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包野 :曾任江苏省委书记

更新时间:2024-09-20 20:17

许包野,潮汕人,籍贯澄海区泰国华侨,中国共产党杰出人物。在厦门市诸多地下党领导同志和雨花台2401名烈士中,许包野是惟一取得博士学位的,1923年2月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许包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任教5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32年10月,党中央任命许包野为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1934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连遭敌人破坏,党中央调许包野任江苏省委书记,领导恢复和重建江苏省委机关。由于叛徒出卖,1935年2月20日,许包野在旅馆被捕。1935年春壮烈牺牲。

基本简介

许包野,祖籍广东省澄海区,潮汕人,1900年5月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7岁回到祖国。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奥地利攻读哲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23年2月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期间,他一面钻研马克思主义,一面在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下参加实际斗争。1926年,许包野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任教5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九一八事变后,许包野受共产国际的派遣,从苏联秘密回国,于1931年底到上海市向中共临时中央报告共产国际情况。1932年3月抵达厦门市。5月,受中共厦门中心市委的派遣,他先后到安溪县惠安县泉州市莆田市等地巡视工作,了解情况,发动群众,健全农会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协助整顿游击队,巩固红色根据地。

1932年10月,党中央任命许包野为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1934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连遭敌人破坏,党中央调许包野任江苏省委书记,领导恢复和重建江苏省委机关。同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遭敌人破坏,党中央又调许包野任河南省委书记,在处境十分危险的环境中领导河南省委坚持斗争。

1935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许包野在河南郑州被捕,随即被押解到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1935年在南京英勇就义,时年35岁。

生平经历

许包野,自小离家赴谋生,是一个思想开朗、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华侨。母亲吴阿棉,是暹罗人。许包野兄弟4人,他居长,二弟许泽藻,三弟许英藻,四弟许文藻。许包野7岁回国跟随嫡娘,先在家乡念私塾,11岁进县城县立凤山小学,15岁进澄海县立中学,因勤奋又聪颖,考试常名列前茅。平时爱读古书,涉猎颇广,孔子老子墨子的著作,他都啃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他也潜心进行研究。17岁那年,嫡娘逝世,父亲按家乡“娶孝妇”的习俗,给他物色了一位贤良却没有文化的农村姑娘叫叶巧珍的为妻。婚后,他给妻子改名叫叶雁苹。1919年上半年,许包野中学毕业,时值五四运动,他受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于是年冬毅然投考蔡元培为会长的“华法教育会”组织的赴法勤工俭学,以优异成绩被录取。1920年4月,他辞别故乡,到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学哲学也学法律。同年,他生一子,取名适欧(7岁夭折)。这年冬,他写信给泰国的父亲,告诉法国社会动荡,法郎贬值,生活费用太高,而德国的生活费用较低,科学较发达,打算转到德国留学,要求寄给2000块银元,作为转学的准备。父亲经过设法筹措,满足了他的要求。第二年,他便从法国转到德国的哥丁根,进入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继续学哲学,并学习了军事学。在这里,年青的许包野如饥似渴地自学马克思主义书籍,研究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认真探索革命真理,并积极参加中共旅欧支部组织的革命活动。

革命经历

1923年,经朱德介绍,许包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的一名先锋战士。

1925年6月,五卅运动的消息传到德国。中共旅欧支部立即动员全体党员,全力以赴,组织广大旅欧华人,反对帝国主义镇压中国革命,声援国内五运动。许包野响应号召,积极投入运动。他在朱德的带领下,同旅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到一些城市和工业区讲演,组织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举行示威集会。6月18日晚,在柏林陶乐珊中学举行集会时,朱德和许包野等40余名中原地区革命者被德国当局逮捕。3天后,在德国共产党的营救下,他们全部被释放。不久,许包野被驱逐出德国,来到奥地利维也纳,继续学哲学。他在德国和奥地利都获得了博士学位。

1926年,中共组织安排许包野到苏联莫斯科,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还兼任过地方法官。这时,他曾用许宝如、伯勒等名字。他在苏联工作5年多,不遗余力地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贡献。

许包野在国外学习和工作达11年之久,他除了英国没有去过外,几乎所有西欧的国家都去过,他懂法、德、意、俄、奥、西班牙等6国文字。

中国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工农中国工农红军队伍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干部到红军中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国际便派许包野回国工作,要他到红军中与朱德一起领导武装斗争。他从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黑龙江省秘密回国。入国境后即受到中国国民党特务的监视。他设法摆脱了敌人的跟踪,几经周折,于年底回到澄海区冠陇乡,与阔别10余年的亲人会唔。

许包野在家里只住了10天,当他得悉二弟许泽藻在厦门市搞地下工作时(注:许泽藻当时化名许依华,任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因急要同党中央联系,便匆匆辞别亲人奔赴厦门。为瞒过敌人耳目,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停留了一个多月,才化装成海员乘船到新加坡,再从新加坡到达厦门。此时是1932年3月初(即农历正月底)。

许包野回国时不能随身携带组织介绍信,只记下共产国际同中共中央约好的联络暗号,所以,他虽在厦门找到了党组织,却没有正式组织关系。直到厦门中心市委把许包野写的回国详情报告党中央之后,党中央才把许包野的组织关系转到厦门。在这之前,许包野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服从中心市委的工作安排。在厦门市,他化名阿宝、宝霞。

4月,中国工农红军入漳前,中心市委原决定派他到漳州市迎接红军。20日夜,当他要出发时,红军已于是日入漳,故取消此行。后中心市委计划在漳州成立闽南苏维埃,创办工农大学,拟由他主持大学工作,又因当时交通断绝和红军撤出漳州而未实现。

