冲积平原,分布在抚河崇仁河宜黄水下游两岸,地势开阔平坦,土层深厚,土质松软肥沃,灌溉方便,是区内主要粮食高产地区;另一种是溪谷平原,分布在抚河支流两岸,呈条带状,土质和灌溉条件较好,是岗丘之间重要耕作地带。岗地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面积占总面积47.7%。丘陵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部边缘,面积占总面积的17.5%。岗丘之间的凹地土层较厚,已开辟为田、排田,但产量较低。山地分布在南部芙蓉山一带,面积占总面积的16.3%。

气候

临川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生长期年平均302天,无霜期年平均264天,最长达316天,最短为21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08.9小时,年总辐射126.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795.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8.3天,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6月最多。年平均气温17.5°C,一年中7、8两个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9.5°C;1、2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2°C。

2月上旬立春后气温回升,3-4月南方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方干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经常分股南下,常造成低温阴雨。4-6月为汛期梅雨季节,雨量多,常造成洪涝。7-9月光照强,南风大,蒸发多,雨量少,高温易旱,常有伏旱、秋旱出现。9月下旬~10月为冷暖空气交替季节,北方冷空气开始增强南下,气温开始下降,天气阴沉多变。11-12月,受稳定的大范围的大陆冷高压控制,湿度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1-2月北方强冷空气常直通南下,天气寒冷,气温最低,常有雨雪冰冻天气出现。

水文水利

水文

临川区境内属鄱阳湖水系抚河流域,以抚河为主干,境内大小河流12条,总长度821千米,流域面积6760平方千米,河网密度0.37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20.5亿立方米,年排涝量42.3亿立方米,最大排涝量49.6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抚河,宜黄水崇仁河、东乡河、梦港河等都汇入抚河,注入鄱阳湖。黄河,境内长34千米,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4立方米/秒;崇仁河,境内长6千米,流域面积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73.4立方米/秒;东乡河又名云山河,境内长35千米,流域面积18.5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35立方米/秒;东馆河又名梦港河,境内长38千米,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6立方米/秒,支流有陈坊、娄浒、嘉麓、新安等港口。

水利

截至2021年3月,临川区共有各类水库251座,其中大型水库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库容432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上游水库、跃进水库、前进水库,库容量分别为3420万立方米、2190万立方米、1087万立方米,小(1)型水库26座,小(2)型水库185座,总库容为4.6亿立方米。

廖坊水利枢纽工程是抚州市第二座大型水库,该工程座落在抚河中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供水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于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6年4月主体完工,库容43200万立方米,该工程有效保障抚州50.21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每年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9461万立方米。

土壤

临川区土壤母质主要为第四纪红土、红砂岩和花岗石风化物,土壤类型有红壤、水稻土和潮土,山地土壤主要以酸性红壤为主。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临川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临川区有耕地61174.46公顷;园地11088.64公顷;林地83147.72公顷;草地1937.3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5789.7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801.21公顷;湿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436.43公顷。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底,临川区共发现各类矿产19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9种,列入资源储量表矿产地14处(不含铀矿),其中中型1处,其余均为小型以下矿床。临川区矿产资源以地热、高岭土、陶瓷土、铅锌、岩金等矿产为主,其中具有开发优势的矿产有地热、高岭土、陶瓷土、铅锌等,其他重要矿产资源包括岩金、铁矿等,具有找矿潜力的有银、萤石、铜矿等。全区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1个,主要开采地热、铁矿、金矿(岩金)、高岭土、陶瓷土、玻璃用脉石英、建筑用石料、砖瓦用页岩(粘土)等矿产。在开采矿山中,省发证矿山5个,其中,铁矿2个,金矿2个,地热1处;市发证矿山6个,其中,高岭土矿3个,陶瓷土矿1个,玻璃用脉石英矿2个;区本级发证矿山67个。

