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 :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

更新时间:2023-10-18 14:08

肺炎支原体(支原体 pneumoniae,MP),归属于枝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是引起人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体,约占所有CAP病原体的5%~30%。于20世纪40年代发现,1962年被正式命名。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末秋初多发。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小流行的呼吸道感染。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在成人中也较常见。支原体肺炎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约3%~10%的感染人群发展为肺炎,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可通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大多症状轻,预后较好,但在老年患者和已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发其他细菌性肺部感染,预后较差。肺炎支原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尚无上市产品,可通过防范飞沫传播、严格洗手等方式预防。

美国有2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由肺炎支原体所致,每年发病率为1/1000,约2百万人。在中国北京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是13%。支原体肺炎相关的死亡较少见,病死率约为1.4%。

命名

20世纪40年代,为了将无法明确是什么病原引发的肺炎与典型的细菌性肺炎相区别,支原体肺炎曾称为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1942年,美国科学家伊顿(Eaton)将病原体命名为“伊顿因子”,当时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都认为伊顿因子是一种流感样病毒。1962年,多年来被误认为是流感样病毒的“伊顿因子”被正式命名为肺炎支原体(支原体 pneumoniae)。

病原学

根据16S rRNA(16S核糖体核糖核酸)和23S rRNA(23S核糖体核糖核酸)进化树同源性分析,肺炎支原体归属于柔膜菌门(软壁菌门)、柔膜体纲(Mollicutes)、枝原体科(Mycoplasmataceae)、支原体属(Mycoplasma),与人型支原体(M.ominis)、生殖支原体(M.genitalium)、嗜精子支原体(M.spermatophilum)等共属于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支原体。

生物学特征

大小为0.2~0.3μm,呈高度多形性,如球形、球杆状、棒状、分枝状和丝状等。基因组大小为835kb,G+C 摩尔%为38.6%。初次分离应培养于含足量血清和新鲜酵母浸出液的培养基中,一般10天左右长出致密圆形、深入琼脂、无明显边缘的菌落。多次传代后,生长加快,菌落呈“油煎蛋”状。肺炎支原体能发酵葡萄糖,不能利用精氨酸尿素,能产生过氧化氢,对豚鼠红细胞呈β溶血性贫血,对亚甲蓝食用醋酸苄青霉素不敏感。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仅有细胞膜,呈高度多形性,典型形态似酒瓶状,也可呈球形、球杆形、分枝状及丝状等。一端有一种球状的特殊结构,能使支原体黏附在宿主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吉姆萨染色(Gemsa stam)呈淡紫色。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由三层结构组成,厚7.5~10.0nm。其中内外两层为蛋白质多糖配位化合物中间层为脂质。脂质中胆固醇含量占36%,在抵抗细胞外部渗透压、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两性霉素B、皂苷等均可导致支原体细胞膜破裂而死亡。所有肺炎支原体均具有P1膜蛋白和菌体蛋白,为其主要的特异性免疫原,也是血清学诊断的主要抗原。

分子生物学特征

肺炎支原体有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两种核酸基因组为环状双股DNA。测序研究结果表明肺炎支原体的基因组大小已从几百万个核苷酸碱基对缩减到现在的几十万个,其原因可能为,在进化过程中肺炎支原体丢失某些氨基酸合成或参与DNA修复的相关编码基因,因此寄生宿主细胞时需掠夺其营养物质。同时,这也是支原体体外人工培养困难的原因之一。支原体基因组中表达黏附素、可编译表面抗原的基因数量多,利于其人侵宿主和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

培养特性

肺炎支原体营养要求较高,培养时需添加10%~20%的动物血清,以提供支原体不能合成的胆固醇和其他长链脂肪酸,同时还需加入10%酵母浸液、组织浸液及辅酶等才能生长肺炎支原体在37°C,PH7.8~8.0、5%CO2的微环境中生长较好。繁殖较慢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繁殖周期为3~4小时。此外也可通过断裂、出芽及分枝等方式繁殖,因胞质分裂常落后于核酸复制而形成多核丝状体。肺炎支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直径10~100μm的菌落初次分离时菌落呈细小的草莓状,反复传代后呈典型的“油煎蛋”样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常呈轻度混浊。

