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店街道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辖街道

更新时间:2023-09-20 11:50

窑店街道,隶属于陕西省渭城区。地处渭城区东部。

窑店街道境内名胜古迹有汉高祖长陵、吕后陵、阴阳冢。

截至2020年6月,下辖5个社区、5个行政村。2011年,窑店街道总人口2.53万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23亿元,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亿元。

历史沿革

因秦、汉、唐时期有大型窑、陶作坊而得名。

政区沿革地处古秦都宫殿区,明清时为咸阳县四大古镇之一。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窑店镇

1984年,改窑店公社为窑店乡。

1997年,撤乡设镇。

2011年,窑店街道镇撤镇改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窑店街道地处渭城区东部。东邻正阳街道,西连渭城街道,北邻底张街道,南临渭河未央区草滩街道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6千米,总面积44.82平方千米。西距咸阳市市区13千米,东距省会西安市市区20千米。

地形地貌

窑店街道地处渭河平原中部渭河北岸地堑带。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海拔500米。 

气候特征

窑店街道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叫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适宜多年平均气温12.9℃,生长期年平均290天,无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95.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526.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10月,其中以7月最多。 

水系水文

窑店街道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自西向东穿境南部而过,境内流长9千米。

行政区划

2011年,窑店街道辖黄家沟、西毛、毛王、窑店、刘家沟、三义、邓家、大寨、仓张、长兴县10个行政村;下设8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下辖5个社区、5个行政村。办事处驻窑店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辖区总人口2.53万人,其中城镇人112860人,城镇化率11.3%。农业人口2.2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2921人,占50.9%;女性12474人,占49.1%,总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9.96%。2011年,窑店街道人口出生率7.8‰,人口死亡率2.2‰,人口自然增长率5.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66.6人。

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2676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窑店街道财政总收入1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 

第一产业

2011年,窑店街道耕地面积1.5万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窑店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2.23亿元。比上年增长9.1%。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窑店街道粮食生产2.4万吨,其中小麦0.94万吨,玉米1.46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鸡为主。2011年,窑店街道生猪存栏1.3万头,奶牛存栏5200头,肉鸡存栏50万羽。特色种植以葡萄反季节蔬菜为主,2011年,窑店街道葡萄种植面积1300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500亩。 

第二产业

窑店街道工业以塑料制品、陶瓷制品,机械加工、铸造为主。2011年,窑店街道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有工业企业48家,职工2643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亿元。 

第三产业

2011年,窑店街道有商业网点901个,从业人员2804人;农贸市场2个,2011年,窑店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2.3万份(册)。业务收入360万元,其中纯收入180万元。电信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726户,移动电话用户1.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457户。 

发展概况

街道按照“稳粮、增菜、优果、扩畜”的思路,狠抓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进程,遵循“科技创新,产业经营,形成特点,扩大规模”的原则,强化措施,科学引导,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05年底,建成5个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专业村和存栏超过百头的奶牛养殖场,新兴的牲畜贩运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形成了以仓张村、大寨村、邓家村、毛王村和西毛村为主的奶牛养殖基地。在种植业方面,针对靠近城市,水利基础设施优越和交通便利等优势,因地制宜,做大果菜文章,已逐渐形成规模。葡萄和鲜桃等杂果种植在窑店已有历史,目前,通过改良品种,更新换代,已初步形成了以毛王村、西毛村、长兴村为中心的果品基地,形成以刘家沟、窑店、大寨为主的大棚基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黑皮冬瓜、清水莲菜、苗木花卉也已形成基地,全镇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坚持你发财,我发展和民营非公企业“五不限”的原则,让权、让名、让利,积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从镇情出发,重点引进农畜产品加工项目,以项目为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格丽面粉厂、伊香园食品厂、凤林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咸阳赛博陶瓷有限公司、咸阳聚丙烯有限公司、陕西华悦洁净煤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落户我镇,带动了镇农业、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了农业增收、工业富镇的目标。

文化

秦咸阳城遗址

秦咸阳城遗址,是中原地区战国后期至秦朝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内,范围包括渭河两岸,以渭城区窑店街道办为中心,发掘面积15168平方米,现存面积20平方千米,始建于秦孝公年间。

秦咸阳城遗址以渭水为界,分为南、北两区。按照遗存分布情况,已明确北区的三大功能区:宫殿与官署区、郭区、陵与墓葬区  。秦咸阳城遗址内并未发现城墙,其范围约东起柏家嘴,西止毛王村,北至高干渠,东西长约870米,南北宽约500米,其中部偏北处为咸阳秦宫殿遗址所在,四周有夯土宫墙。1973—1982年,在遗址内共发掘出土3座宫殿建筑基址。

1988年1月13日,秦咸阳城遗址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陵

明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千米的窑店街道三义村北,是汉高祖刘邦与吕雉合葬墓。

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西为高祖陵,东为吕后陵。陵前曾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两通碑石,又因为陵墓附近曾经出土过属于西汉时代的“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证实了这里的陵墓确为长陵。

1988年1月13日,长陵被列为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

窑店街道境内有咸红公路、十三号公路、兰池大道旅游路河堤路、渭河横桥、秦汉大道等路桥网路交会。 

社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2个,各类图书室7个,藏书1.2万余册,曲艺、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7人,有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数字电视用户5000户,入户率98%。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00余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8所,在校生530人,专任教师9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90人,专任教师79人。初中适龄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13个,专业卫生人员44名,全年医疗业务收入20万元。2011年,窑店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490人次。10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有学校体育场1个,6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窑店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8户,人数42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5户,人数609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8万人,征缴费用136万余元,参保率100%。

基础建设

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工作为主线,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发展大格局。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加大力度、夯实基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作用。全镇从1997年起就把村级道路整修、村镇规划和农网改造、广电通讯以及教育教学设施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先后修通了各村的村级道路,并全面实现了沙石化,部分实现了水泥化。村级庄基划拨严格按照规划,统一划拨、统一绿化,使村镇建设达到了整齐化。积极鼓励并大力扶持农网改造,全办10个村已完成改造任务。四纵(河堤公路、咸铜铁路、咸红公路、五陵文物旅游公路)、两横(13号公路、机场专线高速路)的公路、铁路线使全镇交通十分便利,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线电视已全面进村入户,正在进行积极实施中。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实现了校校楼房化,语音、微机、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已在全镇中、小学普及,中学、中心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均已达到省颁Ⅰ类标准,其它小学均达到Ⅱ类标准,中学的升学率从1997年的25%已上升到2005年的100%。在文化事业的发展方面,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各村都已建立了村级文化学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街道发展

窑店街道办事处于咸阳市市区东郊,咸红公路,五陵塬文物旅游路、河堤公路、咸铜铁路、312国道、机场专线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是一个土地肥沃、设施优越、物华天宝、地杰人灵的好地方。窑店原属秦咸阳宫故地,秦时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曾经上演了商鞅变法荆轲刺秦焚书坑儒秦灭六国之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秦宫遗址博物馆和五陵塬旅游路的建成,加速了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里陵冢林立,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文物旅游优势。农业机械化程度列咸阳市各乡镇之最,总动力4.5万匹马力。仅有大型联合收割机96台,每年跨区作业支援夏收,为农民创收超过300万元。秸杆还田机、硬茬播种机、麦草打包机等新型农机具的应用,在窑店已蔚然成风。招商引资工作通过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窑店人民乘西部大开发之机,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迎接开发、振兴经济的伟大实践中。镇党政班子把群众的情绪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第一追求,把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全镇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