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地林莺 :莺鹛科莺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8

荒漠林莺(学名:Curruca nana),又称漠地林莺、亚洲漠地林莺、亚洲漠林莺,为科莺属的鸟类,体长约 11-13 公分,体重约7-11克。

形态特征

漠地林莺上体包括两翅的覆羽概呈沾灰的沙色,至下腰及尾上覆羽转为砖红色;小翼羽褐色,靠外侧的飞羽外缘以淡黄色的狭边,至内侧的飞羽几乎呈纯红褐色,而仅存褐色羽干纹;中央一对尾羽砖红色,具褐色羽干纹;最外侧的一对尾羽纯白,最外侧的第2对尾羽褐色,外及内翈先端白色,其余尾羽呈褐色而具砖红色的边缘。下体乳白色,两胁及尾下覆羽稍沾粉红色。雌雄两性羽色相似。

虹膜鲜黄色;上嘴褐色,下嘴棕黄色;脚淡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7-11克,♀7-9克;体长♂117毫米,♀115-120毫米;嘴峰♂9-12毫米,♀10-12毫米;翅♂56-61毫米,♀54-59毫米;尾♂49-53毫米,♀49.5-55.5毫米;跗♂19-20毫米,♀18-20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荒漠林莺栖息于海拔300-1600米防护林带林缘灌丛、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灌木丛间,或仅有零散灌木或沙地植物生长的戈壁沙滩、裸露多石山丘和荒漠以及沙漠腹地极为干旱的草丛、柳灌丛、梭梭林等地。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阿塞拜疆巴林、中国、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蒙古、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阿拉伯叙利亚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也门。

旅鸟:保加利亚塞浦路斯丹麦芬兰德国意大利马耳他荷兰葡萄牙、俄罗斯联邦(欧洲区)、西班牙瑞典土耳其英国

中国

新疆(西部喀什、阿克苏市若羌县、东部罗布泊地区、哈密市、北部准噶尔盆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繁殖鸟)。

生活习性

荒漠林莺是夏候鸟,每年4月中旬迁往繁殖地,9月末迁离。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活跃,常在灌木枝叶间飞来飞去、跳上跳下、忙忙碌碌地寻觅食物。飞行能力弱,不作长距离飞行,仅在灌木间作短距离飞行,且飞得很隐蔽,不易被发现。繁殖季节,雄鸟常站在灌木顶端不断鸣叫。鸣声似白喉林莺,但较凌乱,间杂有刺耳声及似百灵的颤音,叫声为干涩的吐气音"drrrrrrrrrrrr”,重音在"d”、音调下降、直至消失;也作颤抖的"chee-chee-chee-chee” 声。食物纯以昆虫为食,包括鳞翅目鞘翅目,以及半翅目昆虫及其美国白灯蛾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荒漠、半荒漠的灌木上。巢呈杯状。主要由细的枯枝、枯叶和枯草构成,内垫有细的草茎和植物纤维。巢的外径10-12厘米、内径5-6厘米、高8-13厘米、深5-7厘米。每窝产4-5枚卵,偶尔多达6枚。卵呈白色,缀以褐色或灰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4.6-18毫米×11.4-13.3毫米。早成雏由双亲共同育雏,雏鸟晚成性。

亚种分化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