免疫学特征

肺炎支原体的抗原物质主要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糖脂。糖脂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补体结合抗体、生长抑制抗体和代谢抑制抗体。另外,糖脂抗原与多种其他支原体、人体红细胞膜Ⅰ型抗原、肺炎链球菌23型、32型及MG链球菌有共同抗原,可引起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差,P1膜蛋白和菌体蛋白特异性强,能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高效抗体。P1膜蛋白是支原体的主要型特异性抗原,其反应原性常用生长抑制试验(Growth 性抑制 test,GIT)与代谢抑制试验(新陈代谢 inhibition test,MIT)鉴定。GIT是将含有型特异性抗血清的滤纸片置于接种有支原体的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出现同型血清抑制该型支原体生长的现象:MIT是将支原体接种在含有抗血清的葡萄糖(酚红)培养基中,若抗体与支原体型相对应,则抑制该支原体分解葡萄糖,酚红不变色。此两种方法可将某些支原体分成若干血清型

抵抗力

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对物理化学因素较细菌敏感,对热抵抗力差。50°C下30分钟或55°C下5~15分钟死亡。耐寒,-20°C可存活1年,冷冻干燥可长期保存。耐碱,对酸和有机溶剂较敏感,易被化学消毒剂、清洁剂灭活。对干燥敏感,标本应尽快接种。对苄青霉素亚甲蓝食用醋酸铊有抵抗力,可用于分离培养时去除杂菌

流行病学

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在美国,20%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系肺炎支原体所致,这一比例在未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更高。在美国支原体肺炎每年的发病率为1/1000,约2百万人,但非肺炎的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是这个数字的1020倍。在中国北京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是13%。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是5~20岁组,可在任何年龄的人群发病。日本的调查显示在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所占病例不高。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无季节性,但可能秋季较多。在封闭的人群中,如新兵训练营和幼儿园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产生小规模的流行,造成该人群25%~75%的感染。支原体肺炎经常发生家庭内成员间的传播。肺炎支原体所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与年龄有关系,3岁以下幼儿以上呼吸道感染多数,5~20岁年龄的人群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肺炎,成人则以肺炎多见。

支原体肺炎相关的死亡较少见,meta分析表明,病死率约为1.4%,而通常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死率为10%。

传播机制

传染源

肺炎支原体的传染源为支原体肺炎患者或带菌者。

传播途径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末秋初多发。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支原体随飞沫以气溶胶颗粒形式传播给密切接触者。

感染机制

肺炎支原体以其顶端结构中的P1表面蛋白(170kD)和P30(32kD)为主要黏附因子,使肺炎支原体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定植后侵入细胞间隙,产生代谢产物过氧化氢(H202),使宿主细胞的触酶失去活力,纤毛运动减弱、停止乃至脱落消失,核糖核酸及蛋白合成减少,细胞功能受损乃至死亡脱落。肺炎支原体脂蛋白能刺激炎症细胞在感染部位释放大量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1(免疫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细胞因子引起组织损伤。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综合征 毒素,CARDS)是一种外毒素,可激活炎症小体,分泌IL-1β引起炎症反应。此外,肺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后,还通过与TLR4(位于9号染色体的基因)相互作用诱导巨细胞自使其增强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与分泌。

潜伏期

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为2~3周,潜伏期内传染性较小。发病前2~3天直至病愈数周,均可在呼吸道分泌物中发现肺炎支原体。

易感人群

支原体肺炎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在成人中也较常见,婴儿间质性肺炎亦应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

