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会 :1901年建立的商人统一组织

更新时间:2024-09-20 20:33

温州商会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左右),温州市商界人士为“保卫商业,开通商情”,成立了温州历史上第一个区域性的商人统一组织——温州府商会。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于1955年1月成立了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经批准于1990年9月建立了温州市总商会。商会现办有工贸职业学校、总商会汽车驾驶培训学校、总商会俱乐部、温州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服务机构,拥有16000平方米的商会大楼。

发展历史

商会成立

温州商会成立于1901年,讫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49年12月,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955年1月温州市工商联正式成立。1990年9月,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工商联增挂"温州市总商会"牌子;1992年3月,市委在市工商联建立了党组;2002年9月,市工商联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首次选举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会长。

利用优势发展

温州以市场取向的改革起步较早,非公有制经济相对比重较大。成立了服装、眼镜、纺织品、家具、合成革等25个直属行业商会,基层商会和团体会员200多个,企业会员数万家,与全国100多家友好商会和近百家海内外异地温州商会保持沟通和商务交流。

独特的商会工作经验

温州市总商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在参与政治协商、改善会员结构、拓展服务领域、探索行业商会党建途径和做好非公经济人士思想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温州商会具有高度的民间性,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商会工作经验,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关注。

温州经济

温州经济的奇迹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境内河流密布,全部是山区。温州在改革开放前是个穷地方,改革开 放后温州经济发展异常迅猛,温州模式闻名于世。2006年温州市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其中,龙湾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0美元。不仅如此,温州商人、温州街、温州城、温州人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温州的GNP远高于GDP,温州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处于前茅,温州民间资本。温州为什么可以取得如此孜孜以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温州经济的奇迹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地理因素是重要原因。

先天条件

首先,温州的地理因素决定温州具有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先天条件。

人口统计显示温州市人口非常多,有常住人口900多万,其中,有外地来温州务工人口300多万,人口总量超过了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接近新疆、西藏自治区。温州的土地面积只有1178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全部面积的90%,平地所占比例不到10%,山区人类无法居住,人口不得不集中居住在山下的平原地区,这样,900多万人口居住不到10%的土地上。因此,温州的人口分布集中度特别高。这种人多地少、集中居住、无法靠土地为生的特点决定温州的城镇化水平非常高,城乡一体程度非常高,经济学家刘易斯所说的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温州并不明显。这种人口分布和地理特征决定温州市具有工业革命城市化的先天条件。

温州和杭嘉湖平原地区不一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浙江省最富裕的地方是杭嘉湖平原,温州和浙南地区是山区,历史上相对比较贫困。可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杭嘉湖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温州地区引人注目。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地理上的原因。温州的人多地少基本是山区的地理特征决定温州的城镇化水平非常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明显,城乡一体化水平自然高。杭嘉湖地区的平原和水网地区,自古以来,人们依河而居,人们可以驾着小船到达自己的家中,交通非常便利,这种地理特征决定了杭嘉湖地区的居民是分散居住的,人们不愿意到城镇居住,城市化的速度非常慢、水平非常低。至2006年,嘉兴市的城市居民不到50万,湖州市的城市人口也只有50万,而同时,温州市仅仅是城区的人口就有110万。杭嘉湖平原的这个地理特征决定杭嘉湖地区的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所以,温州的经济发展速度比杭嘉湖地区快。

商帮的地方

第二,温州的地理特征决定温州是个出商帮的地方。

温州的地理特征是人口多、土地少、远离政治中心、几乎全部是山区、靠海洋而且内部河流众多。这种地理特征对于创造商人的品格并形成商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多地少而且远离政治中心,使得这里的人无法靠土地为生,无法靠政治为生,不得不出外经商;山区、靠海洋而且内部河流众多,不但为这里的的人从事商品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而且有利于形成厚道、稳重、低调、灵活、开拓、团结的商人品格。这个观点可以从中原地区古代的徽商、晋商的产生和发展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得到证明。

与徽商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的徽商是非常有名的,徽商的故乡在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以前是安徽省州地区)和江西省婺源县。为什么这个地方会产生徽商?其地理特征是其主要原因。这个地区是个山区,人多地少,本地的资源无法养活这里的人,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甩“,说明这个地区是非常穷的,父母没有能力把孩子培养大,长到十三四岁时就让们们自己去外谋生。在古代没有公路,交通几乎全部依赖航运。在徽州有一条河流叫新安江,新安江的中游叫富春江,下游叫钱塘江,钱塘江直接通向大海,而且和京杭大运河相联,那些在徽州父母无力培养的孩子自然就沿江而下,进入杭州市苏州市和大运河,家乡的山水和生活的磨难成为他们在商海搏击的动力。一代徽商因此而生。

今天我们在观察和分析温州市商人产生的原因时,可以看到当年徽商的背影,温州的地理特征和安徽南部是非常相似的,中原地区古代有“无徽不成商”的说法,今天有“无温不成商”的说法,地理特征成就一代商帮的历史在今天的温州重演。

