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多孔菌科茯苓属真菌

更新时间:2023-03-25 18:36

茯苓(学名:Wolfiporia cocos (Schwein.) Ryvarden \u0026Gilb.),又名茯灵、茯菟、松柏芋等。多孔菌科(多孔菌科),沃菲卧孔菌属(Wolfiporia)多年生腐生型真菌。以中国、日本以及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分布较多,美洲及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也有零星分布。在中国黄河以南的湖南省、湖北、福建省、安徽、云南省等10多个省(区)都有分布。野生茯苓常寄生松科植物,如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old \u0026 Zucc.)、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等根部。

日常所用的茯苓均为茯苓的菌核。菌核有特殊的茯苓香气。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重量不等,大者可达数十斤,甚至近百斤。表面粗糙,呈瘤状皱缩,鲜时呈淡黄褐色或棕褐色,干后为黑褐色;表面有一层皮壳状的外皮,俗称茯苓皮。内部白色稍带粉红色,手捏有颗粒感。

茯苓为传统中药,也是药食两用的大宗中药材,有“十方九茯苓”之说。因其有多个部位入药而形成多种药材。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称为茯神木;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称为茯苓皮;除去外皮之后的外层呈淡红色者,为赤茯苓。具有利水渗湿药,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茯苓也可掺入主食供食用,以茯苓为原料加工成的食品也很多。

历史

历史记载

茯苓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期的《史记》中已有茯苓的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茯苓的国家。最早记录茯苓人工栽培的是南北朝的《本草经集注》:“茯苓今出郁州(今中国灌云县)……彼土人乃假松作之。形多小,虚赤不佳。”唐宋时期,茯苓主要产自山东省陕西省河南省等地,《新修本草》记载“今太山亦有茯苓,白实而块小,不复采用。今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者”。《本草图经》“茯苓,生泰山山谷,今泰、华、嵩山皆有之”。

名称考证

茯苓在古籍中记录广泛,因此名称也较多。《史记》将茯苓称之为伏灵、伏神,魏朝《广雅》记载为茯,南北朝《名医别录》里首次有茯神的记载。唐代《酉阳杂俎》记录为晨伏胎,明代《记事珠》记为不死面,明代《本草纲目》记为茯兔,清代《滇南虞衡志》记载为云苓。“茯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现代中药典籍、文章中多以茯苓记载。目前多根据地理分布不同分为云苓、安苓、闽苓、川苓等。

栽培历史

世界茯苓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是茯苓主产国,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中国对茯苓人工栽培起源于1500年前,是中国最早栽培的大型药用真菌南北朝时期为茯苓栽培的探索阶段,种植出的茯苓品质差,到了南宋时期,茯苓栽培已有一些雏形,《癸辛杂识》上记载了茯苓的栽培经验、栽培过程,开始出现“肉引”栽培茯苓的方法(将嫩茯苓切片,内流白浆,将带浆茯苓片接种在松木发菌),主要产区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19世纪70年代,中国河南、安徽、浙江省云南省等省从野外采挖转变为人工栽培,提高了茯苓的产量,扩大了茯苓产区,形成了完备的栽培技术体系。但茯苓的大规模生产需要大量的新鲜菌核,这也限制了茯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栽培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主要表现在采用人工分离培育的“菌种”代替传统的“肉引”作为种源。这一时期称之为“菌种栽培期”。2000年后,为稳定茯苓药材质量,中国推行茯苓规范化种植及GAP基地(规模化、药用动植物养殖、种植基地)建设。中国湖北省“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研发出“诱引”栽培专利技术及茯苓木接引培育方法,筛选的优良菌株“同仁堂1号”得到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在英山县罗田县麻城市等地形成了“九资河茯苓”基地。中国福建省筛选出适宜茯苓松栽培的优良菌株“闽苓 A5”,获得“一种低碳高产栽培茯苓的方法”的发明专利,大面积推广了茯苓松蔸规范化栽培。

分类

有学者在19世纪就开始对茯苓进行研究,确认茯苓是一种真菌,但并未发现其有性阶段。1822年Schweiniz将其列为半知菌类小菌核菌属(Sclerotium),定名为 Sclerotium cocos Schwein.,Fries 对其认可引用,同时又根据 Schweiniz 的描述将其更名为Pachyma cocos (Schwein.) Fr.。直至1922年德国生物学家 Wolf 取茯苓小块菌核,在容器中培养观察到子实体,完成了茯苓有性世代的研究,认为其属于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卧孔菌属 Poria,定名为 Poria cocos (Schwein.) F.A. Wolf。1984年,Ryvarden \u0026 Gilbertson 对一些多孔菌类群的分类系统进行了修订,建立了沃菲卧孔菌属 Wolfiporia Ryvarden \u0026 Gilb.,并将茯苓移入该属,其学名也随之更改为 Wolfiporia cocos (Schwein.)Ryvarden \u0026 Gilb.。

形态特征

菌丝体

茯苓的菌丝体包括单核菌丝和双核菌丝体。单核菌丝体又称为初生菌丝,每个细胞中仅含有一个细胞核。双核菌丝具有双核,又称为次生菌丝。双核菌丝体为茯苓菌丝体的主要形式,具有分裂和生长的作用,同时又担当着营养物质的吸收、转化和运输的功能。菌丝体外观上成白色绒毛状,在显微镜下观察,具有许多分枝,并具有横膈膜。