水资源

临川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深916.4毫米,年产水量18.3亿立方米。加上各河港上游的入境径流量124.4亿立方米,全区年均总径流量为142.7亿立方米。截至2019年4月,临川区地下水资源采量可达10万立方米左右,年均产水量为3650万立方米,有青莲山温泉的地下热水。

林草资源

截至2021年3月,临川区有林地面积约76855.3公顷,活立林蓄积量401.1万立方米,孟宗竹2793万余株,森林覆盖率42.8%。森林类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区级国有林场、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区级国有林场主要有3个,为腾桥林场、魏坊林场、展坪林场。森林类公园包括江西金山岭省级森林公园、临川白鹭省级湿地公园、临川区仙桂峰自然保护区;临川区包括抚州市生态试验林场、临川区魏坊商品经营型林场和临川区生态公益林场三个国有林场。

临川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低,腐殖质层单薄,有机质含量低。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树种有马尾松、杉、湿地松、樟、木荷、栎、枫树等;主要灌木树种有栀子山槐白栎黄荆条等;主要经果林有黄栀子、湘蕾金银花油茶柑橘属等。平均每亩年生长量在0.1立方米以下,每亩活立木蓄积量约0.9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临川区境内主要动物有畜类、鸟类、鱼类、贝类、两栖和爬行纲等6大类。临川区昆虫有18目118科916种,其中有害昆虫8目88科808种,有益昆虫10目30科108种。鸟类107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金猫云豹、豹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的有猕猴鳞甲目等13种。

植物

临川区境内植物资源有木本粮油水果植物、野生饲料植物、纤维植物、用材林类植物、薪炭林类植物、观赏类植物、珍贵树种等7大类。珍贵树种有楠木、花间木、红豆杉等。临川区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裸子植物7科17种,被子植物门143科857种,优良速生树种26科55种,庭院观赏树20种,药用植物116科477种,珍贵衡有树种11科13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彬、天星蕨等12种。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3年,临川区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6处,包含地方级森林公园3处,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地方级湿地公园1处,总面积4009.01公顷。

廖坊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抚州市中部,主要包括廖坊水库及其周边的生态公益林和绿地。湿地公园主体属抚河流域廖坊水利枢纽,湿地公园及其周边有维管植物95科269属450种,包括水蕨、樟树、花榈木、野大豆和野菱等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野生脊椎动物28目69科211种,包括虎纹蛙、草等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46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凤岗河湿地公园位于新城区西部,东起凤岗河,西至陆象山大道,南至王安石大道,北至迎宾大道。以凤岗河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整个湿地公园占地总面积620余亩,其中绿化面积600余亩。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植物116科327属527种,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野荞麦、香樟2种,有脊椎动物28目56科201种,其中中华秋沙鸭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鸳鸯等10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自然灾害

临川区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内涝、冰冻等。旱灾一般为4年一遇,大旱为10年一遇;水灾一般出现在5~6月,个别年份的早汛或晚汛分别出现在4月、7月上中旬,大水灾为10年一遇;内涝为大暴雨(日雨量超过100毫米)形成,特大暴雨(日雨量超过150毫米)多受台风影响而形成。

2015年5月15日18时30分,临川区高坪镇三桥村乌龟脑山发生滑坡,潜在规模约500立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转移受威胁12户48人;18时45分,临川区高坪镇塘南村6组发生滑坡,规模8立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2万元,转移受威胁2户5人。

2019年7月4日至9日,临川区遭遇连续强降雨袭击,平均降雨量为294.4毫米。7月9日凌晨4时,临川区上顿渡镇金山大道棚户区改造项目基础出现内涝险情,危及周边房屋及人员安全,受灾人数10万余人,需紧急转移安置4.6万余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万余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临川区下辖7个街道、19个镇、8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临川区行政中心。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临川区常住人口为1102421人,其中男性人口占比51.27%,女性人口占比48.73%,性别比为105.20;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1.27%,15-59岁占比62.66%,60岁以上占比16.07%,65岁以上占比11.79%;城镇化率60.17%;人口密度为520人/平方千米。