和比泥基人相似之处

西方古代有个民族叫比泥基,比泥基是个天然的贸易民族,比泥基人居住在今天的黎巴嫩境内,靠近地中海,基本上是山区,几乎没有平地,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森林,比泥基人无法靠农耕为生,只有到山上伐木造船,到地中海上去航行和贸易。地理特征决定了比泥基人的生存和生产方式,成就了比泥基人的贸易禀性,可以说是地理特征决定了比泥基人是个天然的贸易民族。温州市的地理特征和比泥基人的地理特征非常相似,温州也是靠近海洋,温州境内几乎也全部是山区,温州人为了生存也只有进行贸易。

相同的特征

日本是个岛国,几乎没有什么资源,日本的人口密度非常高,日本的土地难以养活自己的人口,日本靠农业是难以为生的,日本在古代就开始在海外尤其是向中国的东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移民。日本的农民家庭一般是多子女,一般只有老大可以继承父母的土地,其他的孩子就是没有土地继承了,所以移民到中国东北的日本人一般都是老二、老三,甚至是老八、老九,他们的大哥一般在日本本地继承父母的土地。日本战败后,许多流落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日本人回到日本家乡一般都是寻找大哥。这种情景我们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发现。这说明日本的地理和人口特征决定了日本人的生存方式必须是扩张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向外部侵略的可能消失,为此,日本人选择了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降低,日本人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下降了,国内的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日本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贸易立国的国策,与它相随的是日本商人商帮的崛起。我们把温州市经济温州商人温州商帮与日本经济日本商人日本商帮比较就可以发现,温州和日本有着相同的地理特征,是这种地理特征造就了温州经济、温州商人和温州商帮。

市场导向性的经济

第三,温州的地理特征决定温州是市场导向性的经济。

世界经济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二种模式:资源依托型和市场导向型。资源依托型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么资源就生产什么产品,这里的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市场导向型就是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根据市场需要创造出人工优势。我国的东北地区是典型的资源依托型经济,而南方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型经济。山西省省在历史上以晋商闻名世界,在解放后发展资源依托经济,煤炭成为山西的支柱,全省的就业、财政、GDP基本依赖煤炭,经济缺乏活力,闻名世界的晋商销声匿迹。在国际上,中东地区是石油经济,尽管石油美元充足,但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型。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还证明市场导向型的经济效率高于资源依托型的经济效率。

资源依托型经济发展为什么效益不如市场导向型呢?我们知道比较优势只是分工的起因。分工之后,它还会因专业化投资而加强,甚至绝对优势也会因专业化而改变。那些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地区按照比较优势分工的问题在于,耗心耗时积累的这些专门知识(学名叫“人力资本”),照顾的仅仅是市场的特殊口味,一旦离开他们,便没什么太大的用场。这就是专业化带来的问题,专业化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只在特定的市场格局中有效,离开了特定的市场格局就会大大贬值。这种形式的专业化投资,经济学里有个专门名称,叫做“关系特定的投资”(relation-specific 招商引资)。而市场导向型的地区则不同。市场导向型的投资,从社会角度看,当然也是专业化,不过却不是关系特定的,到哪儿都一样管用。最要命的是,这投资的价值,跟有没有资源没多大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源依托型地区和市场导向型地区间,经过交换和专业化,结果却变成资源依托型地区必须依赖市场导向型地区,才能从资源的投资中获益,而市场导向型地区,却不必同等程度地依赖于资源依托型地区,从它们分工开始,它们的地位变得如此不对称了。

难以实现资源依托型

温州市的地理特征决定温州没有方法搞资源依托型,因为温州除了有100多公里的海岸,几乎没有什么自然资源,这就决定温州没有发展资源依托型经济的条件,却因为它河流多、靠海洋的地理特征使得它具有发展市场导向型经济的条件。这样温州的地理特征决定温州无法发展资源依托型经济,不得不而且可以发展市场导向型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恰好是经济效率高的模式,因此,温州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高于其他地方。

块状分布

第四,温州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温州经济的“块状分布”和“番薯经济”。

温州市是典型的经济“块状分布”发展地区,一个个相同的小商品生产企业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规模特别巨大的小商品生产集群。柳市镇的家电、龙湾区制革、蒲忻的笔业、瓯北街道阀门、桥头的纽扣、龙港区的印刷、瑞安市的汽摩配件、平阳县的礼品、水头镇的宠物食品、乐清市的造船、灵溪镇的家具等等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块状分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温州的地理特征角度进行解读。

温州几乎都是山地,没有大片的平地,温州的人口只能分布在山脚下的一块块的平地逐渐就变成了一个个小的城镇;温州市地区的自然资源非常贫乏,在农业社会,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温州人不得不到海洋上航行;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每年7-10月都有台风袭击,狂风、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难频发,为了抵御这些自然灾难,温州人的合作意识不得不强。面对海洋、面对大山、面对台风,温州人不得不互相帮助,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在1978年后,面对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自然而然地掀起了了举办实业的浪潮。温州市的地理特征及其基于这种地理特征形成的温州人的性格决定了温州的经济的“块状分布”。