病理生理学

主要病理变化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坏死、脱落。肺泡内可含有少量渗出液,并可发生灶性肺不张、肺实变和肺气肿。肺泡壁和间隔中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胸膜可有纤维蛋白渗出和少量渗液。除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层破坏外,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并可累及间质,肺泡壁因此而增厚。支气管腔内有多成核白细胞、巨噬细胞、纤维蛋白束和上皮细胞碎片,重者尚可见弥漫性肺泡坏死,慢性期可有间质纤维化。开胸肺活检的资料表明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机化性肺炎

免疫病理机制

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清中产生特异性IgM(免疫球蛋白M)、IgG(免疫球蛋白G)及IgA(免疫球蛋白A)呼吸道局部也产生相应的分泌性抗体,后者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在儿童或青少年可促使再感染时病变和症状加重。支原体肺炎后IgE(免疫球蛋白E)反应亦见增强,可出现IgE介导的超敏反应,促使哮喘病人的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还可以产生多种非特异性抗体,如冷凝集素、MG链球菌凝集素以及抗脑、心、肺、肝及平滑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病人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有关。

此外,有报道支原体肺炎病人血清中测出免疫配位化合物,在并发肾炎者的肾小球中测出含肺炎支原体抗原的免疫复合物。支原体肺炎可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并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也可产生酷似结核菌素反应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肺炎支原体细胞膜与宿主细胞膜有共同抗原成分,使之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导致长期寄居。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约3%~10%的感染人群发展为肺炎。大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或气管支气管炎的症状,病程大部分呈亚急性、渐进性可持续1个月以上。支原体肺炎是经典的非典型肺炎,起初有数天到一周的无症状期,继而乏力、头痛、咽喉痛、肌肉酸痛,咳嗽明显,为发作性干咳,夜间为重,也可以产生脓痰,持久的阵发性剧咳为较为典型的表现。一般为中等度发热,也可以不出现发热。可伴有鼻窦和耳部的疼痛,也可伴有气促和呼吸困难。体检很少有阳性发现,与患者主诉不相称。体征上可有咽部和鼓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例有斑丘疹、红斑或口唇疤疹。约半数患者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过程相对较轻,但各种肺炎的并发症如肺脓肿气胸、肺气囊肿、支气管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都可以出现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肺外症状相对多见,表现为斑丘疹、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水疱疹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其中以斑丘疹和水疱疹最为多见。

影像学表现

肺部阳性体征少而影像学表现明显是支原体肺炎的一个重要特点。胸部影像学表现变化很大,从微小病变到广泛实变都有可能。最常见的发现是支气管周围的肺炎,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及小叶中心性结节,局限于下叶的片状实变浸润影,可以伴有间质改变,也可以呈多叶段分布。其他尚可以有节段性不张、结节状浸润和肺门淋巴结肿大,2%~10%的患者可出现少量胸腔积液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也有不少报道,包括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横断性脊髓炎或吉兰-巴雷综合征。33%~76%的患者IgM自身抗体在40°C能凝集人红细胞导致贫血,严重溶血性贫血发生在高滴度冷凝集抗体的患者,老年人多见。其他与血凝相关并发症尚有阵发性冷性血色素尿,雷诺征、外周坏痘、血小板减少、DIC和肾衰竭。心脏累及相对少见,主要是心包炎心肌炎。其他尚可出现多关节炎,以关节痛为常见症状。

并发症

感染肺炎支原体后,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胃肠炎、溶血性贫血、关节痛、心肌炎、周围性神经炎脑膜炎脑炎等症状。少数病例出现休克型肺炎或肺外并发症,预后差,可致死。

诊断检查

诊断方式

分离培养

取疑似病人的或咽拭子接种于含血清和母浸液的琼脂培养基或SP-4培养基中,5%CO2,与90%N环境中37℃培养1~2周挑取可疑落经形态、糖发酵、溶血性、血细胞吸附试验进行初步鉴定,进一步鉴定需用特异性抗血清做GIT与MIT。肺炎支原体可从咽拭子、痰、气管吸引物、胸腔积液支气管镜标本和肺组织中分离,但由于其培养条件要求较高,标本需迅速送检。菌落特征不明显,需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需用生长抑制试验,生长过程缓慢,需要1~3周才有结果,无早期诊断价值,难为临床医生所用,中国实验室也少有开展。