民族

临川区境内人口以汉族为主,截至2014年,临川区有畲族回族藏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33个少数民族。

语言

临川方言属赣语抚州市片,临川方言是赣方言的代表性方言之一,有“中古语音活化石”的美誉,共有19个声母、67个韵母和7个单字调(不含轻声)。临川方言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由于地理位置介于吴、楚、越之间,当地最早的方言是一种夹杂吴楚语音的土话。唐末黄巢起义,许多中原汉人举族南迁定居临川,使这里的人口结构和语言音素发生变化。中原汉族带来的北方话和当地的土话合流,经过长时间的揉合,逐渐演变成今天这样的临川话-一种既从属于赣语系统,又同客家话有某些共同之处的地方语言。抚州市老城区与上顿渡镇及周围乡镇话有细微差异。

宗教信仰

临川区宗教主要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种,道教则偶有做道场打蘸等零星活动发生。临川区有始建于唐朝江西省最大的佛教朝拜圣殿金山寺大雄宝殿,有全国第一所尼众佛学院,还有全国第三大的天主教堂——圣若瑟大教堂。此外,还有天主教露德圣母堂、基督教永恩堂、大金山寺焕心安养院、大金山寺等教堂。

金山寺始建于唐代,迄今千余年,寺庙座落在临川、进贤分水岭主峰金山顶上,每年二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当天,往来善男信女二万有余。1994年由江西省佛协主办、金山寺承办的江西省尼众佛学院正式开学,该学院是一座教学与参禅相结合的独具禅宗特色的丛林道场,截至2020年,江西尼众佛学院已招生七届,累计招生800余人。

经济

综述

临川区2021年经济总量位居江西省第9位,经济以第二及第三产业为主,工业已形成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机电制造、化工、轻工纺织、新型建材七大类重点产业。2022年,临川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2亿元,增长5.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64元和25521元,分别增长5.8%和7.9%,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1:45.4:44.5。

第一产业

临川是传统的农业大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全省主要产粮县(区),先后十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称号,同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命名的“全国西瓜之乡”和批准建设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临川区农业已形成优质粮食、中药材、蔬菜、畜禽、水产、瓜果等特色产业,截至2023年4月,有绿色食品认证2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8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8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5家)。2022年,临川区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36万亩,总产量11.81亿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0.76万亩。

2022年,临川区蔬菜播种面积20.6万亩,总产42.41万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9420亩,实现产值近3亿元。境内有抚州华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村农现代科技有限公司、抚州田园梦食品有限公司、抚州市临川金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

第二产业

临川区工业形成了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为首位产业、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1+1”产业发展格局,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2022年,临川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累计增幅位列全市第5位;累计工业用电9836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3.32%,累计增幅位列全市第6位。

2022年,临川区获批“江西省新型工业化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年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0.31亿元,增长21.13%。其中,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产值105亿元,成为该区首个、全市第三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境内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龙头企业还有恒吉集团、银圣王洁具、圣航洁具等,主要产品包括粗铜、铜杆、铜棒、铝锭、铝型材、电线电缆、卫浴龙头、金银稀贵金属等铜铝制品。

临川区境内有新一代信息产业园、高新科技产业园、智汇产业园三大产业园,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专精特新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到15家。2022年1-5月,全区电子信息产业完成营业收入3.29亿元。境内有英特丽、宏光半导体、联创等龙头企业。

第三产业

临川区第三产业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物流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2022年,临川区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完成81.48万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5亿元,增长6.6%。

临川区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线上推出“美宿+美食”“美景+美食”等文旅特惠产品,线下组织国潮非遗夏令营、潮童音乐节等文旅活动。截至2022年,全区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2021年,临川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693.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3年,临川区有江西临川经济开发区1个经济开发区。江西临川经济开发区原名江西抚北工业园区,始建于2002年9月,2006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是临川工业发展的主平台和主阵地。下辖二个工业园,即抚北工业园和才都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2.2万亩,已开发使用面积1.577万亩,其中抚北工业园主要涉及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新型建材、造纸、化工等行业,才都工业园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