番薯经济

温州常年有上百万人在国内外经商,另外,温州本地的企业近十多年来出现了大量向外迁移的现象。为什么温州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向外迁移,为什么那些爱家乡的温州人愿意常年在外经商呢?有关学者把这个现象称为“地瓜经济”,那么“地瓜经济”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方面,温州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温州的环境和资源的局限性,温州的地理特征决定了温州的环境和资源对企业发展的承受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温州企业在本地发展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温州市的地理特征决定温州人不得不经常走南闯北,以获取市场、信息和各种生产要素。这就决定和成就了温州的“地瓜经济”,当企业在温州本地发展受到环境和资源约束的时候,温州人自然会把企业外迁。但是,共同的生活和奋斗经历,使得温州人的企业向外部迁称时非常团结,他们的家乡观念非常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形成一个正式或非正式团体,这就是为什么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温州商会的原因。温州的地理特征决定温州人恋家不守土的个性,这是温州的“地瓜经济”的真正原因。

团体会员

王振滔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市工商联主席,温州市总商会会长,奥康董事长

陈芳铭:温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温州市人大常委,温州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

林金荣:温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

周有铭: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

徐欣隆:温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

赵文冕:温州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秘书长

吴宇东: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市工商局副局长

胡玲玲: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浙江康尔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绍丁: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富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晨爱: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浙江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光和: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森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国胜: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达得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倪明连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彭星: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法派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 舟: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民生银行温州分行副行长(主持工作)、党委书记

王忠芳: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凯科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爱武: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浙江高邦服饰有限公司总裁

李跃胜: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开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道荣: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项献忠: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浙江通力重型齿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诸葛衍权: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建行温州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钱金波: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浙江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戚列雄: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市仲雄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尤小平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华峰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国荣: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东艺董事长

余进华: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作兴: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江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倪长兴: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市南方皮塑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诗力: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曙光印业集团董事长

张伟聪: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浙江移动温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周德文: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梅 忠: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商贸城大地布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发静: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市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景烛:温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温州嘉田电雕制版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莱毅: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 方: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浙江君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鹏飞: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泰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光宁: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浙江任浪鞋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赛珍: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温州瑞丰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朱立科: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朝圣: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跃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郑西纳:温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秘书长,神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执行总裁

版权声明

温州总商会网由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温州市总商会主管主办,以集结和关注温商资讯信息为主,是以温商商业为起点,关注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战略、趋势、模式、机会的前瞻性网络媒体。网站内容资源来自: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温州市总商会及下属会员单位单位、重要新闻媒体网站、报刊杂志、研究机构以及网友(读者)来稿。本网热情期盼广大温商群体和全国温商团体踊跃为我们提供各类新闻、项目资源,共同努力创建一个为非公有制经济和温商群体交流和学习的商业财经服务平台,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和昌盛提供积极的助推作用。

对于网站转载的各类文章,如果作者对版权或刊载有异议,敬请与本网编辑部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由此给您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希望您能给予我们积极的支持与理解。

凡本网注明“来源:温州总商会网”或“《温州商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温州总商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温州总商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温州总商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对于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 温州市总商会主管主办刊物及下属单位通过本网发布的作品,本网受著作权人委托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未经书面授权的情况下转载使用。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注:温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温州市总商会主管主办刊物:《温州商会》)

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西安市温州商会

西安市温州商会是由西安市温州籍工商界人士自愿组成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业务主管为西安市社会组织促进会,社团登记主管为西安市民政局。商会以“服务、维权、联络”为宗旨,以团结、教育、引导广大会员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发展经济为目的,开展各种咨询、培训、商务洽谈、产品展销等活动,提供信息、中介服务,组织各种联谊活动和社会活动,帮助会员拓展业务,加强交流与合作,维护其合法权益,并引导会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光彩事业,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为西安温州两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西安市温州商会前身为“西安浙南工贸协会”成立于1995年9月5日,于1996年9月成立了党支部,2003年12月,更名为“西安市温州商会(西安温州商会)”, 2005年7月成立了社会团体中的首个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6名,入党积极分子40多名。现有会员800余人,是我市工商界成立最早并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社会组织,西安市温州商会2005年12月被西安市工商业联合会评为“年度团体会员先进单位”,2007年12月被西安市工商业联合会评为“为会员服务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12月被西安市工商业联合会评为“会务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浙江省温州商会日报评为“最具创新力的温州商会”等荣誉称号。商会的创始人暨首席会长为郑海弟同志,连任两届,第三、四届会长为郑福海同志,第五届会长为曹宗乐同志。

参考资料

商会介绍.温州总商会.2023-11-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