菌核

菌核为茯苓的休眠器官,存储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在条件适宜时,菌核可以萌发成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菌核由大量菌丝体集聚而成,有特殊的茯苓香气。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重量不等,大者可达数十斤,甚至近百斤。鲜时质软,易折开;干后质坚硬。表面粗糙,呈瘤状皱缩,鲜时呈淡黄褐色或棕褐色,干后为黑褐色;表面有一层皮壳状的外皮,俗称茯苓皮。内部白色稍带粉红色,手捏有颗粒感。

子实体

子实体无柄,直径0.5-2毫米,有性世代不易见到,蜂窝状,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后逐渐转变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担子棒状,上生4个小梗;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段尖,平滑,无色。

物种分布

茯苓野生资源分布广泛,以中原地区日本以及印度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分布较多,美洲及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也有零星分布。茯苓在中国黄河以南的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福建省、安徽、云南省四川省河南省广东省浙江省贵州省山西省陕西省等10多个省均有分布。

习性

茯苓为兼性寄生菌,在向阳山坡上的松科植物根际沿根蔓延,一般在50-80厘米深处结苓。孢子萌发温度22-28°C,菌丝生长温度18-35°C,于25-30°C生长迅速,子实体于18-26°C时分化生长并能产生孢子。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有利于茯苓生长。茯苓在含水量20%,pH3-7、坡度10°-35°的山地砂质土生长为宜,子实体形成和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茯苓为好气性真菌,菌核只有暴露在空气中才能形成子实体,并产生孢子,进行传播。菌丝体和菌核生长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生活史

茯苓的担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单核菌丝,不同性的两个单核菌丝结合,进行质配,形成双核菌丝,并产生锁状联合。双核菌丝体生长发育达到生理成熟后形成菌核。菌核在土壤中发育到一定程度,向上膨大增长,使土壤出现裂痕,菌核上部露出土面,称为“冒风”。适宜条件下,菌核在冒风侧下方产生一层蜂窝状结构的物体,就是茯苓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完成茯苓的生活史。

栽培

栽培场地

栽培场地宜选择海拔200-1500米的缓坡山林地,以未经开垦的松林地为佳。

松木段栽培

以砍伐除去松脂后的松木段为基质,将菌种袋一头划口直接接触松木段,菌丝从菌种袋向木段生长即完成接种。接种后置于挖好的窖中进行养菌和结苓管理。

树蔸栽培

树蔸栽培主要集中在伐区,用伐过的松树留下的树蔸用于栽培茯苓。在秋、冬季节砍伐松树时,选择直径12厘米以上的树桩,将周围地面的禾本科杂草和灌木砍掉。树蔸栽培需要进行亮蔸处理,就是将砍伐后的松树蔸侧根挖出,只留几根将其余的在根部切断,留伐根削掉3–5条树皮,晾晒处理后接种。

代料栽培

将茯苓菌种转接至装有以松木屑混合其他农副产品作为原料的栽培袋中,接种后多在室内进行养菌,待菌丝长满菌袋后,埋在地下进行结苓管理。

用途

药用

茯苓菌核为中药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足少阴肾经。具有利水渗湿药,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腹泻心悸病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茯苓菌核的外皮为中药茯苓皮。性平。味甘、淡,无毒。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水湿肿满,小便不利。

茯苓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为中药赤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膀胱经。具有行水,利湿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泄泻。

茯苓菌核中间的松根为中药茯神木。味甘,性平。具有平肝安神的功效。主治惊悸健忘,中风语蹇,脚气转筋。

食用

茯苓也可掺入主食供食用,以茯苓为原料加工成的副食品很多,如茯苓饼、茯苓软糖、茯苓饮料、茯苓酒、龟苓膏等。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有研究显示,茯苓各部分均含有多糖类成分和三类成分。茯苓多糖三萜类化合物茯苓酸、茯苓素等)为茯苓的主要有效物质。除多糖和三萜外,茯苓菌核中主要含有甾醇类成分,以及氨基酸、脂肪酸芳香油微量元素钾盐等其他成分。

药理作用研究

利尿活性

有研究表明,在茯苓各部位中,茯苓皮利尿消肿功效最佳。茯苓利尿机制可能是三萜成分—茯苓素具有较好的利尿活性,且水溶性多糖排钠保钾,使水盐代谢速度增强,利尿效果显著。

增强免疫力

茯芩多糖既能增强细胞免疫,还能增强体液免疫,能够有针对性地保护机体免疫器官。谈新堤等研究显示,茯苓多糖治疗组的小鼠脾脏与脾小体之间界限清晰,淋巴细胞密集,淋巴鞘增宽,说明茯苓多糖有较好的保脾作用。谢国秀等在小鼠肌肉中共同注射进茯苓多糖流感病毒科灭活疫苗,结果显示,茯苓多糖能够有效增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小鼠抵抗流感病毒攻击的能力。

文化

中国有很多关于茯苓的古诗词,据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中包含“茯苓”的有21首。在有关茯苓的唐诗中可以看出,唐朝对茯苓的应用已相当广泛,而且当时人们对茯苓的生态习性已有较深入的了解,不少诗句都反映了茯苓与松树根的关系,如李商隐的《送阿龟归华》:“草堂归意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徐凝的《柬白丈人》:“昔时丈人鬓发白,千年松下锄茯苓。今来见此松树死,丈人斩新鬓发青。”曹松的《题僧松禅》:“空山涧畔枯松树,禅老堂头甲乙身。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物种对比

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与茯苓虽然名字相似,但是它们的形态、功能与作用各不相同。土茯苓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表面黄棕色或黑褐色,凹凸不平;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折断有粉尘飞扬,水湿后有黏滑感;土茯苓气微,味微甘涩,粉末淡棕色。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