截至2023年8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企业135家,其中建成投产企业121家,规模以上企业81家,已形成了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为首位产业和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两大产业。2023年1-6月份,经开区实现营业收入154.14亿元,应交增值税5.98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临川区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幼儿园486所,其中普通完全中学3所,职业中专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各1所;城区初中6所,乡镇初中25所;城区小学16所,乡镇中心小学29所,村级小学188所,教学点91个;城区保育院5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30所,村级附属幼儿园88所。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在职教职工7078人,在校中小学生117386人,在园公办幼儿16155人。

医疗事业

截至2018年,临川区各类医疗机构及诊所576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6563人,其中有医师3875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672床。截至2020年,临川区有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26家乡镇卫生院、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02家村卫健室。临川区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科研、教学的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

文化事业

截至2020年底,临川区28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362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415个,覆盖率达到100%。全区每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余次,群众演员1000余人,曾举办有全镇广场舞比赛、“迎中秋节,我快乐”文艺汇演等文化活动,境内有临川区文化中心、临川区图书馆、临汝书院等文化机构。

临川区图书馆,创建于1956年,馆舍建于1983年,建筑面积2186平方米,共五层,馆内设有儿童区阅读区、数字文化体验区、读书沙龙区、青少年阅览区、电子阅览室、视障阅览室、地方文献室、书法室、多功能报告厅等,馆内藏书60余万册,阅览席位800余座。

体育事业

2022年,临川区荣获全省竞技体育贡献一等奖,成功入选全省体育后备人才先进区。截至2020年,临川区有城市社区健身路径145条,社区多功能场地370个,城市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100%,乡镇、行政村全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72.5%。2022年,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到1.78平方米以上。全区每年开展各类赛事活动约6场次,参与人数达0.5万人次,拥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668人,承办有临川区“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体育项目展示等系列大型赛事。

科技事业

2022年,临川区获批“江西省新型工业化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达到15家。新增11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2家企业获批瞪羚(潜在)企业。与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分别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1家。截至2022年10月,临川区发明专利授权量70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38件,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到21250万元。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临川区公共绿地面积46.54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5.63%,绿地率为41.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12平方米,十多个公园、广场、小游园等分布于整个城区。

2022年,临川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4.8%,地表水国家、省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76.2%,再生水利用量达到9000万立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0%。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8.7%,已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社会保障

2022年,临川区新增城镇就业5067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444人;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82.12万人,参保率97.2%;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1.15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7.15亿元,完成嵌入式养老院建设5个。

交通

综述

临川区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临川地处“南昌市近郊、闽台近邻”,距省会南昌市98千米、距南昌昌北国际机场128千米,距浙赣铁路和沪昆高速铁路出口仅30千米,处于南昌1小时经济圈内。

公路

截至2022年,临川区公路主要有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抚金高速公路、抚八一级公路、东临一级公路、东乡-昌傅高速公路、国道316、国道320、昌厦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穿境而过。其中福银高速公路全长2485千米,是临川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2022年,临川区完成县道升级改造3条,计20.09千米;完成乡道及建制村升级改造12条,计29.6千米;完成危桥改造6座,计114延米

铁路

临川区境内昌福铁路向乐铁路穿境而过。昌福铁路为国家一级高速铁路干线,设计时速200千米,在临川境内有抚州站抚州北站腾桥站三个火车站。向乐铁路是南昌县通往乐安县公溪镇江边村站的铁路,长117.4千米,建于1961年6月,1965年12月通车,在临川境内有抚州北站、临川站等站。

境内设有抚州站、抚州北站、临川站,抚州站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二等站,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3年9月开通运营,站场规模为3站7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12月,临川区交通运输局全部收购完原有农村客运班线和车辆,设立了25条城乡公交线路,购置89辆新能源纯电客车以及建成12个充电桩,实现全区所有乡镇城乡公交全覆盖,开通农村公交线路8条。截至2023年6月,临川区有客运企业11家,客运车辆共计267辆,客运车辆年审率达100%。