5月初,他接受中心市委派遣,巡视安溪县。他认真听取安溪县委汇报,帮助整顿游击队,帮助建立农会赤卫队和少先队等组织。6月中旬,中心市委来信,说中央电召他,要他马上离开安溪,并顺便到泉州市惠安县一带巡视。于是,他又先后到惠安、泉州、莆田市等地检查工作。在莆田,他帮助县委端正指导思想,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斗争,还帮助他们建立了游击队和红色根据地。

8月中旬,中心市委要他刻不容缓回厦。他匆匆赶回厦时,才知道中心市委书记王海萍不幸被捕牺牲,由宣传部长许依华接任书记职务。中心市委要求中央将许包野留在厦门市,并决定任他为中心市委宣传部长。9月间,许依华也不幸被捕。中心市委决定许包野暂时代理书记职务。

任厦门市委书记

1932年10月初,中共中央正式任命许包野为厦门中心市委书记。从此,他卓有成效地领导厦门和闽南地区10几个县的革命活动。

许包野着力整顿各级党的组织,改组了惠安县泉州市、漳州党的领导机构,在很短的期间内使党组织得到了巩固与发展。他发起援助东北地区义勇军运动,组织“东北义勇军后援会”,发动募捐,并揭露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借机向群众敲诈勒索的卑鄙行径。

1933年初,他在厦门组织失业工人委员会,为这个委员会制定斗争纲领,提出“要饭吃、要衣穿、要工做”的口号,迅速把失业工人组织和发动起来。年底,他领导厦门市马路工人、码头工人、海员和商学日报工人先后举行罢工,取得了增加工薪的胜利。

他还动员厦门数十位工人和60余名失业者到漳州市安溪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同时发动厦门互济会募捐了2000块银元,买了1挺德国造的重机枪,命名“闽南号机关枪”,以武装游击队。在闽南地区农村,他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委员会”、“农会”、“雇农工会”,发动赤卫队队员参加游击队。

许包野重视党的宣传工作和理论建设,亲自领导厦门文化协会,建立发行部、印刷机关,秘密出版《发动机》、《舰》、《战斗》、《舵》、《实话报》、《青工画报》、《街头号外》和《鹭华》等刊物,恢复《群众报》,把中央文件编成《革命丛书》,引导党员群众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1934年5月,叛徒周剑津(原中共福州市中心市委宣传部长)从福州窜到厦门市,声称寻找组织关系,要求与许包野会面。许感到周此时来厦事有蹊跷,嘱咐与周接触的同志,要周详细汇报福州地下党被破坏的情况及其如何逃脱的经过,然后才与其见面。过了3天,周见诱捕不到许,迫不及待地带领敌人破坏了地下团秘书处和印刷处,终于暴露其叛徒面目。由于许包野的警惕,使党组织避免了一次大破坏。

6月,许包野为保护革命力量,把谢仰真、黄秀珍两位已暴露身份的女同性恋送往中央苏区。他还根据苏区福建省委的要求,安排中心市委机要文书谢飞到中央苏区工作,并亲自送谢到码头交给秘密交通员。

在许包野担任中共厦门市中心市委书记期间,中心市委所属闽南地区10多个县、市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党员发展到近千人,厦门地区的“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济会”、“赤色工会”等群众组织纷纷建立,漳州、泉州、安溪的游击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被捕入狱

1934年7月,在中共江苏省委接连遭到敌人破坏之后,党中央调许包野到上海市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化名宝尔。党中央还派原江苏省委常委、秘书长杨光华(化名子才)帮助许包野建立新的省委。新省委实行了“一个人只知道一个地方”的组织方案,即杨光华知道宣传部长的家,宣传部长知道书记的家,书记知道组织部长的家,组织部长知道宣传部长的家。新省委建立不久,敌人企图通过叛徒龚某诱捕杨光华和许包野,作为破坏新省委的突破口。有丰富地下斗争经验的许包野,同杨光华互相关照,加倍警惕,机智地领导江苏省委从内外两个方面同敌人进行斗争,并及时地配合党中央处决了叛徒龚某,使敌人的阴谋不能得逞,只好哀叹“宝尔太机灵了”。

10月间,由于中共河南省省委遭受破坏,党中央又调许包野到河南任省委书记,化名老刘。他从上海市开封市赴任,同行有小汪(陈绿漪,女)、小叶(往河南任团省委书记)。他到河南工作时,适逢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长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也开始西征,白区地下党的工作遇到更大的困难。在极其艰苦险恶的情况下,许包野不顾个人安危,天天早出晚归,为着恢复发展党的力量,发展武装队伍和建立革命群众组织而奔忙。正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还在准备搞武装暴动的时候,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1935年2月19日(农历正月16日)下午,许包野到省委宣传部长张国诚(化名老王,同小叶小汪住在一起)的住处等待党中央派来接头的交通员。当时,张发现接头地点有陌生人,知情况有变,通知许赶快从后院走。许和小汪从后院走脱,张与小叶从前门出走时即被中国国民党特务捕获。许没有返回原来住处,立即和小汪分头通知有关同志转移。由于叛徒出卖,第二天晚上,许在旅馆被捕。

壮烈牺牲

许包野被捕后,敌人对他使用各种醢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不久,敌人将他同张国诚从开封市解往南京国民党特种监狱。在监狱里,敌人又对他采取了各种各样的软硬兼施的手段,先是用金钱美女勾引,后又用高官厚禄拉拢。当这些手段失败后,敌人采取了法西斯主义最野蛮、最残酷的刑罚,用竹针扎进他手指,用辣椒水灌进他鼻子、眼睛,用小刀割破他的耳朵,扎进他的大腿、小腿,一直扎到他皮开肉绽、头破腿断。而许包野则以最英勇最坚强的革命精神与敌人斗争到最后一口气。终因伤势过重,于1935年春牺牲在南京监狱里。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