X线检查

X线检查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病变常经3~4周后自行消散。部分病人出现少量胸腔积液

血清学试验

血清学试验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诊断手段。冷凝集试验是最早用来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一个非特异性方法。感染的阳性率在30%~50%(效价≥1:64),其他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科巨细胞病毒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其他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骨髓瘤、热带病也可出现阳性结果。冷凝集阳性只能作为诊断参考。特异性较高的抗体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CF)、间接血凝试验(IHA)、酶免疫试验(EIA)等测定,CF和IHA检测的支原体抗原为糖脂成分与生殖道支原体和嗜肺军团菌有交叉反应;CF试验是检测支原体肺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传统方法,但无法区分IgG和IgM,滴度受IgG的影响较大,升高时间偏晚,高滴度抗体持续时间较长,恢复期效价4倍增加有诊断意义,但仅能作回顾性诊断。单份血清标本的快速诊断,主要用EIA测定急性期IgM抗体特异性较高但由于MPIgM抗体在起始症状后7天才出现高峰在4~6周持续2~12个月其临床意义受到限制,一般认为IgM抗体(ELISA法)滴度1:16则可能诊断。

此外,可检测MP IgA抗体,其出现较IgM稍晚,但持续时间长,特异性强,可能成为诊断儿童和成人近期支原体肺炎指标但在儿童中的检测未发现明显的优势。MP IgG可供回顾性诊断,其在起病1月左右高峰,可持续6个月,是病原学追踪的较好手段,但无早期诊断价值。

快速诊断

由于培养法困难和血清学方法滞后,需寻找更快速和特异的方法,临床诊断倾向抗原和核酸检测。方法主要包括:

采用P1蛋白和P3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ELISA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病人痰、鼻洗液或支气管灌洗液中肺炎支原体抗原。

采用PCR检测病人痰液标本中肺炎支原体16S rRNA基因或P1基因。此法简便快速且特异性和敏感性高适合大量临床标本检查。支原体肺炎1~2天即可呈阳性,使早期诊新和针对性抗生素的正确选择成为可能。PCR检测结果相差较大,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和判断标准,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有推荐的商用试剂盒。

此外,用荧光素或酶标记MP单克隆抗体直接检测呼吸道标本或培养物,也是一种快速检测方法,但尚无满意的结果。

诊断标准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并无金标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对CAP有关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做了相关规定。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可以确诊;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呈4倍或以上增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核酸检测已批准用于临床,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

流行期间据临床和X线表现可做出临床诊断。散发性病例临床表现亦可提示诊断。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并无太多特征,但下列表现有重要参考意义,包括:

1.青少年好发,症状相对较轻、干咳为主,胸部体征甚少,而X线病变相对较重,且多变化,呈毛玻璃状。

2.肺外表现相对较多。

3.外周免疫细胞不高。

鉴别诊断

支原体肺炎应与病毒性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鉴别。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正常,可与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相鉴别。

病毒性肺炎

起病缓慢,发热、头痛等症与支原体肺炎相似,胸部线表现无特征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确诊有赖于病毒的分离、血清学检查病毒或病毒抗原的检测。

军团菌肺炎

可有发冷、头痛、咳嗽、咳痰等症状,但常有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或嗜睡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常有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血清军团菌属抗体或细菌学培养、分离可以确诊。

其他细菌性肺炎

常有高热、咳嗽、咳痰等症,两肺可闻干湿罗音,胸片有呈段、叶状浸润影,血免疫细胞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痰、支气管吸引物、胸腔积液或血液等细菌学培养,常有明确诊断。