抚州客运中心站是一级客运站,位于抚州火车站站前新区,距城区中心6千米,占地面积90.32亩,总建筑面积39544.37平方米。截至2018年,抚州客运中心日发班线40条,有客运站、车辆检测站、汽车维修中心、加油站等,建有大型客车专用停车位168个,小车停车位195个,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1.6万人次。

人文

综述

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经千年岁月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江西省两大支柱文化之一。在《中国名人辞典》中的鸿儒,“临川才子”就有100多人,产生了王安石汤显祖晏殊晏几道等一大批名儒巨公,保存有抚州采茶戏、临川火老虎灯、临川篾编技艺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临川区共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9家。

玉隆万寿宫

玉隆万寿宫,建于清光绪年间,由抚州府所属六县(临川、金溪县东乡区崇仁县宜黄县乐安县)商人集资所建。会馆为砖木结构,分前、中、后三进,前进戏台和后进分别为二、三楼建筑,中进为大殿。大殿分左、中、右三个部分,从正门进去,左侧是火神庙,右侧为文兴庵,会馆座西朝东,长80米,宽54米,占地面积4320平方米,是人们祈求平安和人才昌盛的场所。

“玉隆”乃赵恒为祭祀东晋著名水利专家、道教大师许逊而赐名,后改名玉隆万寿宫。此后江西省及全国各地建有多座万寿宫或许旌阳祠供奉许逊,抚州市此宫即属此范畴。

王安石纪念馆

王安石纪念馆,为纪念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而于1987年11月11日建成的历史名人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抚州城区赣东大道南段西侧,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约1560平方米,是一座仿宋园林式建筑群。馆内门楼、隐壁、水、游廊、碑廊、亭台、荷池、曲桥与主楼相得益彰,浑成一体。榻山飞檐、圆柱筒瓦、花格门窗的结构和采用灰黑、全白的色调,馆内辟有“明月轩”“踯躅园”“辛夷园”“荆公亭”“半山堂”等景致。

汤显祖纪念馆

汤显祖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原地区戏剧家、文学家汤显祖而建立的名人纪念馆。该馆位于抚州市南郊却家山,于1992年兴建,于1995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内设有群工部、园林部、经营部、办公室等。2001年被评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2020年入选第七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文昌桥

文昌桥跨于抚州市区东抚河之上,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为浮桥。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始建石桥,桥上原建有房屋,开设店铺,桥上有一座观音阁。宝庆二年(1226年)石桥重修,定名文昌桥。后屡建屡毁,清嘉庆八年(1803年)重建,1932年改建,更名行易桥。1960、1982年两次大修、扩建后,桥长242米,宽7米,高13米,共11墩12孔。并于1983年复名为文昌桥,桥体基础仍为清代所建。

正觉寺位于抚州市城外文昌桥东头,建于唐初,是赣东的古刹。寺内有一座高楼,名叫龙轩,有天王殿、大殿、方丈、千佛楼、禅堂、斋堂、祖师殿、地母殿、将军殿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7月,临川区共有3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来源于生产劳作,曲调取材于民间流行的采茶歌,是民歌小调与灯彩表演的结合。迄今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受明代抚河戏和湖北黄梅戏影响,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唱剧目有一百多部,有单台戏(独角戏)、折子戏、大戏和连台本戏,单台戏传承了原始戏曲形式,小戏多以表现底层小人物为主,大戏以传奇故事、神话故事居多。

火老虎灯

火老虎灯最早起源于该区腾桥镇、荣山、东馆、河埠等乡镇农村,属民间灯彩,迄今已有千年历史,老虎灯是由竹篾扎成的虎形灯彩,呈桔色,在前宽部位画上虎头,并在虎身上插编40个长约4寸、一头开口的竹夹,再将长约6寸的引信和香火夹于上面,火老虎灯往往在春节夜间表演。2010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川篾编技艺

临川篾编技艺源自民间的竹篾编织技术,将部分竹篾染成红、黑等颜色,在经纬篾的平面,通过间隔四、六、八条经篾形成有色彩相间的“雨点”,将无数的“雨点”按需要编织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作品多以吉祥文字、传说故事和经典的图画为内容,以竹篾的黄色为基本颜色,或配以红色表现吉祥喜庆,或配以黑色表现古朴凝重,字体方圆有致、粗细合体。2010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习俗

临川故事

临川故事内容丰富,有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几大类。传说里面又分为人物传说、风物传说、地名传说等,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临川故事记录了近两千年临川文化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文学艺术、医学、科技、教育、建筑等方面积累沉淀起来的生活和生产经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西抚州·临川卷(套装共2册)》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婚庆习俗

临川区境内婚庆习俗有说亲、相亲、过聘礼、拜堂、同吃合心饭、转步等中式婚礼仪式。出嫁前夕,女方设家宴,俗称过年,全家团聚,为新娘饯行。新娘出门,要甩掉旧鞋,脚不点地,由亲族中有福气的长者抱上轿,坐轿去夫家成婚,有踏马鞍、迈火盆、挑盖头、行结发礼、拜天地、共饮和酒、共同宣誓等传统婚礼仪式。

临川梦河龙灯

临川梦河龙灯,又称“临川板凳龙”“临川桥灯”,临川区嵩湖乡下聂村的一种传统舞蹈,据祖谱考证,清乾隆时期已盛行。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为打龙灯,灯会由族长主持,各房每年轮流主办。临川梦河龙灯灯笼呈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舞板凳龙是当地为庆祝元宵节的一项民俗活动,彰显团结与人丁兴旺。下聂村每年正月十四晚举行灯会时,备有锣鼓手、旗手,放鞭炮人等,舞龙者近一百七十人。

艺术

灯彩

临川民间灯彩活动始于宋代,明朝以后逐渐完善,至今仍然是春节迎福或其他庆祝活动的重要娱乐形式。遇有重大节日和商业开张、营销活动、重要项目开工竣工等庆典活动也会举办灯彩活动,活动形式主要有龙灯、踩莲船、蚌壳灯、腰鼓、狮子灯、火老虎灯、跑马灯、打联枪等。

曲艺

中华传统戏剧文化临川派属明代戏曲流派,代表人物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故名临川派。汤显祖强调:“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四者到时,或有丽词俊音可用,尔时能一一顾九宫四声否?如必按字摸声,即有窒滞进拽之苦,恐不能成句矣”。他主张文学作品应以言情为主,创作了《紫钗记》《还魂记》《南柯梦》《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另有诗文集传世。明清两代一些戏曲作家摹拟汤显祖的文词和意境,被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人属临川派。

饮食

临川区内居民素以大米为主食,兼食养麦、红薯、黍等杂粮。大多数城市居民的早餐是在外面吃,除稀饭、馒头、油条外,临川人特别喜欢吃有临川特色的泡粉,另配以牛杂、猪肺、猪肠、茶叶蛋等,此外还常吃绍兴腐乳、芥菜梗、腌菜豆豉辣椒酱等。

临川菜梗

临川菜梗配以辣椒、大蒜等辛辣佐料腌制而成,具有辣中有咸,咸中带甜的特色风味。传统的临川菜梗在口味上还分偏甜、偏咸和偏酸三种。菜梗最常见也最传统的是由芥菜梗做的,后来又有青萝卜菜梗和白菜梗。而临川菜梗实际上是一种笼统的叫法,根据原料的不同,一般分为菜皮、菜肉和菜梗。

临川葛粉

临川葛粉系立冬后选用优质葛根,采用先进工艺精制而成,是纯天然的优质营养食品,未制作成成品食用时就是粉状或颗粒状。 品尝临川葛粉时,以凉水冲泡,用勺子轻轻搅拌,很快就成了一碗洁白细嫩、浓稠滑润、清香爽口的葛粉冻,临川葛粉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防暑降温等作用。