治疗

抗生素治疗

早期使用适当抗生素可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支原体是胞内菌,由于缺乏细胞壁,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和糖肽类。对作用于核糖体50S的大环内类、核糖体30S的四环素类和干扰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喹诺酮类敏感。大环内酯类中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效果较好,但自2001年首次报道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后,世界上陆续报道,多来源于日本与23S rRNA基因突变有关,中国也有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对四环素及诺类敏感性较高。四环素中国已经不生产,可用多西环素;喹诺酮类推荐新喹诺酮类中的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其中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儿童不推荐使用。疗程一般为7~14天,部分难治性病例的疗程可延长至3周左右,但不宜将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对症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剧烈胸痛者,可酌用少量镇痛药。对咳嗽剧烈者用镇咳药物。

预防

肺炎支原体减毒活疫苗DNA疫苗在动物实验中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尚无上市产品。支原体肺炎多采用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酷类或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但有耐药株产生。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在日常咳嗽或打喷嚏时,可以使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把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带盖的垃圾桶中;如无纸巾,可用上袖或肘部遮挡后再咳嗽或打喷嚏,而不是用手遮挡。此外,还需要严格洗手,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如果没有肥皂(洗手液)和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预后

支原体肺炎自限性疾病,多数病例不经治疗可自愈,病患通常预后良好。但在老年患者和已有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或发其他细菌性肺部感染,预后较差。由于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对肺炎支原体不是终生免疫,可能还会再次感染。

历史

发现史

20世纪40年代,临床医生发现了一些得了肺炎的病人,患者有头痛、发热、咳嗽等肺炎的临床表现,但是临床样本无法用常规的细菌革兰氏染色以及培养的方法进行检测和鉴定。鉴于当时无法明确究竟是什么病原引发的,为了将其与传统的也就是典型的细菌性肺炎相区别,将其命名为“非典型肺炎(Atypical 肺炎)”。

1942年,美国科学家伊顿(Eaton)等人用收集自78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样本感染大鼠,发现大鼠出现了肺炎的表现,他认为这是一种“Atypical pathogen”,并将其命名为“伊顿因子”。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临床医生和科学家们都认为伊顿因子是一种流感样病毒。1961年,美国科学家在含有马血清和酵母的培养基上培养出了这种病原体。1962年,这种多年来被误认为是流感样病毒的“伊顿因子”被正式命名为——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研究史

1977年,时任中国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学研究室主任曹玉璞教授自行研制了中国肺炎支原体培养基,首次在中国建立了肺炎支原体培养方法。1979年,曹玉璞教授分离出中国第一株肺炎支原体临床株。

1996年,科学家们完成了肺炎支原体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发现它的基因组大小只有大肠杆菌的五分之一。

流行史

2023年10月中旬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报告的流感样疾病与过去三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2023年11月13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报告称,中国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将病例增加归因于肺炎支原体等已知病原体的传播、COVID-19限制措施的解除等。11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提出正式请求,提供更多的流行病学和临床信息,说明肺炎支原体等的最新传播趋势,以及卫生保健系统当前的负担。

2023年12月4日,意大利高等卫生研究院(ISS)发布消息称,在佩鲁贾医院收治的儿童中发现2例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支原体肺炎病例,是意大利发现首批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病例。

相关研究

中国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等开展了黄芪多糖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经黄芪多糖干预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感染症状缓解,其机制可能与IL-6((免疫细胞介素-6))/STAT3((位于17号染色体的基因))信号通路得到抑制有关。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病内科等对蕺菜提取物对支原体肺炎大鼠的抗炎药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通过鱼腥草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治疗干预,可以改善局部乃至支气管和肺组织炎症反应,达到较好干预效果。

中国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IL-6/STAT3通路表达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和集体生活是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IL-6、STAT3、WBC(免疫细胞计数)、CRP(C反应蛋白)、PCT(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甲醇酯)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肺炎感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