临川牛杂

临川牛杂是一道鲜、脆、辣、爽嫩而不油腻的菜肴,品种繁多,凡牛身上的都可入菜,如牛肚、牛肠、牛肝、牛鞭、牛筋、牛骨、牛脚等,其中最有特色要数“红烧牛鞭”和“牛百叶汤”,具有香、鲜、脆、辣、爽嫩而不油腻等特点。

地方特产

截至2023年4月,临川区有绿色食品认证2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8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分别为临川虎奶菇、抚州西瓜、临川金银花、抚州水蕹。

临川虎奶菇

野生虎奶菇是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分布于临川浅丘、平原阔叶林间,由于十分稀少,民间采集到则把它视为珍贵的药材用来治疗胃痛、感冒、哮喘、肾虚等病症。临川虎奶菇为高温菇种,装袋发菌以春末夏初为宜,出菇时间主要整个夏季和秋初季节。

临川金银花

湘蕾金银花,亦称“忍东花”,夏季开花,苞片状、花唇形,成时生于叶腋,初白后黄,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临川金银花呈长棒状,略弯曲,长2-3.5厘米,上部较粗,直径1.5-3毫米。外表黄绿色或黄褐色,微被短柔毛,基部有绿色细小的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无毛。花冠唇形,可见雄蕊5枚及雌蕊1枚。

抚州水蕹

抚州水蕹在临川种植已有1000多年历史,从每年的5月份至11月份,抚州水蕹是临川人不可缺少的一种蔬菜。抚州水蕹喜温暖湿润,耐热,适应性强,以含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栽培为宜。植株匍匐生长,分枝力强;茎蔓生,长1米—3米,横径1.5厘米左右,中空有节,节上易生不定根,富含维生素c、还原糖、粗纤维、粗蛋白和17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风景名胜

综述

临川区已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王安石汤显祖等文化名人纪念馆,有始建于东晋王羲之洗墨池。截至2022年3月,临川区共有9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7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1个。2021年,临川区接待游客突破693.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

重要景点

临川灵谷峰

临川灵谷峰,即灵谷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南郊,距市区约30余,海拔300余米。相传晋朝大诗人谢灵运主政临川,辞官后曾于临川灵谷峰建道观以隐,故山路两旁有如斗姥宫、驻云亭、棋盘石、古牛石诸景。临川灵谷峰的灵谷峰寺为“三教同源”寺庙。主殿分三大部分,即前殿设“道”,以维传统;中间走廊置“儒”,以兴儒字;后殿供“佛”,以弘佛法。

大金山寺

大金山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座落在江西省临川区以北三十千米处的临川、进贤、东乡区三区、县交界处的临川区云山镇境内,距省城南昌市60千米。始建于唐,大金山寺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有大雄宝殿、毗庐殿、金刚殿、观音殿、地藏殿、韦陀殿、伽蓝殿、钟楼、鼓楼、齐堂、禅堂、客堂、藏经楼、教学大楼等。

临汝书院

临汝书院,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上顿渡镇河西,又名南湖书院,原名南湖道院,初建于宋淳祐九年(1249年),是临川首家皇家敕制匾额,先后培养出程钜夫吴澄等文化名人。古临川曾被称为临汝,取自临水和汝水,而临汝书院之名也由此而来。临川区人民政府携手中建五局等于2018年开始施工复建书院,按照4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仿照古代学宫结构建造,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约94.7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为江西大型仿宋建筑群。临汝书院设计有文成宫、书院、状元阁、商业四大建筑群落。

对外交流

2023年6月7日,临川区与泉州市丰泽区成功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加强数字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行业领域的合作。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20年1月,江西省水利厅授予临川区“江西省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市、区)”荣誉称号。

2020年8月,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区。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2日,临川区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区”。

2022年2月,临川区入选2021年江西省经济总量十强县(区),排名第9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